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23)
- 2023(14743)
- 2022(12546)
- 2021(12215)
- 2020(9999)
- 2019(23446)
- 2018(23559)
- 2017(44478)
- 2016(24283)
- 2015(27930)
- 2014(27806)
- 2013(27535)
- 2012(25711)
- 2011(23576)
- 2010(23657)
- 2009(21735)
- 2008(21290)
- 2007(18698)
- 2006(16641)
- 2005(14745)
- 学科
- 济(96998)
- 经济(96888)
- 管理(65271)
- 业(58333)
- 企(46274)
- 企业(46274)
- 方法(43279)
- 数学(37739)
- 数学方法(37388)
- 中国(31875)
- 农(27135)
- 财(22119)
- 学(21629)
- 业经(20546)
- 贸(20441)
- 贸易(20425)
- 易(19980)
- 制(19074)
- 地方(18652)
- 环境(17951)
- 农业(17495)
- 和(16645)
- 银(16475)
- 银行(16434)
- 理论(16182)
- 教育(16084)
- 行(15833)
- 融(15078)
- 金融(15074)
- 技术(13966)
- 机构
- 大学(350681)
- 学院(346516)
- 济(142120)
- 经济(139108)
- 管理(132069)
- 研究(121287)
- 理学(113305)
- 理学院(111990)
- 管理学(110230)
- 管理学院(109610)
- 中国(92479)
- 京(76762)
- 科学(73682)
- 财(65360)
- 所(60889)
- 研究所(55417)
- 中心(53629)
- 农(53038)
- 财经(52209)
- 北京(49960)
- 江(49691)
- 业大(49011)
- 范(48029)
- 师范(47622)
- 经(47540)
- 院(43978)
- 经济学(43746)
- 农业(41413)
- 州(40657)
- 经济学院(39431)
- 基金
- 项目(229695)
- 科学(179148)
- 研究(172498)
- 基金(164976)
- 家(143201)
- 国家(142012)
- 科学基金(120212)
- 社会(107279)
- 社会科(101358)
- 社会科学(101331)
- 基金项目(87303)
- 省(87072)
- 教育(80018)
- 自然(75982)
- 划(74373)
- 自然科(74067)
- 自然科学(74049)
- 自然科学基金(72710)
- 编号(71152)
- 资助(67952)
- 成果(59734)
- 部(52023)
- 重点(51538)
- 课题(49810)
- 发(49124)
- 创(47091)
- 教育部(44645)
- 创新(43975)
- 大学(43894)
- 国家社会(43866)
- 期刊
- 济(158672)
- 经济(158672)
- 研究(109035)
- 中国(69276)
- 学报(53857)
- 管理(49796)
- 科学(49510)
- 农(48540)
- 财(46413)
- 教育(46412)
- 大学(40810)
- 学学(37646)
- 农业(34246)
- 技术(30474)
- 融(30473)
- 金融(30473)
- 财经(25751)
- 经济研究(25742)
- 业经(24426)
- 经(22073)
- 问题(21310)
- 图书(20853)
- 贸(18760)
- 业(18082)
- 理论(17454)
- 科技(16247)
- 技术经济(16169)
- 国际(15933)
- 实践(15653)
- 践(15653)
共检索到521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文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但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从战略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角度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决策。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保障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法规体系;各级政府不断加强生态环保公共支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文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但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从战略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角度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决策。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保障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法规体系;各级政府不断加强生态环保公共支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英侠 史晓婷
中国自古以来就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其中蕴含着深厚的生态思想。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的发展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生态文明思想。我国历代领导人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推动着中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创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文章通过阐述中国生态思想与马克主义生态思想的内在一致性,梳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内涵,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启示。
关键词:
生态文明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中国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维祥 余小雅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对世界文明发展态势敏锐洞察和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飞跃基础上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升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客观评价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问题,探索适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培育全民生态意识,构建生态和谐屏障,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下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共同和谐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生态文明 向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闪闪 郭春喜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是基于人与自然之间交互及对立关系的产生与消解的伟大创造。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内涵以及西方生态社会主义哲学思潮对现代生态问题的回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从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协同、人的全面发展等辩证关系出发,开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从理论维度上看,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创新发展;从实践维度上看,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体系化发展,探索构建美好生活的现实路径;从时代价值维度看,是我国对全球生态问题和发展责任的积极关切和自觉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全球生态安全共治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为应对全球生态危机提供新方案,也为全球生态建设提供新智慧。
关键词:
生态哲学 内在逻辑 时代启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闪闪 郭春喜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是基于人与自然之间交互及对立关系的产生与消解的伟大创造。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内涵以及西方生态社会主义哲学思潮对现代生态问题的回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从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协同、人的全面发展等辩证关系出发,开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从理论维度上看,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创新发展;从实践维度上看,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体系化发展,探索构建美好生活的现实路径;从时代价值维度看,是我国对全球生态问题和发展责任的积极关切和自觉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全球生态安全共治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为应对全球生态危机提供新方案,也为全球生态建设提供新智慧。
