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14)
2023(10512)
2022(8824)
2021(8486)
2020(7330)
2019(17287)
2018(17565)
2017(34899)
2016(18987)
2015(22350)
2014(22704)
2013(22829)
2012(20818)
2011(18957)
2010(19543)
2009(18660)
2008(18696)
2007(17228)
2006(15265)
2005(13713)
作者
(56784)
(47595)
(47566)
(45404)
(29775)
(22864)
(21566)
(18761)
(17684)
(17019)
(16017)
(15971)
(14965)
(14909)
(14816)
(14747)
(14555)
(13862)
(13722)
(13647)
(11961)
(11959)
(11782)
(10892)
(10841)
(10799)
(10744)
(10487)
(9710)
(9615)
学科
(87871)
经济(87800)
(57142)
(50790)
管理(48047)
方法(39959)
数学(36616)
数学方法(36021)
(35471)
企业(35471)
农业(33423)
中国(24336)
业经(23031)
(18341)
(17948)
地方(17049)
(16552)
贸易(16544)
(16155)
(14947)
(13893)
银行(13869)
(13284)
(13176)
农业经济(12460)
(12017)
(11990)
金融(11988)
(11865)
理论(11509)
机构
学院(287828)
大学(281515)
(119605)
经济(117058)
管理(110938)
理学(95490)
理学院(94536)
管理学(92721)
研究(92661)
管理学院(92223)
中国(73807)
(65316)
(59129)
科学(56856)
(53723)
农业(50241)
(47845)
业大(47836)
中心(44477)
(43798)
研究所(43101)
财经(42386)
(38209)
北京(37364)
(36493)
师范(36172)
经济学(35431)
(35043)
经济管理(32604)
经济学院(32212)
基金
项目(181782)
科学(141348)
研究(134906)
基金(129142)
(111265)
国家(110266)
科学基金(93703)
社会(83961)
社会科(79184)
社会科学(79157)
(73556)
基金项目(68298)
教育(61912)
(60304)
自然(59266)
编号(57965)
自然科(57805)
自然科学(57791)
自然科学基金(56703)
资助(53932)
成果(46727)
(40489)
重点(40456)
(40431)
课题(39249)
(37223)
(36298)
创新(34781)
科研(34751)
教育部(34051)
期刊
(137344)
经济(137344)
研究(80807)
(68392)
中国(54929)
农业(46303)
学报(43570)
科学(40949)
(39316)
管理(35505)
大学(33758)
学学(32133)
(29757)
金融(29757)
业经(29438)
技术(28675)
教育(27498)
(21995)
经济研究(20265)
财经(20234)
问题(20015)
(17247)
统计(16411)
(16118)
技术经济(15541)
农业经济(15363)
农村(15353)
(15353)
商业(14535)
(14455)
共检索到425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新利  
(一)现行农村物流运作模式运行环境 农村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20多年来农村的经营体制、市场化程度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使连接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营销渠道以及包含于其中的商流、物流,各方面的参与者及其功能也发生了变化。目前农村的物流运作环境具有以下特征。 1.计划经济体系被打破,绝大部分商品流通不再受国家指令性计划的直接控制,而是通过市场进行调节,农村及城镇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社会分工合作进一步加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远红  
农村物流体系的构建,关键是选择有效的农村物流发展模式。目前,我国农村物流发展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各地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所取得的成效也不尽相同。通过对目前主要的农村物流运营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其成功之处和存在的缺陷,为适应农村物流所呈现出的新趋势,结合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对选择可行的农村物流发展模式提出了建议,以期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心毅  吴萍  
土地流转是优化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途径,而流转模式是决定土地流转成功与否的关键。将现行土地流转模式归纳为基础模式、新型模式和地方典型模式,对其优点、不足及适用条件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表明有组织的流转模式更具有效率,不同地区应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流转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玉峰  高亚楠  
近年来,社会各界聚焦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民,而农民问题的关键又在于农民的综合素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迫在眉睫。根据培训组织者的不同,农村劳动力培训模式可以归纳为政府主导型、企业参与型、学校主办型以及农民自主型四种模式。基于不同培训模式的特点探讨了相关组织者的培训需求、行为及其效果,并为不同培训模式的完善提供了有效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效果。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阿兴  叶楠  
小额保险既是小额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效的金融扶贫手段。本文对我国农村小额保险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保险中介机构在农村小额保险的营销中具有特殊的技术服务与产品创新作用,建议根据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农业风险差异性大等特点,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小额保险经营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宇飞  
建设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加强和完善农村物流体系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尤其在国务院提出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物流业的发展举足轻重。要做大做强物流业,农村物流工程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为此,目前社会上开始了农村物流中心的建设热潮。本文分析了国外在发展农村物流方面的经验,并根据我国农村物流的现状,对完善农村物流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分析,提出了农村物流系统的发展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远红  
我国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构建,是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现状,提出邮政企业作为农村物流主体,具有独特的优势,是我国农村物流发展模式的有效选择,并提出了相关的发展措施和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新利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农村物流模式呈现出一些新趋势,如以顾客为核心,小批量、个性化,准确性和即时性,可持续发展以及适应性等。本文认为,考虑到目前和未来农村、城镇基础建设、领导者素质以及国内外竞争环境变化等因素,我国农村物流运作模式可设定为功能混合、功能整合、物流一体化和供应链管理等四个阶段,农村物流组织结构应同时在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向扁平式智能组织结构模式的方向发展。农用品物流流程再造,在企业内部应以农村物流特点为基础,适应高效率低成本的要求,对企业物流业务流程进行信息化改造;而在企业外部则必须对供应链上各个环节进行系统优化,通过建立供应链战略联盟,对原材料和产成品由供应地流向消费地的所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常原华  叶浩男  
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农村物流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为我国农村物流发展模式提出了四点建议。首先为农村物流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向虚拟农业供应链方向发展,同时与农户合作形成产供销一体化,最后引入拍卖制,促进交易规范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常原华  叶浩男  
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农村物流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为我国农村物流发展模式提出了四点建议。首先为农村物流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向虚拟农业供应链方向发展,同时与农户合作形成产供销一体化,最后引入拍卖制,促进交易规范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舒忠  
互联网经济时代为农产品物流发展带来了新驱动力,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信息化水平低、资源整合困难、物流成本偏高等问题。文章提出,要创新发展物流模式,培养专业人才,构建物流信息与配送方式,推动农产品现代化物流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舒忠  
互联网经济时代为农产品物流发展带来了新驱动力,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信息化水平低、资源整合困难、物流成本偏高等问题。文章提出,要创新发展物流模式,培养专业人才,构建物流信息与配送方式,推动农产品现代化物流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孟岩  
合理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对切实解决农民医疗卫生问题,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正在试点的新型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借助保险学原理及相关的经济理论,结合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对新农合的补偿模式进行分析,提出新农合补偿模式的选择应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由此提出一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