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74)
2023(3716)
2022(3241)
2021(2865)
2020(2544)
2019(5626)
2018(5851)
2017(11990)
2016(6302)
2015(7366)
2014(7346)
2013(7514)
2012(7215)
2011(6619)
2010(6787)
2009(6557)
2008(6443)
2007(5943)
2006(5527)
2005(5096)
作者
(20579)
(17004)
(16666)
(16097)
(10585)
(8026)
(7694)
(6513)
(6142)
(6004)
(5680)
(5525)
(5424)
(5404)
(5268)
(5123)
(5068)
(5043)
(4942)
(4857)
(4411)
(4250)
(4208)
(3860)
(3847)
(3798)
(3729)
(3687)
(3460)
(3317)
学科
(29822)
经济(29797)
(22297)
管理(21616)
(16922)
企业(16922)
方法(15050)
数学(14011)
数学方法(13955)
技术(11732)
中国(10348)
(8587)
(7397)
(7163)
(6766)
贸易(6762)
(6653)
技术管理(6457)
(6429)
银行(6413)
(6211)
业经(5558)
农业(5270)
(5008)
金融(5008)
环境(4953)
(4740)
(4416)
(4403)
(4209)
机构
大学(104100)
学院(103636)
(48268)
经济(47373)
管理(40202)
研究(34455)
理学(34279)
理学院(34006)
管理学(33681)
管理学院(33502)
中国(27050)
(22833)
(21900)
科学(19724)
财经(18269)
(17984)
(16888)
(16529)
研究所(16106)
经济学(15376)
(15247)
中心(15190)
业大(15092)
经济学院(14145)
北京(14100)
农业(13773)
财经大学(13541)
(12146)
(12032)
(11936)
基金
项目(63057)
科学(49375)
研究(46754)
基金(45564)
(39569)
国家(39323)
科学基金(32906)
社会(30641)
社会科(29336)
社会科学(29329)
(24791)
基金项目(24060)
教育(20959)
(20696)
自然(19681)
自然科(19201)
自然科学(19193)
资助(18873)
自然科学基金(18856)
编号(18574)
成果(14894)
(14854)
重点(14303)
(14252)
(13976)
创新(13299)
国家社会(13094)
课题(12746)
教育部(12550)
人文(12329)
期刊
(51461)
经济(51461)
研究(32899)
中国(18220)
(15481)
管理(15084)
学报(14476)
(14420)
科学(13907)
技术(11800)
大学(10996)
(10845)
金融(10845)
学学(10462)
农业(10403)
财经(9223)
经济研究(9134)
教育(8818)
业经(8556)
(7923)
技术经济(7909)
问题(7767)
(6934)
理论(6312)
科技(5938)
统计(5786)
商业(5729)
实践(5689)
(5689)
国际(5488)
共检索到155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善高  周应恒  田旭  
文章基于生猪养殖的投入产出数据,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法中的4种常用模型和刀切模型平均法,测算了2004—2018年我国生猪养殖的技术效率,并利用面板Tobit模型分析了生猪养殖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4—2018年,我国生猪养殖技术效率均值为0.869;生猪养殖技术效率在时间上呈现略微的增长趋势,但存在空间非均衡性,东北、中南地区的生猪养殖技术效率较高,华北、西北、西南地区次之,华东地区则最低;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精饲料费用占比、卫生防疫支出、养殖规模、养殖周期、政府支农力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对生猪养殖技术效率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杰  赵连阁  王学渊  
本文采用DEA-BadOutput模型测度了18个省份2007~2011年不同规模生猪养殖在水资源约束下的环境技术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水资源投入过度、非合意产出过量、养殖规模偏小是造成一些省份环境技术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水资源禀赋偏低区域的环境技术效率也偏低。同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环境技术效率的改进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冷碧滨  吉雪强  章文波  涂国平  
[目的]通过对我国北方地区大规模生猪养殖技术效率进行测度,以期发现影响其技术效率增长的主要因素,为我国现阶段生猪养殖业战略性区划调整"南猪北进"工作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方法]根据随机前沿分析方法 (SFA)基本原理,运用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及我国北方大规模生猪养殖数据构建中国北方大规模生猪养殖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我国北方大规模生猪养殖技术效率进行测度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结果]北方地区大规模生猪养殖技术效率值纵向上来看整体在不断下降,而从地域上来看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地区技术效率值较高,北京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冷碧滨  付娆  
