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17)
- 2023(10823)
- 2022(9619)
- 2021(9128)
- 2020(7871)
- 2019(18296)
- 2018(18539)
- 2017(36387)
- 2016(19899)
- 2015(22706)
- 2014(22796)
- 2013(22853)
- 2012(21000)
- 2011(19124)
- 2010(19110)
- 2009(17870)
- 2008(17655)
- 2007(15437)
- 2006(13740)
- 2005(12075)
- 学科
- 济(77975)
- 经济(77886)
- 管理(59114)
- 业(54854)
- 企(45336)
- 企业(45336)
- 方法(37559)
- 数学(32378)
- 数学方法(32046)
- 中国(21890)
- 农(20635)
- 财(20173)
- 学(18182)
- 业经(16827)
- 贸(15065)
- 贸易(15057)
- 制(15041)
- 易(14679)
- 地方(14665)
- 和(14402)
- 农业(13450)
- 理论(13386)
- 环境(13152)
- 务(12961)
- 财务(12901)
- 财务管理(12877)
- 银(12585)
- 银行(12542)
- 企业财务(12145)
- 技术(12135)
- 机构
- 大学(293213)
- 学院(289702)
- 管理(116683)
- 济(112281)
- 经济(109670)
- 理学(101078)
- 理学院(99988)
- 管理学(98423)
- 管理学院(97901)
- 研究(94914)
- 中国(70208)
- 京(63387)
- 科学(60314)
- 财(53067)
- 所(48497)
- 农(45115)
- 研究所(44250)
- 业大(43441)
- 财经(42907)
- 中心(42045)
- 江(41203)
- 北京(40581)
- 经(38757)
- 范(38709)
- 师范(38331)
- 农业(35768)
- 院(34465)
- 州(34157)
- 经济学(32814)
- 财经大学(31884)
- 基金
- 项目(195365)
- 科学(151843)
- 研究(143675)
- 基金(140106)
- 家(121803)
- 国家(120795)
- 科学基金(102662)
- 社会(87878)
- 社会科(83105)
- 社会科学(83082)
- 省(75849)
- 基金项目(75086)
- 自然(67403)
- 自然科(65626)
- 自然科学(65607)
- 教育(65460)
- 自然科学基金(64413)
- 划(64183)
- 编号(60393)
- 资助(58376)
- 成果(49283)
- 部(43339)
- 重点(43240)
- 发(41461)
- 课题(40613)
- 创(40055)
- 项目编号(37396)
- 科研(37270)
- 创新(37241)
- 教育部(36697)
- 期刊
- 济(122290)
- 经济(122290)
- 研究(85647)
- 中国(50392)
- 学报(46001)
- 管理(41842)
- 科学(41728)
- 农(39597)
- 财(38582)
- 大学(33907)
- 教育(32288)
- 学学(31490)
- 农业(28220)
- 技术(23749)
- 融(22830)
- 金融(22830)
- 业经(20770)
- 财经(20084)
- 经济研究(19087)
- 图书(17956)
- 经(16910)
- 问题(16726)
- 理论(15771)
- 实践(14651)
- 践(14651)
- 技术经济(13977)
- 业(13976)
- 科技(13957)
- 资源(13806)
- 商业(13350)
共检索到417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晓博 顾永昆
从循环经济和环境会计的角度,构建生猪养殖资源流分析方法,将生猪养殖的内部资源成本和外部损害价值纳入到综合评价体系中,构建生猪养殖的内部资源成本—外部环境损害成本综合评价模型,比较我国不同区域不同生猪养殖规模的内部资源成本,并估算我国生猪养殖的外部环境损害成本。测算2004—2014年生猪养殖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并运用Tobit模型来验证内部资源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中的主要成本要素对生猪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以影响程度明显的成本要素为重点改进环节,对比改进前后的生产效率差异和内部资源成本—环境损害成本二维图的移动情况。研究表明,我国生猪养殖生产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偏低,内部资源成本和外部环境损害成本对全要素生产效率存在着一定的抑制作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及其分解技术,测算结果表明:总体上来看,2004—2014年我国生猪养殖的生产效率(TFP)不高,且其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率(TECH)较低。内部资源成本中的仔畜进价、精饲料费、青粗饲料费和人工成本对生猪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呈现出显著的负效应,说明这些指标的增加对生猪养殖的生产效率是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的,生猪养殖的外部环境成本对生产效率也存在着一定的抑制作用。经过内部资源成本减量化和外部环境损害成本控制的模拟改进,资源内部消耗—外部环境损害成本综合改善效果较好,不同区域和不同养殖规模的内部资源成本—外部环境损害成本改进达到了预期效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蔡云涛
近年来,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比率不断上升,生猪养殖的会计核算如何做到更加准确和规范化非常重要。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的规定,对规模化生猪养殖的会计核算进行了探讨,以供生猪养殖企业参考。
关键词:
生猪养殖 会计核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杰 赵连阁 王学渊
本文采用DEA-BadOutput模型测度了18个省份2007~2011年不同规模生猪养殖在水资源约束下的环境技术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水资源投入过度、非合意产出过量、养殖规模偏小是造成一些省份环境技术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水资源禀赋偏低区域的环境技术效率也偏低。同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环境技术效率的改进途径。
