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10)
- 2023(17008)
- 2022(14387)
- 2021(13807)
- 2020(11469)
- 2019(26591)
- 2018(26550)
- 2017(50549)
- 2016(28198)
- 2015(32219)
- 2014(32810)
- 2013(31108)
- 2012(28532)
- 2011(25833)
- 2010(26053)
- 2009(23071)
- 2008(22206)
- 2007(19466)
- 2006(17030)
- 2005(14743)
- 学科
- 济(100242)
- 经济(100119)
- 管理(75988)
- 业(70382)
- 企(57270)
- 企业(57270)
- 方法(47798)
- 数学(41799)
- 数学方法(41208)
- 中国(34111)
- 农(29240)
- 财(26596)
- 教育(24764)
- 学(23787)
- 业经(22807)
- 理论(21665)
- 制(20735)
- 地方(19178)
- 农业(19167)
- 贸(18386)
- 贸易(18377)
- 技术(17923)
- 易(17879)
- 银(17061)
- 银行(17012)
- 和(16308)
- 行(16262)
- 务(16236)
- 财务(16153)
- 财务管理(16114)
- 机构
- 学院(388963)
- 大学(388105)
- 管理(147638)
- 济(144789)
- 经济(141331)
- 理学(127995)
- 研究(127412)
- 理学院(126515)
- 管理学(124092)
- 管理学院(123364)
- 中国(90248)
- 京(83605)
- 科学(78913)
- 财(68636)
- 所(63025)
- 农(59519)
- 范(58898)
- 师范(58385)
- 研究所(57506)
- 中心(57368)
- 江(57183)
- 业大(56612)
- 财经(55287)
- 北京(53149)
- 经(50321)
- 技术(48675)
- 师范大学(47369)
- 院(46813)
- 农业(46631)
- 州(46290)
- 基金
- 项目(263795)
- 科学(207712)
- 研究(200170)
- 基金(186778)
- 家(161731)
- 国家(160237)
- 科学基金(137082)
- 社会(121865)
- 社会科(115075)
- 社会科学(115047)
- 省(105465)
- 教育(99256)
- 基金项目(98729)
- 划(89894)
- 自然(88073)
- 自然科(85990)
- 自然科学(85964)
- 编号(85696)
- 自然科学基金(84373)
- 资助(76658)
- 成果(70790)
- 课题(61350)
- 重点(59964)
- 部(59301)
- 发(56668)
- 创(54796)
- 项目编号(52172)
- 教育部(51455)
- 创新(50814)
- 年(50198)
- 期刊
- 济(154164)
- 经济(154164)
- 研究(118806)
- 中国(78543)
- 教育(74854)
- 学报(60215)
- 科学(53950)
- 管理(53391)
- 农(53328)
- 财(51069)
- 大学(46802)
- 学学(42717)
- 技术(40536)
- 农业(37210)
- 融(29705)
- 金融(29705)
- 业经(26927)
- 财经(26409)
- 经济研究(24581)
- 职业(22658)
- 经(22579)
- 问题(20580)
- 图书(20550)
- 业(18095)
- 理论(18051)
- 科技(17649)
- 坛(17644)
- 论坛(17644)
- 版(17488)
- 技术经济(17066)
共检索到564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任平 代晓容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体现经济和产业、个体发展以及教育体系自身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多层次、多种类,涵盖初、中、高等的职业教育体系。同时还存在诸如职业教育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渗透与沟通失衡、中高职教育层次不衔接的问题。未来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为重点,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和中高职的无缝衔接。
关键词:
职业教育体系 中高职衔接 普职沟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涛
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特点。我国中高职衔接工作起步晚,发展速度与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个体发展比较而言更是缓慢,这一现象在西部地区尤为严重。本文通过笔者近三年在中高职衔接工作中的摸索实践,总结了一套工作经验,希望对中高职衔接的发展,特别是西部地区的中高职衔接工作起到一定推进作用。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中高职衔接 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詹先明
加强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构筑终身教育"立交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当前的衔接与沟通中,存在教育观念落后、学制不连贯等问题,造成教育发展的结构性失衡。因此,建构完整的学位序列,加快推进高职本科发展,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建立职业教育一体化培养机制等,都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加强衔接与沟通不可或缺的方面。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衔接 沟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少华
中高职衔接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实现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最终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国内外中高职衔接现状的阐述,针对当前我国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包括:适应区域产业需求,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保障体系;建立课程标准,强化内容衔接;强化师资建设,统筹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
现代职教体系 中高职衔接 技能型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坤 陈粟宋
中高职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了中高职对口自主招生衔接、中高职三二分段衔接、"3+1"专本衔接等三种中高职衔接模式,并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管理等方面初步建立了衔接培养机制。
关键词:
中高职 衔接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素霞 宋涛
本文针对我国职业教育及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对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管理进行分析,提出中高职衔接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路,探索中高职衔接过程中课程改革及教材建设的路径。这对我国中高职衔接教育以及建设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强化教学过程质量管理,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尔宁
本文介绍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分段培养的概况,指出课程体系衔接是分段培养中最重要的一环,并以自动化专业"3+4"分段培养为例,提出了广泛开设公共课、逐步深化基础课、营造真实的实习环节、引入企业力量拓展职业能力、推进教材开发、建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等的课程衔接思路。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构建 课程衔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郝克明
职业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和高中后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是21世纪相当长时期我国人力结构和教育结构调整时必须考虑的关键环节,它的发展关系到行业和企业的生存、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熔 毛烨
加强中高职课程衔接是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目标定位失衡、专业课程重复、职业技能倒挂等问题,应建立科学、系统的管理体制,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统一教材编写,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和贯通的职业资格标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
现代职教体系 中高职 课程衔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凤翔 贾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融合。历来的(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反映了国家构建职普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与诉求。职普融通的学术表达在不同时代的学者研究中被赋予了不同的理解与内涵。推进职普融通的有效策略主要体现在内容形式与实践路径两个方面:内容上,整合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将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贯穿基础教育阶段;路径上,建立综合中学、实行校际合作与校企合作、采用学分制以及构建国家资格框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樊奇
经济新常态下,中高职间的顺畅衔接对于满足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迫切需要建立起中高职衔接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对中高职衔接绩效的内涵以及评价要素的分析,确定从环境、投入、运行、产出四个层面构建绩效评价体系。同时利用AHP方法进行测算,确定指标权重。
关键词:
AHP 中高职衔接 绩效 评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佩燕
中高职衔接既是一个热点问题,也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瓶颈。文章对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建设的措施,包括制定有利于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制度、建立多元参与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沟通平台。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高职 课程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松林
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是由国家制定并具有法定效力、反映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及人的需求的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及与其他教育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系统。专科与本科的衔接可以分为专升本模式、交叉模式和专本一体化模式。专科与本科衔接必须处理好组织管理、人才培养和质量保障三大要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国庆
课程衔接体系是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实质内容与真正难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目前正处于事实上的分割状态,体现在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需要探索课程衔接理论与技术,关键是必须建立能促进课程衔接的有效机制。课程衔接体系所有问题的解决策略,最终都会汇聚到一个根本出发点,即职业能力标准。因此,系统地开发职业能力标准,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的关键环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邵春芳
为使高等职业教育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应当借鉴中专的办学经验,重点抓好学生各种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制度和学制、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