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45)
2023(6298)
2022(5585)
2021(5382)
2020(4662)
2019(10384)
2018(10545)
2017(21258)
2016(11849)
2015(13055)
2014(13319)
2013(13488)
2012(12939)
2011(11786)
2010(12235)
2009(11828)
2008(11809)
2007(10757)
2006(9946)
2005(9377)
作者
(36770)
(30337)
(30316)
(29199)
(19206)
(14779)
(13715)
(11616)
(11272)
(11096)
(10387)
(10327)
(10112)
(9650)
(9504)
(9400)
(9103)
(8952)
(8948)
(8885)
(7774)
(7643)
(7358)
(6939)
(6897)
(6884)
(6869)
(6771)
(6315)
(6123)
学科
(45455)
经济(45398)
管理(32876)
(29191)
(21496)
企业(21496)
方法(19209)
数学(15815)
数学方法(15597)
(15153)
中国(14696)
(12952)
(12328)
(12212)
环境(11182)
(10468)
银行(10451)
(10058)
业经(9978)
农业(9816)
(9520)
贸易(9515)
(9321)
(9009)
金融(9009)
地方(8564)
(7456)
(7404)
(7364)
财务(7345)
机构
学院(177846)
大学(175824)
(68836)
经济(67143)
研究(63623)
管理(61892)
理学(51471)
理学院(50780)
中国(50544)
管理学(49804)
管理学院(49469)
科学(40748)
(38490)
(37293)
(34194)
(31696)
研究所(30391)
中心(28699)
财经(28683)
(28066)
(25696)
业大(25694)
北京(25605)
(25345)
师范(25075)
农业(24601)
(23162)
(23013)
财经大学(21040)
经济学(20676)
基金
项目(107310)
科学(82575)
研究(77057)
基金(76523)
(67855)
国家(67302)
科学基金(55120)
社会(47860)
社会科(45307)
社会科学(45291)
(42281)
基金项目(40916)
(35954)
自然(35636)
自然科(34567)
自然科学(34550)
教育(34208)
自然科学基金(33907)
资助(32728)
编号(30464)
成果(25890)
重点(24576)
(24157)
(23426)
课题(22123)
(21313)
(21035)
科研(20741)
计划(20028)
创新(19773)
期刊
(85302)
经济(85302)
研究(54719)
中国(32650)
学报(29870)
(29533)
(27447)
科学(26863)
管理(22235)
大学(21731)
(21231)
金融(21231)
学学(20692)
农业(20013)
教育(15974)
业经(15479)
财经(14230)
经济研究(12871)
问题(12547)
(12194)
技术(11612)
(10451)
(10038)
(9516)
理论(9253)
资源(8823)
国际(8635)
商业(8374)
实践(8310)
(8310)
共检索到277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包玉华  麻秋燃  
生态旅游作为人们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又能发展经济效益的一项活动,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然而,我国的生态旅游在促进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在法律层面上依旧有许多的问题,如生态旅游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在法律法规体系、开发规划管理制度、认证制度和环境教育制度等方面都存在着缺陷。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生态旅游,保护生物多样性,文章通过对以上法律问题的分析,提出完善的建议,以求更好地对生态旅游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进一步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纯  侯一蕾  温亚利  
生态旅游是平衡经济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举措,游客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支付意愿及影响能够为协调旅游区开发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文章基于环境行为学的ABC理论,通过对陕西秦岭地区7个生态旅游区的游客调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游客生物多样性保护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收入、学历、认知满意度、生态旅游态度对游客生物多样性保护支付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年龄有负向影响,其他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此,针对提高游客的认知满意度和生态旅游态度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邱成梁  
生态旅游是生态建设与旅游发展的深度融合。实践中,根据生态资源的差异性,我国不同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是生态旅游持续优质发展的重要规范依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发展,需要综合运用经济手段、社会手段,生态旅游便有效结合了多种发展路径,是持续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洪凤  
近年来农业生态旅游成为新兴的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不得不说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来说,农业生态旅游是一个全新的机遇,但是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不可避免会对农村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当前农业生态旅游遇到的主要法律问题主要体现在对于农村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利用过程,为此我们以法学和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当前农业生态旅游现存以及未来发展需要面临的法律问题,并对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一定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璐  王丽媛  周延林  
蟒河生态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东南33km,在中国植被区划中属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地带,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植被向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植被的过渡区。本文对蟒河生态旅游景区植物区系组成、植物群落基本特征、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调查区有维管束植物72种,隶属于35科66属,植被可划分为12个群系。蟒河生态旅游区旅游景点保护措施基本落实到位,景区内植被状况较好,植物群落多样性差异主要取决于生境条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树兴  赵娴  
