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01)
- 2023(3346)
- 2022(2950)
- 2021(2895)
- 2020(2558)
- 2019(5926)
- 2018(5965)
- 2017(12525)
- 2016(6688)
- 2015(7398)
- 2014(7465)
- 2013(7641)
- 2012(7446)
- 2011(6739)
- 2010(6963)
- 2009(6703)
- 2008(6832)
- 2007(6029)
- 2006(5719)
- 2005(5165)
- 学科
- 济(26466)
- 经济(26438)
- 管理(17047)
- 业(15792)
- 方法(11141)
- 中国(10918)
- 数学(10403)
- 数学方法(10275)
- 企(10263)
- 企业(10263)
- 农(8694)
- 财(7626)
- 制(7590)
- 银(6456)
- 银行(6449)
- 行(6223)
- 贸(6074)
- 贸易(6069)
- 易(5920)
- 农业(5578)
- 地方(5321)
- 税(5153)
- 税收(4847)
- 融(4847)
- 金融(4846)
- 收(4811)
- 业经(4765)
- 度(4376)
- 制度(4373)
- 环境(4347)
- 机构
- 大学(97587)
- 学院(97070)
- 济(41616)
- 经济(40509)
- 研究(34689)
- 管理(34628)
- 理学(28765)
- 理学院(28355)
- 中国(28304)
- 管理学(27894)
- 管理学院(27711)
- 财(23177)
- 京(22055)
- 科学(19433)
- 财经(17509)
- 所(17407)
- 经(15682)
- 中心(15663)
- 研究所(15075)
- 江(14982)
- 北京(14777)
- 范(13569)
- 师范(13477)
- 院(13210)
- 农(13159)
- 经济学(12926)
- 财经大学(12791)
- 州(12282)
- 经济学院(11850)
- 业大(11707)
- 基金
- 项目(55667)
- 科学(43457)
- 研究(42068)
- 基金(40107)
- 家(34559)
- 国家(34315)
- 科学基金(28603)
- 社会(26263)
- 社会科(25000)
- 社会科学(24997)
- 基金项目(21520)
- 省(20675)
- 教育(19261)
- 划(18392)
- 编号(17736)
- 自然(17683)
- 自然科(17199)
- 自然科学(17194)
- 自然科学基金(16829)
- 资助(16452)
- 成果(15075)
- 部(12884)
- 课题(12601)
- 重点(12404)
- 发(12214)
- 教育部(10865)
- 国家社会(10856)
- 创(10817)
- 性(10577)
- 人文(10486)
共检索到155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宇琛 田志强 吝含伟
核心提示空间规划职责由自然资源部统一管理后,我国空间规划改革的前期探索落下帷幕。但各空间类规划在体系、内容、标准等方面仍存在差异和矛盾。文章通过梳理已有空间类规划在规划体系和规划标准的主要矛盾,分析规划间矛盾原因及由此产生的衔接问题,提出了新时代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统一规划标准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星烁 高中卫 杨滔 石春晖
我国城镇化正处于从重视速度到重视质量的转型发展阶段,许多城市尝试通过城市设计来改善城市风貌、优化城市形态、提升城市品质。然而,由于城市设计本身概念上的模糊,如何将城市设计与现有法定城乡规划管理体系有效衔接,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明确城市设计的内涵,并回顾其在我国的发展;其次分析总结城市设计在规划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国际经验,提出将城市设计与现有规划管理体制结合的思考与建议。具体建议包括(1)城市设计不单独成为规划类型或体系,而是将城市设计作为工具,将其成果纳入并依托已有法定规划体系实施;(2)在规划实施管理各环节中强调和明确依据城市设计提出的控制内容;(3)通过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加强公众参与城市设计;(4)探索城市特色风貌清单制度和负面清单制度。
关键词:
城市设计 风貌管控 规划管理 制度创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星烁 高中卫 杨滔 石春晖
我国城镇化正处于从重视速度到重视质量的转型发展阶段,许多城市尝试通过城市设计来改善城市风貌、优化城市形态、提升城市品质。然而,由于城市设计本身概念上的模糊,如何将城市设计与现有法定城乡规划管理体系有效衔接,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明确城市设计的内涵,并回顾其在我国的发展;其次分析总结城市设计在规划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国际经验,提出将城市设计与现有规划管理体制结合的思考与建议。具体建议包括(1)城市设计不单独成为规划类型或体系,而是将城市设计作为工具,将其成果纳入并依托已有法定规划体系实施;(
关键词:
城市设计 风貌管控 规划管理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先鹏 鲍维科 李修连
由于现行空间规划类法律分散在多部单一资源要素的法律法规中,导致相关理念片面化、体系复杂化、法律碎片化等问题,亟待通过国土空间规划统一立法,实现空间规划法律体系的统一和完善。在此背景之下,本文阐述了国土空间规划统一立法的重要意义,并就国土空间规划立法如何与多个资源要素立法的法律衔接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罗文
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衔接是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的现实需要。本文分析了当前规划衔接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开展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评估、加强“三区三线”与风景名胜区规划衔接、完善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体系建设等建议,以期为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制度环境提供思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坤 许景权
