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74)
- 2023(16409)
- 2022(13797)
- 2021(12781)
- 2020(10913)
- 2019(24809)
- 2018(24827)
- 2017(48479)
- 2016(26075)
- 2015(29714)
- 2014(29679)
- 2013(29593)
- 2012(26875)
- 2011(24140)
- 2010(24316)
- 2009(23000)
- 2008(22996)
- 2007(20664)
- 2006(18678)
- 2005(16581)
- 学科
- 济(114531)
- 经济(114390)
- 业(102669)
- 管理(86377)
- 企(84101)
- 企业(84101)
- 方法(53026)
- 农(48685)
- 数学(43597)
- 数学方法(43187)
- 业经(34477)
- 财(33506)
- 农业(32254)
- 中国(31102)
- 制(24019)
- 务(23351)
- 财务(23267)
- 财务管理(23228)
- 企业财务(21936)
- 贸(21075)
- 贸易(21063)
- 地方(20980)
- 技术(20762)
- 易(20475)
- 理论(19354)
- 和(19182)
- 学(18749)
- 策(18346)
- 体(17532)
- 划(17526)
- 机构
- 学院(387205)
- 大学(382195)
- 济(161246)
- 管理(159596)
- 经济(158013)
- 理学(137926)
- 理学院(136608)
- 管理学(134701)
- 管理学院(133997)
- 研究(120580)
- 中国(94612)
- 京(80452)
- 财(75346)
- 科学(71617)
- 农(70337)
- 财经(60454)
- 所(59347)
- 业大(58466)
- 江(57410)
- 中心(55722)
- 经(54890)
- 农业(53932)
- 研究所(53314)
- 北京(50570)
- 经济学(47674)
- 范(47322)
- 师范(46956)
- 州(46208)
- 财经大学(44474)
- 经济管理(43481)
- 基金
- 项目(254555)
- 科学(201553)
- 研究(190912)
- 基金(185242)
- 家(158652)
- 国家(157180)
- 科学基金(137092)
- 社会(122197)
- 社会科(115639)
- 社会科学(115609)
- 省(100340)
- 基金项目(98587)
- 自然(87178)
- 教育(86316)
- 自然科(85146)
- 自然科学(85127)
- 自然科学基金(83636)
- 划(82222)
- 编号(79139)
- 资助(75745)
- 成果(63206)
- 部(56882)
- 重点(55532)
- 发(54702)
- 创(54418)
- 课题(53008)
- 创新(50196)
- 国家社会(49822)
- 教育部(49070)
- 人文(48989)
- 期刊
- 济(183325)
- 经济(183325)
- 研究(113847)
- 农(69523)
- 中国(69134)
- 管理(59758)
- 财(57659)
- 学报(55152)
- 科学(52587)
- 农业(47062)
- 大学(43299)
- 学学(41128)
- 融(37482)
- 金融(37482)
- 教育(36909)
- 技术(36045)
- 业经(35678)
- 财经(29750)
- 经济研究(27401)
- 经(25367)
- 问题(25043)
- 业(23836)
- 技术经济(21080)
- 商业(19164)
- 理论(19066)
- 现代(18773)
- 版(17934)
- 科技(17746)
- 贸(17578)
- 实践(17143)
共检索到569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倩琳 孙秋碧
文章利用1990—2012年我国农业和物流业发展的时间序列数据,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与物流业长期存在着动态联系,但彼此之间的依存程度很低,互相拉力不足,产业融合不显著。建立的灰色T型关联的计量模型分析表明,我国农业与物流业的关联度处于中等程度以下水平,耦合度不高,处于严重协调状态。
关键词:
农业 物流业 产业融合 T型关联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潘锦云 汪时珍 李晏墅
通过运用1978—2009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化肥施用量、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农业贷款额、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8岁以上农民上网人数等数据,检验了新旧农业生产要素对改造传统农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用化肥施用量和农业有效灌溉面积等农业生产要素对农业现代化影响有限,更多地体现在农业机械化上;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中农业贷款、农业保险和现代农业信息与因变量(农业总产值)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依次减弱。农业机械总动力对改造传统农业的作用最显著,依然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导力量。虽然解释变量农业贷款和农业保险通过了回归方程的检验,但影响程度还是很有限的。因此,中国农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巨大,应依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韩剑
套息交易是对货币间利差投机的行为,是近年来国际外汇市场一种主要的交易手段。套息交易导致资本的无序流动,汇率价格的剧烈波动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和破灭。本文首先从利率平价理论分析套息交易产生的机制,采用多种方法对套息交易规模进行估算,研究套息交易产生的根源——包括全球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不同步、交易成本的下降、新兴经济体货币升值的预期以及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本文对套息交易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如何抑制套息交易的波动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套息交易 根源 ARDL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英霞 陈佳馨
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通过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的耦合发展,将流通、科技、金融、信息等要素融入到现代农业的发展中,会拓展和丰富现代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的多种功能,其产业地位也会逐步提升。目前,中国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虽然出现了多种形式,但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因此,应从优化政策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多层次耦合发展、推动协同发展、加快实现区域平衡、完善创新机制、大力培育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等方面提升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现代农业 耦合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淑雯 王莎 尹梦瑜 朱帅红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物流业的支撑,而创新产生高适应性农业供应链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还可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此,文章以农业供应链创新协同的视角利用我国2011-202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东北、东部、中部、西部四个区域为切入点,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现代农业与物流业的耦合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出数字化转型、构建农业物流生态圈、创新农业供应链模式、深化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建议,以赋能两者关联性更强,整体协同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汀汀
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选取河南省1978-2014年的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Eviews8.0进行数据建模,对河南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强化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以城镇化发展带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耦合关系 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汀汀
