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44)
- 2023(7569)
- 2022(6311)
- 2021(5937)
- 2020(4864)
- 2019(11407)
- 2018(11438)
- 2017(20917)
- 2016(11343)
- 2015(12815)
- 2014(12783)
- 2013(12849)
- 2012(12514)
- 2011(11668)
- 2010(12217)
- 2009(11524)
- 2008(11452)
- 2007(10691)
- 2006(9964)
- 2005(8880)
- 学科
- 济(45883)
- 经济(45835)
- 管理(30707)
- 业(23614)
- 中国(20898)
- 方法(16600)
- 企(16489)
- 企业(16489)
- 农(14270)
- 数学(14187)
- 数学方法(14038)
- 学(12244)
- 地方(11718)
- 环境(11645)
- 财(10490)
- 制(10313)
- 业经(9400)
- 农业(9195)
- 银(8744)
- 银行(8718)
- 行(8428)
- 和(8401)
- 发(8247)
- 贸(8218)
- 贸易(8210)
- 易(7974)
- 理论(7626)
- 教育(7558)
- 融(7524)
- 金融(7524)
- 机构
- 大学(171351)
- 学院(168907)
- 济(65852)
- 研究(64849)
- 经济(64021)
- 管理(57755)
- 中国(49779)
- 理学(47540)
- 理学院(46837)
- 管理学(45947)
- 管理学院(45653)
- 科学(41203)
- 京(39848)
- 财(33823)
- 所(33667)
- 研究所(30156)
- 农(29666)
- 中心(28624)
- 江(27415)
- 北京(26315)
- 财经(25445)
- 范(25259)
- 师范(24973)
- 业大(24897)
- 院(24151)
- 农业(23420)
- 经(22931)
- 州(22036)
- 经济学(20370)
- 师范大学(20296)
- 基金
- 项目(104363)
- 科学(80295)
- 研究(76735)
- 基金(72695)
- 家(64909)
- 国家(64359)
- 科学基金(52655)
- 社会(47046)
- 社会科(44292)
- 社会科学(44278)
- 省(40206)
- 基金项目(38274)
- 划(35448)
- 教育(35093)
- 自然(33347)
- 自然科(32355)
- 自然科学(32342)
- 自然科学基金(31706)
- 编号(31629)
- 资助(29523)
- 成果(27290)
- 重点(24461)
- 发(23884)
- 课题(23731)
- 部(22849)
- 创(20655)
- 科研(19629)
- 创新(19475)
- 国家社会(19170)
- 计划(19097)
共检索到275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发曾
生态城市建设是顺应世界生态潮流,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应树立生态城市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战略选择的科学理念,明确生态城市建设的宗旨和要务,抓住城市地域空间这个关键,实施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优化。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应遵循城市-区域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态城市建设、以人为本和利益公平,以及坚持区域创新等科学准则。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汪士果
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建设的耦合点在于:循环经济是城市社会在生态文化支撑下,转模仿自然生态,自觉自我组织、自我调整以与城市自然环境相协调的一种技术范式。文章提出了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可资借鉴的循环规划及其制度支撑的实践模式。
关键词:
城市生态 循环经济 循环规划 文化支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莉
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理论是在人们探索循环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通过对陕西城市建设现状与生态城市建设进行比较,使人们认识到生态化是陕西城市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为实现城市整体的最优化,应从政府管理部门、产业发展及城市经济社会整体的循环体系优化构建等三方面对陕西创建生态城市制定相应对策。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城市 建设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崔新明
未来几十年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是十分巨大的 ,解决城市建设资金将成为城市管理者的头等大事 ,“经营城市”的理念为城市建设筹措资金打开了希望大门 ,但如何经营城市是一个新事物 ,本文从杭州实际情况出发 ,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杭州 经营城市 城市建设 资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瑞
我国出现低碳城市建设热,甚至一些城市出现伪低碳现象,其原因是城市建设者缺乏正确的低碳理念,导致低碳城市建设出现盲目跟风现象。低碳城市建设应以正确的低碳理念为指导,通过科学合理的低碳城市规划,采取措施促使城市碳排放外部性内在化,量化碳排放目标,实施碳足迹信息公开制等多种形式,最终实现城市的减碳目标,走符合城市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之路。
关键词:
伪低碳 低碳理念 低碳城市 建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皇甫晓涛
90年代初,我们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上提出了“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决策思维,在系统化、规模化的现代化进展中破除小农经济思想、小市民思想的局限,从种小草、建小区、搞好小环境入手,在城市建设与发展理念上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同时将这一系统思维的科学决策运用于商...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丽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生态文明重在建设,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科学方法和有效措施,同时也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为此,要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方法,增强保护的效果。