关键词:
生态哲学 内在逻辑 时代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渝政 周文
工业文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工业文明对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破坏,使其发展陷入困境。与此同时,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正在逐渐兴起。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生态自然观、生态文明观的理论来源。实践表明,只有树立生态文明观,建设生态文明,才能摆脱工业文明的困境,确保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科学发展观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甜甜 张译心 张博
各种生态矛盾摆在人们面前,这都源自于"人类征服自然"的观念。面对种种生态危机,人们渴望将社会发展模式由征服自然转变为适应自然,呼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提倡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个体生态的辩证统一,体现了自然精神、社会精神和个体价值精神的和谐共存。从辩证唯物论维度、历史唯物论维度、认识论维度、价值论维度四个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可以对其内涵有更深刻了解,突破了既有研究模式的局限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明观 维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国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卢根源
如何在我国既弘扬以《易经》为源的中华文化,又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战略性问题。考古发现,《易经》在三千两百多年前已传入希腊;文献记载,16世纪《易经》译为拉丁语及法文传入西欧;18世纪中国哲学已进入德国大学课堂,黑格尔讲授了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此时《易经》的哲学思想已经渗透到西方学术领域。通过比较研究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导致的"天灾"和"人祸"时,呈现出来的生态思想,其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是《易经》的哲学观念,而不是西方传统的"主客二分""天人对立"的哲学观念。这有力证明了《易经》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来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倩 张荣华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更应该积极探索农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其蕴含的农业发展理论正在指导着中国农业的发展。虽然中国在农业发展中积累了马克思、恩格斯农业思想中国化的实践经验,但是在具体的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如今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农业发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清楚地认识到阻碍发展的问题,并且用系统完整的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中国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瑾 侯子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坚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并行。就实践来看,在“两山论”和“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我国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部分地区初步实现了生态恢复与区域发展的良性互动。十九届五中全会全面勾勒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对“绿色发展”理念再次提出了新的指引和部署。本文通过剖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积极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发展路径,铸牢生命共同体意识,推动实现人民群众对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美好愿景,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一臂之力,使中国的崛起变成真正的“绿色崛起”。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马克思主义 哲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浪
新时代政治经济学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政治经济学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这一理念拓宽并深挖了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明确了方向。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相结合的正确路径,运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经验和取得的成果,持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课题组撰写,人民出版社于2021年2月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国新时代背景下政治经济学的优秀成果。该著作的形式和功能价值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银东
为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国家在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异地搬迁试点工程。多年的实践证明,生态移民是一项从根本上解决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生存和脱贫致富问题的重要举措。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在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为人类社会摆脱生态危机,更为生态移民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生态移民建设可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基本思想;生态移民建设可以缓解人口压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指导思想;生态移民建设可以转变移民的观念,解决贫困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基本维度。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哲学 生态移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荣浩
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制问题贯穿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全过程,所以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命题。由包炜杰编写的《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8月)一书聚焦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基本思想与在当代中国的重要实践和创新发展,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三个层面详细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相关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论相关问题、新时代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创新发展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不同所有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该书的出版有利于更加全面和系统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在当代中国的重要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