确保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之间充分衔接并形成规划合力,是建立国家规划体系的重要环节。虽然“两规”衔接工作受到重视,但总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准确把握规划从业人员对“两规”衔接的共识与分歧,对促进“两规”衔接显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此类研究目前尚处空白。通过对规划从业人员的实证调研,分析了其对“两规”衔接的法律地位、牵头主体、内容重点等问题的认知情况,及其对“两规”衔接必要性和实践效果等方面的感知评价,以期为深入开展“两规”衔接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田五红 胡斌 冯善元 叶菁
本文探析了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的关系及其衔接问题,提出了厘清国土空间规划与管制事权、强化空间尺度与管制规则关联程度、利用市场调节增强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灵活特性等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体系,提高国土空间治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德忠
上海教育的"十二五"规划要与全市的"十二五"规划相衔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发展目标要求进一步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上海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很清晰的,就是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龙花楼 刘永强 李婷婷 万军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与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两项重要内容。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出台,未来我国城乡建设必将面临更大的环境压力。本文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在对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三界四区"及环境保护规划中的环境功能分区和生态红线的内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基于环境承载力评价对"三界四区"和环境功能分区进行衔接,并根据生态红线对"三界四区"的划分进行微调,以期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及其实施过程中的有效衔接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孔韬
将英国BTEC的学历教育与英国行业职业标准有机结合,能更好地使BTEC教育按照国际化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格实施对学生的培养。通过制定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大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实践教学内容,创造仿真模拟的企业教学环境,引入英国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实施"过程+结果"的考核方法等构建与英国职业标准相衔接的BETC教学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夏婷婷
职业标准是指根据职业工作内容,对从业者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提出的系统化要求准则,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标准。高校需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组织机制建设,从而为课程改革提供完善的保障,实现院校课程与社会职业标准的有效衔接,培养满足行业、企业职业要求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
职业标准 高校 课程改革 技能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宇红 齐再前 黄先开 孙晓鲲 罗映霞 支芬和
中职、高职、职业教育本科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衔接不是简单地通过培养方案、课程进行叠加来拉长培养年限,也不是将先理论后实践、先基础知识后专业知识这种学科体系下的课程进行粗放式取舍的方式来衔接,而是迫切需要通过顶层设计形成衔接体系的方法论,形成该体系的基础逻辑与运行规律。本文针对目前中职、高职、职业本科衔接中存在的多个标准、重复设课、多套体系、没有理论统领、课程边界模糊等问题,提出三个转化和五个步骤的方法论,并以销售专业的教学标准设计为例呈现其不同教育等级之间衔接的方法和步骤,从而构建职业教育统一的教学标准体系,为构建职业教育体系提供理论基础和教学框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邵世光 王月穆
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策略,是指中高职学校分别依据《国家职业标准》,针对培养目标所设定的职业(岗位)群,按照中级工和高级工的要求,各自确定教学内容的办法和途径。步骤是:确定培养目标,设置职业(岗位)群,确定学习内容模块,构建课程体系。
关键词:
国家职业标准 中高职学校 课程衔接 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邵世光 王月穆
以《国家职业标准》作为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主要介质时,会受到《国家职业标准》尚不完善、与正规学校教育培养目标不同,以及中、高级工知技要求界限有时欠清楚等制约;建议以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等补充尚未出台的职业标准,将职业特定技能与核心技能放到同样的高度去对待,根据企业、学校的实际把握等级差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蕾蕾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基础是教育教学标准的衔接,需要在专业发展、课程建设,教学活动及考核评价体系中建立相应的衔接上的标准。弄清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异同之处,建构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制定相关的专业教学衔接标准,加强中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等环节,并加强中职学校、高职学院、社会三方的协同,通过价值与标准的共享实现育人节奏的同频共振,大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中职教育 高职教育 教育衔接 标准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