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67)
2023(14162)
2022(12429)
2021(11587)
2020(9769)
2019(22618)
2018(22609)
2017(44430)
2016(23996)
2015(27244)
2014(27561)
2013(27350)
2012(25108)
2011(22680)
2010(22832)
2009(21589)
2008(21582)
2007(19137)
2006(17233)
2005(15763)
作者
(70277)
(57828)
(57764)
(55077)
(37112)
(27902)
(26228)
(22595)
(22045)
(20858)
(19807)
(19477)
(18457)
(18428)
(17913)
(17815)
(17168)
(17074)
(16696)
(16651)
(14527)
(14207)
(13992)
(13220)
(12984)
(12952)
(12939)
(12924)
(11751)
(11203)
学科
(98262)
经济(98125)
管理(76210)
(71789)
(61115)
企业(61115)
方法(44907)
数学(38598)
数学方法(38207)
(28380)
中国(27766)
(25801)
(24989)
业经(22428)
(19200)
(18916)
贸易(18900)
(18420)
(18393)
银行(18383)
地方(17980)
(17619)
(17558)
财务(17548)
财务管理(17512)
(17117)
金融(17114)
企业财务(16661)
(16533)
理论(16377)
机构
大学(355494)
学院(351270)
(145114)
经济(141947)
管理(141457)
理学(121586)
理学院(120308)
管理学(118504)
管理学院(117858)
研究(116059)
中国(90035)
(75852)
(71859)
科学(67791)
(57655)
财经(56689)
中心(52181)
研究所(51654)
(51404)
(51346)
(51188)
业大(48871)
北京(48586)
(44419)
师范(44062)
经济学(44059)
财经大学(42243)
(41820)
(41541)
农业(39915)
基金
项目(230220)
科学(181644)
研究(171492)
基金(168160)
(144805)
国家(143642)
科学基金(123816)
社会(108725)
社会科(103036)
社会科学(103009)
基金项目(89040)
(88099)
自然(79361)
教育(78492)
自然科(77443)
自然科学(77426)
自然科学基金(76042)
(74323)
编号(70304)
资助(69457)
成果(58332)
(52054)
重点(50748)
(48201)
课题(47964)
(47802)
(45551)
教育部(45172)
创新(44622)
国家社会(44332)
期刊
(163427)
经济(163427)
研究(110588)
中国(67510)
(54949)
管理(54331)
学报(51413)
科学(48335)
(46509)
大学(39907)
学学(37407)
教育(37162)
(36019)
金融(36019)
农业(31783)
技术(29538)
财经(28844)
业经(26121)
经济研究(25730)
(24570)
问题(21850)
理论(19327)
实践(17488)
(17488)
(17436)
技术经济(17245)
图书(17221)
现代(16552)
商业(16103)
科技(16047)
共检索到527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海峰  罗惠良  
我国现阶段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竞争机制与竞争环境缺失,协作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不同层次资本市场之间存在无序竞争,上市公司在不同市场间的升降通道不畅。因此,应合理界定各层次市场的基本职能及其业务领域,防止资本市场长期陷入分工错位格局中;同时,要建立完善不同市场间企业的转板机制,适度简化审查规则和工作流程,最终在不同层次资本市场间形成"升级自愿、降级强制、程序简便、运作高效"的协作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骆玲  
对不同层次 (国家、产业及企业 )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因其角度不同 ,所揭示的内涵、影响因素、评价指标等也就不同。多层次国际竞争力的培育提升 ,是一国及其产业、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 ,而这种竞争能力的培养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因此 ,一个高效、规范、完善的资本市场 ,又为国家及其产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创新的制度机制、畅通的资源配置渠道和强有力的资本支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富田  
1.有利于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中小企业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丰富和活跃市场、推进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提供了70%的就业岗位和将近一半的税收,但是普遍面临着融资难题。因为企业可供抵押的资本品较少,正规渠道较难通过银行进行间接融资,中小企业的高成长性又导致中小企业无法通过主板市场获取权益融资。通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富田  
基于单一利益主体的资本市场不能形成相互之间的竞争和替代关系,从而推动资本市场的制度完善和效率提高,对投资者的利益给予充分保障。构建以区域性证券交易市场为核心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模式既能对地方政府的利益予以承认和尊重,又能推动资本市场之间的竞争,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因此,本文尝试构建竞争性多层次资本市场模式,以期为业界人士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康宁  蒋健蓉  
"新三板"挂牌公司通过"介绍上市"的形式登陆沪、深证券交易所,可谓迈出了我国探索市场化转板机制的可贵第一步2013年2月8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明确,"新三板"挂牌公司可向中国证监会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也可向证券交易所申请股票上市。3月10日,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对于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蒋庆洋  
