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53)
2023(10304)
2022(9250)
2021(8862)
2020(7459)
2019(17520)
2018(17758)
2017(35077)
2016(19102)
2015(21712)
2014(21770)
2013(21752)
2012(20001)
2011(18229)
2010(18082)
2009(16788)
2008(16193)
2007(14116)
2006(12547)
2005(10991)
作者
(56137)
(46270)
(46174)
(43809)
(29319)
(22151)
(20918)
(18247)
(17594)
(16457)
(15676)
(15403)
(14588)
(14493)
(14321)
(13972)
(13843)
(13796)
(13175)
(13152)
(11456)
(11399)
(11158)
(10558)
(10435)
(10312)
(10271)
(10251)
(9354)
(9011)
学科
(76670)
经济(76585)
管理(54012)
(51999)
(41693)
企业(41693)
方法(37960)
数学(33464)
数学方法(33155)
中国(21805)
(20951)
(18319)
业经(16214)
(15788)
(14742)
贸易(14735)
(14363)
(14272)
地方(13970)
农业(13545)
(12376)
银行(12336)
(12310)
理论(11928)
技术(11814)
(11799)
环境(11751)
(11253)
财务(11190)
财务管理(11169)
机构
大学(277662)
学院(275147)
管理(111455)
(110419)
经济(108014)
理学(96967)
理学院(95952)
管理学(94418)
管理学院(93944)
研究(89817)
中国(67131)
(59560)
科学(55993)
(50625)
(45218)
(44084)
业大(42184)
研究所(41231)
财经(41206)
中心(40075)
(38297)
北京(37871)
(37395)
(35278)
农业(34988)
师范(34988)
经济学(32906)
(32294)
(31460)
财经大学(30831)
基金
项目(186957)
科学(146012)
研究(136993)
基金(135330)
(117609)
国家(116652)
科学基金(99593)
社会(84758)
社会科(80273)
社会科学(80253)
基金项目(72485)
(72250)
自然(65311)
自然科(63727)
自然科学(63713)
自然科学基金(62549)
教育(62326)
(61012)
编号(56919)
资助(56510)
成果(45960)
(41507)
重点(41139)
(39366)
(38576)
课题(38201)
创新(35986)
科研(35659)
教育部(35423)
项目编号(35171)
期刊
(118174)
经济(118174)
研究(82368)
中国(47809)
学报(43324)
管理(40410)
(39836)
科学(39620)
(35314)
大学(32620)
学学(30670)
教育(28644)
农业(28347)
技术(23419)
(23035)
金融(23035)
业经(19764)
财经(19476)
经济研究(19139)
(16463)
问题(16203)
理论(15589)
图书(15263)
实践(14421)
(14421)
(13900)
技术经济(13880)
科技(13271)
现代(12933)
商业(12646)
共检索到393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岳冬冬  王征兵  
本文利用HP滤波法和周期分析法,采用1949—2007年年末生猪存栏量数据对我国生猪生产波动周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生猪生产平均每6.8年发生一次大的波动变化,波动幅度在3000万头左右;确定我国生猪生产波动异常监测标准为1000万头,超过这个范围则属于异常波动;利用周期分析公式预测到,2008—2015年生猪存栏量将分别经历一次大的扩张和收缩过程,从生猪生产内部角度分析认为,造成这种大幅度涨落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生猪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偏低。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蓉  
本文利用HP滤波法对1952—2007年我国生猪生产波动周期进行研究,分别测定了生猪年末存栏量波动周期、肉猪出栏量波动周期和猪肉产量波动周期,并在此基础上分阶段分析了我国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的原因。研究认为,不同指标的周期测定结果既存在差异又有密切联系,总体上我国生猪生产平均每6年多就会发生一次大的波动变化;1985年以前粮食丰歉是生猪生产波动的主要原因,1985年以后价格波动、需求变化和疫病是生猪生产波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潘国言  龙方  
利用1964-2008年湖南省生猪年出栏量的统计数据,运用线性趋势法、H-P滤波法和B-P滤波法,分别测度了湖南省生猪生产波动周期。研究结果表明,1964-2008年期间湖南省生猪生产出现了8次波动,且波动具有幅度大、大周期内有小周期、波谷深度有变浅趋势、扩张期短、收缩期长等特征。该结果是进一步研究分析湖南省历次生猪生产波动的深层次成因的必要基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艳阳  林祥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谋贵  
本文通过对我国生猪定基生产价格指数进行H-P滤波处理,分析了我国生猪价格周期的特征,并对我国生猪调控政策进行了评价,指出国家调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生猪和猪肉的涨跌,效果明显,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最后针对国家生猪调控中不足,提出要尽快推出生猪期货市场,采用反周期理论进行调控,建立母猪储备制度,适时推出生猪结构调整政策等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潘方卉  刘丽丽  庞金波  
"猪周期"问题一直是困扰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难题,以往研究大都是建立在谱分析和滤波分析方法基础上的,本文则采用三区制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方法,对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的特征与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中表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性特征,即生猪价格在"下跌阶段"、"稳定阶段"和"上涨阶段"上的方差、区制转移概率、自持续概率和平均持续期存在着显著差异。此外,"猪周期"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疫病、政策、自然灾害等外界冲击导致的供需关系失衡,而生猪饲养是生猪产业链上抵御外界冲击能力最差,遭受损失可能性最高的环节。因此,为了缓解猪周期,一方面应该依据区制的非对称性特征来制定价格调控政策,另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严斌剑  卢凌霄  
