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40)
2023(6238)
2022(5636)
2021(5243)
2020(4796)
2019(11298)
2018(11453)
2017(23694)
2016(13080)
2015(15171)
2014(15455)
2013(15745)
2012(15049)
2011(13792)
2010(14039)
2009(13552)
2008(13688)
2007(12607)
2006(11080)
2005(10098)
作者
(40054)
(33657)
(33327)
(32175)
(21197)
(16052)
(15475)
(13122)
(12471)
(11952)
(11296)
(11061)
(10659)
(10643)
(10552)
(10486)
(10416)
(9898)
(9747)
(9700)
(8447)
(8381)
(8320)
(7771)
(7590)
(7562)
(7486)
(7382)
(6818)
(6801)
学科
(59243)
经济(59189)
(35212)
管理(34686)
方法(30443)
数学(27874)
数学方法(27695)
(25539)
企业(25539)
(17579)
中国(16851)
(14643)
(12901)
贸易(12897)
(12588)
(12236)
农业(10992)
(10982)
业经(10725)
(10497)
银行(10469)
(10016)
地方(9785)
(9201)
金融(9199)
(8537)
(8296)
财务(8279)
财务管理(8251)
环境(7930)
机构
大学(202490)
学院(201095)
(88112)
经济(86329)
管理(75162)
研究(67656)
理学(64236)
理学院(63545)
管理学(62564)
管理学院(62201)
中国(52737)
(42967)
(41652)
科学(40766)
(36955)
(35689)
财经(33236)
研究所(32180)
中心(31121)
业大(30847)
(30405)
(30001)
农业(29673)
经济学(28316)
北京(27350)
经济学院(25918)
(25027)
师范(24784)
财经大学(24518)
(23941)
基金
项目(124159)
科学(96019)
研究(90290)
基金(89256)
(77570)
国家(76961)
科学基金(64067)
社会(56637)
社会科(53677)
社会科学(53658)
(48018)
基金项目(47062)
教育(41742)
(40836)
自然(40534)
自然科(39517)
自然科学(39502)
自然科学基金(38800)
编号(37911)
资助(37895)
成果(31408)
(28687)
重点(27999)
(27142)
课题(25445)
(25119)
教育部(24330)
科研(23998)
创新(23651)
人文(23460)
期刊
(95463)
经济(95463)
研究(59853)
中国(36269)
(33450)
学报(31704)
(31301)
科学(27990)
管理(25367)
大学(23612)
农业(22554)
学学(22338)
(20185)
金融(20185)
教育(17400)
技术(16985)
财经(16755)
经济研究(16031)
业经(15875)
(14409)
问题(14097)
(12063)
(11859)
理论(11397)
技术经济(11230)
统计(10781)
商业(10618)
实践(10274)
(10274)
国际(9530)
共检索到297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明利  肖洪波  
本文把生猪生产波动的成因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因素,包括生猪价格、玉米价格和能繁母猪数量;二是外部冲击,包括GDP增长率、相关政策及重大疫病等。实证分析各因素对生猪生产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能繁母猪对生猪生产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玉米价格和生猪价格,GDP增长率和疫病的影响较小,但疫病的持续影响较大;大部分影响因素的时滞二年模型的模拟效果最佳。建议生猪业宏观调控要充分考虑到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时滞,并在养殖基础设施、养殖科技进步及疫病防控等支撑体系建设上加强扶持,进而全面提升生猪产业的整体素质,从根本上减缓波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顺友  张金龙  
生猪生产波动的成因及对策陈顺友,张金龙近年来养猪生产的发展呈现出在起伏中推进和适应市场经济转变的新特点。无论是生产规模、技术和产品结构调整,还是产量、质量和效益,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问题。从宏观态势上分析养猪生产现状,主要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蓉  
本文利用HP滤波法对1952—2007年我国生猪生产波动周期进行研究,分别测定了生猪年末存栏量波动周期、肉猪出栏量波动周期和猪肉产量波动周期,并在此基础上分阶段分析了我国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的原因。研究认为,不同指标的周期测定结果既存在差异又有密切联系,总体上我国生猪生产平均每6年多就会发生一次大的波动变化;1985年以前粮食丰歉是生猪生产波动的主要原因,1985年以后价格波动、需求变化和疫病是生猪生产波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晓群  
建国以来,我国的肉猪生产有很大发展。但近年来生产屡屡波动,猪肉供应紧张,价格起伏较大。所以,对肉猪的生产情况以及影响肉猪生产的因素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其生产中一些带规律性的问题是有现实意义的。一、建国以来我国的肉猪生产波动情况从1952年至1987年的肥猪产量(X_1),即肥猪出栏量,生猪年底存栏头数(X_2),出口活猪数量(X_3)和肥猪收购数量(X_4)四个肉猪生产指标的实际资料来看,它们彼此出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潘方卉  刘丽丽  庞金波  
"猪周期"问题一直是困扰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难题,以往研究大都是建立在谱分析和滤波分析方法基础上的,本文则采用三区制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方法,对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的特征与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中表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性特征,即生猪价格在"下跌阶段"、"稳定阶段"和"上涨阶段"上的方差、区制转移概率、自持续概率和平均持续期存在着显著差异。此外,"猪周期"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疫病、政策、自然灾害等外界冲击导致的供需关系失衡,而生猪饲养是生猪产业链上抵御外界冲击能力最差,遭受损失可能性最高的环节。因此,为了缓解猪周期,一方面应该依据区制的非对称性特征来制定价格调控政策,另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世洪  
