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91)
- 2023(10980)
- 2022(9871)
- 2021(9496)
- 2020(8052)
- 2019(18751)
- 2018(19016)
- 2017(37432)
- 2016(20433)
- 2015(23298)
- 2014(23490)
- 2013(23341)
- 2012(21632)
- 2011(19600)
- 2010(19833)
- 2009(18533)
- 2008(18072)
- 2007(15970)
- 2006(14364)
- 2005(12987)
- 学科
- 济(79994)
- 经济(79897)
- 管理(63037)
- 业(55707)
- 企(45674)
- 企业(45674)
- 方法(36897)
- 数学(31734)
- 数学方法(31347)
- 农(22843)
- 中国(22586)
- 财(20853)
- 环境(19362)
- 学(19030)
- 业经(17622)
- 制(16539)
- 地方(16037)
- 贸(15656)
- 贸易(15649)
- 易(15239)
- 农业(14754)
- 和(14554)
- 划(14038)
- 银(13615)
- 银行(13581)
- 理论(13333)
- 务(12956)
- 行(12943)
- 财务(12891)
- 财务管理(12863)
- 机构
- 大学(299029)
- 学院(297496)
- 管理(118651)
- 济(115237)
- 经济(112474)
- 理学(101950)
- 理学院(100821)
- 管理学(99171)
- 管理学院(98646)
- 研究(97504)
- 中国(74210)
- 京(64888)
- 科学(61373)
- 财(55245)
- 所(49707)
- 农(45255)
- 研究所(44781)
- 财经(44114)
- 中心(43985)
- 业大(43559)
- 江(43223)
- 北京(42025)
- 范(39897)
- 经(39785)
- 师范(39604)
- 州(35900)
- 院(35573)
- 农业(35192)
- 经济学(33323)
- 财经大学(32585)
- 基金
- 项目(197076)
- 科学(153258)
- 研究(146091)
- 基金(141110)
- 家(122089)
- 国家(121047)
- 科学基金(102981)
- 社会(89672)
- 社会科(84769)
- 社会科学(84743)
- 省(76650)
- 基金项目(75852)
- 自然(67090)
- 教育(66010)
- 自然科(65289)
- 自然科学(65270)
- 划(64630)
- 自然科学基金(64046)
- 编号(61232)
- 资助(58473)
- 成果(50381)
- 重点(43536)
- 部(43326)
- 发(41782)
- 课题(41503)
- 创(40027)
- 科研(37618)
- 项目编号(37579)
- 创新(37265)
- 教育部(36808)
- 期刊
- 济(131011)
- 经济(131011)
- 研究(89909)
- 中国(52634)
- 学报(45548)
- 管理(42903)
- 科学(41987)
- 农(41068)
- 财(40234)
- 大学(34058)
- 教育(32520)
- 学学(31851)
- 农业(28652)
- 融(26570)
- 金融(26570)
- 技术(24196)
- 业经(22586)
- 财经(21083)
- 经济研究(19501)
- 问题(18231)
- 经(17751)
- 图书(17547)
- 理论(16555)
- 实践(15294)
- 践(15294)
- 科技(14471)
- 资源(14261)
- 技术经济(14168)
- 现代(13939)
- 贸(13720)
共检索到437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羽
生态环境保护旨在实现生态文明社会,法律是重要保护手段。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司法、执法以及守法都存在诸多问题,这很大程度上是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环境法治要求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功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功能、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功能以及践行生态环境保护守法功能。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 立法 执法 司法 守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誉戈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农民生产、生活以及发展的重大课题,是维护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环境正义实现的基本保障。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还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立法内容不完善、执法力度较弱以及农村土地资源产区关系不明晰等问题。加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做好几项重点工作:重视法制宣传,健全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明确农村资源产权权属等。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 问题 法律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新莹
近年来,地球变暖给人类和地球带来的威胁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人类对抗气候变化的理想方式。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地球环境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开始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在法制方面,中国开始了低碳经济的立法尝试,但是仍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中国应履行相关的国际条约义务,借鉴美国、日本、英国等低碳经济法制先进国家的经验,完善法律体系。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国际公约 立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孟菊
在粗放化、分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下,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浪费、大气污染加剧、农业污染严重、土地肥力下降等问题持续不断,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涉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执法及监督力度不足以及缺乏良好的制度运行环境。为此,建议在明确环境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理念基础上,完善法律制度,健全执法监督机制,优化制度环境。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法律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德林 汪琳
在资源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下,矿产资源无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但矿业是高污染行业,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矿产资源持续大规模的勘探开采,引起了一系列严重的矿山环境问题,矿山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其影响已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加强和完善我国矿山生态环境制度建设至关重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机制的现行制度框架,在此框架的基础上,对我国矿山环境状况恶化的现实进行了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剖析了目前我国针对矿山环境问题的意识、立法执法、资金技术的现实状况。接下来,对我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机制进行了宏观构建。笔者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对我国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机制进行构建。首先是调整矿山生态环境...