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基于中国及各地区统计数据开展不同规模间生猪养殖技术效率研究,探索技术效率和生猪养殖不同规模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生猪养殖规模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生猪养殖技术效率无显著相关;地区政府政策支持、人力资源水平对技术效率影响较大。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为国家生猪养殖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德鑫  郑炎成  李谷成  黄珂  
传统的生猪生产效率测算很少统筹考虑环境保护与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双重需要。本文采用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法,将规模化生猪的"非期望"产出纳入生产效率研究框架,对2006-2013年环境规制下我国规模化生猪的生产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环境规制条件下我国规模化生猪生产率呈现一定幅度的增长,表现出"波动性"增长的时序趋势特征和"差异化"增长的区域分布特征;2)不同养殖模式下均有一定数量的环境技术"创新者"出现,成为生猪养殖技术创新和推广的主要力量,而且越大的养殖规模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越显著;3)考虑环境规制条件的规模化生猪生产率近年来受国家环保...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燕君芳   刘晓宁   王鹏  
从生猪养殖的饲料种植、种猪优选、母猪繁殖、子猪饲养以及商品猪冷链物流、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安全控制模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生猪养殖领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智能养殖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对生猪养殖市场的产销平衡、价格波动等信息的监控和预测。指出利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和云计算处理方法,可以科学应对由于生猪养殖的周期性和特殊性而造成的我国生猪价格大起大落以及生猪养殖行业市场供需不平衡的局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善高  田旭  
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生猪养殖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为助力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2004—2020年我国省级层面的生猪养殖业投入、产出数据,采用内生方向性产出距离函数测度了生猪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并使用新的方法对生猪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进行分解。结果显示:(1)2004—2020年,我国生猪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增长态势,年均增长速度为3.2%。(2)生猪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源于效率改善和技术进步,其中,技术进步是主要动力。(3)生猪养殖业的效率改善主要来源于发展效率改善,而技术进步主要来源于绿色技术进步。(4)发展动能和绿色动能均能促进生猪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绿色动能是主要因素。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闫振宇  徐家鹏  
本文运用DEA方法,测算了我国2002-2009年间东中西部地区29个省(市)生猪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养殖方式的生产效率。研究结果表明,生猪养殖并非规模越大,生产效率就越优,生猪养殖最优规模需视不同地区的资源、经济及地理特征而定。大规模养殖在高效利用先进技术方面的优势逐渐凸显,我国生猪生产效率最高的养殖方式逐步由散养向大规模转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善高  田旭  
[目的]揭示生猪养殖环境规制的地区差距和演变趋势,为学者们度量生猪养殖环境规制提供方法借鉴。[方法]文章统计了2000—2019年国家级、部委级、省级、厅局级、县市级与生猪养殖污染治理有关的环境政策数量,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了环境政策数量的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考察了生猪养殖环境规制的地区差距及演变趋势。[结果]样本考察期间,我国生猪养殖环境规制强度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存在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特征。随着时间推移,生猪养殖环境规制的总体区域差距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趋势。地区间差距是导致生猪养殖环境规制总体区域差距的主要原因,而超变密度和地区内差距是次要原因。[结论]总体来看,我国各地区的生猪养殖环境规制日趋严格,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南方水网地区、传统生猪主产区等地区的环境规制强度相对较大,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地区间的差距有逐渐缩小的趋势,说明各地区的生猪养殖环境规制强度在未来会趋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建华  邓远远  朱淀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鑫琪  乔娟  王萌  
