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56)
- 2023(11977)
- 2022(10054)
- 2021(9110)
- 2020(8018)
- 2019(18303)
- 2018(18283)
- 2017(36108)
- 2016(19544)
- 2015(22575)
- 2014(23042)
- 2013(22951)
- 2012(21806)
- 2011(20220)
- 2010(20579)
- 2009(19801)
- 2008(19773)
- 2007(18148)
- 2006(16272)
- 2005(15206)
- 学科
- 济(101980)
- 经济(101861)
- 管理(60360)
- 业(54527)
- 企(43550)
- 企业(43550)
- 方法(38989)
- 数学(34464)
- 数学方法(34190)
- 中国(26438)
- 财(24537)
- 农(24398)
- 制(22315)
- 地方(21792)
- 业经(20130)
- 学(18898)
- 贸(16669)
- 贸易(16660)
- 银(16168)
- 银行(16139)
- 易(16125)
- 农业(15810)
- 行(15460)
- 体(15402)
- 融(15100)
- 金融(15096)
- 和(14053)
- 环境(13998)
- 地方经济(13907)
- 务(13906)
- 机构
- 大学(302895)
- 学院(301013)
- 济(137268)
- 经济(134489)
- 管理(111486)
- 研究(105870)
- 理学(94389)
- 理学院(93336)
- 管理学(91960)
- 管理学院(91391)
- 中国(81718)
- 财(66292)
- 京(63856)
- 科学(60928)
- 所(54555)
- 财经(51452)
- 研究所(48679)
- 农(47817)
- 中心(47288)
- 江(46896)
- 经(46238)
- 经济学(43975)
- 北京(41053)
- 业大(40896)
- 经济学院(39405)
- 范(37996)
- 财经大学(37665)
- 师范(37663)
- 农业(37416)
- 院(37326)
- 基金
- 项目(184060)
- 科学(144263)
- 研究(136987)
- 基金(133175)
- 家(114629)
- 国家(113689)
- 科学基金(96240)
- 社会(88592)
- 社会科(83964)
- 社会科学(83939)
- 省(71102)
- 基金项目(69920)
- 教育(62605)
- 划(59581)
- 自然(58913)
- 自然科(57426)
- 自然科学(57408)
- 自然科学基金(56386)
- 编号(55706)
- 资助(54811)
- 成果(47113)
- 部(42077)
- 重点(41775)
- 发(40833)
- 课题(38962)
- 制(37737)
- 创(37596)
- 国家社会(36803)
- 教育部(36300)
- 性(35418)
- 期刊
- 济(162916)
- 经济(162916)
- 研究(97840)
- 中国(59869)
- 财(52319)
- 农(44135)
- 学报(43424)
- 管理(42568)
- 科学(40451)
- 大学(33345)
- 融(31560)
- 金融(31560)
- 学学(31449)
- 农业(28994)
- 教育(28339)
- 财经(27130)
- 经济研究(26829)
- 技术(26498)
- 业经(24545)
- 经(23416)
- 问题(21905)
- 贸(17913)
- 技术经济(17022)
- 统计(15397)
- 理论(15344)
- 国际(15007)
- 商业(14685)
- 业(14569)
- 世界(14087)
- 现代(13911)
共检索到469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乔传福 崔占峰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要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的决定。但是,究竟什么样的制度是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一直是理论界和有关部门长期探索却悬而未决的问题。文章从制度的基本属性出发,在厘清传统科研院所和现代科研院所主要区别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就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用来规定、协调创新性公共知识产品的生产、交换、消费等诸多经济关系从而实现科研院所收益,使其形成内在发展动力的一整套秩序和规则。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章水
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科研院所面临着走向市场的严峻挑战。本文认为我国科研院所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本文还分析了我国科研院建立以现代企业制度的衡量标准、措施以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科研院 现代企业制度 公司制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祖超
本文对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面临的大学产权、教育股份制、投入与产出、资源配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主张要明晰大学产权、试行股份制改造、提高投入与产出、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及克服资源配置的种种弊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起全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决定》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十余年。改革启动之前,中国的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政府系统,数量庞大,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能力不足。经历了十余年的努力奋斗,我国科研院所的运行状况如何?“稳住一头,放开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章水 方兆本
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科研院所面临着走向市场的严峻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科研院所改革的现状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认为我国科研院所解决目前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建立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本文还分析了我国科研院所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科研院所 现代企业制度 改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庚寅 胡音
