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01)
- 2023(18296)
- 2022(15762)
- 2021(14933)
- 2020(12501)
- 2019(28920)
- 2018(28709)
- 2017(55876)
- 2016(30321)
- 2015(34354)
- 2014(34597)
- 2013(33738)
- 2012(30954)
- 2011(28073)
- 2010(28396)
- 2009(26095)
- 2008(25530)
- 2007(22719)
- 2006(20180)
- 2005(17428)
- 学科
- 济(121450)
- 经济(121322)
- 管理(88422)
- 业(81431)
- 企(66865)
- 企业(66865)
- 方法(56136)
- 数学(49190)
- 数学方法(48366)
- 农(34285)
- 中国(33785)
- 财(30540)
- 地方(26963)
- 业经(26705)
- 学(25227)
- 制(22706)
- 农业(22640)
- 贸(21772)
- 贸易(21760)
- 理论(21158)
- 易(21150)
- 环境(20797)
- 和(19901)
- 银(19163)
- 银行(19126)
- 技术(18727)
- 务(18531)
- 财务(18428)
- 财务管理(18383)
- 行(18224)
- 机构
- 学院(430222)
- 大学(428456)
- 管理(169698)
- 济(168882)
- 经济(165006)
- 理学(146654)
- 理学院(145030)
- 管理学(142076)
- 管理学院(141295)
- 研究(141169)
- 中国(106212)
- 京(91561)
- 科学(88061)
- 财(79453)
- 所(70165)
- 农(67144)
- 中心(64870)
- 研究所(63796)
- 江(63790)
- 业大(63298)
- 财经(63108)
- 北京(57992)
- 范(57881)
- 师范(57380)
- 经(57246)
- 农业(52316)
- 院(52219)
- 州(51942)
- 经济学(49996)
- 财经大学(46766)
- 基金
- 项目(291569)
- 科学(228926)
- 研究(214924)
- 基金(208941)
- 家(181534)
- 国家(180036)
- 科学基金(154749)
- 社会(132960)
- 社会科(125915)
- 社会科学(125882)
- 省(114939)
- 基金项目(110108)
- 自然(101002)
- 教育(100777)
- 自然科(98583)
- 自然科学(98559)
- 自然科学基金(96722)
- 划(96597)
- 编号(89531)
- 资助(87288)
- 成果(72718)
- 重点(65633)
- 部(64109)
- 发(62475)
- 课题(62203)
- 创(60026)
- 创新(55925)
- 科研(55545)
- 教育部(54827)
- 项目编号(54345)
- 期刊
- 济(184584)
- 经济(184584)
- 研究(125417)
- 中国(81547)
- 学报(65323)
- 管理(62432)
- 农(60363)
- 科学(60254)
- 财(59113)
- 教育(53745)
- 大学(50254)
- 学学(46955)
- 农业(42031)
- 技术(41070)
- 融(37580)
- 金融(37580)
- 业经(31755)
- 财经(29810)
- 经济研究(29112)
- 经(25455)
- 问题(24327)
- 图书(23269)
- 业(21435)
- 统计(21213)
- 技术经济(21186)
- 理论(20192)
- 科技(20135)
- 资源(19770)
- 版(19367)
- 策(19333)
共检索到629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敏 陈云伟 黄珂敏 曹玲静
以2013—2019年41项中央及地方有关“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政策为例,基于文本分析法与熵值法,从政策文本和政策效果维度出发,构建政策工具—生态建设二维量化评价模型,并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政策工具维度,环境面政策工具使用最多,供给面多于需求面,整体处于基础建设阶段;生态建设维度,2013—2019年生态文明建设指数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2016年指数最高,为政策工具合理分布提供了参考方向;整体来看,政策工具应用于生态环保方面居多,能源资源方面次之,经济发展方面较少,有待调整。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优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敏 陈云伟 黄珂敏 曹玲静
以2013—2019年41项中央及地方有关“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政策为例,基于文本分析法与熵值法,从政策文本和政策效果维度出发,构建政策工具—生态建设二维量化评价模型,并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政策工具维度,环境面政策工具使用最多,供给面多于需求面,整体处于基础建设阶段;生态建设维度,2013—2019年生态文明建设指数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2016年指数最高,为政策工具合理分布提供了参考方向;整体来看,政策工具应用于生态环保方面居多,能源资源方面次之,经济发展方面较少,有待调整。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优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文英 李梦筱 潘娜
县域在行政管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县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对于总结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改进PSR模型,建立“双三角”PSR模型,构建包括驱动力、压力、状态、投入、产出、响应6个维度、33个指标的县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不同批次的部分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进行县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经济社会发展、科技投入联系紧密,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但还存在地区不平衡结构不均衡、生态环境品质不高、科技投入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今后应加强县域经济建设,持续解决突出生态民生问题,加大对节能环保和科学技术的投入,完善县域生态文明制度,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推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评价指标体系 PSR模型 县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文英 李梦筱 潘娜
