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86)
2023(13745)
2022(11562)
2021(10948)
2020(9230)
2019(21559)
2018(21902)
2017(43072)
2016(23506)
2015(26806)
2014(27212)
2013(26685)
2012(24131)
2011(21834)
2010(22129)
2009(20231)
2008(19766)
2007(17407)
2006(15410)
2005(13803)
作者
(68769)
(56498)
(56415)
(53805)
(36095)
(27020)
(25676)
(22315)
(21470)
(20214)
(19320)
(18877)
(18055)
(17956)
(17646)
(17209)
(16968)
(16809)
(16306)
(16240)
(14169)
(14043)
(13828)
(12891)
(12700)
(12640)
(12631)
(12582)
(11387)
(11025)
学科
(95351)
经济(95249)
管理(66147)
(63170)
(51605)
企业(51605)
方法(45866)
数学(40436)
数学方法(39753)
中国(27732)
(26139)
(21841)
业经(21387)
(19893)
(18663)
地方(17964)
(17253)
贸易(17242)
农业(16959)
(16781)
理论(16394)
(16238)
银行(16196)
(15432)
(14830)
技术(14513)
(14241)
金融(14239)
环境(13952)
(13444)
机构
大学(338801)
学院(337135)
管理(134358)
(132273)
经济(129310)
理学(116473)
理学院(115221)
管理学(112959)
管理学院(112365)
研究(109717)
中国(82756)
(73076)
科学(69007)
(61150)
(55371)
(52796)
研究所(50427)
业大(50258)
财经(49319)
中心(48952)
(48532)
北京(46390)
(44662)
(44588)
师范(44136)
农业(41585)
(39928)
(39844)
经济学(39313)
财经大学(36646)
基金
项目(227354)
科学(177924)
研究(166132)
基金(163733)
(142357)
国家(141202)
科学基金(121108)
社会(102741)
社会科(97345)
社会科学(97317)
(88785)
基金项目(86670)
自然(79448)
自然科(77619)
自然科学(77600)
教育(77052)
自然科学基金(76167)
(74884)
编号(69278)
资助(68836)
成果(56208)
重点(50651)
(49885)
(47957)
课题(47501)
(46676)
创新(43498)
科研(43390)
教育部(42688)
项目编号(42572)
期刊
(143318)
经济(143318)
研究(99512)
中国(60968)
学报(52360)
管理(49771)
科学(48294)
(48054)
(43990)
大学(39785)
教育(39114)
学学(37288)
农业(33595)
技术(30540)
(29410)
金融(29410)
业经(24540)
财经(23368)
经济研究(23279)
(19809)
问题(19517)
图书(18291)
理论(17299)
(16802)
技术经济(16734)
科技(16081)
实践(15920)
(15920)
统计(15664)
商业(15655)
共检索到487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彪  施亮  刘洋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在1990年以前主要以散养模式为主,年出栏生猪占比达到90%。近年来,生猪规模化养殖比例不断上升,养殖规模化驱动因素包括机会成本、周期洗牌、环保压力。从行业进入退出模式分析,未来生猪养殖行业格局将呈现龙头企业产能快速扩张,但同时粘性化散户并存。在公司与农户紧密结合型、公司与农户松散结合型、重资产型三种主流规模化模式中,紧密结合型是现阶段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园园  沙鸣  孙世民  
[目的] 2007年以来国家实施"一揽子"补贴政策,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显著提高,但也呈现出明显的规模差异和省际差异。[方法]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利用生猪规模养殖指数详细透视了生猪养殖优势省份规模养殖的发展历程及规模化特征。[结果]生猪规模养殖呈现向华北和东北地区富集的基本趋势,但目前生猪养殖规模化的层次仍较低;吉林、黑龙江、山东属生猪规模养殖特快发展区,辽宁、江苏、河南和广东属于快速发展区,安徽、湖北、湖南、广西和四川属缓慢发展区,河北属约束发展区。[结论]在山东、江苏、河南和广东,重点推进年出栏50~100头的养猪场户向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场户转化;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应进一步鼓励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场户适当的扩大规模;而在河北,考虑产业布局和环境规制等因素,则有序退出生猪规模养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园园  吴强  孙世民  
基于2007~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本文首先利用生猪规模养殖指数分析了13个生猪养殖优势省份的生猪规模养殖发展状况及其省际差异,然后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生猪规模养殖整体上呈现向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富集的基本趋势,但目前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仍较低;第二,农民文化程度越高,城镇化水平越低,工资性收入比例越高,猪肉消费能力越大,猪肉价格指数越低,交通通达性越好,生猪出栏能力越大,环境规制强度越大,省域的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会越高;第三,由于土地承载力、城镇化水平、工资性收入比例、消费市场潜力、猪肉消费能力、交通通达性、农民固定资产投资能力、环境规制强度这8个影响因素产生了外溢效应,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提升存在空间依赖性。因此,发展生猪规模养殖需充分考虑空间相关性和外溢性,既要提高工资性收入比例、消费市场潜力和猪肉消费能力,改善交通通达性,增强农民固定资产投资能力,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同时也要考虑土地承载力和城镇化水平的抑制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烁  郭军  陶建平  刘苇  孙康泰  
