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70)
2023(16614)
2022(14377)
2021(13437)
2020(11401)
2019(25806)
2018(25883)
2017(49994)
2016(27396)
2015(30980)
2014(30662)
2013(30421)
2012(28098)
2011(25597)
2010(25969)
2009(24380)
2008(24019)
2007(21611)
2006(19566)
2005(17451)
作者
(81362)
(67738)
(67304)
(63755)
(42788)
(32603)
(30176)
(26414)
(25711)
(24181)
(23006)
(22896)
(21684)
(21505)
(21007)
(20693)
(20162)
(19976)
(19505)
(19350)
(16970)
(16929)
(16372)
(15618)
(15243)
(15232)
(15144)
(15072)
(13867)
(13460)
学科
(108562)
经济(108410)
(85058)
管理(81246)
(63013)
企业(63013)
(49462)
方法(45267)
数学(38951)
数学方法(38495)
农业(32724)
中国(31204)
(29189)
业经(28545)
(27031)
(24006)
地方(21019)
技术(20855)
(20111)
贸易(20097)
(19598)
(19511)
银行(19452)
(18705)
(18627)
(17353)
金融(17350)
理论(17025)
环境(16955)
(16839)
机构
大学(395560)
学院(394587)
(159328)
经济(155870)
管理(154146)
研究(135915)
理学(132651)
理学院(131201)
管理学(129024)
管理学院(128325)
中国(104119)
(85317)
科学(84283)
(81223)
(75362)
(69548)
业大(64909)
农业(62936)
研究所(62865)
中心(61676)
(59748)
财经(58848)
北京(53905)
(53408)
(50812)
师范(50288)
(48783)
(47688)
经济学(46844)
财经大学(43404)
基金
项目(263587)
科学(206358)
研究(193092)
基金(190369)
(167047)
国家(165597)
科学基金(140711)
社会(120941)
社会科(114223)
社会科学(114191)
(103404)
基金项目(101194)
自然(91254)
自然科(89013)
自然科学(88990)
自然科学基金(87427)
教育(86811)
(86649)
编号(79338)
资助(77497)
成果(64943)
重点(59057)
(58267)
(56895)
(55924)
课题(54322)
创新(52350)
(50654)
科研(50071)
国家社会(49458)
期刊
(182873)
经济(182873)
研究(119353)
中国(81806)
(79612)
学报(65852)
科学(60507)
管理(56476)
(56273)
农业(53792)
大学(50322)
学学(47569)
教育(42463)
(39496)
金融(39496)
业经(33484)
技术(33192)
财经(28747)
经济研究(27143)
(26602)
问题(25023)
(24491)
(20273)
科技(20173)
理论(19494)
技术经济(19453)
图书(19072)
现代(18216)
业大(17980)
实践(17705)
共检索到596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美玲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这一制度安排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地制度作为规范人们在农业生产上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其内容包括农地的产权制度,农地的经营制度,农地的流转制度和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邓大才  
农地产权制度是指农地作为财产客体的各种权力的总称,包括所有权、承包权、占有权、经营使用权、收益分配权、处置权、抵押权、开发权等权能,其中所有权制度和使用权制度构成产权制度的核心,其他的制度都是围绕这种大制度展开的。改革前,我国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曾宪明  
公平与效率是我国农地制度变迁一直面临的两难抉择。我国农地制度的变迁过程与其说是尝试不同的制度安排过程,不如说是公平与效率的博弈过程。现行农地制度中农地分配、农地调整、农地流转、农地征用等方面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本质上都是公平与效率的博弈。我国农地制度进一步变迁的方向是实现公平与效率并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风田  
一、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产权残缺 (一)虚设的所有权 首先现行土地所有权者地权界定不清。《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办法》对此规定:农村土地应该由村所有,也可以由乡村所有和组所有。在此规定下,现实中的“集体所有”大多数为村民小组所有,但也有地权界定不清楚的,常常引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虚置。这个问题表面上看没什么了不起,但实际上土地所有权不明晰,侵蚀行为就难免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宇  
中国经济客观上存在的区域差别和在农地经营上存在的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的比较优势,不同农地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别。如“两田制”尽管在全国都有表现,但最多的制度安排却集中于中部地区;“规模经营”则明显地在大城市郊区和沿海发达地区表现出较强烈地制度供给冲动。因此,本报告例举“两田制”、“规模经营”以及“四荒”使用权拍卖三种在全国范围最多分布、影响最大的三种比较典型的制度创新类别,分析其起源、方式和制度绩效。
[期刊] 改革  [作者] 雷原  
一)中国农村改革已经走过20个年头。在这20年中,我国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在近期并不可能改变的约束条件下,在各个可能的方面都进行了充分的探索和反复的试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土地制度形式,也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然而,不管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家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梅华  
"三农"问题不能回避农村土地制度问题。建国以来,我国农地制度几经变迁。现行农地制度在其推行三十年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三种模式只能是理论,而在现实中是难以付诸实践的。作为一种全国性的农地制度,家庭联产承包制仍是制度变迁的基础,但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议进行一些诱致性创新:切实加快农村政治体制改革,放手村民依法自治,明确农地产权主体地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促进土地自发流转;政策导向上要尽量开辟活动空间,允许和鼓励群众自主创新;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文化教育,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艳  高兴民  
本文主要从经济学意义上解读公平、效率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在我国现有的农地制度下虽然体现了公平,但这种公平只是一种相对的公平,公平被后却隐含着许多的不公平,并且牺牲了农地应有的效率。因此,在坚持农地承包制的基础上,发挥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功能,利用市场配置农地资源,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长明  
本文介绍了一些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农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形式和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定光平  韩冰华  
农地租赁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农地资源均分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调节农地资源余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唯一可行的市场运作方式。目前,农地租赁是按照市场供求规律纠正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非市场化运作的有效手段,也是以市场化方式使农村集体土地从分散经营走向集中经营的有效途径,还是一种具有合作经济性质的新的“联产”形式。基于公平和效率并重的农地租赁制度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制度保障。农地租赁制度的重建符合农地使用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原则,可以以最小化的改革成本获得最大化的改革绩效。因此,农地租赁制度将是我国农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晓星  
中国农地的具体使用,正日益分化为两种制度:分户使用的确权确地制度,以及由农地组织使用的确权不确地制度。应当从农业外部而不是内部,从农业对于非农产业的相对价格变迁来探究当代农业成为弱质产业的根本原因,从而得出两种农地制度分别产生的理由。为此提出"双重合约"这一理论新框架。鉴于任何交易与合约都具有外部性,因此一切合约都是内外合约相结合的双重合约,其中"内公外私"双重合约是一般组织的基本特征。农地制度的双重合约,是分别由宏观外部和微观村社内部的农业与非农产业,以及内部农户之间的合约构成的,由于这些内外合约的产权性质不同而构成不同的农地制度。两种农地使用制度的分别产生,取决于组织即内公外私合约是否产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举  
在农地制度分析中制度效率分析应当与具体制度环境条件相结合。在稳定的宪法性秩序下,农地制度创新的可行路径是构建保障公平的农地权利交易机制。在影响农地制度变迁的非正式约束中群体共识起着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村民自主治理是当前保障和实施农民土地权益的可行性方法,而群体共识的再造和转换是促进农民自主治理的基础。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徐文  
文章认为我国现行教育产权制度存在教育机构行政化色彩浓重、学校资本所有权与学校所有权的错位等弊端。要革除这些弊端,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产权制度,理顺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社区、学校、家长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产权关系,完善学校的内部治理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