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29)
- 2023(17419)
- 2022(14393)
- 2021(13054)
- 2020(11061)
- 2019(25171)
- 2018(24950)
- 2017(47922)
- 2016(26339)
- 2015(29422)
- 2014(29332)
- 2013(29380)
- 2012(27600)
- 2011(24979)
- 2010(25577)
- 2009(24114)
- 2008(24282)
- 2007(22132)
- 2006(19934)
- 2005(18350)
- 学科
- 济(116993)
- 经济(116855)
- 业(94858)
- 管理(84899)
- 企(81203)
- 企业(81203)
- 方法(48061)
- 数学(38736)
- 数学方法(38446)
- 农(36643)
- 中国(34165)
- 财(33715)
- 业经(33622)
- 地方(26335)
- 农业(25386)
- 制(25085)
- 贸(23149)
- 贸易(23132)
- 务(22577)
- 财务(22544)
- 财务管理(22498)
- 易(22452)
- 企业财务(21300)
- 学(21279)
- 技术(21113)
- 和(19965)
- 银(19823)
- 银行(19755)
- 行(19031)
- 理论(18321)
- 机构
- 学院(390760)
- 大学(387923)
- 济(163194)
- 经济(159834)
- 管理(149086)
- 研究(134147)
- 理学(126897)
- 理学院(125452)
- 管理学(123648)
- 管理学院(122906)
- 中国(104118)
- 科学(82972)
- 京(82933)
- 财(77027)
- 农(75987)
- 所(70414)
- 研究所(63435)
- 江(61754)
- 中心(61151)
- 业大(60908)
- 财经(60332)
- 农业(60089)
- 经(54562)
- 北京(52607)
- 范(49711)
- 经济学(49285)
- 师范(49110)
- 州(49050)
- 院(47307)
- 经济学院(44693)
- 基金
- 项目(249687)
- 科学(195274)
- 研究(180160)
- 基金(179089)
- 家(157582)
- 国家(156103)
- 科学基金(132360)
- 社会(114819)
- 社会科(108782)
- 社会科学(108747)
- 省(99844)
- 基金项目(94946)
- 自然(85190)
- 划(83513)
- 自然科(83175)
- 自然科学(83146)
- 自然科学基金(81717)
- 教育(81311)
- 编号(73195)
- 资助(72169)
- 成果(59480)
- 发(58360)
- 重点(56514)
- 部(54298)
- 创(54236)
- 业(50582)
- 课题(50476)
- 创新(50090)
- 科研(47956)
- 国家社会(47084)
- 期刊
- 济(189225)
- 经济(189225)
- 研究(114964)
- 中国(79772)
- 农(70440)
- 学报(64564)
- 财(61412)
- 科学(58035)
- 管理(57822)
- 大学(47752)
- 农业(47570)
- 学学(45014)
- 融(39654)
- 金融(39654)
- 教育(38681)
- 技术(33895)
- 业经(33426)
- 财经(30511)
- 经济研究(29625)
- 业(27192)
- 经(26344)
- 问题(25623)
- 技术经济(21472)
- 贸(20902)
- 图书(20427)
- 商业(19744)
- 版(18819)
- 现代(18391)
- 理论(18243)
- 科技(18080)
共检索到600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娟
从理论上分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对现代服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并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对我国服务业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表示的工业化发展水平对服务业存在负向影响,信息化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城镇化水平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影响显著;同时发现衡量"五化"中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指标,与市场化指数和人均FDI地区差异明显。鉴于全国数据波动比较大,实证结果表明它们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五化”理念 现代服务业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薛文婷
服务业发展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地区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代服务业目前已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服务业发展仍存在着总量不大、结构不优、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影响到我国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本文以京津冀地区服务业为研究对象,探讨影响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因素以及区域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地区经济转型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扬 秦远建
文章在回顾近年来企业生态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现代服务业生态的内涵;从现代服务业的生态环境和三个主要参与现代服务业活动的主体出发,系统地分析了影响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生态因素及各生态因素之间的关系;借助DEMATEL方法揭示了各生态因素之间的综合影响程度及其影响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原因度和中心度,明晰了国家对现代服务业的资金投入、服务企业内部组织层级的复杂程度、服务企业激励员工的机制、完善的信用保障制度等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关键因素;指明了政策法规环境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服务企业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为促进国内现代服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彭生顺 刘静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建立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动态分析其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专业化、国际化、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其次为标准化、市场化、交通基础、经济水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永波 甄圆圆
本文利用北京市2004~2013年现代服务业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服务消费需求水平,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区域开放度以及政府投资支出与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工业与现代服务业之间还未实现"无缝对接",第二产业的发展并没有真正发挥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魏君英
利用2005年~2011年间省际面板数据对影响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因素进行逐步的系统GMM估计,结果显示:劳动和资本要素投入对服务业发展均存在着稳定的但相对较小的正向影响,其中资本要素的影响较小;影响服务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服务业集聚程度、服务业自身发展惯性、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工业化水平,这些因素对服务业发展存在较大的显著的正向影响;最终需求对服务业发展存在显著的但相对较小的负向影响。因此,促进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增加现代服务业资本投入,刺激最终服务消费需求、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以及引导服务业集群发展。
关键词:
服务业发展 影响因素 面板数据分析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游士兵