以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建设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建设的重要性,研究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关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建设法律机制的完善对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菊春  王灵艳  
生态旅游是朝阳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它既可使游客亲近自然,有利于身心健康,在旅游中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又可为自然保护区提高自养能力。但是,生态旅游给自然保护区也带来了较多的负面影响,本文具体谈及了这些影响的主要方面,并且提出了宜采取的主要防治对策,尤其对生态旅游提出了具体建议,期望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得到良性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荣胜  
淮河源是我国南北过渡地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构成了严重威胁,其主要原因是法规制度不健全、缺乏科学的总体规划与专业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社区参与机制及旅游收益转化机制、科普宣教功能不足、部分旅游发展政策不合理、旅游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价严重不足。明确区域功能、加强旅游活动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宣教、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地周边社区经济、完善旅游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价、严格旅游活动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执法是促进淮河源旅游产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薛达元  包浩生  李文华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费用支出法、旅行费用法(TCM)及条件价值法(CVM)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进行了评估。旅游价值估算为游客的旅行费用支出、消费者剩余、时间价值和其他花费之和。计算消费者剩余使用了国外流行的TCM技术,通过全国地理小区划分和3131位游客的现场抽样调查,计算出游客出发小区的旅游率,建立了旅游率与人口、收入、旅行费用及旅行时间等因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和“供给—需求曲线”,求出全体游客的消费者剩余。计算结果表明,1996年长白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为43205万元,其中国内旅游价值13783万元,国外旅游价值29422万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慧英  王育红  
欧盟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危机,为此欧盟制定了严密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法令,主要有共同农业政策、野鸟法令、栖息地法令、硝酸盐法令及水框架法令等法律、法规,并通过环境报告、环境评价及交叉遵守等制度来保证法令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敏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广袤的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整体稳定和平衡不可分割的区域,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西部地区丰富的生物及森林资源面临着生物多样性减少、外来物种入侵等多重危机。尽管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制度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无论是国家立法还是地方立法都有诸多不足之处,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在西部大开发不断深入进行地过程中,亟需建立健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同时不断提高地方环保立法和执法水平,从各个层面完善对西部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作全  王佐龙  张立  苏永生  
本文以现代生态法文化观念为理论导引,在对传统生态法理论进行检视和对三江源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补偿机制进行深度考证的基础上,以理论分析与实证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具有建设性和可行性的法律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宋莎莎  
[目的]通过分析河南生态旅游现状并在农村生态旅游法律保护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河南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通过文献查阅法对农村生态旅游相关概念进行总结和梳理,分析河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由此立足法律保护提出建议。[结果]发现河南省许多农村生态旅游景区存在生态旅游开发规划尚缺乏科学性、管理水平低下、农村生态旅游意识较为薄弱等问题,从法律保护角度提出着力推进农村生态旅游法律体系建设、强化当地居民及游客生态保护法制观念、建立生态旅游法律保护的监督机制等建议。[结论]着力推进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宋莎莎  
[目的]通过分析河南生态旅游现状并在农村生态旅游法律保护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河南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通过文献查阅法对农村生态旅游相关概念进行总结和梳理,分析河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由此立足法律保护提出建议。[结果]发现河南省许多农村生态旅游景区存在生态旅游开发规划尚缺乏科学性、管理水平低下、农村生态旅游意识较为薄弱等问题,从法律保护角度提出着力推进农村生态旅游法律体系建设、强化当地居民及游客生态保护法制观念、建立生态旅游法律保护的监督机制等建议。[结论]着力推进农村生态旅游法律保护体系建设,是河南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莉  张征云  宋文华  宋兵魁  
为了维持并提高中新生态城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对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区域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发现生态城共有动植物469种,其中动物332种,植物137种。生物空间分布不均,动植物主要分布在生境较好的湿地,动物以昆虫、鸟类种类相对较多,盐生植物资源丰富。建议采取突出原生态的保护和修复、重视水环境修复和控制土壤盐度的措施,保证城市绿地的景观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