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09)
2023(10659)
2022(9000)
2021(8284)
2020(7246)
2019(17059)
2018(17226)
2017(33441)
2016(18665)
2015(21582)
2014(22406)
2013(22087)
2012(20977)
2011(19130)
2010(19563)
2009(18497)
2008(18662)
2007(17496)
2006(15398)
2005(13675)
作者
(57516)
(48208)
(47824)
(45721)
(30404)
(23226)
(22269)
(18935)
(17995)
(17513)
(16293)
(16151)
(15401)
(15243)
(15161)
(14951)
(14914)
(14112)
(13941)
(13846)
(12357)
(12127)
(11910)
(11046)
(10943)
(10921)
(10815)
(10757)
(10050)
(9860)
学科
(79216)
经济(79131)
管理(49413)
(46036)
方法(35154)
(34560)
企业(34560)
数学(31116)
数学方法(30823)
(25072)
中国(24531)
(19860)
地方(19208)
(17937)
(16689)
业经(16420)
农业(16072)
(14836)
贸易(14826)
(14225)
(13770)
银行(13732)
(13161)
(12924)
(12537)
金融(12528)
(12442)
理论(12108)
环境(11623)
(10790)
机构
学院(277136)
大学(276471)
(110481)
经济(107835)
管理(99792)
研究(97238)
理学(83908)
理学院(82877)
管理学(81360)
管理学院(80857)
中国(74228)
科学(61244)
(60892)
(53801)
(52481)
(51487)
研究所(46482)
中心(44728)
(44315)
业大(43231)
财经(41516)
农业(41494)
北京(38867)
(38217)
师范(37811)
(37222)
(35376)
(34806)
经济学(33633)
技术(31654)
基金
项目(174593)
科学(133482)
研究(129041)
基金(120626)
(105665)
国家(104735)
科学基金(86458)
社会(77909)
社会科(73480)
社会科学(73450)
(70617)
基金项目(63826)
教育(60316)
(59176)
编号(55357)
自然(54304)
自然科(52880)
自然科学(52861)
自然科学基金(51845)
资助(50224)
成果(46427)
重点(40063)
课题(39645)
(39037)
(38469)
(35030)
科研(33343)
创新(32907)
项目编号(32440)
(32408)
期刊
(129463)
经济(129463)
研究(84888)
中国(59410)
(48290)
学报(46470)
(41553)
科学(40398)
教育(35737)
管理(34841)
大学(34172)
农业(32486)
学学(31736)
(26231)
金融(26231)
技术(25935)
业经(23078)
经济研究(21124)
财经(20544)
问题(17943)
(17714)
(17003)
图书(15495)
商业(14495)
(14379)
统计(14359)
技术经济(14172)
(13922)
理论(13632)
(12519)
共检索到427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文凡  
本文在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基于熵权法的Topsis模型,测算出2010-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并使用Dagum基尼系数法对其区域差异进行深入分析,得到以下结论:考察期内,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但各地区表现出一定的非均衡化演变态势;东部和西部差异偏大、上升较快,中部差异较小、变动平稳;东-西差异最大但不断缩小,东-中差异居中呈平缓下降,中-西差异则在波动中较快上升;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其次是不同省份之间,最后是超变密度。最后,提出提升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水平、促进区域相对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杜春  迟凤敏  
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水平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研究课题,建立一个实用的、完善的综合评价体系对于我们描述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完善状况,正确测评、认识、把握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创新带来的竞争力提升并对其进行比较,监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创新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晓红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已初步建立:农产品市场已初步形成了多元化主体竞争的基本格局;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其流通体系的核心;政府宏观调控体系基本建立;农产品物流方式呈多样性;个体农户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力军。但总的来看农产品流通体系仍处于初级阶段,小生产与大流通矛盾日益突出,具体表现为:农产品市场化程度较低,经营规模小;流通交易方式落后;基础设施条件差;批发市场价格波动大,不利于农产品的供求均衡;信息体系薄弱,政府宏观调控体系不完善。因此,加快现代农产品流通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主体,大力支持农产品流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是完善和发展现代农产品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封永刚  
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评估其建设成效不仅要考虑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也需考虑对外部相关行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基于投入产出技术,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对内、外部行业的产出拉动和就业带动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将2000—2020年35个行业的中国投入产出表与全国人口调查数据相匹配,实证分析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行业拉动与就业带动能力。研究发现,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对商贸流通业的产出拉动规模由2.43万亿元上升至26.98万亿元,就业带动规模由0.55亿人上升至1.27亿人;对外部行业的产出拉动规模由2.22万亿元上升至21.37万亿元,就业带动规模由3 259.06万人小幅上升至3 517.50万人。至2020年,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拉动的产出占全国总产出的比重达到17.91%,带动的就业占全国总就业的24.38%,成为我国产出增长和就业规模扩大的重要助推器。通过动力分解发现,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向后期阶段转换的过程中,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对内、外部行业的产出拉动和就业带动的动力结构均发生了明显的转换。从内部行业来看,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在继续满足制造业的中间使用需求的同时,通过加深与新兴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了对商贸流通业产出拉动和就业带动的动力重新配置。从外部行业来看,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完成了由拉动制造业产出为主,向拉动服务业产出为主的动力转换,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对非农行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就业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国雄  
商品流通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复杂的过程,不仅直接关系到生产和生活,而且也关系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运行效率和效益。建立和完善我国商品流通体系是一个深化改革的过程,本文从十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述,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统一开放、畅通可控、机制有序商品流通体系的构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树文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最近就商务部下一步全面系统地推进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提出了四个重点:第一,农副产品的流通体系。主要是要解决农产品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同时,要降低农副产品的流通成本,其中主要是冷链体系,建设中应予以重点考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封永刚  