关键词:
水资源约束 生猪养殖 环境技术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善高 周应恒 田旭
文章基于生猪养殖的投入产出数据,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法中的4种常用模型和刀切模型平均法,测算了2004—2018年我国生猪养殖的技术效率,并利用面板Tobit模型分析了生猪养殖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4—2018年,我国生猪养殖技术效率均值为0.869;生猪养殖技术效率在时间上呈现略微的增长趋势,但存在空间非均衡性,东北、中南地区的生猪养殖技术效率较高,华北、西北、西南地区次之,华东地区则最低;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精饲料费用占比、卫生防疫支出、养殖规模、养殖周期、政府支农力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对生猪养殖技术效率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彪 施亮 刘洋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在1990年以前主要以散养模式为主,年出栏生猪占比达到90%。近年来,生猪规模化养殖比例不断上升,养殖规模化驱动因素包括机会成本、周期洗牌、环保压力。从行业进入退出模式分析,未来生猪养殖行业格局将呈现龙头企业产能快速扩张,但同时粘性化散户并存。在公司与农户紧密结合型、公司与农户松散结合型、重资产型三种主流规模化模式中,紧密结合型是现阶段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文勇 姚琦馥 吴秀敏
本文运用HP滤波和时间序列分析法,探讨了我国生猪规模养殖变化与生猪价格波动之间的动态关系,得出:生猪规模养殖和生猪价格波动周期差异明显,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和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生猪价格的调整能力相对较强,生猪规模养殖冲击对生猪价格波动有正向影响,生猪价格冲击对生猪规模养殖有持续负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稳定生猪价格和推进规模养殖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猪价格 规模养殖 生猪政策 生猪市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园园 沙鸣 孙世民
[目的] 2007年以来国家实施"一揽子"补贴政策,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显著提高,但也呈现出明显的规模差异和省际差异。[方法]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利用生猪规模养殖指数详细透视了生猪养殖优势省份规模养殖的发展历程及规模化特征。[结果]生猪规模养殖呈现向华北和东北地区富集的基本趋势,但目前生猪养殖规模化的层次仍较低;吉林、黑龙江、山东属生猪规模养殖特快发展区,辽宁、江苏、河南和广东属于快速发展区,安徽、湖北、湖南、广西和四川属缓慢发展区,河北属约束发展区。[结论]在山东、江苏、河南和广东,重点推进年出栏50~100头的养猪场户向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场户转化;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应进一步鼓励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场户适当的扩大规模;而在河北,考虑产业布局和环境规制等因素,则有序退出生猪规模养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园园 吴强 孙世民
基于2007~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本文首先利用生猪规模养殖指数分析了13个生猪养殖优势省份的生猪规模养殖发展状况及其省际差异,然后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生猪规模养殖整体上呈现向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富集的基本趋势,但目前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仍较低;第二,农民文化程度越高,城镇化水平越低,工资性收入比例越高,猪肉消费能力越大,猪肉价格指数越低,交通通达性越好,生猪出栏能力越大,环境规制强度越大,省域的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会越高;第三,由于土地承载力、城镇化水平、工资性收入比例、消费市场潜力、猪肉消费能力、交通通达性、农民固定资产投资能力、环境规制强度这8个影响因素产生了外溢效应,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提升存在空间依赖性。因此,发展生猪规模养殖需充分考虑空间相关性和外溢性,既要提高工资性收入比例、消费市场潜力和猪肉消费能力,改善交通通达性,增强农民固定资产投资能力,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同时也要考虑土地承载力和城镇化水平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生猪 规模养殖 省际差异 空间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鑫琪 乔娟 王萌
为识别生猪生产效率提升的有效路径,在厘清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河北、辽宁、北京自繁自养型养猪场户调研数据为依据,采用稳健OLS回归对我国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提高场主受教育水平、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推进专业化和规模化养殖、重视养殖环境控制和疫病防控能显著促进生猪生产效率提升,而自配饲料、自繁母猪的要素投入方式和养殖雇工会产生效率损失;2)目前生猪养殖组织化程度普遍偏低,且合作组织因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尚不健全还无法有效发挥作用;3)与北京相比,河北和辽宁养猪场户在生产效率及种养结合方面均具有比较优势,但辽宁养猪场户在养殖规范性上仍有更大改进空间。据此提出应加快构建生猪产业职业教育体系、发展适度规模家庭农场、提高养殖标准化水平、推进生猪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疏解约束发展区劣势生猪产能而着重发展重点发展区和潜力增长区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桦 郑少锋 王艳花
