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66)
- 2023(8631)
- 2022(7142)
- 2021(6663)
- 2020(5534)
- 2019(12319)
- 2018(13017)
- 2017(24041)
- 2016(13740)
- 2015(15911)
- 2014(16562)
- 2013(15927)
- 2012(15126)
- 2011(13847)
- 2010(14414)
- 2009(13532)
- 2008(13509)
- 2007(12908)
- 2006(11767)
- 2005(10510)
- 学科
- 济(47143)
- 经济(47081)
- 管理(37785)
- 业(29543)
- 企(22886)
- 企业(22886)
- 中国(19100)
- 农(16916)
- 方法(15834)
- 制(14347)
- 财(13750)
- 学(13717)
- 数学(12678)
- 数学方法(12514)
- 业经(11716)
- 环境(11700)
- 银(11361)
- 银行(11328)
- 地方(11284)
- 行(10906)
- 理论(10629)
- 农业(10398)
- 体(10070)
- 教育(9965)
- 和(9718)
- 融(9584)
- 金融(9577)
- 贸(9481)
- 贸易(9474)
- 易(9215)
- 机构
- 学院(195821)
- 大学(191881)
- 济(70228)
- 研究(70010)
- 经济(68137)
- 管理(64739)
- 中国(56091)
- 理学(52502)
- 理学院(51756)
- 管理学(50657)
- 管理学院(50293)
- 科学(44259)
- 京(43983)
- 财(38896)
- 所(37386)
- 江(34299)
- 农(34278)
- 研究所(33149)
- 中心(31991)
- 范(29063)
- 北京(28903)
- 师范(28742)
- 财经(28619)
- 业大(28002)
- 州(27646)
- 农业(26645)
- 院(26044)
- 技术(25530)
- 经(25528)
- 省(24247)
- 基金
- 项目(115322)
- 研究(89832)
- 科学(86838)
- 基金(76253)
- 家(66961)
- 国家(66319)
- 科学基金(53598)
- 社会(51132)
- 社会科(47897)
- 社会科学(47884)
- 省(47418)
- 教育(42052)
- 编号(40802)
- 划(39896)
- 基金项目(39828)
- 成果(35341)
- 自然(32647)
- 自然科(31606)
- 自然科学(31596)
- 资助(31135)
- 自然科学基金(30949)
- 课题(30029)
- 重点(27020)
- 发(26020)
- 年(24942)
- 部(24138)
- 项目编号(23570)
- 创(23150)
- 性(23118)
- 创新(21625)
共检索到325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开芳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变暖、资源短缺等问题日趋严峻,成为困扰和阻碍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大问题。面对人类发展新的外部约束条件和环境,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新的重大发展战略。这些战略既是指导我国未来发展的新纲领,也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文明建设,这些新议题、新理念虽然均是面向人类可持续发展这一共同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开芳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变暖、资源短缺等问题日趋严峻,成为困扰和阻碍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大问题。面对人类发展新的外部约束条件和环境,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新的重大发展战略。这些战略既是指导我国未来发展的新纲领,也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文明建设,这些新议题、新理念虽然均是面向人类可持续发展这一共同问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爱霞 左路平
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有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意蕴,其思想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思想、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国外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等。从问题导向的视角来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鲜明的生态问题指向,包括生态问题的全球化、全球生态正义问题等。从价值追求层面来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生态方面的价值目标,即在建设生态共同体的基础上,实现全球生态正义并建设全球生态文明。新时代要着力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就必须要遵循其生态逻辑,具体包括形成全球性生态共识、发展共享性生态经济、实现协同性生态治理、共育和谐性生态文化、维护全球性生态正义、共担全球性生态责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爱霞 左路平
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有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意蕴,其思想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思想、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国外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等。从问题导向的视角来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鲜明的生态问题指向,包括生态问题的全球化、全球生态正义问题等。从价值追求层面来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生态方面的价值目标,即在建设生态共同体的基础上,实现全球生态正义并建设全球生态文明。新时代要着力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就必须要遵循其生态逻辑,具体包括形成全球性生态共识、发展共享性生态经济、实现协同性生态治理、共育和谐性生态文化、维护全球性生态正义、共担全球性生态责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雨 田园 曲扶摇 施瀚
面对发展中国家追求民族富强的现实发展要求,应对全球化治理集体行动困境,中国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全球治理秩序与体系变革,这既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必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自觉。从文明演进视角解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具有和而不同的文化特质,适应于人类多元化文明间合作共赢,奠定了新文明时代的文化伦理和道德基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秉持求同存异,拓展共同价值,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践行新型文明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新中国的发展道路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理论支撑、制度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模式,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慧智 张玉国 石源华 巴殿君 张育侨 王箫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国内多个重要场合深刻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应对世界面临的各种问题与挑战,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标志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确立为全党、全国人民的集体意志和奋斗目标。为深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蕴含的理论智慧和实践意义,本刊编辑部特邀请五位学者以笔谈方式,分别讨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理论创新以及对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东北亚命运共同体"和"大国命运共同体"的深入思考,以飨读者。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治理体系 伙伴关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广千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的理性思考,是对人类未来和世界前途发展的新观点、新探索。这一思想的逻辑结构系统全面、内涵丰富,包含逻辑起点、逻辑渊源、逻辑理路和逻辑归宿等四个方面,是中国着眼于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福祉、回应全球治理问题而提交的中国方案。