县域在行政管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县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对于总结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改进PSR模型,建立“双三角”PSR模型,构建包括驱动力、压力、状态、投入、产出、响应6个维度、33个指标的县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不同批次的部分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进行县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经济社会发展、科技投入联系紧密,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但还存在地区不平衡结构不均衡、生态环境品质不高、科技投入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今后应加强县域经济建设,持续解决突出生态民生问题,加大对节能环保和科学技术的投入,完善县域生态文明制度,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推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评价指标体系 PSR模型 县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晓
终身教育政策是指导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略。量化评价终身教育政策,审视政策优势与不足,提出优化策略对于完善终身教育政策体系,服务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结合文本挖掘和PMC指数建模方法构建终身教育政策评价体系,并利用PMC指数和曲面对选取的12项代表性终身教育政策样本进行量化评价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终身教育政策在政策监管性、政策时效设定、政策工具选择以及政策执行基础等方面还存在优化空间,据此提出统筹多元目标、完善政策工具、加强主体协同以及观照区域情境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终身教育 政策 PMC指数模型 量化评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秦亮 张华 吴华珠 胡峰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近年来各级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战略纲要、发展规划、行动方案,旨在通过宏观和微观政策引导,加快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经济、推进乡村治理方式转变。开展现有数字乡村政策量化评价研究,既是对现有政策体系的协同性的理论探索,又是对新政策的制订、政策工具改进提供参考依据。利用ROSTCM文本挖掘工具和文本内容分析法,对数字乡村政策进行高频词分析,设计评价指标,对12项数字乡村政策样本构建PMC模型,测算PMC指数,绘制PMC曲面,分析各项政策存在的优势和劣势。结果表明,我国数字乡村政策整体态势良好,设计较为合理,但是在以下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政策激励举措不足、政策前瞻性引导偏弱、内生发展动力关注度低,对此本文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数字乡村 政策评价 PMC指数 量化评价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闫婷
脱贫攻坚的如期完成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推进是乡村振兴财政政策发挥成效的有力体现,乡村振兴财政政策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物质支撑。本文选取63份中央级别财政政策文本为样本,采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法,从基本政策工具和战略目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强 李佳弥 敦帅
科技评价政策对于激发科创能力、营造良好的科技生态环境和构建开放的科技发展道路具有深远意义。为了客观评价中国科技评价政策,提升未来政府制定出台相关政策的合理性、完备性以及科学性,本文以中国在2016年初到2020年末出台的国家科技评价政策为研究对象,利用Python3.10软件进行文本分析,以明确政策重要内容,并结合文本分析结果构建包含10个一级变量、44个二级变量的PMC指数模型,对科技评价政策展开量化评价。研究发现:国家科技评价政策对象清晰、指导思想明确、实施方案具体而详尽,政策彼此之间逻辑联系紧密,但仍存在整体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预测性质、激励功能欠缺等问题。最后,基于结论对未来科技评价政策设计与实施提出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春林 付少丹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需要充分且有效的政策体系支持,政策文本量化能为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参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精准发力。通过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中国省域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水平,为省级区域政府进一步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促进科技成果顺利转化提供参考。