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41)
2023(13267)
2022(11181)
2021(10526)
2020(8881)
2019(19856)
2018(19946)
2017(38593)
2016(21402)
2015(24217)
2014(24443)
2013(24151)
2012(22379)
2011(20336)
2010(20945)
2009(20177)
2008(20268)
2007(18975)
2006(17414)
2005(16000)
作者
(61088)
(51516)
(50829)
(48700)
(32403)
(24189)
(23143)
(19691)
(19434)
(18633)
(17514)
(16983)
(16447)
(16443)
(16143)
(15557)
(15180)
(14903)
(14856)
(14821)
(13117)
(12815)
(12460)
(11826)
(11819)
(11611)
(11432)
(11425)
(10389)
(10212)
学科
(85248)
经济(85125)
(72623)
管理(71926)
(51138)
(50945)
企业(50945)
农业(33771)
方法(28643)
(27436)
(26068)
中国(25406)
业经(25305)
数学(24375)
数学方法(24110)
(17992)
(17973)
(17900)
银行(17881)
(17057)
(16060)
(15965)
地方(15918)
财务(15906)
财务管理(15860)
(15292)
贸易(15282)
企业财务(15001)
(14988)
(14477)
机构
学院(307433)
大学(302524)
(128134)
经济(125055)
管理(119858)
研究(102981)
理学(99837)
理学院(98827)
管理学(97396)
管理学院(96804)
中国(86268)
(67107)
(65044)
(64814)
科学(58735)
(52098)
(51264)
财经(49794)
农业(49488)
中心(49398)
业大(47251)
研究所(45957)
(44848)
北京(40828)
(39819)
(38521)
师范(38170)
经济学(37303)
(36573)
财经大学(36027)
基金
项目(187619)
科学(147315)
研究(144982)
基金(134061)
(114618)
国家(113492)
科学基金(97022)
社会(91310)
社会科(86144)
社会科学(86124)
(74495)
基金项目(70006)
教育(65903)
编号(62086)
(61246)
自然(59297)
自然科(57815)
自然科学(57802)
自然科学基金(56779)
资助(54551)
成果(52325)
课题(43225)
(42901)
重点(41506)
(40948)
(40882)
(38495)
(38484)
国家社会(37060)
教育部(36443)
期刊
(159669)
经济(159669)
研究(95898)
中国(74345)
(67435)
(53932)
管理(45913)
农业(45080)
学报(43322)
科学(42364)
(39476)
金融(39476)
大学(34816)
教育(34762)
学学(32852)
业经(30634)
技术(27206)
财经(25141)
(22572)
经济研究(22093)
问题(21706)
(21625)
农村(16691)
(16691)
(16522)
农业经济(15814)
世界(15592)
(15376)
现代(15153)
技术经济(14969)
共检索到497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振义  
对农民集体土地产权流转的管理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行农民集体土地产权流转管理机制的不完善是滋生土地违法使用甚至于“土地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在对现行农民集体土地产权流转管理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现行管理制度的缺失,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民集体土地产权流转管理机制的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商春荣  王冰  
在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框架下 ,两种不同用途的土地流转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景象 :激而不活的农地流转与禁而不止的建设用地流转。集体所有制是农地和建设用地共同的产权基础 ,其固有缺陷 ,如“内公外私”、产权主体不明、权利束残缺等造成土地使用权交易成本高昂 ,构成了农地和建设用地流转的共同障碍 ;其产权制度的显著差异产生对农地和建设用地流转的不同激励 ,从而形成土地流转状况的强烈反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贾生华  
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贾生华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农村多数地区相继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进入奔小康的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进一步改革农地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农村基层的实践探索也丰富多彩。从已经取得的成果和进展来看,单纯研究解决农地制度改革问题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兰世惠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一个农业大国土地制度的重要性高于全社会的任何制度。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合理的土地制度设计,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土地资源有限,人地关系紧张。如何对农村集体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和高效的配置,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成为我国土地制度和流转机制必须解决的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超华  
自上世纪80年代,农村集体土地的非法流转便开始蔓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经济利益的驱使;二是土地管理的失范;三是政策与法律间存在不协调。因此,需要从农民、社会各界、政府以及政策法律方面入手,多方面协调完善,才能抑制非法流转现象,保护好农村耕地,进而保障粮食安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莉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产权主体不明、产权界限不清、产权残缺等内在缺陷 ,导致农民利益没有合法保障 ,尤其在农地被征用过程中 ,农民利益受到严重侵害 ,失地农民生存危机凸现 ,成为社会安定的巨大隐患.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传新  何超群  
近年来,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并在探索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原因在于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在操作上还存在很多不确定甚至矛盾的地方,导致集体土地征收和流转行为不规范,土地利用效率低,甚至损害了农民利益。因此,探讨新形势下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完善的有效途径,尤为必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全宝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四次演变:第一次是解放初期的土改时期,实行的是均田私有制;第二次是合作化时期,实行的仍然是土地私有制,但两权分离,所有权属农户,使用权归合作社;第三次是公社化时期,实行集体所有制,即土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曲福田  田光明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清和产权制度的激励约束等功能的缺失,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低效、农民权益受损问题较为严重。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和着力点,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城乡统筹要求改变城乡二元基础制度,从制度上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让城乡要素以价格信号进行流动,同时农民权益能够得到保护并分享工业化、城市化要素价值增值收益。土地资源是农村的重要资源,如何通过土地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土地制度的激励约束以及资源配置的功能,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保护农民权益,成为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尝试从城乡统筹角度出发提出集体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贾生华  
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整体配套改革贾生华(浙江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一、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现状和改革原则谈到农村集体土地,人们自然会想到耕地等农业用地,这是不全面的。就面积而言,以各类“四荒”土地为主的后备土地资源比农地还要大。从资产价值来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继瑞  
随着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从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出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形成了"三权分置"的农地产权制度体系。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三权分置"的制度体系,既创新了农村集体土地的产权制度安排,又避免了农地改革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两级分化",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因此得以"再次创新"。这种新型农地产权制度体系既坚持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促进了农地承包权的稳定,更活化了我国农地经营权,从而更好地满足了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三农"发展需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春阳  
关于建立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探讨刘春阳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是“稳制”、“活田”和实现农业规模经营、集约经营的客观要求,勿庸置疑,应该肯定和允许,笔者不必赘述。我们所应当做的是及时顺应农村经济发展对土地流转的客观要求,建立起相应的流转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带动了中国二十多年的农地制度变迁,各地在农地使用权方面创造了多种制度形态,提高和优化了土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但是,因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过多,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土地制度的创新,并未完全消除土地在社区和集体内农户之间的重新调整和流动,从而决定了土地调整和土地使用权流转一直是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中的普遍现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谭峻  
产权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从农民私有到集体所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并通过土地登记逐步稳定下来。我国应加强农村地籍管理制度的建设,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登记制度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明确各类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利范围及权利内容,发挥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财产价值,充分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使土地产权制度在建立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