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24)
- 2023(7188)
- 2022(6137)
- 2021(5872)
- 2020(5136)
- 2019(11749)
- 2018(12054)
- 2017(23581)
- 2016(13300)
- 2015(14705)
- 2014(14786)
- 2013(14892)
- 2012(14281)
- 2011(12987)
- 2010(13171)
- 2009(12295)
- 2008(12741)
- 2007(11496)
- 2006(10306)
- 2005(9470)
- 学科
- 济(51115)
- 经济(51053)
- 管理(36378)
- 业(35232)
- 企(28169)
- 企业(28169)
- 方法(24272)
- 数学(21716)
- 数学方法(21467)
- 财(16853)
- 中国(15948)
- 农(13994)
- 制(13338)
- 学(13044)
- 银(11533)
- 银行(11499)
- 务(11049)
- 财务(11033)
- 行(11015)
- 财务管理(11008)
- 贸(10549)
- 贸易(10542)
- 企业财务(10523)
- 易(10306)
- 融(9728)
- 金融(9727)
- 业经(9453)
- 体(8146)
- 农业(8099)
- 税(8011)
- 机构
- 大学(195058)
- 学院(191910)
- 济(77902)
- 经济(76185)
- 研究(70419)
- 管理(67701)
- 理学(57781)
- 理学院(57020)
- 中国(55939)
- 管理学(55846)
- 管理学院(55501)
- 科学(44554)
- 京(42373)
- 财(41370)
- 所(38136)
- 农(37298)
- 研究所(34518)
- 财经(32274)
- 中心(31860)
- 业大(30069)
- 农业(29984)
- 江(29850)
- 经(29358)
- 北京(27022)
- 院(25152)
- 范(24810)
- 经济学(24626)
- 师范(24482)
- 财经大学(24302)
- 州(23394)
- 基金
- 项目(122085)
- 科学(95147)
- 基金(90335)
- 研究(83630)
- 家(81575)
- 国家(80981)
- 科学基金(66757)
- 社会(52312)
- 社会科(49591)
- 社会科学(49575)
- 基金项目(47523)
- 省(45633)
- 自然(45366)
- 自然科(44297)
- 自然科学(44277)
- 自然科学基金(43484)
- 划(40457)
- 教育(38661)
- 资助(38256)
- 编号(32613)
- 重点(28479)
- 成果(28183)
- 部(28114)
- 发(25198)
- 创(24424)
- 科研(24327)
- 计划(24030)
- 性(23749)
- 教育部(23321)
- 创新(23123)
共检索到295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谋贵
本文通过对我国生猪定基生产价格指数进行H-P滤波处理,分析了我国生猪价格周期的特征,并对我国生猪调控政策进行了评价,指出国家调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生猪和猪肉的涨跌,效果明显,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最后针对国家生猪调控中不足,提出要尽快推出生猪期货市场,采用反周期理论进行调控,建立母猪储备制度,适时推出生猪结构调整政策等建议。
关键词:
生猪周期 猪粮比 反同期补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严斌剑 卢凌霄
从2009年6月生猪价格上涨,到2014年4月止跌回升,我国生猪市场又经历了一个新的波动周期。与以往周期相比,本轮猪周期呈现时间延长、跌多涨少、波幅扩大、比较效益下降等特点,这与我国养殖户产后环节参与度低、市场调整速度慢、市场信息整合不足、猪制品进口剧增、调控政策不合理等因素相关。因此,本文建议完善信息发布机制,政府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养殖户向产业链后端延伸、提升管理水平、合理调控进出口。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海波 薛英俊
生猪生产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也与居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然而,由于生猪生产的特殊性以及市场因素的变化,我国生猪市场价格呈现出较为频繁的波动特征,而且在近几年尤为明显。这不仅加剧了总体价格形势的复杂性,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深入探讨我国生猪市场的价格波动特征,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潘方卉 刘丽丽 庞金波
"猪周期"问题一直是困扰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难题,以往研究大都是建立在谱分析和滤波分析方法基础上的,本文则采用三区制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方法,对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的特征与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中表现出显著的非对称性特征,即生猪价格在"下跌阶段"、"稳定阶段"和"上涨阶段"上的方差、区制转移概率、自持续概率和平均持续期存在着显著差异。此外,"猪周期"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疫病、政策、自然灾害等外界冲击导致的供需关系失衡,而生猪饲养是生猪产业链上抵御外界冲击能力最差,遭受损失可能性最高的环节。因此,为了缓解猪周期,一方面应该依据区制的非对称性特征来制定价格调控政策,另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杰 綦颖
在市场供求规律的作用下,我国生猪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状态。本文探讨了生猪价格周期的运行规律及生猪价格波动的形成机理,着重对生猪价格波动的成因进行了系统化的经济学分析,同时也对缓解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生猪市场价格 周期性波动 机理 成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杜暘