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评估其建设成效不仅要考虑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也需考虑对外部相关行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基于投入产出技术,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对内、外部行业的产出拉动和就业带动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将2000—2020年35个行业的中国投入产出表与全国人口调查数据相匹配,实证分析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行业拉动与就业带动能力。研究发现,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对商贸流通业的产出拉动规模由2.43万亿元上升至26.98万亿元,就业带动规模由0.55亿人上升至1.27亿人;对外部行业的产出拉动规模由2.22万亿元上升至21.37万亿元,就业带动规模由3 259.06万人小幅上升至3 517.50万人。至2020年,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拉动的产出占全国总产出的比重达到17.91%,带动的就业占全国总就业的24.38%,成为我国产出增长和就业规模扩大的重要助推器。通过动力分解发现,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向后期阶段转换的过程中,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对内、外部行业的产出拉动和就业带动的动力结构均发生了明显的转换。从内部行业来看,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在继续满足制造业的中间使用需求的同时,通过加深与新兴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了对商贸流通业产出拉动和就业带动的动力重新配置。从外部行业来看,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完成了由拉动制造业产出为主,向拉动服务业产出为主的动力转换,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对非农行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就业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永瑜  章印  
现代流通体系是数字经济时代供给与需求持续动态平衡的有效载体,是区域经济协同并进的重要支撑。文章基于我国现代流通体系数字化转型现状,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信息五个环节构建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系统,并运用全局熵值法对2008-2020年全国及31省份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水平及各环节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从总体看,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水平偏低且增速提升显著,东部、中部、东北、西部地区呈阶梯状分布。第二,分环节看,长板环节为信息、消费和分配,短板环节为生产和交换;现代流通体系虽有长板引领但短板制约性不断提升。第三,从区域看,东部地区的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作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的核心省份,产生强大的流通能力突破区域边界辐射全国;中部、东北、西部地区依托优势省份安徽、辽宁、四川,带动区域内省份共同发力形成畅通循环;东部地区核心省份和其他地区优势省份依托产业链、物流网络互促互进,形成联动发展态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力  周革非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要求,坚持政府推动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加快“三农”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能力”,是新形势下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也是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孟雷  
加快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多主体的流通体系新格局。但在商流、物流、信息流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加快我国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应加强商流建设,积极发展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进一步推进农村商品流通方式现代化;完善物流体系建设,夯实农村商品流通基础设施,加强先进物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强化信息流建设,构建农村商品流通数据库和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农村商品流通信息服务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邓雪莉  
本文在我国大力推动双循环的背景之下,试图探讨扩大内需与现代流通业体系建设之间的关联性。首先本文采用全局熵值法对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再采取耦合度模型对选取的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两者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和协调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研究样本期间,我国的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水平处于上升趋势,同时我国的内需也在不断地扩大;第二,我国整体内需与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水平之间的耦合度与协调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逐渐由关联性较低发展到良性融合状态;第三,分区域来看,我国东部地区的耦合度与协调度均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三个地区的相关性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根荣  
当前,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发展严重滞后,农村流通经济环境较差,流通基础设施落后,流通管理体制不到位,流通渠道不畅,流通组织不发达,流通秩序混乱,导致城乡之间商品流通渠道淤塞、流通不畅,农产品进城与工业品下乡的物流成本与综合成本居高不下,既阻滞了农民增收和即期消费,又加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负担。为推进我国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必须把握好五个方面的关系:一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着力构建农村流通体系现代化的动力机制;二要处理好农民与市场的关系,积极培育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微观主体;三要处理好城市与农村的关系,通过实施城乡流通一体化战略来促进农村流通体系现代化建设;四要处理好政策导向与市场取向的关系,制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维莉   李谦  
本文立足新消费视角,选取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各省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水平进行测算,从理论层面分析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对消费升级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实证模型进行检验。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新消费视角下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能够有效推动消费升级;第二,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对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第三,市场配置效率提升发挥了中介效应,是新消费视角下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推动消费升级的重要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梦筱  
中部崛起的背景下,中央提出推进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本文结合中部崛起经济发展优势,在研究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地位、意义和中部流通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齐备、制度完善、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多元化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形成大开放、大流通的商务发展新格局的总体发展思路;最后提出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实施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忻红  李欣钰  
加快城乡一体化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是协调城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PEST分析方法对城乡流通体系建设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商贸流通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