研究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有意义的,但是研究哪些因素影响服务业的发展,影响程度如何则更有意义。应用灰色系统中的GM(1,N)模型对影响服务业发展的诸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后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空间配置和服务业资源禀赋贡献较大,市场开放度贡献不足,这对促进服务业更好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服务业增加值 灰色系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颖慧 游星 陈红
[目的]探索加快我国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促进我国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方法]基于2005-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构建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出我国31省(市)区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并借助Tobit模型对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最后运用Dagum基尼系数对二者融合水平进行区域差异分析。[结果](1)我国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但还处于失调阶段,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空间分布格局。(2)城镇化水平、公路区域密度、技术创新水平、财政支农力度、人力资本水平以及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均能促进两者的融合,公路区域密度对融合水平促进作用最大。(3)从基尼系数绝对值看,31省(市)区融合水平总体差异不大,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间的差异最大。[结论]各地应加强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提升科技创新和应用力度、培育高素质人才和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区域差异,以此促进我国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虎 周楠
文章基于2005—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在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应用Dagum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检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分析了两产业协调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空间集聚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呈逐年提高态势,始终保持着"东-中-西"递减的分布格局,且区域差异先减小后增大;产业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出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政策对产业协调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辉
本文用我国各省1998-2002年数据,和1998-2002年增长数据分析了我国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发现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同时发生是影响服务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另外,居民消费拉动和政府挤出的减少对促进服务业吸收更多劳动力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服务业 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 城市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石岩 毛志宏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我国的服务业。当前,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整体有所提高,但基于各地区发展的空间差异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着较明显的非均衡性。正确评估服务业对我国各省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差异,对推动我国服务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性,考虑了省域的临近性,选择相关影响变量,构建相应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等因素对我国服务业产出的影响程度,并结合我国服务业发展,深入阐述了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问题及原因,认为我国服务业发展应从注重区域差别、提升经济发展等着手。
关键词:
服务产业 空间差异性 影响因素 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建升 谭伟
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测算了我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服务业发展水平,并对全国以及东、中、西部三大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自东部往西部呈现逐渐降低的梯度分布格局,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政府干预度与服务业发展水平负相关;人力资本、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城市化率和居民收入对服务业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只对东部地区服务业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固定资产投资只对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服务业 差异 因子分析 面板数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邢相军 邓潇玥
我国的电子商务服务市场随着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电子商务平台为核心,以支撑服务为基础,整合多种衍生服务的电子商务服务业,并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全面分析了影响我国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的经济、政治及认知因素,主要包括基础硬软件设施、网上支付体系、物流体系、投融资体系、法律法规、政府职能、社会认知等方面,最终提出了促进我国电子服务业发展的相关建议:强调政府的服务及引导作用,从加快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及提高互联网应用水平开始,积极推动安全认证、信用体系的建设,为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提供更宽的融资渠道,在法律法规体系及全民意...
关键词:
电子商务服务业 影响因素 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顾乃华
本文描述了1980—2000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省际之间以及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的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差异。并从后发优势、地理位置和政策倾斜三方面实证分析了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缓解差异的对策。
关键词:
服务业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虎兆 李春成
文章首先构建了影响服务业发展的三维模型,然后采用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对影响服务业的综合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服务业需求水平、服务业供给水平、服务业的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水平都对服务业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这表明服务业的发展逐渐转变为需求驱动、供给驱动和创新驱动的"三驾马车"共同驱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