关键词:
矿山 环境问题 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晓文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因而,应在分析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对策,以保护和改善我国本已相当脆弱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 法制建设 法律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秦天宝
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带来了气候变化、资源能源短缺等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我国和平发展的种种疑虑。以1992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1997年《京都议定书》为核心的气候变化国际法在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国际法的形式对特定国家的特定污染物排放量作出定量限制。我国虽然暂时不用承担温室气体限排义务,但未来的履约压力日渐增强。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实现和平发展,我国应当在国际层面和国内两个层面上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国际法 气候变化 科学发展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波 黄光伟
当前我国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过小、农村经济增长粗放、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城市发展对农村资源需求加速等客观原因,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政绩观、人们环境保护意识不足以及政府监管不力不够等主观原因是造成我国农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为此,本文认为需从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的筹资机制、切实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多渠道解决农村居民的生活用能以及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角度来解决农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
关键词:
农村生态 农村环境 生态环境保护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爱琴 吕泓沅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密切,如何统筹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成为当今时代需要深思与解决的问题。我国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实践意义,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阐述与世界园艺博览会提出绿色发展的"五个追求",结合我国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分别从河长制与山长制、生态补偿机制、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系统监测、落实最严格的追责与生态红线制度,公众参与环境权救济等方面提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法律对策,改善饮用水水生态系统的格局,为区域与流域性饮用水水源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奇胜 刘红萍 张安录
农地整理是一项旨在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利国利民的活动。然而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农地整理的目标多侧重增加耕地面积以及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但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这一目标重视不够,也没有一整套完整的农地整理生态绩效的评价体系和方法,不利于土地经济和土地生态的均衡发展。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比较全面地思考。
关键词:
农地整理 农业生态系统 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苗壮 刘岩 李明杰
南海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正成为周边国家最严峻的挑战之一。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南海生态环境逐渐成为周边国家的共同愿景和迫切需求。立足于南海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我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生态环境保护的合作进展,提出在南沙开展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建设、渔业资源共同养护和油污损害预防及处理等领域优先加强合作。
关键词:
南海 国际合作 生态环境保护,优先领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海洋
环境产权是一种宽领域、多权能的财产性权利,具有权能有界性、时空性、外部利润内部化等特征。有效解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环境产权路径有四:一是通过环境产权有效界定促进农村生态利益协调;二是通过环境产权合理配置统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工作;三是通过完善环境产权交易制度发挥市场生态调节治理机制;四是通过创新环境产权保护机制,推进农村环保建设的进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占红 孙启宏 王健 王深 高如泰
“十四五”及更长时期的水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直接影响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目前,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环境质量上,氮、磷等指标污染压力提升,消除黑臭水体仍需攻坚;(2)污染排放上,农业、生活源占比进一步增大;(3)“三水”统筹上,水生态问题凸显,部分河流生态流量严重不足,统筹亟须加强;(4)环境管理上,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机制尚不健全,治理能力与现代化要求差距较大;(5)环境风险上,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新兴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开始凸显。“十四五”之后,应重点把握“四个转变”,即治理重点由城市为主向城市与农村并重转变,污染控制由控源减排向全过程控制转变,生态保护修复由“三水”统筹向加强水风险的“四水”统筹转变,环境管理由水质管理向水生态管理转变。
关键词:
水生态环境保护 “十四五” 策略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占红 孙启宏 王健 王深 高如泰
“十四五”及更长时期的水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直接影响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目前,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环境质量上,氮、磷等指标污染压力提升,消除黑臭水体仍需攻坚;(2)污染排放上,农业、生活源占比进一步增大;(3)“三水”统筹上,水生态问题凸显,部分河流生态流量严重不足,统筹亟须加强;(4)环境管理上,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机制尚不健全,治理能力与现代化要求差距较大;(5)环境风险上,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新兴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开始凸显。“十四五”之后,应重点把握“四个转变”,即治理重点由城市为主向城市与农村并重转变,污染控制由控源减排向全过程控制转变,生态保护修复由“三水”统筹向加强水风险的“四水”统筹转变,环境管理由水质管理向水生态管理转变。
关键词:
水生态环境保护 “十四五” 策略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占红 孙启宏 王健 王深 高如泰
“十四五”及更长时期的水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直接影响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目前,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环境质量上,氮、磷等指标污染压力提升,消除黑臭水体仍需攻坚;(2)污染排放上,农业、生活源占比进一步增大;(3)“三水”统筹上,水生态问题凸显,部分河流生态流量严重不足,统筹亟须加强;(4)环境管理上,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机制尚不健全,治理能力与现代化要求差距较大;(5)环境风险上,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新兴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开始凸显。“十四五”之后,应重点把握“四个转变”,即治理重点由城市为主向城市与农村并重转变,污染控制由控源减排向全过程控制转变,生态保护修复由“三水”统筹向加强水风险的“四水”统筹转变,环境管理由水质管理向水生态管理转变。
关键词:
水生态环境保护 “十四五” 策略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