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29)
2023(6242)
2022(5370)
2021(5035)
2020(4309)
2019(9513)
2018(9848)
2017(19721)
2016(10806)
2015(12057)
2014(12233)
2013(12281)
2012(11500)
2011(10593)
2010(10967)
2009(10731)
2008(10754)
2007(9728)
2006(9042)
2005(8616)
作者
(31451)
(25947)
(25831)
(25031)
(16439)
(12352)
(11809)
(9868)
(9722)
(9446)
(8982)
(8542)
(8524)
(8331)
(8163)
(8147)
(7576)
(7574)
(7545)
(7514)
(6713)
(6334)
(6287)
(5975)
(5919)
(5897)
(5895)
(5882)
(5219)
(4968)
学科
(41807)
经济(41728)
管理(37979)
(31437)
(25423)
企业(25423)
(15952)
方法(15952)
(14783)
中国(14140)
数学(13823)
数学方法(13727)
(13011)
环境(12212)
(10376)
银行(10364)
(10360)
业经(10112)
(9964)
体制(8837)
(8756)
(8611)
(8609)
金融(8607)
贸易(8605)
(8476)
(8385)
(8129)
财务(8112)
财务管理(8088)
机构
大学(161306)
学院(160901)
(70084)
经济(68563)
管理(59934)
研究(55760)
理学(50365)
理学院(49793)
管理学(49168)
管理学院(48875)
中国(45198)
(38497)
(34907)
科学(31312)
财经(29099)
(28065)
(26125)
(25167)
中心(25157)
研究所(24673)
(23272)
北京(22893)
经济学(22031)
财经大学(21425)
业大(20591)
(20378)
经济学院(19877)
(19833)
(19695)
师范(19677)
基金
项目(97668)
科学(77238)
研究(74577)
基金(71339)
(61263)
国家(60794)
科学基金(51485)
社会(48384)
社会科(45869)
社会科学(45858)
基金项目(37650)
(36978)
教育(33493)
(31580)
自然(31192)
自然科(30275)
自然科学(30268)
编号(30207)
自然科学基金(29715)
资助(28621)
成果(25898)
(24803)
(22853)
重点(22313)
课题(21303)
(21255)
(20264)
国家社会(20174)
(19682)
教育部(19674)
期刊
(85058)
经济(85058)
研究(52752)
中国(33474)
(29865)
管理(23682)
(21600)
学报(21220)
科学(20894)
(19654)
金融(19654)
大学(16881)
学学(15919)
教育(15142)
财经(14786)
农业(14249)
业经(14006)
经济研究(13061)
(12634)
技术(12120)
问题(11701)
(9745)
理论(8929)
国际(8209)
实践(7919)
(7919)
现代(7839)
改革(7365)
(7365)
商业(7347)
共检索到254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学斌  
按照中央的决策和部署,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在建立森林、流域、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等方面开展了一些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而,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关者利益的调整,涉及面广、内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荣娟  孙友祥  
探索多样化的、高效率的生态补偿方式,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中各利益主体关系,完善生态环境补偿的法律、制度环境,建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是促进并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一、加强生态补偿组织体制的统一性,强化政策体系的完整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景柱  罗祺姗  严岩  段靖  丁丁  
[期刊] 求索  [作者] 包晓斌  
流域生态补偿是指流域受益主体对生态保护主体进行补偿,是一种对流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建设的经济手段。针对我国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实际情况,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需要在制定补偿原则的基础上,明确补偿主体和受偿客体,确定补偿标准,并按照适宜补偿方式和制度保障实施。同时,通过明确流域生态补偿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提供流域生态补偿服务平台,科学确定生态补偿范围,拓宽流域生态补偿融资渠道,以及加强流域生态补偿监督等,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姬鹏程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针对流域水环境跨界污染、采用公共财政或市场化手段来调节生态关系密切但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区域间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我国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起步较晚,理论研究不足,立法滞后,补偿机制只有顶层设计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补偿标准和方法体系,流域地方政府只能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补偿模式。建议尽快督促各流域构建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使顶层设计能够尽快落地;加大投入力度、拓宽资金来源,因地制宜建立补偿标准体系、形成补偿方案,使流域上下游在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方面形成合力,共同创造"青山绿水"的美丽家园。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晶  葛颜祥  
在总结我国各地生态服务市场补偿成功案例的基础上,阐明在水源地生态补偿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有利于解决生态环境保护资金不足的问题。构建水源地生态补偿市场机制需要从明确补偿主体、确立补偿标准及运作方式等核心问题着手。水源地生态服务的市场补偿,可以根据流域内各类受益主体的受益程度计量其应支付的补偿费用,由受益方所属辖区政府统一征收,并代表辖区内所有受益方向水源地水资源管理部门集中购买用水权的形式实现。而提高受益方的生态补偿意识、明确水资源权属、完善水源地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以及建立相应的监督协调机制,则是水源地生态补偿市场机制长久发展的前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祝尔娟  潘鹏  
