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11)
- 2023(6979)
- 2022(6025)
- 2021(5796)
- 2020(4888)
- 2019(10994)
- 2018(11050)
- 2017(22871)
- 2016(12279)
- 2015(13834)
- 2014(13955)
- 2013(14079)
- 2012(13313)
- 2011(12268)
- 2010(12533)
- 2009(11856)
- 2008(11701)
- 2007(10700)
- 2006(9924)
- 2005(9107)
- 学科
- 济(55845)
- 经济(55796)
- 业(35004)
- 管理(34864)
- 企(26650)
- 企业(26650)
- 方法(21329)
- 数学(19102)
- 数学方法(18886)
- 中国(17838)
- 农(17413)
- 财(13623)
- 地方(13501)
- 制(13310)
- 业经(12815)
- 贸(11960)
- 贸易(11951)
- 易(11672)
- 农业(10947)
- 银(10912)
- 银行(10905)
- 行(10564)
- 策(10561)
- 产业(10144)
- 融(9128)
- 金融(9128)
- 技术(8608)
- 体(8228)
- 及其(8214)
- 税(8189)
- 机构
- 学院(179834)
- 大学(177524)
- 济(83616)
- 经济(81964)
- 管理(70048)
- 研究(61759)
- 理学(59094)
- 理学院(58524)
- 管理学(57814)
- 管理学院(57460)
- 中国(49532)
- 财(41081)
- 京(37530)
- 科学(33402)
- 财经(31230)
- 所(30489)
- 江(28443)
- 经(28121)
- 中心(27958)
- 研究所(27002)
- 经济学(26073)
- 农(24845)
- 北京(24282)
- 经济学院(23583)
- 财经大学(22846)
- 范(22691)
- 州(22581)
- 师范(22530)
- 院(22310)
- 业大(21806)
- 基金
- 项目(108552)
- 科学(86148)
- 研究(85020)
- 基金(77844)
- 家(65514)
- 国家(64971)
- 科学基金(55771)
- 社会(54775)
- 社会科(52168)
- 社会科学(52162)
- 省(42314)
- 基金项目(40201)
- 教育(38407)
- 编号(35378)
- 划(35154)
- 自然(32887)
- 资助(32752)
- 自然科(32067)
- 自然科学(32059)
- 自然科学基金(31495)
- 成果(29744)
- 发(25814)
- 部(25149)
- 课题(24949)
- 重点(24190)
- 创(22704)
- 国家社会(22241)
- 教育部(21997)
- 性(21996)
- 发展(21986)
共检索到285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洪
从"三来一补"起步,珠三角紧紧把握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机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成为我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但是,经过近30年的历程,珠三角依然没有走出资源型经济发展路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低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小卉
从"微笑曲线"模型可知,产业价值链上的不同环节的附加值是不同的,两头高、中间低。文章从这一角度分析,认为珠三角恰恰是位于"微笑曲线"的谷底。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珠三角必须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文章提出了珠三角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路,相应的财政支持政策和措施。
关键词:
珠三角 结构优化 财政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课题组 倪洪兴 徐宏源 于孔燕
玉米是我国三大主粮作物之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意义重大。2003年以来我国玉米生产实现了九连增,总产量连创历史最高水平,但由于需求增长更为强劲,玉米贸易格局发生了逆转,自2010年开始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且净进口量不断增加。正确把握我国玉米供需趋势,充分认识我国玉米产业面临的挑战,选择适当的政策措施,对确保开放条件下我国玉米产业安全和粮食安全十分重要。
关键词:
玉米 供需 消费 挑战 政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龙叶先 栾春娟 黄云
深圳产业升级中企业所面临的用地困局,很大程度上根源于"售让"用地政策。因此,这一困局的破解,必须改革现有的用地政策,以"租赁"用地取代"售让"用地。
关键词:
深圳 企业用地 售让 租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吴昊 林伟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技术升级具有重要作用,不仅从增量上改变产业技术的结构状态,也从存量上推进产业技术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外商直接投资的直接效应显著,对珠三角地区的技术外溢效果明显。但受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因素制约,固定资产投资和年末从业人员数对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显著。推进珠三角地区产业技术升级需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资力度;调整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布局;加强区域合作,加快产业技术升级;提升人员科技水平,加大研发投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公嵬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表明:产业集群在成熟后期,如果不进行升级通常会出现衰退的迹象。产业集群升级是维持产业集群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文章通过阐释产业集群升级的内涵,分别从产业的转入和转出两个角度探讨珠三角产业集群升级问题,指出产业集群进行合理的产业转移"腾笼换鸟"是产业集群升级的有效途径,产业集群层级的提高能使产业集群具有持久的竞争力。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集群租金 产业集群升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文伟 李嘉琪
