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37)
- 2023(13233)
- 2022(11220)
- 2021(10104)
- 2020(8994)
- 2019(20404)
- 2018(20394)
- 2017(40445)
- 2016(22095)
- 2015(24728)
- 2014(24745)
- 2013(25025)
- 2012(23358)
- 2011(20917)
- 2010(21380)
- 2009(20337)
- 2008(20615)
- 2007(18868)
- 2006(16685)
- 2005(15334)
- 学科
- 济(96774)
- 经济(96663)
- 业(89368)
- 企(78198)
- 企业(78198)
- 管理(75761)
- 方法(46467)
- 数学(37792)
- 数学方法(37483)
- 农(31415)
- 财(31116)
- 业经(29247)
- 中国(24748)
- 务(22214)
- 财务(22188)
- 财务管理(22151)
- 制(22049)
- 农业(21866)
- 企业财务(21006)
- 技术(19148)
- 贸(19122)
- 贸易(19114)
- 易(18628)
- 和(17001)
- 学(16736)
- 银(16081)
- 银行(16038)
- 理论(16000)
- 策(15772)
- 划(15456)
- 机构
- 学院(331274)
- 大学(329002)
- 济(140438)
- 经济(137584)
- 管理(130726)
- 理学(111969)
- 理学院(110816)
- 管理学(109261)
- 管理学院(108638)
- 研究(107208)
- 中国(84771)
- 京(69031)
- 财(67375)
- 科学(65417)
- 农(62075)
- 所(55818)
- 财经(53446)
- 江(51159)
- 业大(50574)
- 研究所(50243)
- 中心(49513)
- 农业(49271)
- 经(48326)
- 北京(43369)
- 经济学(42899)
- 州(40477)
- 范(39361)
- 财经大学(39327)
- 经济学院(39087)
- 师范(38936)
- 基金
- 项目(211297)
- 科学(166523)
- 基金(154332)
- 研究(153027)
- 家(134580)
- 国家(133388)
- 科学基金(114412)
- 社会(98190)
- 社会科(93110)
- 社会科学(93081)
- 省(83041)
- 基金项目(81747)
- 自然(74012)
- 自然科(72316)
- 自然科学(72293)
- 自然科学基金(71135)
- 教育(69260)
- 划(69082)
- 资助(63097)
- 编号(61899)
- 成果(50234)
- 部(47246)
- 重点(47244)
- 创(46307)
- 发(45434)
- 业(44464)
- 创新(42598)
- 课题(41283)
- 科研(40818)
- 国家社会(40647)
- 期刊
- 济(156860)
- 经济(156860)
- 研究(95224)
- 中国(60660)
- 农(56919)
- 财(55067)
- 学报(51510)
- 管理(50261)
- 科学(47302)
- 大学(38669)
- 农业(38659)
- 学学(36583)
- 融(32440)
- 金融(32440)
- 技术(28862)
- 业经(27431)
- 教育(27354)
- 财经(27346)
- 经济研究(24875)
- 经(23556)
- 业(22936)
- 问题(21431)
- 技术经济(19275)
- 贸(17816)
- 图书(16676)
- 商业(16614)
- 理论(16133)
- 统计(16004)
- 现代(16002)
- 版(15478)
共检索到49421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袁丹 雷宏振 黄雯 何媛
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从产业、时期和地区三个角度分析了2004~2011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并对其趋势进行了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TFP年均下降1.9%;受技术进步效率的影响较大,呈收敛趋势,收敛速度为年均17.3%,2008年以后,收敛速度加快;各细分产业TFP的趋势和原因有所不同,产业间存在σ收敛,产业内都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批发和零售业的收敛速度最快;多数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效率不高,差异较大;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细分产业、东部与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TFP随着时间推移,将向各自的稳态水平趋同。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美霞 樊秀峰 宋爽
省会城市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重地,以此为样本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更客观的分析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特征。本文通过对中国30个省会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变化及收敛性分析发现,1995-2009年,省会城市生产性服务业TFP呈快速增长趋势,且其增速明显高于全国以及31个省市区的平均水平,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是其主要原因,技术效率则出现少许负增长,说明产业粗放型特征仍然明显;TFP增长虽存在显著区域差异,但呈现收敛趋势,且部分城市已显现明显的"追赶效应"。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玛丽亚木·阿不都热合曼 陈军 阿布来提·依明
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从行业、时期和地区三个角度分析了2000—2016年我国服务型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异质性,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服务型制造业总体TFP呈增长趋势,2008年之前高速增长,2008年之后呈明显放缓趋势;TFP增长的主要动力源自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上升幅度有限;TFP增长在细分行业和地区间呈明显异质性;行业间存在收敛,行业内均存在显著的绝对收敛,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收敛速度最快;东、中、西各地区TFP增长存在显著的收敛和绝对收敛现象,中西部收敛速度快于东部,呈现"俱乐部收敛"趋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景华
利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中国2004~2017年服务业细分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进行测算;根据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对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行业差异及来源进行分解,同时利用多种方法对其收敛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环境约束下不同服务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变动不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7个行业表现出环境友好的属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技术进步;近年来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行业差异在缩小,行业间差异是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行业差异的主要来源;服务业各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没有呈现明显的σ收敛特征,但均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生产性服务业的收敛速度最慢。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美霞
笔者运用Malmquist-DEA指数法测算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TFP增长变动情况,并对行业异质性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TFP均呈增长趋势,并表现较大的行业异质性,但各指数的差异程度没有明显的趋同或扩大趋势。1991年~2002年,TFP增长的主要动力源自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共同作用,2003年之后,则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另外,除市场开放度对TFP增长起负面影响外,创新投入、消费需求、工业化程度等因素均具有显著的正面促进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挺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服务业在2004-2014年期间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化,将污染气体排放量纳入"投入-产出"的研究体系,分析近年来中国服务业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走势,通过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析测算了我国各行业的传统及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并针对各行业的两类变化指数进行收敛性分析,研究指出我国各行业的两类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只存在条件收敛,而无绝对收敛,而且在考虑污染排放的情况下,实际全要素生产率会被一定程度的低估,研究认为,决策制定者应给予服务业产业效率发展在环境治理领域内更多的重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挺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服务业在2004-2014年期间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化,将污染气体排放量纳入"投入-产出"的研究体系,分析近年来中国服务业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走势,通过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析测算了我国各行业的传统及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并针对各行业的两类变化指数进行收敛性分析,研究指出我国各行业的两类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只存在条件收敛,而无绝对收敛,而且在考虑污染排放的情况下,实际全要素生产率会被一定程度的低估,研究认为,决策制定者应给予服务业产业效率发展在环境治理领域内更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志彬 张迎丰
