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65)
2023(15186)
2022(12903)
2021(12025)
2020(9996)
2019(22791)
2018(22559)
2017(44182)
2016(23563)
2015(26433)
2014(26258)
2013(25699)
2012(24069)
2011(21851)
2010(22169)
2009(20333)
2008(19777)
2007(17495)
2006(15635)
2005(14058)
作者
(66460)
(55158)
(55049)
(52246)
(35257)
(26040)
(25045)
(21244)
(21088)
(19826)
(18802)
(18622)
(17635)
(17129)
(17051)
(17033)
(16322)
(16167)
(15915)
(15897)
(13895)
(13444)
(13388)
(12744)
(12521)
(12491)
(12153)
(12045)
(10983)
(10934)
学科
(100297)
经济(100194)
管理(67344)
(64832)
(50352)
企业(50352)
方法(40891)
数学(36157)
数学方法(35657)
中国(31165)
(30222)
(25072)
地方(24582)
业经(22316)
农业(20121)
(19923)
(19520)
贸易(19504)
(18931)
(18429)
银行(18402)
(17927)
(17806)
(17192)
金融(17190)
环境(15932)
技术(15481)
(15042)
(14535)
(14508)
机构
学院(334839)
大学(332860)
(142505)
经济(139591)
管理(130011)
研究(114424)
理学(111263)
理学院(110026)
管理学(108123)
管理学院(107481)
中国(88886)
(70336)
(68016)
科学(66958)
(56327)
中心(53188)
财经(53139)
(52368)
(50867)
研究所(50732)
(48319)
业大(45924)
(45479)
师范(45054)
北京(44520)
经济学(43602)
(41605)
农业(40662)
(40627)
财经大学(39428)
基金
项目(219352)
科学(174560)
研究(164698)
基金(159583)
(137603)
国家(136424)
科学基金(117824)
社会(105475)
社会科(100091)
社会科学(100069)
(85428)
基金项目(83658)
教育(76134)
自然(74339)
自然科(72643)
自然科学(72619)
(72296)
自然科学基金(71304)
编号(67355)
资助(65217)
成果(55374)
(51605)
重点(49602)
(49594)
课题(46806)
(45928)
国家社会(43565)
创新(42939)
教育部(42926)
人文(42009)
期刊
(160697)
经济(160697)
研究(102874)
中国(65654)
(50157)
管理(49450)
(48430)
学报(45598)
科学(44947)
教育(38103)
(36853)
金融(36853)
大学(36056)
学学(33859)
农业(33328)
技术(30538)
业经(28023)
经济研究(25879)
财经(25862)
(22271)
问题(21778)
(17811)
(16766)
技术经济(16439)
理论(16435)
商业(15916)
国际(15596)
统计(15425)
现代(15378)
图书(14886)
共检索到508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汤凌霄  郭熙保  
本文从安全经济学安全投入的视角探求我国现阶段矿难频发的原因。笔者认为,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由于安全投入的巨额性、安全收益的隐蔽性、收益实现的滞后性、安全事故的或然性、安全生产的外部性等因素的交错作用导致安全投入不足,从而引起矿难频发。据此,在全面分析我国安全投入不足的表现及成因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以煤矿企业为投入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协同筹资的“四位一体”方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德方  
从入学与就业视角出发审视我国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高职的社会地位依旧不高、吸引力不强、招生考试制度不尽合理、就业质量不高等,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崔建华  
基于我国经济过剩的性质和特点 ,切实增进有效供给是保证我国经济 2 1世纪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我国有效供给不足的主要表现在一般商品和服务、投资品、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品 4个方面 ;其深层次原因在于重复建设 ,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低下 ,市场机制弱化 ,制度变化障碍等 ;应采取体制、结构、技术三位一体的创新措施 ,治理有效供给不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崔建华  
基于我国经济过剩的性质和特点,切实增进有效供给,是保证我国经济21世纪次高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本文指出,我国有效供给不足的主要表现在,一般商品和服务、投资品、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品四个方面,其深层次原因在于重复建设,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低下,市场机制弱化,制度变迁障碍等,应采取体制、结构、技术三位一体的创新措施治理有效供给不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红梅  
现阶段我国已经从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中度不平等的国家。影响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包括政策体制、经济结构和税收等等。当前应采取措施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 ,以维护社会稳定和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成颂  
本文对金融安全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对我国现阶段可能会影响金融安全的因素进行剖析,提出了我国将来处理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的策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代中强  
近年来,知识产权壁垒成为继传统"两反一保"后的一种全新的贸易壁垒形式。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企业出口频遭知识产权壁垒,进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本文着力探寻知识产权壁垒频繁发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唤春  陆诤岚  陈英旭  
文章总结了 1995年以来我国各种工业“三废”的排放情况及目前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城市环境的现状 ,分析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量、构成、占GNP的比重等 ,并预测了 2 1世纪初我国的环境发展趋势。在对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控制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靖  罗海平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成为中国进一步快速发展的"瓶颈"。从成因讲有: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的制度制约、土地产权关系的不清晰和扭曲以及农村行政制度安排和职能设计的缺损等原因,而更根本在于长期以来认识和实践上对"小生产与大市场"这一农村社会根本矛盾的偏离。为此,需要依靠增强农民组织化程度来实现农民的"联合",增强农民的整体市场竞争力,实现以"大生产"应对"大市场"的思路转变。这就必然要求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形式意义、性质和功能上的进一步创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晓燕  
风险投资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然而目前的情况是 :一方面 ,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和风险资本总额迅速增加 ,另一方面 ,风险投资总体运作效率并不高。而现阶段制约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发展的主要有五个因素。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金维兴  李成  刘佳力  
本文重点分析因财力制约、需求不足、环境意识的增强、生活观念的转变等外部条件的变化,加上既建项目效益低下等内部失误而陷入困境的日本建筑业现阶段的主要问题及政府提出的相应对策,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日本建筑业现阶段的整体情况。期望通过对当前日本建筑的最新动向的介绍和分析,给中国业界启发和警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天柱  李景霖  
文章分析了现今城乡收入差距的成因,参照日韩在发展农村经济的方面日本农协和"新村运动"运作经验,及对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9%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一些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黄建康  张进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及影响其发展的障碍进行分析,提出应采取相应对策以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静轩,马力,张伟  
This paper discusses China's employment issues from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ngles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points out their impac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The whole thinking on solving these issues,as well as a series of specific measures,is presented.Some viewpoints in this paper haven't been put forwarded publicly before.The research can offer references to deepen employment system reformation and solve the deep contravention existing in China's employment mechanis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