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08)
2023(11631)
2022(9951)
2021(9355)
2020(7791)
2019(17735)
2018(17698)
2017(34791)
2016(19016)
2015(21528)
2014(21635)
2013(21397)
2012(20193)
2011(18395)
2010(19041)
2009(18290)
2008(18391)
2007(17027)
2006(15692)
2005(14628)
作者
(54123)
(44778)
(44777)
(43067)
(28728)
(21309)
(20370)
(17068)
(16846)
(16551)
(15331)
(14755)
(14607)
(14494)
(14265)
(13913)
(13243)
(13039)
(12977)
(12916)
(11563)
(11000)
(10812)
(10223)
(10198)
(10157)
(10135)
(10011)
(9074)
(8811)
学科
(74897)
经济(74787)
管理(63572)
(56622)
(46765)
企业(46765)
方法(27283)
(25659)
中国(25151)
(24422)
数学(23227)
数学方法(22859)
(22769)
(19516)
贸易(19506)
(19178)
业经(18211)
地方(15984)
(15825)
银行(15813)
环境(15433)
(15432)
(15193)
农业(15058)
(14348)
(14054)
(13626)
(13614)
金融(13612)
(13555)
机构
学院(275340)
大学(273925)
(118829)
经济(116103)
管理(104415)
研究(95028)
理学(87078)
理学院(86143)
管理学(84874)
管理学院(84335)
中国(76976)
(63464)
(59043)
科学(52350)
财经(47391)
(47373)
(45187)
中心(43689)
(42584)
研究所(41397)
(39271)
北京(38375)
经济学(36344)
(35770)
(35546)
师范(35519)
(34879)
财经大学(34573)
业大(34097)
经济学院(32584)
基金
项目(165744)
科学(130980)
研究(128896)
基金(119119)
(101360)
国家(100484)
科学基金(85998)
社会(82322)
社会科(78026)
社会科学(78009)
(63988)
基金项目(61535)
教育(59328)
(53643)
编号(53336)
自然(51965)
自然科(50585)
自然科学(50574)
自然科学基金(49659)
资助(49322)
成果(46362)
课题(38472)
(38174)
重点(37459)
(36916)
(36608)
(34166)
(34046)
国家社会(33594)
教育部(33224)
期刊
(145749)
经济(145749)
研究(93012)
中国(62055)
(49553)
管理(42516)
(37383)
(34388)
金融(34388)
学报(34260)
科学(33888)
教育(33856)
大学(27693)
学学(25432)
农业(24620)
财经(24196)
业经(24134)
技术(24084)
经济研究(22305)
(20826)
问题(19975)
(18446)
国际(16101)
理论(14041)
图书(13652)
现代(13379)
技术经济(13273)
(12849)
论坛(12849)
世界(12738)
共检索到451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新章  周海林  
30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的空前繁荣。但是,在繁荣的背后则是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和区域不公平性问题。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下,尽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已经成为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事实上,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对生态补偿的探索,经过近20年的发展,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总体来看,我国在补偿制度建设、补偿主体确定、补偿标准、融资等方面,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与方法,生态补偿措施尚没有在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在对目前生态补偿存在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参考相关国际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薛惠元  邓大松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已基本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但也存在如隐性双轨制依然存在、隐性债务巨大、部分地区基金收不抵支、基金存在贬值风险、统筹层次较低、缴费率过高、经办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建议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行"小统筹+大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将职业年金改为自愿参保,提高企业年金企业税收优惠比例至工资总额的8%;寻求多种方式逐步偿还养老金隐性债务;实现职保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和城乡居保省级统筹;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适时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并开征社会保险税;尽快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办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斌  
制造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的物质保障,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总体规模大幅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目前占全球比重20%左右。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极大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极大推动了我国现代化进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钦伟  王循聪  
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是社会、学校、家长以及学生关注的重点问题,而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对自己前途感到迷茫等现象。切实加强学风建设,需要高校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封思贤  臧肖杉  