文章在探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及现实依据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以京津冀生态涵养区张家口市为例,对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现状、问题及其成效进行剖析,指出存在补偿主体单一、补偿标准过低、补偿方式缺乏市场运作手段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建立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机制、培育生态涵养区的"造血"功能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立华  
在当前中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重大的战略性任务。由于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依附资源产权的不完整,使得相关各方利益分配出现了显失公平的失衡,从而降低了社会福利。因此,需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重新调整相关各方的利益分配,以提高生态环境建设的效率。生态补偿效率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即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成本、支付意愿以及交易成本等。而要实现生态系统服务的社会最优供给,生态补偿需要在补偿客体对象及数量、补偿主体对象及数量、补偿方式等方面作出科学判断以及针对性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欧名豪  王坤鹏  郭杰  
作为连接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粮食安全的重要纽带,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逐渐成为国际生态学、地理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建立科学合理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保障耕地生态功能的稳定持续供给,是解决耕地保护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多元化、市场化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作为最终目标,通过厘定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概念内涵,对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利益主体、补偿标准、区域协调内在机制等进行了系统梳理。耕地生态系统具有供给、调节、支持和文化等4个方面的服务功能,功能决定价值。然而,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主要存在有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理论基础体系尚未完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研究方法较传统,缺乏模型创新;区域补偿协调度较低等问题。基于此,今后研究中应注重构建"功能识别—供需分析—区域调剂—区内补偿—长效政策"理论分析框架;加强对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研究方法及其模型的创新性研究;构建"省—市—县"三个层级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区域协调机制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浩  白杨  黄宇驰  王敏  鄢忠纯  石登荣  黄沈发  王璐  
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是一种调动水源地生态保护的经济手段。本文首先从生态补偿的概念、特征、目标与原则、主客体分析、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等方面综述了水源地生态补偿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国外水源地生态补偿起步早、发展成熟;国内起步相对较晚且不完善,存在补偿标准偏低、资金来源单一、监督评估体系几乎空白等问题。通过综述水源地生态补偿实施效益评估方面的研究及案例发现,尽管国内外已有相关学者开始探索评价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但仍缺乏对生态补偿政策的有效监管与效益评估方法。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通过拓展资金渠道,引导市场化资金募集方式;因地制宜,多重补偿方式相互结合;建立水源地生态补偿实施效益评估机制等几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齐子翔  
地方政府的有限理性导致地方利益固化,造成区际生态恶化和区际环保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以区际纳什均衡作为路径选择,试图建立旨在打破行政边界刚性约束的羁绊,突破地方政府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内在联系为协调基石的区际生态补偿机制。文章以京冀地区流域生态联防联控为例,构建区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模型并通过最优化该模型达到区际纳什均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大能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中央政府主导的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补偿机制,但现行补偿机制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补偿不充足性、非长期高效性的特点,本文探讨如何为生态环境建设建立一种长效、稳定的兼容政府纵向和省区际间、流域间政府横向的财政补偿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冷永生  李敏  
一、建立和完善与政府生态修复提供职责相对应的财政体制。1."上提一级"是生态修复和补偿责任在政府间配置的基本原则。生态修复是以自然和生态功能为地理单元的,其范围和界限与行政区划的不一致是必然现象,即生态修复必然会涉及跨行政区划的问题。在处理跨行政区划的生态修复和补偿问题时,应当遵循"上提一级"的原则,即生态修复和补偿涉及同级别行政区域的,交由上一级政府承担支出责任,下级政府仅承担管理责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石英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践行这一重要战略思想,需要进一步健全生态补偿体制机制。本文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三期"叠加以及治理现代化的背景,探讨建立生态补偿多元融资机制的理论认识,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