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45)
- 2023(9599)
- 2022(8376)
- 2021(7732)
- 2020(6792)
- 2019(15621)
- 2018(15602)
- 2017(31234)
- 2016(17197)
- 2015(19277)
- 2014(19499)
- 2013(19453)
- 2012(18414)
- 2011(16854)
- 2010(17089)
- 2009(16313)
- 2008(16502)
- 2007(15005)
- 2006(13080)
- 2005(11894)
- 学科
- 济(72381)
- 经济(72312)
- 管理(47654)
- 业(45456)
- 方法(35471)
- 企(35399)
- 企业(35399)
- 数学(31623)
- 数学方法(31346)
- 农(20155)
- 中国(19763)
- 财(19282)
- 学(17293)
- 制(14747)
- 贸(14487)
- 贸易(14482)
- 环境(14121)
- 易(14077)
- 业经(14050)
- 地方(13680)
- 农业(12963)
- 银(12770)
- 银行(12729)
- 行(12147)
- 务(12056)
- 财务(12033)
- 财务管理(12001)
- 和(11752)
- 融(11458)
- 金融(11456)
- 机构
- 大学(258855)
- 学院(257934)
- 济(105728)
- 经济(103413)
- 管理(95006)
- 研究(88709)
- 理学(81783)
- 理学院(80762)
- 管理学(79352)
- 管理学院(78878)
- 中国(66604)
- 科学(56629)
- 京(55285)
- 财(50503)
- 农(47082)
- 所(46555)
- 研究所(42427)
- 财经(40600)
- 业大(40423)
- 中心(40134)
- 江(38296)
- 农业(37441)
- 经(36659)
- 北京(34993)
- 范(34345)
- 师范(33992)
- 经济学(33330)
- 院(31822)
- 州(30866)
- 经济学院(30435)
- 基金
- 项目(168287)
- 科学(131300)
- 基金(122273)
- 研究(119188)
- 家(108123)
- 国家(107312)
- 科学基金(89915)
- 社会(75539)
- 社会科(71608)
- 社会科学(71585)
- 省(65582)
- 基金项目(65485)
- 自然(58802)
- 自然科(57286)
- 自然科学(57264)
- 自然科学基金(56255)
- 划(56075)
- 教育(54321)
- 资助(50137)
- 编号(47532)
- 成果(38909)
- 重点(38709)
- 部(37550)
- 发(36534)
- 创(34266)
- 课题(32955)
- 科研(32778)
- 创新(32129)
- 计划(31655)
- 教育部(31429)
共检索到372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瑞 邓嘉琳
文章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测度了我国31个省份2003—2014年的生态价值量,结果表明生态价值量呈现"东-中-西"递增趋势,内蒙古、西藏和新疆等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生态价值量要远高于北京、上海和天津等经济发达地区。随后在考虑空间外溢条件下分析生态价值量的空间收敛性,结果表明,生态价值量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收敛性,空间溢出效应有利于促进生态价值量的空间收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同时生态价值量的空间收敛性也存在异质性。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价值 空间自相关 空间收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钰 蔡秀亭
文章运用熵权法、Moran′s I指数及空间收敛性模型对2005—2015年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的森林生态安全及空间收敛性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全国森林生态安全指数在2005—2009年(2006年除外)及2014—2015年处于0.4~0.6之间(第Ⅲ等级),2010—2013年处于0.6~0.8之间(第Ⅳ等级);大部分省区森林生态安全指数波动上升,且省区间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各省区森林生态安全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且这种自相关关系总体上呈先加强后减弱的趋势;各省区的森林生态安全存在趋同性和收敛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肖磊 鲍张蓬 田毕飞
研究目标: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研究方法:运用2006~2016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服务业发展指数模型,然后建立空间计量模型考察服务业收敛性。研究发现: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也存在较大区域差异;我国服务业并没有呈现显著的σ收敛,但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显著。研究创新:运用服务业发展指数这一综合指标进行收敛性分析,并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将空间因素对收敛性的影响考虑在内。研究价值:有利于缩小区域服务业发展差异,实现经济均衡发展。
关键词:
服务业发展指数 空间相关性 收敛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艳萍 李季刚
保险排除指社会中部分群体在获得保险服务或产品时存在困难或障碍。本文采用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三种方法,对2006-2012年我国各地区保险排除程度进行了收敛性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区)在此6年期间表现出微弱的β绝对收敛,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平、地理位置、年龄结构、民族等因素是影响我国保险排除β条件收敛的重要因素,对以上变量加以控制,对于保险排除实现收敛达到稳态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保险排除 空间 收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施雄天 余正勇
本文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围绕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和综合指标来构建我国区域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和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示法对我国区域新质生产力水平进行测度并将各指标集合进行可视化呈现;同时运用QAP模型分析、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区域新质生产力水平进行结构分解和收敛性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新质生产力整体上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各区域新质生产力水平呈现“南部沿海>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均值>长江中游>西南地区>黄河中游>东北>西北”的梯度格局;(2)新制造和新服务指标的提升有助于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3)我国新质生产力水平存在绝对β收敛,八大地理分区存在绝对俱乐部收敛,在影响因素的扰动下大部分区域新质生产力水平表现为加快速度收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昊 车国庆
文章利用共同前沿方向距离函数和Bootstrap-DEA纠偏方法测算中国省级行政辖区生态效率,并利用空间自相关检验方法对省级行政辖区生态效率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和判断,最后利用动态空间计量方法对其收敛性特征进行检验。研究结果发现:近年来中国生态效率水平依然较低,许多省份的生态效率低至0.50以下,还有一些省份的生态效率甚至低至0.20以下。中国各省份的整体生态效率水平不仅较低而且还存在着严重的地区差异性。从全国数据的估计结果看,中国地区生态效率呈β条件收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亚燕 苏洋
为揭示中国生态产品价值的时序变化、空间差异、动态演进和收敛性情况,通过修正当量因子法核算中国生态产品价值,运用核密度估计图对其分布动态演进过程、区域差异进行探析,借助空间杜宾模型揭示其β收敛特征。结果表明:(1)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生态产品价值和生态压力均呈稳步上升态势,生态压力增幅远大于生态产品价值增幅;(2)通过核密度分析可知,全国与西部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梯度效应,具有多极和两极分化现象,而东部和中部则均不存在明显分化现象;(3)全国整体与三大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差异演变趋势既绝对β收敛,也存在条件β收敛特征,且都在β收敛中呈现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 动态分布 空间收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亚燕 苏洋
