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40)
- 2023(9048)
- 2022(7532)
- 2021(6998)
- 2020(5860)
- 2019(13162)
- 2018(13254)
- 2017(25966)
- 2016(14155)
- 2015(16156)
- 2014(16388)
- 2013(16436)
- 2012(15878)
- 2011(14606)
- 2010(15077)
- 2009(14088)
- 2008(14162)
- 2007(13455)
- 2006(12342)
- 2005(10902)
- 学科
- 济(60883)
- 经济(60831)
- 管理(41959)
- 业(40444)
- 企(31168)
- 企业(31168)
- 方法(22802)
- 农(20085)
- 中国(19755)
- 数学(19687)
- 数学方法(19444)
- 技术(15250)
- 业经(14489)
- 地方(14162)
- 财(13764)
- 制(13431)
- 农业(12791)
- 贸(12475)
- 贸易(12467)
- 学(12414)
- 易(12160)
- 银(11301)
- 银行(11277)
- 产业(11025)
- 策(10966)
- 行(10932)
- 融(9782)
- 金融(9781)
- 环境(9644)
- 理论(9054)
- 机构
- 学院(214350)
- 大学(212331)
- 济(91257)
- 经济(89187)
- 管理(79786)
- 研究(76802)
- 理学(66740)
- 理学院(66008)
- 管理学(64925)
- 管理学院(64522)
- 中国(58780)
- 京(46368)
- 科学(45608)
- 财(43783)
- 所(39596)
- 农(36122)
- 研究所(35472)
- 江(35341)
- 中心(34476)
- 财经(33310)
- 业大(30294)
- 经(30015)
- 北京(29980)
- 范(28713)
- 师范(28402)
- 农业(28253)
- 州(27905)
- 院(27892)
- 经济学(27631)
- 经济学院(24962)
- 基金
- 项目(131819)
- 科学(102800)
- 研究(100671)
- 基金(92232)
- 家(79814)
- 国家(79155)
- 科学基金(66290)
- 社会(61939)
- 社会科(58748)
- 社会科学(58735)
- 省(52933)
- 基金项目(47847)
- 教育(46243)
- 划(44377)
- 编号(41727)
- 自然(40781)
- 自然科(39717)
- 自然科学(39702)
- 自然科学基金(38991)
- 资助(38274)
- 成果(35521)
- 发(30990)
- 课题(30807)
- 重点(30361)
- 部(29478)
- 创(28117)
- 创新(26399)
- 性(25444)
- 发展(25317)
- 国家社会(24936)
- 期刊
- 济(110923)
- 经济(110923)
- 研究(69066)
- 中国(46119)
- 农(33892)
- 管理(31442)
- 财(30951)
- 学报(30542)
- 科学(29490)
- 教育(27986)
- 农业(23586)
- 大学(23532)
- 融(23514)
- 金融(23514)
- 技术(22665)
- 学学(21736)
- 业经(18976)
- 经济研究(17240)
- 财经(16529)
- 问题(14872)
- 经(14451)
- 技术经济(12749)
- 贸(12566)
- 业(11744)
- 国际(11537)
- 坛(11262)
- 论坛(11262)
- 图书(11137)
- 科技(10862)
- 理论(10513)
共检索到342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董懿曼
我国生物育种高技术产业化工程,促进了一批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关键技术的应用;优质高产动植物新品种的产业化,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扶持了一批龙头企业;探索了"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面对资源环境约束、消费需求提高和全球性转基因技术的严峻挑战,需从宏观层面做好生物育种高技术产业化工程的战略规划,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产业聚集效应,加大种子产业的市场宏观管理,培育大规模、高水平生物育种企业,做好生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进一步完善农业生物育种产业化工程的扶持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乃敏
近年来,在全球性科技进步浪潮推动下,几乎世界上每一个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国家,都把高技术研究并尽快使其产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发达的国家正在激烈的争夺高技术的制高点和国际市场,使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力和丰富资源的优势相对减弱。面对当代高技术产业化的大趋势和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应清醒的看到在发展高技术方面稍慢一步就会落后被动,只有立足现实,洞察未来,在努力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档次和质量的同时,因势利导推动高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才能创出一条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京文
我国要在下世纪的科技、经济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战略地位 ,必须创造有利于鼓励创新、发展民族工业 ,特别是要创造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尽快发展的政策和环境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实力 ,使高新技术产业真正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全面发展的主导产业。当前尚有许多妨碍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因素。因此 ,应从全方位、多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综合研究 ,提出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创造一个更易于高技术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政策环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金周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同时,先后启动并正在实施"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火炬计划等,并为了促进更多的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为产业化创造环境和条件,最近又批准建立了26个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些都是发展高科技,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大决策和措施之一。对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冬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准。因此,世界各国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均把高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当今国际竞争的核心和焦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楚认识到,我国真正达到大规模生产水平的新兴产业还为数不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应起到的带动作用还体现不够。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的高技术产品数量还比较小,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发展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俊江
一、国外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模式与措施 高技术产业是当代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起先导和核心作用的产业,其生命力表现为通过日益强化的高技术手段,生产具有巨大商业价值和市场潜力的新兴产品。它不仅导致生产力的新飞跃和世界经济结构、就业结构以及社会结构的新变化,而且这些建立在高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和扩散性,以及产品价值的高增殖性。该产业本身的高裂变性,能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这些特点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竞相追逐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日益高涨的潮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栾维新,王茂军
本文在阐述了高技术产业的划分和基本特点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后提出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五项对策 :1追求高技术产业的范围效益 ,2通过税收等金融政策引导高技术产业调整 ,3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三螺旋模式 ,4投资多元化 ,5完善风险投资机制。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创新 三螺旋模式 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单丹丹
高技术产业集群(包括产业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等多种形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在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重产出轻利润、重短期轻长期等问题。因此,应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治理框架,切实提高创新能力,保障产业集群良性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集群 管理与治理改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宝明
外资在我国高技术产业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地位,而并购成为外资保持和扩大竞争优势、维护市场地位的重要手段,也成为压制国内产业技术进步和竞争力提高的重要武器。我国必须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外资并购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包括保护战略性科技成果和科技资源、加强外资并购中的技术因素审查,完善资本市场环境等,使之能够趋利避害。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外资并购 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史清琪 王昌林 鲁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糜志雄 何艳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总量持续攀升,对外贸易活跃,但与此同时,行业规模差异大,产业地理分布不均衡,缺乏核心技术,整体利润率低,研发投入缓慢和研发的专利产出缺乏相对优势。对此,应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各地区实现优势互补,制定和完善人才战略以及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创新驱动战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祝业精
1986年3月,我国政府制定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在高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包括: 1.生物技术 通过对高产、优质、抗逆的动植物新品种,新型药物、疫苗和基因治疗,蛋白质工程三大主题的研究开发,以增产粮食为战略重点和发展生物技术药物产业为突破口,为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昌林 蒋云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高速增长,产业规模已跃居世界前三位,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高度重视高技术产业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走开放型发展之路,同时采取了一系列财税优惠扶持政策。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由大国向强国的转型期,面临新的形势与任务,必须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对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等进行调整。
关键词:
高技术 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