推行规模化养殖是保障生猪生产供给、提升产业效率的重要措施。本文采用2006—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HP滤波法测度生猪价格波动的基础上,运用普通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规模化养殖对生猪价格波动是否存在平缓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规模化养殖的确能平缓生猪价格波动且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规模化养殖对生猪价格波动的抑制作用随着生猪疫病指数的增加呈现边际递减的门槛效应特征;在规模养殖细分水平下,中规模养殖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平缓作用最强、受疫病影响最弱。本文提出引导生猪养殖企业适度规模经营、大中小各类规模养殖企业有序发展、加快生猪产业链整合以平缓生猪价格波动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江艳军  杨少华  王凯  王海涛  
环境规制是中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环境事务管理权限的划分直接影响环境规制的作用效果,进而影响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规模化养殖是生猪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探究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驱动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2001—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从环境规制、环境分权的角度分析其对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内在驱动机理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影响呈先负后正的“U”型特征,而环境分权、环境行政分权对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环境分权在环境规制对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影响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从地区及规模异质性来看,生猪重点发展区的环境规制不利于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而适度发展区的促进效果明显,分权作用显著降低了万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规模化程度。同时,生猪粪污资源化利用在环境规制、环境分权对生猪养殖规模化影响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玉梅  乔娟  
随着规模化养殖成为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生猪规模化养殖用地也日趋紧张。本文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上界定规模化养殖用地利益相关主体,并分析各利益主体行为。得出结论:中央政府为满足社会效益提出保障必要的规模化养殖用地需求;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基于经济和生态效益严格审批养殖用地,将逐步退出生猪产业。据此提出拟通过生猪生产权限的交易及循环农业的发展,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解决生猪规模化养殖用地难的问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闫振宇  陶建平  徐家鹏  
规模化是我国未来生猪养殖发展的方向,但并不意味着养殖规模越大越好。各地区生猪养殖规模化的合理性、科学性、适度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生猪养殖规模效益的有效性。本文分析表明,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我国生猪中等规模养殖方式盈利能力最强。具体到各生猪主产省,盈利能力最强的养殖方式在省际之间存在差异;当前生猪规模养殖存在疫病防控现状不佳、养殖生产成本和出售价格不具优势、标准化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文章最后结合当前全国及省际生猪规模化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生猪规模养殖健康发展的相应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园园  孙世民  王仁强  
基于山东省849家养猪场户的问卷调查资料,首先运用Probit模型确定了养猪场户养殖规模扩大意愿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ISM解析了各影响因素直接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结果表明:决策者文化程度、专业化程度、横向合作程度、规模养殖态度、养猪风险敏感度、养猪前景判断、政府宣传推广和产地特征8个因素对养猪场户的养殖规模扩大意愿有显著影响;其中,产地特征和规模养殖态度是表层直接因素,养猪风险敏感度和养猪前景判断是中层间接因素,决策者文化程度、专业化程度、横向合作程度和政府宣传推广是深层根源因素。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晶  张科静  丁士军  