为揭示中国生态产品价值的时序变化、空间差异、动态演进和收敛性情况,通过修正当量因子法核算中国生态产品价值,运用核密度估计图对其分布动态演进过程、区域差异进行探析,借助空间杜宾模型揭示其β收敛特征。结果表明:(1)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生态产品价值和生态压力均呈稳步上升态势,生态压力增幅远大于生态产品价值增幅;(2)通过核密度分析可知,全国与西部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梯度效应,具有多极和两极分化现象,而东部和中部则均不存在明显分化现象;(3)全国整体与三大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差异演变趋势既绝对β收敛,也存在条件β收敛特征,且都在β收敛中呈现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 动态分布 空间收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景守武 张捷
从理论和实证方面研究了我国能源环境效率的收敛性,即将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与无限期消费者效用函数相结合构建了能源环境效率收敛模型,在非径向DEA模型及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基础上测算了我国的能源环境效率,从σ收敛、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四个方面分析了能源环境效率的变动趋势,并基于Dowrich和Rogers模型及理论推导结果检验了能源环境效率收敛的具体机制,为我国更有效地提升能源环境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师博 张良悦
基于变异系数的分析显示,我国整体视角的能源效率是趋异的。但就区域层面而言,西部能源效率表现出发散的迹象,东部显示出趋同的特征,而中部则呈现出逐渐向东部收敛的态势。在西部地区,西北能源效率具有明显的发散特征,西南能源效率的变异系数处于频繁波动状态。通过借鉴经典的收敛回归模型检验发现,中部能源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能源效率向东部水平收敛的速度愈快,具有β收敛的特征。通过对省际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西部要实现能源效率向东部、中部的收敛,必须弱化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并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吉媛 蒋崧韬
网络购物在丰富商品种类、提升购物体验和降低消费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文使用基于熵权法的Topsis模型,测算出我国2000-2021年不同省份的农村居民网络消费潜力综合评价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网络消费潜力进行收敛性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农村居民网络消费潜力相对更高;我国不同省份农村居民网络消费潜力之间存在显著的β收敛特征。因此,我国应持续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不断完善农村网络经济体系,推动区域网络经济协调发展,持续激发农村居民网络消费潜力,不断提高区域之间网络消费潜力的收敛速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徽
本文在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基于熵权法的Topsis模型测算出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分析其区域差异及演化趋势,并就不同地区数字贸易发展的收敛性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样本期间,各地区数字贸易发展水平持续上升;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沿海省份数字贸易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内陆省份相对偏低;东中西三大区域数字贸易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发展差距不断缩小;不同省份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存在绝对和条件β收敛。随着时间推移,不同地区将收敛至各自的稳态水平。最后,提出推动传统贸易数字化转型、促进区域数字贸易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贸易 综合评价 区域差异 收敛性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义根 冯开文 曾珍
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构建了区域生态效率空间收敛分析的理论框架。利用2004—2015年的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各省的生态效率,分析了区域生态效率的区间差异,然后利用空间滞后模型讨论了β收敛情况。结果显示:1)区域生态效率逐年改善,区域差异明显,但大部分区域的差距在缩小;2)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均不存在σ收敛,考虑空间互相关下,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β收敛,收敛速度呈现东部最快、中部次之、西部最慢的格局;3)在引入城镇化等控制变量后,β条件收敛速度上升,东部和西部尤为明显;4)城镇化和市场化促进了生态效率提升,产业结构优化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因此,提升区域生态效率收敛依赖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市场化改革的程度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落实。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潘雄锋 刘清 张维维
本文在对我国区域能源效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从空间效应和产业转移效率视角对我国区域能源效率的收敛性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能源效率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说明在对我国能源效率收敛性进行检验时不应忽视空间效应;(2)1998-2009年期间我国能源效率长期和短期存在着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并且在控制技术进步、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等初始条件后的收敛速度要高于绝对收敛速度;(3)2004-2009年期间我国区域能源效率的收敛速度均高于1998-2004年期间的收敛速度,这反映出2004年以来的产业转移有利于我国区域能源效率的收敛水平提升。
关键词:
能源效率 收敛 空间效应 产业转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海良 丁元卿 王蕾
为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价值,必须把非合意产出纳入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范畴。使用2003—2013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选取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了考虑环境污染的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各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收敛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针对全国而言,环境约束下的动态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于无环境约束得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即忽视非合意产出时水资源利用效率被高估,这也表明传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数值的"虚高"是以水生态破坏为代价的。2)全国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3.3%,其中,技术进步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起到了正向作用,但技术效率却对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起了阻碍作用。3)全国、东部和中部区域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率趋向于稳态,但西部区域的增长率虽存在条件β收敛,但不存在绝对β收敛。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高度重视水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功能;紧扣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主线,通过技术进步大幅提升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建立节水减排的内在动力机制,缩小绿色水资源利用率的地区差距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