关键词:
科学理念 方法 生态环境 保护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张雁
在大学发展史上,德国经典大学理念向美国现代大学理念转化是一个延续的、互动的过程,这两类理念共同架构了现代大学人的创新思想取向和行为模式。我国大学存在着经典与现代理念的双重缺失,因此,我国创新型大学建设中面临两大张力:经典大学理念与现代大学理念的张力以及经典大学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间的张力。经典大学理念的守望与超越共存,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大学中应一以贯之的原则。
关键词:
创新型大学 经典大学理念 现代大学理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晓龙
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取得进步的重要标志,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在战胜自我的斗争中思想升华的反映。本文通过对城市发展脉络的梳理,探讨了城市不同发展阶段人与自然的不同联系方式,认为城市生态思想的成熟必然催生生态城市建设时代的到来。
关键词:
城市发展 生态思想 生态城市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玉华 田永健 张雅琪 宋亚东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自设立之日起雄安新区便受到各界的高度期待;2018年4月14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建设绿色智慧新城;2019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应用新技术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建设智能高效宜居新型城市。在第四次信息革命与城市新一轮建设的历史交汇期,在城市功能服务不断完善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双重叠加下,作为"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将为新时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重要参考。在"零起点"上,在建设一个全新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如何更好把握城市与人的关系、更好把握智慧与人的关系,如何在更多领域实现社会生活智慧化,是文章探究雄安新区建设智慧城市理念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雄安新区 智慧城市 信息技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藏鸿雁 徐辉富
新加坡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袖珍"移民国家,通过建立完善的学校教育体系、构建全方位的培训系统、推行优厚的人才招揽政策、举办内容丰富的讲座、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等举措建成了具备公民学习意识普遍增强、学习行为持续不断、学习内容全面多样、学习方法科学有效等特征的学习型城市,这对于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新加坡 学习型城市 学校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小洲 孟莹 张敏
学习型城市是当代城市建设的重要趋势。为了研究与推动学习型城市发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学习型城市协会等国际组织从终身学习、全纳教育、可持续发展等多种角度探讨学习型城市理念,并努力通过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活动推进全球性学习型城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应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领头羊"与示范区。我国建设学习型城市要以学习者为本,促进复合发展、特色发展;突破传统学习观的藩篱,推动四个转向实现;关注市民素养与城市能力复合发展;以系统化思路整体谋划学习型城市建设进程;兼顾国际标准与本土需求,通过构建合理评价体系,实现以评促建的价值功能。
关键词:
学习型城市 国际理念 评价指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启迪 章仁彪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翔 王政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已逐步成为农村产业的集聚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承接区和农村人口的集中区,同时在小城镇建设中也存在一些弊端,制约了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对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验特别是对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建设理念创新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目前中国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国外经验 小城镇建设 存在问题 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牛桂敏
城市的加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产生了生态环境负效应。生态失落是产生生态环境负效应,导致城市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根源。生态觉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生态城市则是从生态觉醒到生态自觉所要追求的目标。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
关键词:
生态失落 生态觉醒 生态自觉 生态城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