基于2015年以来我国省域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包含的高频词,构建包括9个一级指标和42个二级指标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评价指标体系,结合PMC指数模型对省域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结果显示:我国30个省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PMC指数均值为7.57分,整体政策处于良好级别,但还存在政策工具结构不均衡、政策视角考虑不全、政策目标内容欠周、政策客体单一化和政策保障手段不完善等5个方面共性问题。由此提出优化政策工具结构、拓宽政策视角、改进政策目标、丰富政策客体和完善政策保障手段等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PMC指数模型 量化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甜甜 曹海军
文章以2016—2021年我国出台的75项新型智慧城市政策为样本,通过文本挖掘法确定新型智慧城市政策评价体系并以此建立PMC指数模型,进而对其中8项新型智慧城市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表明:我国新型智慧城市政策总体设计较为合理、政策质量表现优良,其中,P7为完美水平,P3、P4、P5、P8为优秀水平,P1、P2、P6为可接受水平;新型智慧城市政策整体呈现“下优于上”的趋势,即省级、地市级与区县级政策的PMC指数总体上高于国家级;样本政策仍存在政策缺乏长期规划部署、政策描述性和诊断性作用相对缺失、政策功能结构性失衡以及政策激励措施不足等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汪晓帆 郝亮 秦海波 苏利阳 刘卓男
研究目的: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耕地生态管护政策文本,探讨其政策工具的类型及影响领域,为耕地生态管护政策的优化提供支持。研究方法:运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法,构建基于政策工具和影响领域的分析框架,通过编码统计,分析中国耕地生态管护相关政策。研究结果:(1)2014年以来,耕地生态管护相关政策数量集中式增长,但政策类别和等级结构并不合理;(2)能力建设工具及象征和劝诫工具运用过多,激励工具、权威工具和系统变革工具需要加强;(3)社会和环境领域的政策工具数量远低于经济领域,亟待加强供给和调整优化。研究结论:耕地生态管护政策应在增加数量的同时,应更加注重政策类别、等级、工具和影响领域的优化,以提高政策质量。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永安 郄海拓
以2014-2016年国务院12项创新政策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并结合创新政策特点,构建PMC指数模型,包含9个一级变量及37个二级变量。通过文本挖掘方式对12项国务院创新政策进行深入挖掘和量化评价,并结合PMC曲面将最终结果直观反映出来,发现待评价的12项政策均为优秀级别。为便于分析和改进,对传统政策评分等级进行二次划分,将优秀级别分为优上和优下两个级别,通过多投入产出表和各项政策PMC指数汇总表对两级变量得分进行两级追溯和确定,找到政策薄弱环节,对新政策制定或原有政策修改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昕 孙远太
文章借助科学的编码方法,构建政策结构、政策工具与政策效力的三维量化评价框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政策工具法与PMC政策效力评价模型,对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中央部委发布的135项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进行文本挖掘,以实现对乡村振兴政策的量化评价。研究发现:政策主体呈现核心聚集、协同分散特征;政策类别中,生态与社会类政策占比较低,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限制了政策效力的有效发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唐运舒 张梦丽
目的:定量分析长三角地区康养产业政策现状,揭示现有政策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康养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开放式编码方法对浙江、江苏、安徽和上海康养产业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并基于“政策工具—康养业态”二维分析框架进行量化分析。结果:长三角地区康养产业相关政策举措分散在健康养老、健康医疗、康养旅游等政策文件中,缺少统领康养产业整体发展的专项政策;在政策工具使用上,整体存在偏重环境型工具,供给型和需求型工具不足,且各类政策子工具存在内部结构不均衡问题;在产业业态方面,长三角四地能够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发展康养产业优势业态,但对健康养生和康养文化的关注度不足。结论:浙江、江苏、安徽和上海应加快制定康养产业专项政策,加强康养服务标准和产品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并提升需求型工具的使用比例,增加健康养生和康养文化的政策供给,推动康养产业健康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董纪昌 袁铨 尹利君 李秀婷
本文基于2013—2019年我国中央层面出台的较为典型的220项房地产政策,采用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的方法,提取关键词频,进而综合参照已有学者对于政策指标的设定进行改进,创新性地在房地产调控政策变量中加入政策效力级别这一具有递进和排他性的一级变量,构建房地产政策的PMC指数模型,对六项样本房地产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实证结果表明:政策1和政策3的PMC指数水平较低,处于可接受水平,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其余四项政策均为优秀水平;专项调节政策(如税收优惠政策)涉及面较窄,PMC指数较低;国家多部委联合发布的政策,关乎民生且覆盖面较为广泛,因此PMC指数相对较高;从一级指标内部来看,政策的调控范围和政策的调控对象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