近年来,我国移动金融发展迅速,规模和增速均居世界前列。移动金融积极作用的充分发挥要以持续创新为重要前提,然而任何创新都会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甚至会产生巨大风险,移动金融也不例外。其创新活动在技术和软件与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差异化、创新动力塑造、市场竞争秩序、合作机制构建及监管体制等方面均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由于移动金融业的脆弱性远高于传统金融业,一个很小的事件就很可能引发较大危机,因此应重视技术、软件和网络安全,创新与完善移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及金融机构内部组织与管理制度,加强多方合作机制建设,有效引导和规范监管移动金融创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封思贤  臧肖杉  
近年来,我国移动金融发展迅速,规模和增速均居世界前列。移动金融积极作用的充分发挥要以持续创新为重要前提,然而任何创新都会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甚至会产生巨大风险,移动金融也不例外。其创新活动在技术和软件与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差异化、创新动力塑造、市场竞争秩序、合作机制构建及监管体制等方面均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由于移动金融业的脆弱性远高于传统金融业,一个很小的事件就很可能引发较大危机,因此应重视技术、软件和网络安全,创新与完善移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及金融机构内部组织与管理制度,加强多方合作机制建设,有效引导和规范监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娟  周蓉  
为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质量和效率,规避制度运行风险,提升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科学性,深度剖析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从政策、管理、制度、审计监督等多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素珍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控制金融风险。近年来,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障金融体系稳健运营,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金融体系中仍存在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势必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本文认为,从宏观金融稳定的角度来看,我国当前金融风险控制中应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央行最后贷款人职能与投资者风险补偿机制问题,跨市场、跨系统金融风险监管及监管当局之间的有效协调机制问题,金融危机应急处理机制问题。本文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有针对性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金祥  蒋成国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实施,基本完善了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对社会救助工作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面临着救助对象甄别难、临时救助无法满足特殊救助者的需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有增多趋势、落实救助管理经费难等问题。本文在分析救助管理制度尚存问题的基础上,简要提出了加强几个方面工作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林言  
以全世界森林资源减少及其后果为背景,论证了保护天然林是世界性生态环境保护的大趋势。阐述了天然林保护工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是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必然选择,是从根本上扭转国有林区发展方式的战略措施,将引导国有林业走上多功能利用的现代林业发展道路。国家林业局及时制订了《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落实方案应卓有成效地做好森林类型划分准备工作,正确处理好木材供需矛盾,加快商品林基地建设,搞好百万富余人员分流转产工作。建议建设区域性天然林保护示范区,成立天然林保护工程领导协调小组和专家咨询组,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松海  孙春  白瑜洁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突出问题表现为:师资数量、质量难以保证,基础设施和管理存在隐患,子女教育成为贫困家庭沉重负担等。教育改革滞后于财税体制改革、教师薪酬制度不合理、市场化的改革思路和效率优先的导向等是形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建议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要改变市场化的改革思维,让教育真正回归公共服务的属性,构建有利于农村和弱势群体的教育体系,尝试以教师轮岗和师校分离为切入点改变区域内部教育失衡的格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贺婷  常铁威  龚桢梽  
近两年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社会,无论出台文件、明确定位,还是制定政策、组织实施,都显示强化政府职能、形成社会共识、加大投入力度、依靠改革创新等方面特点。但与此同时,由于历史条件和现实基础等多方面原因,仍面临的一系列难点问题,亟待深入研究和加紧解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晓明  
陕西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但由于新农村建设尚处于启动、摸索的初级阶段,必然会面临诸多突出问题。因此,应深入探索促进陕西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战豫  孙夏令  薛金礼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以粗放经营方式发展的传统物流产业急需转型升级。当前,我国绿色物流发展面临政策法规不健全,缺乏监管约束;硬件基础设施薄弱,先进技术支撑动力不足;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供应链结构矛盾突出;政府、企业及消费者的绿色物流意识欠缺等问题。应制定绿色物流产业规划和评价体系;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技术改造;加强绿色物流产品研发;培养引领绿色物流发展的人才队伍;树立物流产业发展新理念。以此保证绿色物流向规范化发展,强化物流产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推动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蓝海涛  
尽管当前我国粮食加工业利用外资尚未影响粮食产业安全,但外资利用中的突出问题正在加速累积影响未来粮食产业安全的隐患。对外资粮食加工企业是否会影响粮食产业安全的认识分歧较大,缺乏遏制外资垄断粮食加工业的具体抓手,外商投资管理存在缺陷,未能培育出抗衡外资企业的本土企业。建议调整粮食加工业的行业定性,防止粮食加工业形成垄断型市场格局,加强外资企业监管,加快培育本土粮食加工企业集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