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90)
- 2023(11688)
- 2022(10300)
- 2021(9752)
- 2020(8578)
- 2019(19749)
- 2018(19752)
- 2017(39342)
- 2016(21900)
- 2015(24694)
- 2014(25149)
- 2013(25254)
- 2012(23730)
- 2011(21454)
- 2010(22070)
- 2009(20896)
- 2008(21399)
- 2007(19552)
- 2006(17431)
- 2005(15970)
- 学科
- 济(87298)
- 经济(87195)
- 管理(72983)
- 业(67565)
- 企(55703)
- 企业(55703)
- 方法(41935)
- 数学(36685)
- 数学方法(36285)
- 财(29428)
- 农(25065)
- 中国(24801)
- 制(20936)
- 务(18620)
- 财务(18571)
- 财务管理(18524)
- 贸(18385)
- 贸易(18377)
- 业经(17987)
- 易(17858)
- 学(17844)
- 企业财务(17607)
- 银(17359)
- 银行(17330)
- 行(16433)
- 农业(16132)
- 地方(15970)
- 策(15902)
- 融(14762)
- 金融(14760)
- 机构
- 大学(318680)
- 学院(318339)
- 济(132290)
- 经济(129176)
- 管理(124695)
- 研究(106491)
- 理学(104946)
- 理学院(103733)
- 管理学(102106)
- 管理学院(101461)
- 中国(85088)
- 京(68018)
- 财(67886)
- 科学(63657)
- 所(55334)
- 农(52795)
- 财经(52012)
- 江(49921)
- 研究所(49502)
- 中心(49473)
- 经(46911)
- 业大(45084)
- 北京(43480)
- 农业(41654)
- 范(40639)
- 师范(40276)
- 州(40163)
- 经济学(39832)
- 财经大学(38265)
- 院(38107)
- 基金
- 项目(196277)
- 科学(153748)
- 研究(143563)
- 基金(142041)
- 家(123046)
- 国家(121971)
- 科学基金(103734)
- 社会(89695)
- 社会科(84956)
- 社会科学(84928)
- 省(75720)
- 基金项目(74529)
- 自然(67451)
- 教育(66846)
- 自然科(65860)
- 自然科学(65839)
- 自然科学基金(64703)
- 划(64699)
- 资助(60203)
- 编号(59195)
- 成果(49581)
- 部(44747)
- 重点(43891)
- 发(41460)
- 课题(41039)
- 创(39764)
- 教育部(38184)
- 性(38089)
- 科研(37862)
- 创新(37209)
- 期刊
- 济(152557)
- 经济(152557)
- 研究(97752)
- 中国(63319)
- 财(54901)
- 管理(48334)
- 学报(47029)
- 农(46921)
- 科学(44303)
- 大学(35472)
- 融(35323)
- 金融(35323)
- 学学(33268)
- 教育(32197)
- 农业(31029)
- 技术(26895)
- 财经(26210)
- 业经(24951)
- 经济研究(24589)
- 经(22451)
- 问题(20015)
- 业(18120)
- 贸(17282)
- 商业(16388)
- 技术经济(16371)
- 理论(16121)
- 统计(15431)
- 现代(15239)
- 国际(14605)
- 版(14584)
共检索到490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新 曹玉玲
我国历年严厉执行的现金投放计划属于计划经济性质的现金管理政策。这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已造成了M0与M2、M0与GDP之间的非均衡增长。文章认为,当前我国公众消费仍以使用M0交易为主。基础货币管理政策和现金投放计划这种双轨的货币调控制度,容易引起消费量与信贷投资量之间的非均衡增长,从而形成消费需求与投资相比的缺口。因此,现金管理效应可能是造成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制度原因之一。
关键词:
现金管理效应 基础货币 R/B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桂馨
我国现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桂馨一问题透视当前,现金管理工作中问题丛生。(1)使用现金随意化,现金交易白热化。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除发放工资、奖金、收购单位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支付个人劳动报酬和各种劳保、福利等零星支付可使用现金外,开户单位之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旭祥
中央财政管理的国库资金是社会资金流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公开市场操作都影响重大,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库已成为连接财政和金融的"窗口"和"桥梁",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机配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近年来我国正在开展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为背景,实证分析了国库现金管理对我国货币政策格局的影响,提出了我国进一步提高国库管理水平、加强货币政策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大连市中心支行现金管理课题组 丁胜利
目前,我国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对货币政策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文章定量分析了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然后运用SVAR模型,实证考察了国库现金管理中标利率与央票利率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关系,结果显示三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国库现金管理中标利率受央票利率的影响更加明显。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完善国库现金管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庆
本文分析了近年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情况,认为国库库存总量上升有助于央行回收流动性,国库现金管理注重与公开市场操作保持一致,对利率和准备金政策有正反馈性,同时还有利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但是目前国库现金管理工作发展缓慢,未能有效平抑库存波动,这些问题影响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的有效协调,文章最后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库现金管理 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新