生猪产销波动及基本成因分析黄世洪一、生猪产销波动现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肉类生产,特别是生猪生产迅速增长,群众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到80年代后期。我国肉类基本上达到供需平衡,扭转了长期以来肉类供给严重紧缺的局面,并且从1991年起,我国肉类总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潘国言  龙方  
利用1964-2008年湖南省生猪年出栏量的统计数据,运用线性趋势法、H-P滤波法和B-P滤波法,分别测度了湖南省生猪生产波动周期。研究结果表明,1964-2008年期间湖南省生猪生产出现了8次波动,且波动具有幅度大、大周期内有小周期、波谷深度有变浅趋势、扩张期短、收缩期长等特征。该结果是进一步研究分析湖南省历次生猪生产波动的深层次成因的必要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向东  王明利  
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生猪生产国,生猪生产技术及管理水平远远领先于我国。本文通过美国生猪产业发展情况的定量分析提炼出美国生猪产业发展的重要经验和措施。研究发现,美国猪肉市场价格相对稳定,但是生猪生产和价格年度间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而且年度内表现出较大的季节波动性;美国生猪的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都较高;猪肉的冻储量受其猪肉出口量的变动而波动;本文进一步指出,生猪生产和价格受市场和疫病的影响不可避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涛  卢凤君  李晓红  刘晓峰  
我国生猪价格波动表现为正常波动和非正常波动两种形式,其中非正常波动是阻碍我国生猪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生猪价格非正常波动的根本性原因是生猪市场体系不完善、生产经营主体行为不协同和政府调节滞后/过度、错位/缺位。抑制生猪价格非正常波动需要遵循重点突出与整体兼顾、事前控制和短期与中长期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提高政府调节的有效性,完善生猪市场体系,加强生猪养殖主体行为的科学性和协同度,促使生猪价格由非正常波动向正常波动转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潘国言  龙方  
本文以湖南省1978-2009年生猪年出栏量为研究对象,采用H-P滤波法测定湖南生猪生产波动分为五个古典型周期。通过计量分析得出湖南生猪生产系统内部传导机制对生猪产量波动的影响占71.56%。内部传导的影响因素分别为牧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猪肉人均产量和乡村人口数。为减缓波动促进湖南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应当建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政策体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利荣  李明  葛林霞  许明  张建冰  
本文从供给侧探讨影响生猪价格波动的原因,主要分析生猪生产能力与生猪价格波动的关系。选择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作为衡量生猪生产能力的指标,在对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与生猪价格进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预测分解法,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生猪价格和能繁母猪存栏量相互影响,且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为此,本文建议对生猪产业支持应以不直接干涉生猪价格为前提,以支持养殖环境改善,生猪保险等方式稳定生猪生产能力;并提出建立生猪价格和母猪存栏量的均衡指数,以完善生猪价格预警指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利荣  李明  葛林霞  许明  张建冰  
本文从供给侧探讨影响生猪价格波动的原因,主要分析生猪生产能力与生猪价格波动的关系。选择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作为衡量生猪生产能力的指标,在对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与生猪价格进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预测分解法,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生猪价格和能繁母猪存栏量相互影响,且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为此,本文建议对生猪产业支持应以不直接干涉生猪价格为前提,以支持养殖环境改善,生猪保险等方式稳定生猪生产能力;并提出建立生猪价格和母猪存栏量的均衡指数,以完善生猪价格预警指标体系,引导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岳冬冬  王征兵  
本文利用HP滤波法和周期分析法,采用1949—2007年年末生猪存栏量数据对我国生猪生产波动周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生猪生产平均每6.8年发生一次大的波动变化,波动幅度在3000万头左右;确定我国生猪生产波动异常监测标准为1000万头,超过这个范围则属于异常波动;利用周期分析公式预测到,2008—2015年生猪存栏量将分别经历一次大的扩张和收缩过程,从生猪生产内部角度分析认为,造成这种大幅度涨落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生猪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偏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翁鸣  
本文从养殖规模及市场地位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生猪价格大幅波动的基本原因是生猪生产的分散、小规模和管理粗放,并运用蛛网理论进行解释。同时,生猪市场不同主体之间地位不对等加剧了生猪价格波动。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高晓辉  
由于猪肉在构成我国CPI的所有规格品中所占权重最高,因此猪肉价格波动成为近年来物价变动的重要推手。本文分析了我国生猪价格波动的周期规律,探究了影响生猪价格波动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平抑生猪价格波动幅度、营造宏观调控良好物价环境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