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10)
2023(9886)
2022(8992)
2021(8703)
2020(7349)
2019(17274)
2018(17550)
2017(34888)
2016(19013)
2015(21756)
2014(21950)
2013(21909)
2012(20200)
2011(18233)
2010(18413)
2009(16997)
2008(16809)
2007(14774)
2006(13255)
2005(11902)
作者
(56064)
(45783)
(45706)
(43531)
(29239)
(22065)
(20832)
(18022)
(17434)
(16600)
(15699)
(15247)
(14470)
(14420)
(14156)
(13886)
(13722)
(13627)
(13127)
(13023)
(11394)
(11354)
(10997)
(10503)
(10318)
(10316)
(10198)
(10183)
(9229)
(8984)
学科
(74974)
经济(74875)
管理(54964)
(52223)
(42372)
企业(42372)
方法(35553)
数学(30919)
数学方法(30529)
中国(23141)
(21321)
(19453)
(16180)
业经(16174)
(15968)
(14710)
贸易(14702)
地方(14592)
(14315)
农业(13859)
(12982)
银行(12950)
(12449)
理论(12381)
(12325)
(11853)
财务(11787)
财务管理(11759)
环境(11677)
技术(11612)
机构
大学(277850)
学院(275100)
管理(111323)
(108683)
经济(106114)
理学(95874)
理学院(94835)
管理学(93277)
管理学院(92786)
研究(90610)
中国(68494)
(60232)
科学(55641)
(52167)
(46195)
财经(41609)
研究所(41511)
(40722)
中心(40570)
(39496)
业大(39429)
北京(39095)
(37547)
(36837)
师范(36564)
(32871)
(32499)
农业(31751)
经济学(31644)
财经大学(30846)
基金
项目(181016)
科学(141267)
研究(135250)
基金(129942)
(111816)
国家(110856)
科学基金(94695)
社会(82892)
社会科(78313)
社会科学(78290)
(69981)
基金项目(69735)
教育(61814)
自然(61482)
自然科(59963)
自然科学(59950)
(59173)
自然科学基金(58847)
编号(57155)
资助(54180)
成果(47429)
(40258)
重点(39682)
课题(38659)
(38190)
(36949)
项目编号(35284)
教育部(34526)
创新(34362)
科研(34361)
期刊
(121832)
经济(121832)
研究(86749)
中国(48415)
管理(40775)
学报(40394)
科学(38526)
(37439)
(37142)
教育(31300)
大学(30541)
学学(28435)
农业(25925)
(25068)
金融(25068)
技术(23184)
业经(20643)
财经(19816)
经济研究(18718)
问题(17040)
(16713)
图书(16002)
理论(15839)
实践(14602)
(14602)
技术经济(13491)
现代(12997)
科技(12889)
(12700)
商业(12601)
共检索到405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长玉  
现阶段,我国只存在相对于生产资料而言的过剩人口,不存在相对于生活资料和自然环境而言的过剩人口。我国之所以存在相对过剩人口,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同时也是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结果。此外,劳动供给增加、经济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也是重要的原因。我国相对过剩人口的规模不会出现日益扩大的趋势,相对过剩人口既有消极的作用,又有积极的作用,为此应当努力把相对过剩人口的规模控制在适宜的限度内。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友,陈丽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否存在过剩人口,如果存在,又如何认识这一现象,这是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问题的重要课题之一。认真研究这一课题,对于加深理解社会主义人口规律在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制定适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劳动人事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志强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逐渐触及一些深层次问题,在较大范围内出现了企业的富余人员和下岗职工,失业人数明显增加,据统计,我国1997年失业率已达3%。这已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对这一现象应给予认真的研究和妥善的解决,以有利于我国社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阎海琴  
《人口研究》1987年第三期发表了卓祖航同志的题为《试论两种不同性质的相对过剩人口》的文章,读后颇受启发。但同时感到,文中亦有值得商榷之处。谨写下文,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一、卓祖航同志在文中指出“其实在马克思的人口理论中,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有相对于生产力水平的过剩人口,而且还有相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卓祖航  
什么是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的,目前学术界至少有以下四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于生产资料吸收劳动力的程度和水平而言的;第二种看法认为,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于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内的生产条件而言的;第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飞燕  
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上个世纪末国内商业银行出现了持续性的流动性过剩,引起了理论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本文考察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理论的发展,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发展阶段、特点,提出了商业银行改善流动性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荆文君  
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三农问题历来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与热点。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解决,但是由于三农问题的复杂性,致使其一直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文章对三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临勇  
作者认为,作为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产物的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而且是市场经济特有的人口规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宗正  
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马克思分析资本积累趋势而得出的著名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在于剥削剩余价值。为了剥削更多的剩余价值,资产阶级就必须不断地把剥削得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也就是资本积累。“没有积累,资本就不能构成生产的基础”要彻底阐明资本积累的运动规律,就必须研究资本的有机构成。马克思早在《雇佣劳动和资本》和《工资》手稿等著作中已经开始探讨资本有机构成学说。在1857—1858年《资本论》的第一个手稿里,马克思从价值增殖过程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邵宁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即着手研究人口问题。大约从30年代中期起,由于理论认识上的错误,人口学基本上仅完成调查登记和分析统计资料。60年代起,由于实际需要,苏联人口学开始迅速发展。现阶段,人口作为整个社会生产的基础和主体,以及作为社会主要消费力量和生产力量的地位和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道根  
经历20年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增长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态消失,中国步入相对过剩经济阶段,无疑是最醒目、最重大的变化,伴随着相对过剩经济阶段的到来,中国经济的背景与流程、体制与发展的主要矛盾,与短缺经济阶段相比已发生显著变化,发展战略与宏观政策面临一次大调整、新选择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欧阳强  李祝平  
目前,我国消费市场上形成了很多新的消费热点,迎来了以汽车、住房等高档消费为主的第三次消费浪潮。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房地产销售误区、短信消费陷阱、旅游消费市场的不规范行为等。要积极引导和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以促进经济良性增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泽军  
论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问题杨泽军199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2337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21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3.2%。居民平均收入水平有所提高,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但近年来,收入分配不合理、收入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