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97)
- 2023(14892)
- 2022(11954)
- 2021(10910)
- 2020(8902)
- 2019(19917)
- 2018(20032)
- 2017(38161)
- 2016(21309)
- 2015(24091)
- 2014(24661)
- 2013(24048)
- 2012(22859)
- 2011(20967)
- 2010(21654)
- 2009(20276)
- 2008(19906)
- 2007(18600)
- 2006(17193)
- 2005(15865)
- 学科
- 济(91142)
- 经济(91042)
- 管理(57154)
- 业(53905)
- 企(40719)
- 企业(40719)
- 中国(33874)
- 农(29914)
- 方法(27459)
- 地方(27270)
- 业经(23740)
- 数学(22787)
- 数学方法(22530)
- 制(21370)
- 财(20716)
- 农业(19617)
- 银(19008)
- 银行(18976)
- 行(18448)
- 学(18007)
- 融(17406)
- 金融(17398)
- 贸(16556)
- 贸易(16538)
- 发(16078)
- 易(15968)
- 策(14916)
- 产业(14846)
- 体(14714)
- 理论(14397)
- 机构
- 学院(306359)
- 大学(302448)
- 济(127145)
- 经济(124059)
- 研究(114246)
- 管理(108916)
- 理学(90009)
- 中国(89017)
- 理学院(88924)
- 管理学(87414)
- 管理学院(86830)
- 科学(67457)
- 京(67267)
- 财(62596)
- 所(59260)
- 农(53968)
- 研究所(52838)
- 江(51952)
- 中心(51605)
- 财经(46630)
- 范(43775)
- 北京(43689)
- 师范(43309)
- 业大(42643)
- 经(41920)
- 农业(41756)
- 院(41511)
- 州(41481)
- 经济学(38280)
- 省(37187)
- 基金
- 项目(187299)
- 科学(145390)
- 研究(144449)
- 基金(129035)
- 家(111659)
- 国家(110595)
- 科学基金(92475)
- 社会(89026)
- 社会科(84192)
- 社会科学(84175)
- 省(76436)
- 教育(66311)
- 基金项目(66261)
- 划(63458)
- 编号(61321)
- 自然(55093)
- 自然科(53692)
- 自然科学(53675)
- 资助(52942)
- 成果(52906)
- 自然科学基金(52679)
- 发(47094)
- 课题(45597)
- 重点(42966)
- 部(40485)
- 创(38769)
- 发展(38601)
- 展(37976)
- 年(37156)
- 性(37066)
- 期刊
- 济(159686)
- 经济(159686)
- 研究(102630)
- 中国(75756)
- 农(52258)
- 财(46369)
- 教育(46346)
- 学报(45580)
- 管理(44167)
- 科学(41837)
- 融(38260)
- 金融(38260)
- 农业(35209)
- 大学(34757)
- 学学(31994)
- 技术(29192)
- 业经(28359)
- 经济研究(25192)
- 财经(23323)
- 问题(21646)
- 经(20351)
- 业(17835)
- 图书(17425)
- 贸(17206)
- 坛(15770)
- 论坛(15770)
- 国际(15612)
- 商业(14873)
- 技术经济(14730)
- 现代(14684)
共检索到507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霞 原磊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我国重大发展战略,经历了“四个现代化”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两化融合”、四位协同发展、三化三性等不同阶段的政策演进过程。当前,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包括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等,但也面临发展水平不高、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协同发展融合发展不够等问题。为此,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巩固优势产业,补齐发展短板,推动融合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洪银兴
<正>2023年9月7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讲到,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1])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2023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再次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其仔
新质生产力是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的新提炼和新概括,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和核心要义需要从发展理念、构成要素、产业形态和宏观态势上进行理解和把握。建设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促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应从把握和利用新时代要素禀赋升级、技术创新逻辑、产业分工逻辑、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逻辑以及经济发展规律出发,以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程国强
本文章肯定了农村市场规模扩大、交易方式和流通业态提升、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的现状,提出存在着城乡市场规模差距持续扩大、农村地区市场流通差距扩大、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较为落后、流通基础设施不足、流通主体实力弱、市场管理滞后等问题,认为必须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化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兴洲
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已初步形成农户、合作社、经纪人、运销商贩、各类流通企业等多元化主体参与,以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为主导,以农超对接等新型产销对接模式为补充的城乡互通、国内外互联的格局。现有多层次、多样化的流通渠道和环节虽然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但也反映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相对薄弱,政府公共服务支持不足及体制政策不完善的问题。为此,要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扶持,优化提升传统流通方式主渠道功能,着力促进新型流通方式创新发展,构建符合基本国情和未来发展要求的高效、畅通、安全的现代流通体系。
关键词:
鲜活农产品 流通体系 流通体系优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金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现代化区域发展体系的讲话为区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现代化区域发展体系以实现全国现代化为导向,以区域协调发展为总战略,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促进经济要素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空间顺畅流动与合理配置;顺应小城镇、中心城市、大都市、都市圈梯次发展的趋势,构建城市群、经济带、经济区为支撑的彰显优势、各具特色、城乡一体、协调联动的区域发展体系。基于此,应着力统筹协调发展、轴带引领发展、群区耦合发展、城乡联动发展。
关键词:
区域发展体系 城市群 经济带 经济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越 刘婷 周建波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我国产业体系具备坚实的发展基础,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面对时代之需、发展之需,应构建现代化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发挥其引导和激励现代化进程的作用,推进实体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构筑我国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和坚强动力。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霞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坚实基础。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框架下,基于区域发展理论分析和全球区域政策实践演进的研究,本文探讨了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的意义和内涵特征: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是区域发展的三个客观基础和三个基本现象相互作用、相互关系形成和决定的有机系统,包括建立发挥比较优势的区域协调机制、建立有利于区域增长和创新的区域治理机制、建立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乡村振兴机制和建立区域统筹发展的支持体系四大机制和体系。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是中国区域政策实践的转型探索与创新。研究指出: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事实,以“人民”的发展权利为中心而不是以“地区”发展绩效为中心,重视和基于中国区域发展最新形成的三个基本空间:即传统地理划分的宏观空间、城市群空间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空间,构建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彰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制度优势和显著特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天雪
教育现代化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和前提,在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教育现代化政策体系日渐形成,政策位阶日渐提升,政策力度日渐强化。2019年初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我国第一部以"现代化"为标题的顶层政策文件,是教育现代化政策体系的总政策,是实现教育强国的战略安排。各省相应的行动方案也逐步制订落地,作为经济、文化、教育大省的浙江是较早着手这项准备的省份,《浙江教育现代化2035行动纲要》这一文本总体体现了迈向教育现代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琪嘉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动选择。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发挥好金融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促进作用,是推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必要前提,对实现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现代化产业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方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阶段决定发展需求。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近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人民需求也有了较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的环境下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结构性改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报告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这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内外部环境和条件新变化、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整体偏低、国际竞争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提出的战略性举措。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金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1]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并且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经济
关键词:
货币贮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沈蓉
2019年10月,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隆重召开,来自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针对"智能互联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纵论网络空间的发展大势,共商网络空间的进一步开放与合作途径。本届峰会召开的首日即举行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启动会",会上发布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确定浙江省、河北省(雄安新区)、福建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为首批国家数字
关键词:
现代化经济体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艾野 马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正处于升级产业结构、转换经济发展体系、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历史阶段,依据我国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以新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先分析了以新发展理念来引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之后提出了具体的建设现代化体系的路径。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现代化经济体系 创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