利用2004—2010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生产性服务业的面板数据,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使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测度了2004—2010年我国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TFP增长率,并进行了区域间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的TFP增长相对于制造业滞后,而生产性服务业的TFP却增长迅速,且东部地区的增速快于中、西部地区。最后指出:Baumol的服务业"成本病"理论仅适用于服务业整体,并不适用于具有中间投入作用的生产性服务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全要素生产率 服务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友华 王越
本文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直接与间接影响路径的理论分析,统计与分析我国273个城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发现: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地理分布上具有正的空间自相关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以显著推动本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同时,还将空间溢出效应发挥出来,人力资本水平与信息化水平均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但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简泽 段永瑞
大量的研究表明,企业间的生产率存在很大的持久的差异。然而,在中国制造业部门里,企业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收敛的趋势。这篇文章从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出发考察了竞争的增强对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我们发现,在竞争激发的逃离竞争效应的作用下,竞争的增强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跨企业分布上四分位数以下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然而,对于生产率较高的上四分位数以上的企业,租金消散效应起着主导作用,竞争的增强阻碍了它们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于是,基于异质性企业对市场竞争环境变化的不同反应,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收敛的趋势。这意味着,促进竞争的政策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搭配能更全面地促进微观层面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武群丽
笔者利用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将1991年~2007年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要素增长率按照构成分解为技术变动和技术效率变动,并对区域技术效率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以1997年为界限,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变动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技术效率在整个研究期间都是逐步降低的。(2)技术变动解释了全要素增长率区域差异的75%,技术效率变动则解释了剩余的25%。1997年之前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有利于缩小地区生产差距,1997年之后则成为区域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3)29个省份之间以及三大区域内部各省份之间的技术效率随时间变化均呈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晶 李林
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和我国11个棉花主产省区的2002~2011年棉花成本收益数据,对我国棉花主产区的全要素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并检验了棉花主产区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收敛性。结果表明:2002~2011年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值增长率为-2.1%,技术效率平均值增长率为-0.2%,技术进步效率平均值增长率为-1.9%,棉花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是由技术退步所引起的。收敛分析结果表明,地区间的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差距逐步缩小,存在收敛趋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海霞 韩佩珺
本文以四川为例,运用Hicks-Moorsteen指数法重新测度并分解了2006~2015年四川省各市(州)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探讨其变动情况与区域差异成因,进一步考察了农业TFP的收敛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省农业TFP呈现正增长,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单一驱动力,以残余产出规模效率、残余混合效率损失为表征的制度约束仍存在。区域间TFP差异明显,然全省及各区域均具备条件β收敛特征,表明各市州发展差距正不断缩小,并将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实现相对稳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挺
针对服务业在我国分地区以及分行业之间的TFP增长率变化进行分析和收敛性检验,在计算TFP规程中加入了劳动者教育水平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总体TFP变迁特征是在样本期内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TFP的发展主要依赖的是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上升幅度有限,样本期内生产与生活两种类型服务业TFP的增长都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的提升,东部TFP增长率略高于中西部,而且技术效率对TFP增长的贡献高于其他地区,在地区及行业收敛性检验中发现在样本期内我国各省区总体存在着长期收敛趋势,而在地区及两类服务业的分行业之间则基本没有出现这一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崔敏 赵增耀
基于1990-2017年行业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服务业各细分行业TFP增长率进行分解和测度,揭示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生产率演化进程及其异质性现象,并采用可导性对数方差分解法、VAR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VECM)考察TFP及其构成部分对服务业行业发展差距的贡献度,评估其异质性作用于行业发展差距的长短期效应。研究发现,在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化过程中,TFP、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进呈逐步下降趋势,其中技术进步是推动TFP增长的核心,规模效率改进发展水平一直滞后,配置效率改进在服务业发展初期较为滞后,但水平逐步提升;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行业间TFP及构成部分异质性在演化过程中呈下降趋势,且生活性服务业行业间异质性程度要小于生产性服务业,行业间异质性变化幅度最大的是规模效率改进,技术效率改进异质性波动程度最小;TFP异质性是造成行业间发展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其中技术效率改进是主导因素,且该效应的发挥只有在长期具有显著性。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