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58)
- 2023(15118)
- 2022(12999)
- 2021(11910)
- 2020(10205)
- 2019(23391)
- 2018(23112)
- 2017(45346)
- 2016(24561)
- 2015(27844)
- 2014(27998)
- 2013(28210)
- 2012(26532)
- 2011(24385)
- 2010(24916)
- 2009(23838)
- 2008(23850)
- 2007(21783)
- 2006(19855)
- 2005(18206)
- 学科
- 济(125048)
- 经济(124859)
- 业(74717)
- 管理(71667)
- 企(53405)
- 企业(53405)
- 农(51954)
- 方法(45744)
- 数学(39152)
- 数学方法(38816)
- 农业(34278)
- 中国(31579)
- 业经(30426)
- 财(29232)
- 制(27251)
- 地方(26592)
- 学(23647)
- 贸(19380)
- 贸易(19368)
- 体(19035)
- 银(18774)
- 易(18746)
- 银行(18740)
- 行(17957)
- 融(17251)
- 金融(17246)
- 和(16977)
- 发(16847)
- 环境(16514)
- 策(16279)
- 机构
- 学院(368281)
- 大学(367556)
- 济(164635)
- 经济(161332)
- 管理(139646)
- 研究(128577)
- 理学(119079)
- 理学院(117792)
- 管理学(115975)
- 管理学院(115305)
- 中国(101137)
- 财(77930)
- 京(77638)
- 科学(75067)
- 农(74121)
- 所(66038)
- 财经(60223)
- 中心(59439)
- 研究所(58937)
- 江(58125)
- 农业(56955)
- 业大(56023)
- 经(54290)
- 经济学(50846)
- 北京(49025)
- 范(47105)
- 师范(46718)
- 经济学院(45548)
- 州(45052)
- 院(44975)
- 基金
- 项目(230672)
- 科学(181599)
- 研究(171661)
- 基金(167718)
- 家(144927)
- 国家(143637)
- 科学基金(122223)
- 社会(112638)
- 社会科(105772)
- 社会科学(105738)
- 省(90209)
- 基金项目(88803)
- 教育(77284)
- 自然(75356)
- 划(74734)
- 自然科(73490)
- 自然科学(73470)
- 自然科学基金(72183)
- 编号(70008)
- 资助(67683)
- 成果(57993)
- 部(52545)
- 重点(51796)
- 发(51179)
- 课题(48294)
- 创(47438)
- 制(46625)
- 国家社会(46486)
- 教育部(44881)
- 创新(44431)
- 期刊
- 济(197782)
- 经济(197782)
- 研究(115129)
- 中国(79385)
- 农(74681)
- 财(61050)
- 学报(55456)
- 科学(53239)
- 管理(50235)
- 农业(49978)
- 大学(43212)
- 学学(41084)
- 融(40130)
- 金融(40130)
- 业经(34300)
- 教育(33616)
- 财经(31036)
- 技术(30623)
- 经济研究(30186)
- 问题(26982)
- 经(26743)
- 业(24499)
- 技术经济(19941)
- 世界(19739)
- 贸(19565)
- 版(19061)
- 统计(18051)
- 经济问题(17702)
- 理论(17338)
- 农村(16885)
共检索到576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小鱼 王翠英
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已经实行20多年了,现在很有必要对它的绩效进行一番认真的考察和总结。不可否认,该制度实行之初,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的确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无论是在经济效率还是在社会效益方面,它的弊端已经越来越明显。如农村经济徘徊不前,农地流转不畅, 土地交易价格扭曲、土地市场发育迟缓,耕地急剧减少、国家粮食安全受到威胁,农民土地权益缺失,并且造成大量“三无”人群和严重的社会隐患等等。事实证明,对于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很有必要再做一番脱胎换骨的大手术, 使之重新焕发活力,带动我国农村经济以至国民经济再来一次大的飞跃。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绩效 经济 社会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邵彦敏
近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土地制度的深刻变革,变革的核心是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这种制度变迁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帕累托改进的性质,但在某些方面还有待于发展和完善。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设的思路:以现行产权制度为基础,通过修订和完善,不断发挥现行产权制度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产权理论 土地产权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乔惠波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虽然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其内在制度缺陷已经越来越明显。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对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进行深入分析,在比较各种土地制度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制度 集体所有制 承包经营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乔惠波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虽然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其内在制度缺陷已经越来越明显。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对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进行深入分析,在比较各种土地制度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制度 集体所有制 承包经营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炎