近年来,随着"国九条"的发布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等一系列制度性变革的实施,我国资本市场正迎来有史以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但资本市场的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资本市场服务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功能未能得到全面有效发挥。当前情况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麦均洪  
本文从科技资本市场重构的制度安排基础、制度重构和重构对策三个方面,对我国多层次科技资本市场的重构进行了探析。本文认为多层次科技资本市场重构的制度安排必须首先借助政府行政力量,自上而下设计出整个市场体系,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向市场体制的转型。在制度重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审核制度、交易制度、退市制度以及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最后,从政府角色转换、产品创新以及转板机制三个角度提出具体对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松奇  徐义国  
从世界上许多经济发展比较成功的国家的经验教训看,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本质上是一个资本供给制度的改革和调整问题,也就是构建有利于资本向高效配置方向流动的市场平台,这一任务不能依赖间接融资体系,而只能依靠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因此,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才能提高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富田  
在现阶段条件下,深沪两市依然垄断了绝大部分直接融资渠道的情况下,任何跟深沪两市捆绑的二板和三板市场都不可能对深沪两市管理层的利益有任何影响,在利益一体的情况下,二板和三板市场存在的上限限于对主板利益不能有任何实质性的影响,而缺乏自律机制的深沪证券市场的监管层必然受到行政权力主体的制约,依然存在着上市指标的稀缺。并且存在着严重信息不对称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涂琳琳  万迈  
资本市场效率的有效发挥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深化度、投资者理念及行为选择等特征条件密切相关,多层次资本市场是资本市场效率的重要支撑和实现途径。在此分析基础上,本文进而指出长三角地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和运作效率,是实现区域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侯东德  李俏丽  
随着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市场的相继建立和发展,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框架已基本确立,目前迫切需要解决各层次资本市场的转板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转板对接应当坚持强制与自愿相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分阶段分层次对接的原则。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间转板对接机制的构建,应当以实质多层次资本市场为基础,建立完善的升板和降板机制,区分二板和三板市场不同的升板绿色通道,规定升板的限制期,赋予公司自主升板决定权和降板申诉救济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丹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如何满足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变得越加迫切,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从投资者异质性、企业生命周期、信息不对称、产权交易等视角分析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理论基础,探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组织架构和功能定位,从培养机构投资者、培育融资主体、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完善法律体系、健全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范祚军  洪菲  
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种形式的资本市场体系,不仅对资本市场本身的发展起决定的作用,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意义重大。本文先分别分析了国外成熟资本市场体系和我国资本体系的现状和特点,最后就建立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出了构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邹雄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稳步推进,困扰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基本制度性障碍即将得到解决。以股权分置改革形成新的市场机制为契机,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创新成为新形势下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途径。新的条件下,资本市场从哪些方面进行创新,如何创新,以及这些创新对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也是直接关系到未来资本市场发展和繁荣的突出问题。本期将分别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证券信用交易、资产证券化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多个角度出发,来探讨资本市场创新及其对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由  
我国虽然在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债券市场以及产权交易市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它们都是单一层次的市场,并没有形成多层次的市场体系。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基本任务,产权交易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