2006年以来,中国生猪价格波动经历了三个半周期,呈现出价格波动周期日益延长、价格波动幅度前窄后宽、传统消费旺季作用逐渐消退等特征。其中既有生猪养殖自身规律、规模化养殖比例提升等内因的影响,也有上游行业价格变动、生猪疫情等外因的影响。综合来看,2019年非洲猪瘟疫情发展、规模化生猪养殖场补栏、气温条件变化及冬季的猪肉旺季消费等情况会对后续的生猪价格波动走势产生较大影响,至2020年春节前生猪价格持续走高。应通过加快生猪养殖产业结构升级、加强生猪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生猪产业链市场化发展等措施,有效减缓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的影响。
关键词:
生猪价格 周期性波动 展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晓华
本文利用HP滤波法研究国际黄金价格的周期性波动特征和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国际黄金价格波动经历了4个完整周期,目前国际金价处在第五轮周期波动中,这轮波动收缩期在2008年12月已至波谷,自2009年1月份以来进入了一个持续的扩张阶段,在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扩张阶段还要持续。最后本文对我国黄金市场如何应对国际金价波动带来的风险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黄金价格 周期波动 HP 滤波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伟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正处于存货投资短周期波动的扩张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短周期和中周期波动的扩张期、产业结构升级中周期波动的衰退期和中长周期波动的复苏期。与这一系列经济活动的周期性变化特征相对应 ,我国GDP增长正处于短周期波动的扩张期、中周期波动的复苏期和中长周期波动的谷底。我国经济已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 ,而且短期内不会出现大幅度波动现象 ,政府仍应采取中性宏观经济政策。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韩磊
利用1998—2015年国内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的集贸市场月度价格数据,运用基于EGARCH模型的信息冲击曲线和H-P滤波法分别研究了粮食价格波动规律及其周期性特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的价格波动具有最强的持续性和集聚性,稻谷、小麦和大豆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其中小麦市场中表示价格下降的"负向信息"对价格波动的冲击要大于表示价格上涨的"正向信息",而稻谷和大豆市场中"正向信息"的冲击要大于"负向信息";样本期间,粮食价格波动可分为六个不具有重复性的非对称性周期,且以陡升缓降和深度扩张型为主,与稻谷和小麦相比,玉米和大豆在每个周期的波动程度均较大。因此,建议国家及相关部门提高粮食市场监...
关键词:
粮食价格 波动 周期 非对称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伟
根据对我国生猪收购价格放开近30年来的数据分析,结合生猪收购价格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运用蛛网理论,研究了生猪收购价格周期性波动的原理,对影响生猪收购价格周期性波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区域性大型生猪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实行"农超对接",完善生猪市场价格监测预警机制,抑制我国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稳定生猪生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勇 徐晓莉
本文采用函数系数非参数模型的工具变量估计方法,借助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来研究奥肯系数的周期性波动特征。研究发现:中国的奥肯系数绝对值明显低于其他国家样本的估计结果,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拉动能力相对较弱;奥肯系数不是一成不变,存在着较大波动。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产出缺口为零附近最大,随着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两者关系变得越来越不明显,在经济过冷和经济过热时期,奥肯系数均接近于零;中国奥肯系数呈现出一定的非对称性:相对于经济过冷时期,在产出缺口为正的时期,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这主要可从投资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赜琳 费方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增勇
猪周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本质上受猪肉供需影响。近年来尤其是非洲猪瘟后生猪生产波动幅度加大,叠加多种因素导致周期内猪价波动超过合理范围,不但影响养猪户和养殖企业的生产稳定,也对居民生活消费与宏观经济政策产生影响。猪周期时间呈现延长趋势,猪价低迷叠加重大动物疫病导致猪价波动加剧、产能恢复和猪肉价格处于高位时间较长,成本上涨以及宏观经济等因素也是推动猪价波动上涨的因素。未来猪肉需求均衡点下移、均衡价格上移,猪肉进口需求下降但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基于供需形势和生产结构变动,短期市场调节与中长期产业调控并举,譬如通过优化储备肉收储和投放机制更有效调配猪肉供需,在科学监测预警、合理引导养殖户理性决策基础上,运用金融扶持、保险等及其组合工具保障基础母猪和生猪产能合理变动,有利于将生猪价格稳定在某个均衡价格之上或某个均衡价格范围内。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叶锋 谢娟 马敬桂
以2000年1月~2015年12月我国集贸市场猪肉价格月度数据为样本,运用HP滤波法研究我国猪肉价格波动的周期性特征。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十分频繁,且其波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周期一般为3~4年。本轮猪肉价格波动自2015年9月开始,预计在2018年上半年猪肉价格跌至波谷,2019年夏季猪肉价格将回到波峰。猪肉价格波动可以通过供给层面的完善来予以平抑,建立全国统一、完善的生猪养殖信息平台及控制猪肉进口量是预防和抑制猪肉价格剧烈波动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猪肉价格 周期性波动 HP滤波 季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