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00)
2023(5711)
2022(4819)
2021(4706)
2020(4013)
2019(9051)
2018(9454)
2017(18347)
2016(10430)
2015(12160)
2014(12489)
2013(12496)
2012(12334)
2011(11064)
2010(11799)
2009(11364)
2008(11775)
2007(11382)
2006(10552)
2005(9656)
作者
(32014)
(26640)
(26019)
(25365)
(16564)
(12610)
(12074)
(10163)
(9896)
(9841)
(8910)
(8889)
(8432)
(8413)
(8246)
(8112)
(7749)
(7703)
(7673)
(7607)
(6890)
(6557)
(6511)
(6176)
(6013)
(5997)
(5990)
(5960)
(5495)
(5237)
学科
(40908)
经济(40856)
管理(30156)
(25471)
(17922)
企业(17922)
中国(17567)
(15874)
方法(15235)
数学(12905)
数学方法(12635)
(11466)
(10986)
农业(10200)
环境(10100)
(9627)
(9213)
银行(9202)
业经(9087)
(8865)
贸易(8856)
(8825)
地方(8824)
(8666)
(7463)
金融(7463)
(7453)
理论(7190)
教育(7045)
(6928)
机构
大学(156211)
学院(156161)
(62122)
经济(60417)
研究(55008)
管理(54250)
中国(45725)
理学(43714)
理学院(43185)
管理学(42284)
管理学院(42006)
(35783)
(33408)
科学(32763)
(29050)
(26552)
中心(25543)
研究所(25265)
(24964)
财经(24759)
北京(24219)
(22320)
师范(22134)
(22040)
(21559)
业大(20833)
(19901)
农业(19068)
经济学(18749)
(18230)
基金
项目(85860)
研究(67059)
科学(64954)
基金(58133)
(49762)
国家(49271)
科学基金(40207)
社会(39671)
社会科(37233)
社会科学(37221)
(33930)
教育(31318)
基金项目(30023)
编号(29311)
(28504)
成果(26353)
资助(25130)
自然(23973)
自然科(23201)
自然科学(23194)
自然科学基金(22710)
课题(21537)
重点(19546)
(19032)
(19018)
(17899)
(17320)
项目编号(16979)
(16318)
大学(16061)
期刊
(84522)
经济(84522)
研究(52949)
中国(39010)
(25225)
(24387)
教育(23557)
学报(22618)
管理(21894)
科学(20325)
(18987)
金融(18987)
大学(17584)
农业(16419)
学学(15850)
技术(14722)
业经(14105)
财经(12879)
问题(11776)
经济研究(11545)
(11203)
图书(10256)
(9802)
国际(8889)
理论(8810)
实践(7849)
(7849)
书馆(7701)
图书馆(7701)
(7656)
共检索到267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永莲  
生态工程建设离不开农民的劳动力投入。建国以来,我国生态工程建设中劳动用工制度经历了几次重要变迁。由于目前农村所实行的“一事一议”制度存在交易成本高等缺陷,因此,我国生态工程建设中必将面临着用工难的窘境。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有三个,一是完善“一事一议”制度;二是以私人承包制替代“一事一议”;三要依靠国家加大在生态治理方面的资金投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栓兴  王永莲  杨卫军  
生态工程建设离不开农民的劳动力投入。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生态工程建设中劳动用工制度经历了几次重要变迁。由于目前农村所实行的“一事一议”制度存在交易成本高等缺陷,因此,我国生态工程建设中必将面临着用工难的窘境。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有三个,一是完善“一事一议”制度,二是以私人承包制替代“一事一议”,三要依靠国家加大在生态治理方面的资金投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尚建华  李文静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发布,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做出了整体部署,也对劳动用工领域信用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实行的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管理工作存在各地发展不平衡、层级较低、制度定位不清且缺乏统筹协调以及部分地区实施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劳动用工领域信用建设应当建立起各主体定位清晰、各制度功能明确且相互衔接配合顺畅的有机系统,并在此前提下,对该有机系统中的各项制度予以发展完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吉奎  
近年来,石油行业钻井队的阶段性缺员矛盾十分突出。在钻井生产的旺季,所有钻井队满负荷高速运转,职工超时劳动非常突出。而在钻井生产的淡季,只有三分之一的钻井队能够维持正常生产,人员相对比较富余。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中国企联雇主工作部课题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国良  冯道星  何际华  
目前,各地普遍实施的农村信用工程,是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民办的一件好事和实事,也是加强诚信教育的有效载体,同时还是营造优良投资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但是,近日我们对河南省某县农村信用工程建设进行的调研却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潘泰萍  