我国历年在对基础货币进行管理的同时,对银行体系外的现金存量也实施着计划性控制。论文认为,当前我国的公众消费仍以现金交易为主要手段,现金和基础货币管理的双轨制度虽然能够抑制价格上涨,但也极易引起消费需求与信贷投资之间的非均衡增长,形成消费需求缺口。并以我国近些年几种现金需求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
关键词:
现金管理 消费需求 基础货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新
一、对现金管理效应的描述(一)现金管理与经济均衡的关系。现金管理政策的主要依据是:由于现金M_o在我国过去乃至当前的一般商品和劳务交易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流动性,而其他层次货币的流动性却比较差,对现金投放数量和从银行非储蓄账户提取现金进行控制,就能够有效地抑制价格上涨和侵吞公款行为。因此我国的M_o比其他层次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春阳
国库现金管理改革是我国财政国库资金管理领域的重要制度创新。改革推行10余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深化改革。2016年《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16]21号)强调,"完善国库现金流量预测体系,建立财政库底目标余额管理制度"。本文总结了改革成效,重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按照建立财政库底目标余额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向,提出了有关建议。
关键词:
国库现金管理 目标定位 现金流量预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承文 薛玉玲
1988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因不能适应我国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进行了修订。但是,修订后的条例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目前我国现金管理工作的缺陷及其成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现金管理 现金管理缺陷 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孔艳丽 徐红芬 王桓
本文从货币供求角度对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通过构建我国广义货币需求模型,对我国广义货币需求量进行拟合,发现从2005年起我国明显出现流动性过剩问题。然后,从货币供求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外汇占款快速增长是导致广义货币供给过多的主要原因,而存款利率偏低、预期通货膨胀率提高和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等都减少了广义货币需求。最后,从货币供求两方面分别提出解决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办法,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利用流动性过剩来优化经济结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任兆璋 于孝建
流动性过剩是最近我国经济金融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于是,控制和回收流动性也就成为了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存贷款、M2/GDP、超额货币变化率以及超额准备金比率等指标,发现流动性过剩不仅存在且近两年较严重,其中流动性过剩较为突出的是国有银行的过剩,预计在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最后,本文阐述了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洁
20世纪80年代,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英国采取了一系列以提升经济效率为目标的改革,不仅没有形成类似日本的"泡沫经济",相反大大地提升了英国无论是产业还是金融业的竞争力,成功地复兴了石油危机以来日益下滑的英国经济,更重要的是维护了伦敦老牌国际金融中心的世界地位,为20世纪90年代后英国经济超越西欧各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国也处于流动性过剩的状态,英国的经验值得我们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予以借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雪春
我国宏观经济层面的流动性过剩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将会在相当长时期内成为宏观经济的常态。近期,我国仍需要继续央行的对冲操作,维持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为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现阶段应缓解央行的对冲压力,降低外部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为此,可以考虑财政隐性赤字历史欠账的显性化问题,辅之以贸易和相关政策的调整,使产品价格反映生产要素和环境的成本。当前,一个较可行的有效政策措施是,适量增发国债,置换央行再贷款中的政策性贷款。中长期对策应着眼于制度创新。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对冲 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管理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任碧云
本文在以往关于流动性过剩成因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选取了相关变量从实证角度进一步剖析了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在检验了各相关变量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建立了一个误差修正模型,并作了量化分析。通过模型检验,认为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主要是中央银行及其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外汇占款快速增长和商业银行放贷能力增强;相应地,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货币政策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叶萍
2006年以来,中国股票市场重现生机,空前繁荣,而有关股市泡沫的争论也层出不穷,很多人认为这是资金堆积的牛市,是流动性过剩的结果。不少人士在为当前的流动性过剩出谋划策,但往往局限于所谓治理资本市场泡沫这个表面现象上。本文认为,应带着全局观去客观认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追本溯源,直面进行疏导,否则,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反而会妨碍经济的正常运行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资本市场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