- 年份
- 2024(6951)
- 2023(10144)
- 2022(8738)
- 2021(7986)
- 2020(7015)
- 2019(15940)
- 2018(15827)
- 2017(31479)
- 2016(17334)
- 2015(19446)
- 2014(19339)
- 2013(19344)
- 2012(18162)
- 2011(16503)
- 2010(16602)
- 2009(15772)
- 2008(15763)
- 2007(14441)
- 2006(12625)
- 2005(11338)
- 学科
- 济(72355)
- 经济(72271)
- 业(48072)
- 管理(47792)
- 方法(36331)
- 企(35980)
- 企业(35980)
- 数学(33028)
- 数学方法(32808)
- 农(21747)
- 中国(21196)
- 财(19338)
- 贸(16764)
- 贸易(16760)
- 易(16371)
- 制(15011)
- 学(14908)
- 农业(14428)
- 业经(14279)
- 银(12701)
- 银行(12642)
- 行(12049)
- 地方(11714)
- 务(11601)
- 财务(11583)
- 财务管理(11551)
- 融(11289)
- 金融(11287)
- 企业财务(10906)
- 环境(10544)
- 机构
- 大学(262092)
- 学院(259670)
- 济(110347)
- 经济(108261)
- 管理(97767)
- 研究(88562)
- 理学(84889)
- 理学院(83923)
- 管理学(82595)
- 管理学院(82119)
- 中国(66749)
- 科学(55901)
- 京(54642)
- 农(52555)
- 财(50837)
- 所(46844)
- 业大(43708)
- 研究所(42801)
- 农业(42320)
- 财经(41259)
- 中心(40320)
- 江(37836)
- 经(37465)
- 经济学(35137)
- 北京(34288)
- 经济学院(32281)
- 范(31848)
- 师范(31381)
- 院(30854)
- 财经大学(30680)
- 基金
- 项目(171812)
- 科学(133415)
- 基金(125419)
- 研究(118742)
- 家(111917)
- 国家(110996)
- 科学基金(92717)
- 社会(76465)
- 社会科(72502)
- 社会科学(72476)
- 基金项目(66920)
- 省(66609)
- 自然(61212)
- 自然科(59778)
- 自然科学(59753)
- 自然科学基金(58723)
- 划(57326)
- 教育(54313)
- 资助(51436)
- 编号(47032)
- 重点(39080)
- 部(38635)
- 成果(37785)
- 发(36768)
- 创(35505)
- 科研(34123)
- 计划(33550)
- 创新(33347)
- 教育部(32465)
- 国家社会(31904)
- 期刊
- 济(114713)
- 经济(114713)
- 研究(72871)
- 学报(47877)
- 农(46515)
- 中国(45261)
- 科学(41047)
- 财(38035)
- 大学(34531)
- 学学(33051)
- 管理(32310)
- 农业(30947)
- 融(23840)
- 金融(23840)
- 财经(20613)
- 经济研究(19812)
- 教育(19799)
- 技术(19493)
- 业经(19456)
- 经(17636)
- 问题(16678)
- 业(16219)
- 贸(14259)
- 商业(13443)
- 技术经济(13412)
- 版(13294)
- 理论(13009)
- 统计(12663)
- 业大(11960)
- 国际(11810)
共检索到371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静文
从"双独二胎政策"到"全面二孩政策",近年来生育政策逐渐放宽,生育率小幅回升。生育率水平变动对未来劳动参与率及劳动力供给有积极的影响,但对当下的劳动参与率影响的研究结论尚有较大争议。文章提出生育率变动对当下劳动参与率的影响机制,并通过1978—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计量模型验证了假设:生育率提高对当下男性劳动参与率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对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则有一定的抑制。总体上,我国生育率对当前的总劳动参与率有负影响。
关键词:
生育政策调整 总和生育率 劳动参与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美琴 祝平燕 王雅鹏
国际上的许多实证研究都发现女性生育子女的数量与其劳动力供给是负相关的,然而从统计数据看,我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与生育率呈现正相关关系。目前,我国理论界尚未给出为何会员呈现正相关关系的合理解释。本文的研究表明,在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期,我国女性生育率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正相关关系是由制度原因造成的,而在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初步形成条件下,正相关关系主要是由女性的议价能力提高造成的。
关键词:
生育 议价能力 女性劳动参与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力供给变化趋势与实现更加充分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 曹佳
劳动参与率是指一国(或地区)全体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的总数占该国(或地区)工作年龄人口的比率,是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反映了一个地区劳动力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程度,同时也反映经济的活跃程度和发展状况。一般而言,劳动参与率越高,投入经济中的劳动力数量相对越多,经济增长越快。我国虽然早在1994年的《劳动统计年鉴》中就开始发布经济活动人口的资料,却没有精确的劳动参与率资料。课题组立足于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以"六普"和"五普"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劳动参与率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刊将这一研究成果摘要刊发,希望对关注我国劳动就业状况的研究人员、劳动工作者的工作有所启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熊永莲 谢建国
本文采用2001—2013年中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贸易开放对中国生育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开放对中国的生育率有显著抑制作用。此外,收入水平的提高、女性受教育水平提升以及城镇化的发展都显著的降低了中国生育水平。结果表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城镇化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中国未来的人口生育率还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在生育率下降、人口红利消散的今天,如何维持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是中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贸易开放度 女性劳动收入 生育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谭晓青