从2009年6月生猪价格上涨,到2014年4月止跌回升,我国生猪市场又经历了一个新的波动周期。与以往周期相比,本轮猪周期呈现时间延长、跌多涨少、波幅扩大、比较效益下降等特点,这与我国养殖户产后环节参与度低、市场调整速度慢、市场信息整合不足、猪制品进口剧增、调控政策不合理等因素相关。因此,本文建议完善信息发布机制,政府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养殖户向产业链后端延伸、提升管理水平、合理调控进出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方卉  
文章采用"三阶段"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方法,分析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持续性特征。实证结果表明:生猪、猪肉和猪仔价格时间序列中存在着"下跌阶段"、"稳定阶段"和"上涨阶段"三种区制状态。生猪价格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体现在各区制上方差和区制转移概率的差异,持续性表现为各区制上持续概率和平均持续期的不同。因此,生猪价格调控政策应该依据生猪价格周期波动的区制特征来制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敏  
基于2003年1月至2017年4月实际生猪价格月度数据,运用B-N分解法将生猪价格时间序列进行成分分解,并据此对生猪价格周期进行识别和生猪价格的成分结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脉冲响应给出的度量指标和方差比刻画了随机冲击对生猪价格波动的持久性效应。结果显示:(1)样本期内共形成了4个完整的周期,平均周期长度大约为40个月;(2)生猪价格主要是由确定性趋势成分和随机性趋势成分构成,周期成分对生猪价格作用很小,生猪价格呈现出明显随时间递增的"刚性上涨"的确定性趋势;(3)以生猪疫病和产业政策为主的随机冲击是生猪价格周期形成的重要引致因素。外部随机冲击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强持久效应以及各个外部冲击在不同周期的叠加效应,致使生猪价格波动呈现出一长一短两个周期的交替出现、大周期内包含小周期的周期波动特征,是导致生猪价格周期波动深层次的内在成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杰  綦颖  
在市场供求规律的作用下,我国生猪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状态。本文探讨了生猪价格周期的运行规律及生猪价格波动的形成机理,着重对生猪价格波动的成因进行了系统化的经济学分析,同时也对缓解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杜暘  
2006年以来,中国生猪价格波动经历了三个半周期,呈现出价格波动周期日益延长、价格波动幅度前窄后宽、传统消费旺季作用逐渐消退等特征。其中既有生猪养殖自身规律、规模化养殖比例提升等内因的影响,也有上游行业价格变动、生猪疫情等外因的影响。综合来看,2019年非洲猪瘟疫情发展、规模化生猪养殖场补栏、气温条件变化及冬季的猪肉旺季消费等情况会对后续的生猪价格波动走势产生较大影响,至2020年春节前生猪价格持续走高。应通过加快生猪养殖产业结构升级、加强生猪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生猪产业链市场化发展等措施,有效减缓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明利  肖洪波  
本文把生猪生产波动的成因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因素,包括生猪价格、玉米价格和能繁母猪数量;二是外部冲击,包括GDP增长率、相关政策及重大疫病等。实证分析各因素对生猪生产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能繁母猪对生猪生产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玉米价格和生猪价格,GDP增长率和疫病的影响较小,但疫病的持续影响较大;大部分影响因素的时滞二年模型的模拟效果最佳。建议生猪业宏观调控要充分考虑到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时滞,并在养殖基础设施、养殖科技进步及疫病防控等支撑体系建设上加强扶持,进而全面提升生猪产业的整体素质,从根本上减缓波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伟  
根据对我国生猪收购价格放开近30年来的数据分析,结合生猪收购价格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运用蛛网理论,研究了生猪收购价格周期性波动的原理,对影响生猪收购价格周期性波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区域性大型生猪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实行"农超对接",完善生猪市场价格监测预警机制,抑制我国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稳定生猪生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倩  王玥  常清  
本文运用X12季节调整和H-P滤波法对我国猪肉价格序列和CRB现货家畜指数进行分解,以此反映猪肉价格和CRB现货家畜指数的波动周期特点。最后通过政策前后比较,研究猪肉价格短期波动的差异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在2007年7月以后实行的生猪调控政策并没有缓解猪肉价格的周期波动幅度、波动率及短期波动,通过政策前后的比较及与国外价格指数比较发现,无论价格周期波动、波动率还是短期波动指标都有波动明显加剧的迹象。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綦颖  吕杰  宋连喜  
随着中国养猪业向市场化迈进和产业结构及生产者行为的变迁,生猪周期逐渐显现出来。生猪市场的波动必然影响广大养殖企业和养猪户的生产积极性。本文利用历史数据对生猪市场的价格波动、生产波动及利润波动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缓解生猪市场周期性波动提出了几点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