关键词:
习近平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逻辑结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袁祖社
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研究,必须立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最新思想论述。在前期多学科全面、系统地挖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蕴含的原创性智慧的基础上,遵循唯物史观的理论立场和方法论逻辑,从“百年未有之变局”之宏观的长时段历史变迁视野着眼,立足人类普遍性福祉和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高度,以全球公共治理和善治、全球公共正义宗旨的达成,以及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格局的确立为目标,立足整体性意义上人类文明价值观与新形态创造实践,依照“核心理念重置”、“实践主题自觉”、“叙事逻辑变革”以及“话语表达创新”之思维图式,对其所蕴含的一般世界观意义上,存在论、知识论、实践论以及价值论等多重意蕴,以及所体现、所代表着的具有时代性高度和长远性、根本性、指导性意义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等,做出与其原创性新思想贡献的深度、高度相匹配的学术性诠释。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观 文明价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妹珍 刘淑兰
文章首先概述了生命共同体的概念、构成与特征,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生命共同体观。然后从生命共同体视角分析了长汀县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从增强人们的生命共同体意识和生态自觉性,以生命共同体理念规划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各部门各地区的协同治理,建立生命共同体视角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综合考评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推进长汀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生命共同体 生态文明建设 长汀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保风 张赓
解决全球问题,需要全球的共同价值观念来指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在扬弃西方近代文明、继承包容性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深化丰富而得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蕴含丰富的伦理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契合全球气候公正的伦理诉求,构建全球气候公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念深入人心的重要形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构建全球气候公正的重要保障。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琼 薛雨西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打开国门到全方位自主开放,从制造业领域为主的开放到服务贸易领域为重点的开放,从货物和服务为重点的开放到制度性、结构性开放,从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到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到发展高质量开放型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形成公平合理、共享共治的全球经济化和治理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开放发展之路。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于海洋 崔健 廉晓梅 郭锐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内容,是解决全球纷繁复杂矛盾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深入学习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本刊编辑部组织召开了"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座谈会,就习近平外交思想与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展开了深入研讨,会后组织四位专家对各自的会议发言进行再梳理和完善,并分别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为题进行刊发,以期深化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内涵与政策实践的研究,引导学术界深入开展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学习和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颖超
生态危机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安危,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生态治理奠定了前提和基础,它能够成功破解生态格局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重塑生态秩序,推动生态治理的创新发展。在精确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于生态治理价值的基础上,可以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寻找应对措施:聚焦生态危机,探寻治理路径;构建全球生态治理体系,推进整体发展;重塑生态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担当;深化绿色发展,共建美好生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超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巨大,尤其是在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转变民众旧有的生产生活习惯成为当务之急。中原水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作为生态文化中的一类,中原水文化的"化人"功能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容被忽视。但在当前中原水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在继续深入挖掘和创新水文化的同时,仍需要从资金保障、队伍建设、引进新技术等方面加以改善。
关键词:
气候 水文化 河南 生态文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