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09)
2023(11486)
2022(10381)
2021(9957)
2020(8406)
2019(19739)
2018(20107)
2017(39264)
2016(21613)
2015(24712)
2014(25286)
2013(25001)
2012(23059)
2011(20937)
2010(21060)
2009(19209)
2008(18985)
2007(16790)
2006(14833)
2005(13176)
作者
(62790)
(51187)
(51176)
(48702)
(32712)
(24678)
(23501)
(20147)
(19527)
(18692)
(17590)
(17077)
(16296)
(16280)
(15765)
(15546)
(15491)
(15085)
(14742)
(14722)
(12908)
(12630)
(12402)
(11685)
(11652)
(11597)
(11460)
(11442)
(10309)
(10098)
学科
(83083)
经济(82988)
管理(61043)
(56908)
(47066)
企业(47066)
方法(39156)
数学(33633)
数学方法(33225)
中国(23938)
(22545)
(21360)
业经(18255)
(17635)
(17141)
(17104)
贸易(17094)
(16640)
地方(16220)
理论(15998)
(14691)
银行(14654)
农业(14536)
(14007)
(13960)
(13386)
财务(13315)
财务管理(13276)
(13178)
金融(13176)
机构
学院(307238)
大学(307159)
管理(120592)
(119805)
经济(116897)
理学(103298)
理学院(102175)
管理学(100375)
研究(100158)
管理学院(99832)
中国(77073)
(66424)
科学(61091)
(57902)
(50928)
财经(45972)
研究所(45662)
中心(45498)
(45360)
(44961)
业大(43375)
北京(42918)
(41467)
(41065)
师范(40717)
(37778)
(36280)
农业(35112)
经济学(35084)
财经大学(33998)
基金
项目(198738)
科学(153930)
研究(149786)
基金(140736)
(120852)
国家(119791)
科学基金(102104)
社会(89985)
社会科(84974)
社会科学(84952)
(77986)
基金项目(75086)
教育(69559)
自然(66076)
(65204)
自然科(64421)
自然科学(64407)
编号(64308)
自然科学基金(63223)
资助(59404)
成果(53522)
课题(44119)
重点(43907)
(43800)
(41856)
(40693)
项目编号(39644)
创新(37826)
大学(37815)
科研(37726)
期刊
(136237)
经济(136237)
研究(95592)
中国(57488)
管理(45114)
学报(45046)
(42939)
科学(41351)
(40730)
教育(38947)
大学(34062)
学学(31539)
(30283)
金融(30283)
农业(28329)
技术(27956)
业经(22865)
财经(21778)
经济研究(21442)
图书(19038)
(18459)
问题(18063)
理论(17223)
实践(15969)
(15969)
技术经济(14857)
(14674)
现代(14651)
商业(14496)
科技(13989)
共检索到459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On the base of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endurable interval of inflation of China.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潘石  
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它们在客观上都存在一个社会承受力所容许的“可容忍区间”。从理论上抽象分析,通货膨胀的“可容忍区间”与通货紧缩的“可容忍区间”是两个独立的区间,但不是截然分开、毫无关系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交替、互相转换的关系。无论是控制通货膨胀还是控制通货紧缩,都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可容忍区间”,正确认识和把握二者的关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The paper forwards preliminary judgments about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new round of inflation of China through analyzing all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ices of China.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夏兴园  
作者认为,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其原因极其复杂。无论是经济结构失衡、财政赤字和货币发行量过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还是国有企业效益低下,法制建设的不健全等,均是由于体制的不健全、体制改革的不完善所致。因此,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深化改革入手,平衡各项政策,协调各种矛盾,这是有效治理通货膨胀的关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the current round of inflation by using CPI as the measuring indicator.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康霖  
今年上半年通胀的特点是:生活资料的价格上涨,生产资料的价格回落;城市的物价上涨趋缓,农村的物价上涨较强,消费品物价迅猛上涨,消费品市场疲软;人民币的购买力下降,银行的储蓄存款大量增加;通货膨胀与某些地区经济停滞并行。基本建设投资导致通胀的机制有:需求拉上;成本推动;价格预期;融资成本。但扩大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与通货膨胀没有必然的联系。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难以完全用西方经济学中的理论去解释,它可以概括为收入扩张型的通货膨胀。这种膨胀是为了实现收入分配的平衡,实现人们心理的平衡,弄得不好会形成涨价——增加名义收入——再涨价的不良循环。现阶段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对策除了“常规”外,政府要管物价、要消除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权  