目前,在对中国生育率变化的研究中,激烈争论的焦点是导致生育率由高向低迅速转化的原因。近些年来,中外人口学家用大量的文章和专著描述和分析了30年来我国妇女生育的现状和变化,对计划生育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在生育率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分别给予了评价。本文试图用孩子需求一供给理论模式和现有数据阐述现代化与生育率转化之间的概念联系,指明现代化必须通过一组介入因素对生育行为产生影响。这组介入因素的引进将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为什么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在不同的社会经济体制和文化条件下,会存在着不同的生育行为。然而,短缺的资料和数据限制了文章的深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富德
七十年代以来,我国生育率发生持续转变,分析影响转变的主要因素,并对各因素的作用程度作出定量对比,对于预见生育率发展的未来趋势,进一步完善生育政策,具有战略意义。 一、从生育率的地区差别,看经济因素在生育率转变中的显著作用。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与资源分布不匀,各地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对比各地总和生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纯磊 赵锦春
通过构建一个世代交叠的局部均衡分析框架,研究了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劳动生产率及生育率的影响,同时使用28个OECD国家1961~2011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加剧有利于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低收入者的单位人力资本投入,而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升会放大这一效应;收入不平等的加剧会提高技能劳动者的再生产数量,同样会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强制性生育政策会扭曲收入不平等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不利于长期经济增长。
关键词:
收入分配不平等 生育率 劳动生产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青
文章针对现有人口抽样数据的特点和缺陷,通过对总和生育率指标的分析和改进,测算了1994~2004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探讨了影响该指标变化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从1994~1996年的1.80左右下降到2001~2004年的1.62左右,其中2000年为1.66;影响中国总和生育率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生育率、生育年龄和城镇化进程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辜子寅
文章基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及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通过构建总和生育率与一般生育率的统计模型,重新估计了我国2000~2012年总和生育率。结果表明,我国总和生育率经历了先大幅下降后小幅上升的变化过程,2012年达到1.43。通过进一步的指数分解,发现2000~2006年生育率对出生人数变动的影响较大,2006~2012年育龄妇女规模与结构对出生人数变动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总和生育率 一般生育率 指数体系 队列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平
针对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的现状,本文对索洛模型进行拓展,并运用截面、pool、panel(固定效应)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生育率和人力资本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均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通过降低农村生育率和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从流量和存量两方面减少过多的农业劳动力,促进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增加农业总产量,从而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生育率 农业劳动力 劳动生产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庆行 孙慧君
劳动参与率是衡量劳动力就业状态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变化趋势、生命周期规律及城乡差别,得出以下基本结论: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不利于经济持续增长,加重女性社会保障系统负担;农业领域的女性劳动参与率较高,农业女性化趋势日益明显。政府要采取措施削弱伴随而来的负面效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秋红 冉艳
针对劳动参与率逐年下降的状况,该文从劳动者自身素质出发寻找原因。以1999-2008年的人口素质要素数据为微观基础,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对影响劳动参与率的主要要素进行了提取。最终的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及文化科学素质对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均有影响;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两个要素尤为重要。即人口素质中这两个要素对一个劳动者进入或退出劳动力市场起着决定性作用。据此,文章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人口素质 劳动参与率 实证分析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艳林
利用19个国家1978—2012年间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长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估计,发现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失业率、大学毛入学率和人均GDP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非常显著,从而证实"后弯的"劳动供给曲线理论。
关键词:
劳动参与率 劳动供给曲线 劳动力资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书章,顾宝昌,肖自力,王彦祖
客观、历史、辩证地研究分析中国人口生育率的变动趋势,对认清形势、总结经验、控制人口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以1988年全国2‰生育节育抽样调查(以下简称2‰抽样调查)数据为根据,分析80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谦
本文对反映生育水平的两个基本指标——总和生育率和队列累计生育率进行分析,肯定多年来多个调查所得到的队列累计生育率的数据质量。尽管队列累计生育率反映的是"过去"而不是"当前"的实际生育水平,但历次调查所反映出的1990年代以来生育水平变化趋势是持续下降,并推断近几年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下降到1.6以下。
关键词:
总和生育率 累计生育率 数据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