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1)
2023(8714)
2022(7772)
2021(7477)
2020(6468)
2019(15420)
2018(15813)
2017(31723)
2016(17527)
2015(19928)
2014(20408)
2013(20177)
2012(19191)
2011(17692)
2010(18021)
2009(17374)
2008(17663)
2007(15991)
2006(14326)
2005(13221)
作者
(50585)
(42359)
(42118)
(40815)
(27094)
(20045)
(19658)
(16355)
(15906)
(15426)
(14283)
(14021)
(13571)
(13562)
(13486)
(13291)
(13012)
(12457)
(12390)
(12348)
(10812)
(10588)
(10408)
(9753)
(9642)
(9609)
(9515)
(9514)
(8546)
(8480)
学科
(72215)
经济(72136)
管理(47562)
(45777)
(35920)
企业(35920)
方法(33058)
数学(29913)
数学方法(29606)
(22000)
中国(21288)
(20893)
(19387)
(16524)
贸易(16517)
(16128)
(14725)
银行(14702)
业经(14547)
(14121)
农业(13500)
地方(13429)
(13124)
(13057)
金融(13055)
(12383)
(12049)
(11346)
(11044)
财务(11017)
机构
学院(254702)
大学(254645)
(111202)
经济(108768)
管理(95375)
研究(89385)
理学(80148)
理学院(79284)
管理学(78078)
管理学院(77576)
中国(71550)
(56784)
(54052)
科学(51437)
(46680)
财经(43015)
(42608)
研究所(41529)
中心(41033)
(40356)
(38783)
北京(35237)
业大(34789)
经济学(34420)
农业(33403)
(33336)
师范(33049)
(31872)
财经大学(31482)
(31261)
基金
项目(152205)
科学(118022)
研究(115256)
基金(108030)
(92570)
国家(91764)
科学基金(76978)
社会(71035)
社会科(67266)
社会科学(67243)
(59074)
基金项目(56046)
教育(54049)
(50153)
编号(49083)
自然(47773)
自然科(46531)
自然科学(46512)
资助(46411)
自然科学基金(45682)
成果(42436)
(35273)
重点(34489)
课题(34311)
(33444)
(30939)
(30548)
教育部(30221)
项目编号(29197)
人文(29080)
期刊
(128206)
经济(128206)
研究(84191)
中国(51507)
(43461)
(38722)
学报(35330)
管理(34405)
(33285)
金融(33285)
科学(32608)
教育(29904)
大学(26897)
农业(25250)
学学(24975)
技术(21900)
财经(21733)
经济研究(21169)
业经(20910)
(18670)
问题(17586)
(16152)
理论(14217)
国际(13827)
技术经济(12988)
(12844)
统计(12825)
实践(12727)
(12727)
商业(12608)
共检索到400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健  
我国现行货币政策手段的效果分析与改革对策李健一、贷款规模控制的效果考察与分析1.贷款规模控制的基本原理与实施效果。贷款规模控制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沿袭下来的一种直接数量型控制手段。这种控制手段的意图是通过控制银行系统的贷款总量来控制全社会的货币和信用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柴定国  
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 ,我国在信贷市场运用方式和资本市场运用方式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 ,制约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本文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运用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以增强我国金融企业在加入WTO后的应对能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玉革  
我国中央银行目前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 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利率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现行的这些货币政策工具各有特点, 也各有长短。本文对它们的运用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 对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威漩  
首先对货币政策、交易费用、货币政策实施的交易费用等概念进行界定和分析,进而从金融制度、微观经济主体的心理预期及收入分配制度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高的交易费用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涛  
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货币信贷居高不下,我国经济过热的风险仍然存在。央行在将近4个月的时间里先后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两次提高利率以抑制过快增长的货币信贷。本次货币政策的目的将限于通过抑制信贷过快膨胀来平滑经济增长,其理想效果是防热而不会致冷。“稳健”仍会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基调。继续加息不是央行的最优选择,高固定资产投资、高经济增长速度仍将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意珍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加上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给人民银行履职带来了挑战,对宏观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货币政策框架中重要的起点——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引入、创新及组合也就成为当局迫切需要探索的方面。本文通过回顾我国重要货币政策工具历史沿革,深入比较分析其内在联系和不同之处,从而认识到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并非彼此孤立,应充分利用每种工具优势形成组合,才能使货币政策最高效且富有弹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贵  万解秋  李萌  
笔者以1998年~2014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尝试采用超越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来估计我国货币政策的真实效率水平。实证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在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综合变量中具有同等的权重;较利率,货币供应量M_2对货币政策综合目标变量的影响更大;我国货币政策效率总体水平并不高,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力并未得到有效发挥,政策的预设目标与实际效果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为提高货币政策的调控效率,我国的政策调控应从以下方面着手:(1)改革货币政策框架,在现有货币政策框架内尝试引入弹性通胀目标制;(2)加大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测与统计,将影子银行体系纳入货币政策调控范畴;(3)进一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江生尧  王兰芳  林文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段军山  赵明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也发生了不小的调整。这种调整是适当的,也是必要的。从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执行和调节情况看,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需要从发展方向、职能分工和选择搭配等三个方面加以完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东   杨毅   石莉  
对经济运行进行定量分析是当前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而运用现代控制理论对含有大量白噪声的经济数据进行处理 ,找出经济运行的数量规律 ,并利用历史数据对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是新的边缘学科结合的方法 ,本文采用了在自动控制领域中重要的工具卡尔曼滤波方法对货币供应及经济景气进行处理和分析 ,利用电子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功能得出了有意义的结果。导出的状态方程在相当程度上与现实经济的运行状态拟合 ,并对经济发展的结果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严立新  严维石  
本文尝试比较研究我国央行地区分行与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在基本制度安排上的差异,并从货币政策决策信息的收集与运用的角度分析这种差异对中美两国央行货币政策表现的影响,然后提出相关结论与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小勤  雷辉  
目前我国的总需求仍不够旺盛,物价指数变化率仍在低水平徘徊,经济回升的基础仍欠稳固。因此,究竟如何评价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效应?笔者认为我国近几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虽然对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没有达到应该产生的效果。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从而提出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若干思考,以期在相关争论中得出较中肯的结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何广文  刘波  
德国联邦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改革及启示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光大银行何广文,刘波一、德国联邦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改革与完善《德国联邦银行法》规定:联邦银行可以多方面通过对利率和资金市场供求状况的调节来完成其货币控制的任务。这也就是从法律上限定了德国联邦银行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红艳  
货币政策效果受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 ,受上述因素制约 ,我国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付通货紧缩的效果并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