我国生猪饲养业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世界猪肉市场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利用统计指数因素分析法从生猪饲养成本构成角度对中国生猪规模养殖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小规模养殖、中等规模养殖和大规模养殖3种规模养殖方式下生猪的规模养殖比较优势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生猪规模饲养 生产成本 因素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潘丹
厘清规模养殖与畜禽污染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中国政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治理畜禽污染。利用江西、山东、福建、江苏和四川5省份754个生猪养殖户微观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规模养殖与畜禽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规模养殖和畜禽污染之间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倒U型曲线关系,即小规模养殖和大规模养殖所产生的畜禽污染较低,而中等程度的规模养殖所产生的畜禽污染较高。种养结合比例、政府环保规制程度以及政府补贴程度是造成不同规模养殖户畜禽污染差异的主要原因;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家庭人均耕地面积、产业组织情况、家庭非农劳动力比例、信息认知、政府补贴以及技术培训等变量,也是影响养殖户畜禽污染排放的重要因素。促进中等规模养...
关键词:
畜禽污染 规模化 生猪养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桂霞 杨义风
基于吉林省476份生猪养殖户的调研数据,从养殖户个人及家庭禀赋、生产经营特征、心理认知及政府政策等方面选取10个变量,实证分析不同规模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利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生猪养殖规模与环境污染呈现倒U型关系,中小规模养殖户的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低,废弃率最高;散养户的显著影响因素为养殖收入比例和政府补贴,中小规模养殖户的显著影响因素为风险偏好、养殖收入比例、耕地面积、环境认知、政府补贴及政府监督,大规模养殖户的显著影响因素为户主文化程度、环境认知、健康认知、政府补贴及政府监督;农牧结合程度、政府环境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钟搏 赵连阁
产业集聚是促进农业增长的重要动力。以中国生猪养殖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03年至2017年相关统计数据,运用固定效应估计、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门槛估计、空间杜宾模型、最大似然估计等方法,对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增长效应的存在性和形态、增长效应的地区差异性和增长效应的空间溢出效应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研究发现:中国各省份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的梯度特征和连片化特征明显,约束发展区产业集聚最高,适度发展区产业集聚最低,区域内部各省份产业集聚分化明显。产业集聚对生猪养殖业产出量的影响为显著的"倒U型",在产业集聚较低阶段,提高产业集聚能促进生猪养殖效率;在产业集聚过高阶段,提高产业集聚反而会抑制生猪养殖效率。产业集聚增长效应存在显著双重门槛,产业集聚介于0.389至0.462时的增长效应最强。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的增长效应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对潜力增长区和适度发展区的增长效应为显著的"倒U型",对重点发展区和约束发展区的增长效应不显著。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的增长效应还存在显著空间溢出,且为"倒U型",并强化了增长效应。因此,中国应进一步促进生猪养殖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发挥产业集聚带来的增长效应,并强化空间溢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姚文捷
本文将控制工业点源污染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引入以生猪养殖业为典型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中,在阐释其应用机理之后,通过实地调研和回归分析加以考察并确认其可行性。研究表明,生产形态的单一性、消纳环境的排他性、污染处理的效益性决定了生猪养殖排污权交易可由传统的环境容量再分配转化为生产规模再分配,使得减排成本低的生产者不再以出售排污权,反而以购买规模权来提高效益。这一制度的可行性在于养殖户自行处理污染存在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不变,即不存在规模不经济。应从环境容量标准、交易运作模式、交易价格确定、公众参与方式、配套措施保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善高 田旭
文章基于2004—2018年生猪养殖的省级宏观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TFP的变化情况,并对TFP增长率进行了分解。结果显示: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TFP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45%、4.41%、3.76%。配置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会同时促进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TFP增长,其中,配置效率变化是推动生猪养殖TFP增长的主要因素。技术效率变化会促进中小规模生猪养殖TFP增长,而规模效率变化会促进中大规模生猪养殖TFP增长。随着时间推移,配置效率变化曲线和TFP增长率曲线表现出高度的吻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