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电力集体企业劳动用工现状及用工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电力集体企业的劳动用工进行规范管理的对策建设。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雄  田力  
在依法治国背景下,劳动用工诚信建设是社会治理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意义重大。我国当前面临的劳动用工诚信问题不能简单归结为道德问题,更多的与制度短缺和制度不当有关。从制度层面寻求破解失信问题是必由之路,劳动用工诚信建设归根结底需要依法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目前,劳动用工诚信法律保护显示度不足,无论是理论与制度,还是现实与将来,都迫切需要我国应当加快依法构建劳动用工诚信制度保障体系。改革基本思路是:厘清我国劳动用工诚信法律规制现状及主要问题;采取针对性强的"一揽子"法律建设与改革措施。同时,加强用人单位诚信用工文化建设,引导劳动者依法诚信维权,把握政府对媒体报道的主动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雄  刘山川  
"民工荒"是指人力资源市场出现的农民工短缺的现象。"民工荒"既是我国经济升级转型的必然反应,也是我国劳动用工体制改革滞后的应付代价。"民工荒"的本质是"权利荒",即农民工平等地位的沦落和平等权利的缺失。破解"民工荒"问题的根本思路应当是:依法回归农民工的平等地位与平等权利,深化劳动用工体制改革,构筑以保障农民工平等就业权利为根本的劳动用工制度体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全兴  
"互联网+"到底给我国劳动领域带来多大变化?有人说是革命性的变化,以致现有的劳动法原理没法用了。其次,我国现阶段的、未来的立法司法怎么应对?我认为,"互联网+"对劳动领域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更没有颠覆传统的劳动法原理和劳动用工规律,现有的劳动法分析框架和工具,还可以分析和解决"互联网+"背景下的劳动用工问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全兴  
"互联网+"到底给我国劳动领域带来多大变化?有人说是革命性的变化,以致现有的劳动法原理没法用了。其次,我国现阶段的、未来的立法司法怎么应对?我认为,"互联网+"对劳动领域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更没有颠覆传统的劳动法原理和劳动用工规律,现有的劳动法分析框架和工具,还可以分析和解决"互联网+"背景下的劳动用工问题。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施生旭  陈爱丽  
文章在阐述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经济、政治、文化3个层面描述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归纳总结出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责任意识不够强烈、参与面不广、参与程度不强、参与动力不足、参与方式有限、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度不高、公众参与的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并提出加强生态文明环境宣传教育、培养生态公民,创新参与方式、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健全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完善公众环境公益诉讼权、提高公众参与的合法性等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荃  
完善外资企业劳动用工制度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张荃社会主义中国自从诞生那天起,就把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申国经济建设与世界经济建设的关系,当作建国立业的根本问题来对待。70年代后期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把实行对外开放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基本国策确立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阳  彭博  
继打车软件火爆以来,"专车"作为私人用车市场的新生力量正逐步成为许多民众出行的优先选择。专车运营在为出行者带来便利、为专车司机赢来丰厚收益的同时,这个行业背后的劳动用工问题却值得我们商榷。专车司机是否与打车软件平台或是汽车租赁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专车司机的权益能否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越来越多的该类案件出现在劳动仲裁阶段,囿于专车的法律地位目前尚未明确,因此,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于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渊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在各行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民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传统的劳动用工方式也在向新形态下的劳动用工方式变化,文章分析在新业态下劳动用工的背景和意义,互联网时代新劳动用工的特点,新业态的表现形式、用工方式及挑战和反思,并对现有用工环境和制度的冲击及劳动用工面临的困境进行挖掘,分别从新业态劳动关系出现的问题、对原有劳动关系的影响、对现有劳动制度的挑战和新业态下劳动用工模式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就劳动监察部门在面对互联网新业态的劳动用工应如何应对才能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