一方面农业现代化需要加速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但另一方面现有的土地家庭承包制又不能轻易动摇。借助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需要以国家的力量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解决农村社会保障为前提推进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关键词:
土地制度 法经济学 家庭承包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莉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产权主体不明、产权界限不清、产权残缺等内在缺陷 ,导致农民利益没有合法保障 ,尤其在农地被征用过程中 ,农民利益受到严重侵害 ,失地农民生存危机凸现 ,成为社会安定的巨大隐患.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 制度缺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亦琴
一、新制度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流转传统体制框架下,我国农村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农村土地实行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依存于这种制度背景和经济结构,农民对土地有着高度的依赖性,土地在相当高程度上承担着养育、就业、保险和生活福利保障功能,远甚于体现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生产要素"的生产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仁泉 陈平
以农业总产值,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为绩效标准,对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对农村产量变化的绩效实证计量,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发现这时期财产权清晰、经营自由的农村土地制度绩效明显趋好,反之则趋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乃安
土地制度是解决农民问题、调动其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我国土地制度经历了"分地-合地-承包-集中"的四阶段变化,实现了让农民有土地、确立了农村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了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村基本制度、引领了土地经营权适度规模经营等主要的工作目标,充分体现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导向、始终基于充分调动人民的参与热情与生产积极性和始终坚持公有制主体性质不动摇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土地制度 制度演变 集体所有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乃安
土地制度是解决农民问题、调动其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我国土地制度经历了"分地-合地-承包-集中"的四阶段变化,实现了让农民有土地、确立了农村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了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村基本制度、引领了土地经营权适度规模经营等主要的工作目标,充分体现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导向、始终基于充分调动人民的参与热情与生产积极性和始终坚持公有制主体性质不动摇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土地制度 制度演变 集体所有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祝志勇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旨在调整农村社会生产关系 ,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潜在利润是否能转化为现实 ,是由目前农村生产力和农村社会主体力量的结构 (政府、农民 )共同决定的。
关键词:
农村土地 流转制度 政治经济学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燕纯 韩书成 李丹 熊建华
[目的]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梳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制度变迁过程,并对"三权"各自的权能进行分析,针对现存集体所有权主体缺失、土地承包权权能混乱、土地经营权性质不清等问题解释其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运用文献综述法、对比法对农村土地试行"三权分置"后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各自权能进行划分和界定,理顺三者关系。[结果](1)"三权分置"是农村土地产权权能的进一步分解与细化,集体所有权被赋予更完整的土地所有权能;(2)"三权分置"过程中承包地流转路径得到进一步强化,打破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成员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伟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主要缺陷进行了分析,在对我国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创新实践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4点建议。
关键词:
农村土地 股份合作制 制度经济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俊超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是:土地产权归属安排不当、权责混乱;与农村户籍挂钩"按人均包"的土地权益分配和调整方式,带来土地所有权主体不合理的易位;农民无偿或低偿使用农村土地,土地的所有权不能在经济上得到实现,弊端丛生。就此本文提出以下改革方案:①实现农村土地国有化、赋予农民长期的农村土地使用权,废除农村土地"按人均包";②建立完备的农村国有土地管理体系,实行农村国有土地垂直管理;③适时开征农业土地使用税;④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建立城乡协调的社会保障体系;⑤重塑农村农民社区组织。即,实现"农村土地国有+土地垂直管理+农村农民社区组织公共管理+家庭经营"的农村土地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