理论界普遍认为养殖规模化具有缓解畜禽产量波动的作用。基于2000-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检验并估计养殖规模化对我国生猪产量波动的稳定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规模化水平的提高的确有利于降低生猪出栏量波动幅度,但这种稳定效应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规模化水平每提高10%,将使猪肉价格上行引发的出栏量正向波动显著降低1%,而养殖规模化对负向冲击因素造成的出栏量负向波动抑制作用并不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总体规模化水平偏低、规模养殖场规模经济效应优势不明显、纵向一体化水平偏低等内部因素和生猪价格剧烈波动、饲料成本上涨和疫病冲击等外部因素共同作用是造成目前养殖规模化无法有效缓解生产负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文勇  姚琦馥  吴秀敏  
本文运用HP滤波和时间序列分析法,探讨了我国生猪规模养殖变化与生猪价格波动之间的动态关系,得出:生猪规模养殖和生猪价格波动周期差异明显,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和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生猪价格的调整能力相对较强,生猪规模养殖冲击对生猪价格波动有正向影响,生猪价格冲击对生猪规模养殖有持续负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稳定生猪价格和推进规模养殖方面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宁攸凉  乔娟  王征兵  
本文利用2002—2008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有关大中城市生猪大规模养殖模式的成本收益数据,采用DEA方法测算与分析了中国大中城市生猪大规模养殖模式的成本效率(包括技术效率与配置效率)。得到如下结论:我国大中城市生猪大规模养殖模式的成本效率的改进可以通过提高技术效率与配置效率实现;2001—2007年我国大中城市生猪大规模养殖模式的技术效率与配置效率都较高,且有不断提高的趋势;2001—2007年我国大中城市生猪大规模养殖模式的配置效率总体上低于技术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涂国平  冷碧滨  
随着生猪规模养殖的快速发展和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生猪规模养殖废弃物处理出现了新的污染问题;为探索生猪规模养殖废弃物处理的有效模式,本文提出并构建了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沼气资源合作开发模式,通过合作博弈分析了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沼气资源合作开发模式的动力机制,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爱军  
我国生猪养殖规模普遍偏小,行业集中度低,生猪价格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影响生猪价格周期的因素很多,养殖规模化是因素之一。本文从养殖规模化的角度,通过分析我国生猪价格周期情况以及美国三十多年生猪养殖规模化进程表明,养殖规模化程度与生猪价格周期逐渐拉长、价格最大波幅收窄趋势一致,在一定程度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从规模化程度、驱动因素、规模效应及政策效应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中美养殖规模化对生猪价格周期影响的差异性,认为我国以散养户和小户养殖场为主的养殖结构、我国养殖行业自上而下的驱动因素、养殖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以及补贴政策方式的不同是导致中美差异性的原因。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养殖规模化整体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晶  陈玉萍  丁士军  
规模化经营是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重要推动力量。本文基于2003~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估计了2007年以来实施的"—揽子"补贴政策对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增长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剥离了其他因素对规模化的影响之后,补贴政策使生猪养殖业规模化水平增长率提高了1.28个百分点,政策实施是推动中国生猪养殖规模化在2006年以后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政策的作用路径主要表现为推动大量小型养殖场扩张进入中型养殖场行列。这些发现对于生猪"一揽子"补贴政策补贴方式、补贴标准的调整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德鑫  郑炎成  李谷成  黄珂  
传统的生猪生产效率测算很少统筹考虑环境保护与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双重需要。本文采用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法,将规模化生猪的"非期望"产出纳入生产效率研究框架,对2006-2013年环境规制下我国规模化生猪的生产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环境规制条件下我国规模化生猪生产率呈现一定幅度的增长,表现出"波动性"增长的时序趋势特征和"差异化"增长的区域分布特征;2)不同养殖模式下均有一定数量的环境技术"创新者"出现,成为生猪养殖技术创新和推广的主要力量,而且越大的养殖规模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越显著;3)考虑环境规制条件的规模化生猪生产率近年来受国家环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