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日益严峻的通胀形势引起广泛关注。文章首先通过对5个主要价格指数1990-2010年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的通胀—紧缩因子作为对通货膨胀的测度。进而建立多变量时间序列变动因素分析模型对影响通货膨胀的11个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三个公因子即成本及经济增长因子、需求因子和货币因子,并通过计量回归模型得出这些因子对我国通货膨胀的量化影响。文章还讨论了我国现阶段的通胀形势,对我国的通货膨胀的容忍区间进行了分析,认为现阶段我国通货膨胀在1.87%~4.87%范围内是合理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吉林  原鹏飞  
本文分别构建了两、三以及四机制C-STAR模型来研究我国通货膨胀的非线性运动特征。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通胀率是平稳的非线性均值回归过程,依据三机制模型划分的通缩、通缩-通胀中间态以及通胀的三阶段能很好地刻画我国通货膨胀的运动特点;但是把我国通货膨胀率划分为通缩、通胀适中、温和通胀和高通胀的四阶段能进一步提高模型的解释与拟合能力。我们详细阐述了通货膨胀在不同阶段的转换特点以及持久性与不确定性特征,发现通货膨胀的持久性与不确定性成反向非线性关系,与水平值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在温和通胀阶段,其持久性最强,不确定性最小;在通胀适中阶段,其持久性最弱,不确定性最大。另外,温和通胀阶段也是最优通胀目标区间,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央行应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该区间内。最后,本文给出了实证结果所蕴含的政策涵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调研部课题组  顾铭德  
本文构建了通货膨胀基准指标,并利用基于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的状态空间模型估计了通货膨胀非加速区间。分析表明,通货膨胀基准指标的非加速区间约为[0.5%,3.5%]。对通货膨胀基准指标的预测结果显示,2008年基准通货膨胀率将上升至3.37%,但之后两年将迅速回落至0.53%和1.02%,其中2009年通货膨胀率接近非加速通货膨胀区间下限,通货紧缩风险有所加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郭德焐  
本文结合中国实际,综合运用菲利普斯曲线、奥肯定律、近似理性理论确定中国通货膨胀合理区间。当前我国还不太可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但建立控制通货膨胀的合理区间还是比较现实的选择。合理区间对于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货膨胀率在合理区间内,政府可以通过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来提高通货膨胀率,促进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实现;超过合理区间的阀值就应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抑制通货膨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军  
建议明确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将3%~4%作为中长期宏观经济政策的控制目标区间和警戒线"提高对通胀容忍度"这一提法不宜提倡自2010年7月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无论同比还是环比都呈现快速上涨态势,通货膨胀预期不断被强化。虽然这轮物价上涨目前还显得比较温和,但是其社会影响已经相当严重,不断上涨的物价正给消费者(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及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方志  周陈曦  
本文主要考察现金投放、现金回笼、居民现金收入、居民现金支出、交易现金结算数额等因素对辖区内居民物价指数的影响,借以探究以现金供应为基础的货币发行因素对居民物价波动的影响效果。希望能从实证检验的角度对央行"货币超发"引发物价上涨的论断展开一定的探索性思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自力  
CPI只是在一个空间范围内与通货膨胀率等同,只有用GDP紧缩系数才可以更全面地衡量整个社会的通货膨胀情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俊  
我国转轨时期的通货膨胀具有多方面的成因和典型的非均衡性。由于一定程度的财政赤字与货币扩张已处于明显的刚性扩张状态,在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前提下,适度通货膨胀可能成为一种主要趋向。政府应坚持坚实、逐步、稳定的反通胀政策,针对转轨时期通胀的具体成因,从适当减少货币供应、消除产业结构失衡、打破国有经济内部的"软约束竞争"机制以及减少财政赤字等方面入手,尽可能将通胀控制在适度范围内。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侯庆国  
一、1978年以来我国四次通货膨胀的特点 1978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发生了四次,四次通货膨胀的高峰分别发生在1980年、1985年、1988年、1994年。四次通货膨胀具有如下显著特点;第一,四次通货膨胀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它们随经济周期波动而波动;第二,前3次通货膨胀高峰与相应经济周期高峰相对应,第4次通货膨胀高峰与相应经济周期谷底相对应;第三,从通货膨胀的成因来观察,第2次(1985年)、3次(1988年)通货膨胀主要是信贷规模和投资规模过大,需求膨胀所造成,第4次通货膨胀(1994年)主要是成本推动和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所造成,第1次通货膨胀(1980年)主要是由农产品价格上涨所造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