为识别生猪生产效率提升的有效路径,在厘清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河北、辽宁、北京自繁自养型养猪场户调研数据为依据,采用稳健OLS回归对我国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提高场主受教育水平、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推进专业化和规模化养殖、重视养殖环境控制和疫病防控能显著促进生猪生产效率提升,而自配饲料、自繁母猪的要素投入方式和养殖雇工会产生效率损失;2)目前生猪养殖组织化程度普遍偏低,且合作组织因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尚不健全还无法有效发挥作用;3)与北京相比,河北和辽宁养猪场户在生产效率及种养结合方面均具有比较优势,但辽宁养猪场户在养殖规范性上仍有更大改进空间。据此提出应加快构建生猪产业职业教育体系、发展适度规模家庭农场、提高养殖标准化水平、推进生猪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疏解约束发展区劣势生猪产能而着重发展重点发展区和潜力增长区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善高  田旭  张晓恒  
为探究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新路径,基于2004—2016年生猪养殖的省级宏观数据,通过计量实证方法,测算了我国生猪养殖的产业集聚度和环境效率,然后系统考察了生猪养殖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均值依次为0.911、0.951、0.900。小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环境效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中规模生猪养殖环境效率相对稳定。2)2004—2016年我国生猪养殖产业集聚度由0.93增长为0.96,呈现出略微上升趋势。中南、华东、西南等生猪主产区的产业集聚度要明显高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3)生猪养殖产业集聚度和环境效率之间呈现"U型"关系,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改善作用的拐点分别在产业集聚度等于0.80、0.77、0.73处。4)产业集聚度、养殖技术水平、地区生产结构、耕地面积数量、政府环境治理支出等会显著影响生猪养殖环境效率。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措施建议以减缓我国生猪养殖污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微微  胡浩  周力  
为研究基于碳排放约束的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本文借助江苏省调研数据,根据绿色创新思想,将碳排放量纳入生产效率模型,对生猪养殖的绿色生产效率进行探究,并借助影响因素回归模型,对比传统生产效率,探讨影响生猪养殖绿色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结论如下:①南京和无锡的生猪养殖绿色生产效率水平高于盐城,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绿色生产效率较高;②受不同养殖规模及粪污处理方式的影响,散养模式的绿色生产效率最高,中大规模其次,小规模最低;③风险偏好、养殖经验、养猪培训和低碳关注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养猪收入占比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建议中国应加强生猪养殖技术培训、提倡适度养殖以及提高养殖户对低碳养殖的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杰  金钊  李鹏  
本文使用DEA-Malmqusit指数测算比较了中国生猪养殖在时空两个维度的生产效率变化及其分解,应用SFA方法比较分析了要素投入对中国生猪生产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虽然中国生猪生产效率增长已进入瓶颈期,但不同规模生猪养殖生产效率增长的源泉所呈现的不同特征值得挖掘;中国不同规模生猪养殖生产效率变化呈现显著时间与空间差异;物质、人工、土地等投入要素对不同规模生猪养殖呈现不同影响效应,基于不同时期分组的稳健型检验亦证实了此结论。本文在科技创新、区域布局、土地流转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思考,提出优化组合诸生产要素,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生猪养殖模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杰  胡向东  王玉斌  
近年生猪产业受环境和资源要素的双重约束,提高养殖生产效率、准确把握养殖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对破解环境及资源制约、推动生猪产业供给侧改革、保证生猪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利用我国生猪大省277户生猪养殖户调研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不同养殖区域生猪养殖户养殖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影响养殖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1)我国生猪养殖规模效率、技术效率相对较高,配置效率、经济效率整体水平低下,亟待提高;生猪养殖重点发展区技术效率具有明显优势,而潜力发展区在养殖规模效率、配置效率、经济效率方面优势显著。(2)提高养殖户户主受教育水平、推动生猪养殖机械化发展、降低预混料投入比例、增加饲料利用率对提升生猪养殖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养殖集约化程度存在最优水平,纯自繁自育养殖模式和纯育肥养殖模式的技术效率高于两者兼顾的养殖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