税制改革的目标是使税收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以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即实现税制供给与税制需求之间的均衡。本文从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非均衡着手 ,探讨如何以最小成本的制度供给去适应现阶段的制度需求 ,认为成功的税制改革路径是 :我国税制改革应以现行税制的非均衡为出发点 ,改革增值税的制度供给 ;改革个人所得税的制度供给 ;实现辅助税种制度均衡的税制供给
关键词:
税制改革 制度非均衡 制度供给 制度需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少安 杨立岩 王晓静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这个制度变迁的进程取决于其参与者的态度和力量对比。在“费改税”制度变迁过程中,一共有三类主体参与,分别是农民、基层干部和政府高层,其中农民和政府高层是支持者,基层干部是反对者。但是,基层干部又是“费改税”各项具体措施的具体执行者,因此这个群体对“费改税”制度变迁过程的影响力比较大,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我国“费改税”举步维艰。要想减小“费改税”的阻力,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就要有互补制度——行政体制的变迁过程同时发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琼
本文将我国城市化道路分为“政府发动型”、“农村推进型”和“市场导向型” ,与之相对应的具体城市化道路模式分别为非城市化的工业化道路、小城镇优先发展道路和大城市优先发展道路。并在此基础上 ,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说明“政府发动型”城市化能够顺利地演变为“农村推进型”城市化 ,但却很难进一步转变为“市场导向型”城市化。要实现“市场导向型”城市化制度变迁 ,则必须实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文松 王晓
预期违约制度对促进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公平化,保障交易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合同法》已对预期违约制度进行了相关规定,但由于法律规定的粗疏,仍然存在明显的缺陷。本文对预期违约制度进行简要概述,并对其存在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在阐明现行《合同法》有关预期违约制度规定所存在的不足后,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立法建议。
关键词:
预期违约 明示预期违约 默示预期违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献士 郝建新 李相佑
制度变迁是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寻找均衡的变化过程。研究和解读我国大学制度变迁和发展历史有助于找出我国大学制度变迁的规律,更好地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从现有的文献看,研究者们多从历史的角度来划分大学制度变迁阶段和模式,对于变迁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从制度经济学视角看,我国大学制度变迁是大学利益相关者在相互博弈中,非正式制度经由政府以法律形式界定成为正式制度的过程。大学制度的供求不平衡导致了大学制度变迁。政治因素、大学绩效、决策者的权力、法制环境和路径依赖都是影响我国大学制度变迁供求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大学制度变迁 制度经济学 路径依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冠凤
在众多的制度中,金融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核心制度。金融制度内容的安排将会直接影响金融市场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全面性。金融制度和机制的创新是金融市场结构优化的动力。制度创新就是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以打破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的低效率状态,通过结构调整和优化,最终达到更高效率的合理状态。
关键词:
金融制度 金融市场 制度创新 资源配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吉献 秦明周 张启珍 卢红岩
概括了制度环境的变化与耕地保护制度变迁的特点,指出了耕地保护制度对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繁荣做出的巨大贡献,总结了现行制度的被动性、镶嵌式、地方政府主导征用收益、违法占用耕地与地方政府GDP冲动及官员的政绩追求密切相关等特点。评估内在制度的柔性对刚性制度的化解与冲突,提出了诚信与合作意识、用地观念、计划意识与强势主导等3类因子的影响。分析了未来耕地保护制度的供需及其主体,指出耕地保护作为我国重要的管理政策,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央政府作为唯一的制度供给主体的行为、地方政府作为制度执行主体及农民作为耕地保护的最终执行主体耕地保护的行为与利益诉求。据此,提出了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改革调整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元,胥和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旭梅
运用创新治理理论分析日本新型科研院所制度的创新措施和治理特征,说明日本改革后的新制度以创新治理代替创新管理、从供给导向转为需求导向的做法更加符合国家科研机构的研发特点和发展规律,不仅有助于政府以科研院所为依托建立协同创新激励机制、支持技术开发研究,还有助于科研机构整合集聚多元创新主体,打通创新链,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其具体措施和互动机制可以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科研院所治理体系、促使科研机构在协同创新中更好发挥桥接功能,以解决科研成果封闭自我循环现象、消除创新激励过程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