在对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结合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从时空维度揭示了房价水平、城市创新能力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珠三角9个城市的房价水平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机制存在着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一种是城市房价水平会直接对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另一种是城市房价通过降低城市创新能力和城市投资效率进而间接抑制产业转型升级;珠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的房价水平会对本市产业转型升级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城市房价差异也对本市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房价水平 城市创新能力 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丽华
我国珠三角制造业以劳动密集型、低成本、低利润、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缺乏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弱为基本特征。随着国内原材料成本上升、政策环境日趋严厉,珠三角制造业的困境日益明显,而金融风暴的袭击更是加剧了制造业的生存危机。因此,推动珠三角制造业产业升级,已经是迫在眉睫。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产业升级 制造业创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玉 孙亮
从劳动力就业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地域来源结构和素质技能结构等方面揭示珠三角经济区劳动力结构特征及近年变化趋势,结合珠三角经济区未来产业升级方向与地域分工,分析劳动力结构对其产业升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为促进产业顺利升级提供决策借鉴。
关键词:
珠三角经济区 劳动力结构 产业升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游 欧阳国庆
本文通过反思日本与美国竞争的实践,分析得出国家之间自主创新力的竞争实质上是智力劳动资源激励机制的竞争。珠三角物联网产业要实现自主创新力增强,政府不能越俎代庖,不能只靠国有大企业的技术创新,而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基础性作用,激励智力劳动者自主创业转化其科研成果,扶持中小知识型企业发展,尊重活智力劳动资源利益分配,给予人才在产学研之间良性流动的政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沈小平 江娜平
在对现代服务业集聚测度指标适用性讨论并改进的基础上,着重对珠三角区域及城市之间现代服务业的集聚程度、专业化水平和行业集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实证分析。从引导现代服务业差异化集聚发展、构建同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和优化现代服务业区域共生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景春
珠三角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三大产业分工与集聚体系,珠三角产业集聚属外向型集聚。珠三角产业聚集还存在缺乏核心技术、信息资源整合度低、城市间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等问题。发展珠三角产业聚集的基本策略:扶持主导产业,发展“集中竞合型”经济体系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发展有自身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创设聚集经济新载体,打造科技工业园,加强区域规划与协调。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产业聚集 区域经济 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世锦 王晓明 袁东明 张俊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亚明 赵从芳 李苗
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格局和资源禀赋存在的差异性为区域内政府间的合作提供了基本前提和基础。通过对"泛珠三角"的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分析区域经济关系与资源禀赋的差异对政府间关系选择的影响,推测区域内地方政府间竞合的基本态势,进而提出建立在基于利益和信任基础之上的区域内政府竞合关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叶嘉国
进入新世纪以来,珠三角地区的传统制造业开始向外转移。在向广东省内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同时,一部分行业、企业积极到省外寻找投资地和转入地。一、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一)规模偏小、进度偏慢据统计,过去3年,珠三角6个产业转出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累计转出企业5983家,这个数字只相当于珠三角港资制造业企业的1/10。截至2011年6月,广州向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