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选取河南省1978-2014年的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Eviews8.0进行数据建模,对河南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强化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以城镇化发展带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耦合关系 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伟新 许蒋鸿 王晓萱 嵇乐君 祁春节
本文通过构建现代农业—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的AEE三维耦合发展系统,测算了长江经济带2000—2017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综合运用Moran’s I与Getis-Ord G指数评估了耦合协调度的全局与局部空间自相关水平,并采用灰色GM(1,1)模型对长江经济带2018—2022年AEE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做出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11省AEE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区域子系统内部的发展差异较为明显。2)长江经济带AEE系统耦合协调类型以调和协调类和初级耦合协调类为主,处在中度协调向高度协调的过渡阶段;呈现下游高,中上游低的分布格局,中上游与下游的差距在逐步缩小。3)在不同的矩阵模式下,长江经济带AEE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间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形成了以浙江为核心的热点区和云南为核心的冷点区。4)预计未来5年(2018—2022年)长江经济带AEE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将会延续良性发展态势,但流域内各省份AEE系统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因此,依据各子系统特征及耦合关系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今后长江经济带农业现代化进程、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尉薛菲
现代农业及新型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指数法测算中德两国现代农业及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两国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中德两国新型城镇化水平整体均呈上升发展趋势,但德国新型城镇化水平比中国高;(2)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尚低于同时期的德国,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大有后来居上之势;(3)从整体来看,中德两国现代农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度均不高,但整体变化不大,趋向稳定,两国整体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4)观察期内中国现代农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在绝对数上尚低于德国,但其年均增长幅度却高于德国。最后,总结德国发展经验,基于中国国情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
现代农业 新型城镇化 耦合 协调度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怀东 张小蕾
本文旨在以湖南省为例研究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现状,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湖南省2000—2018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研究发现,湖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由最初的中级失调发展为初级协调,期间依次经历了以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为驱动产业的磨合发展、自发融合和深度融合发展三个阶段。全国范围来看,山东、江苏、广州三省的农村产业融合达到了中级协调水平,位于我国前列。本文选取与农业关联度较高的二、三产业,构建了三产间耦合协调度模型,更全面的反映了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弓宪文 王勇
制造业和物流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两业协调发展对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耦合理论和协同理论构建制造业与物流业耦合协调模型,以全国31个省区2003-2013年间两业发展数据为样本,对其耦合协调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时序演化看,我国两业耦合协调度在上升的过程中经历了若干波动,总体呈现从低度耦合协调向中、高度耦合协调发展的演化趋势。从空间分异看,我国各省区两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不平衡,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研究从系统论的视角指出,应从制造业、物流业、政府及外部环境着手,提升两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产业结构 空间分异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治国 陈俭 杜金华
在比较分析我国与其他主要国家物流成本的基础上,基于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改进的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可实证分析物流业与国民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物流业成本负担仍然较重,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效益较低;全国物流业综合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均呈现出平稳上升的态势。同时,尽管较高的耦合度表明两者耦合关系与互动效应较好,且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所处的协调等级总体上呈现出由中度失调经过低度失调最终过渡到略微失调的向好变迁趋势,但全国物流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仍未步入协调状态;分地区考察时发现,三个地区的物流业与地方国民经济耦合协调度所处的协调等级总体上呈现出中度、低度、略微失调三个阶段,但东部与中部地区较早地由中度失调转变为低度失调,且东部地区较早地由低度失调转变为略微失调,说明地区间物流业与地方国民经济的耦合协调关系存在地区异质性;目前各地区物流业与地区国民经济仍为略微失调状态,东部地区的物流业对地方国民经济的边际促进效应存在下降趋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军鸽 王琴梅
物流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以通用技术为核心技术体系,能够突破两业之间技术壁垒,促进物流业与现代农业技术间、产品与业务间、市场间深度融合。在界定核心概念、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影响物流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机理的基础上,运用2014—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物流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观察期内全国物流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且东中西部有差异,东部整体处于勉强融合阶段,中部处于濒临失调阶段,西部处于失调阶段;全国技术融合发展水平最低,市场融合发展水平最高。数字经济显著促进物流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水平,且直接促进两业技术融合和产品与业务融合发展;技术创新、扩大市场需求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说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加速各地区技术创新和扩大市场消费需求促进物流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产业政策和市场化程度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说明各地区产业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强化数字经济对物流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东中部、西部、粮食非主产区物流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对西部和粮食非主产区两业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据此,应加快各地区物流数字化和农业数字化发展;鼓励各地区依托数字技术进行技术创新、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市场需求;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不断提高市场化程度和完善产业政策;加快各区域数字经济均衡发展,全面提升物流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苏飞
[目的]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试图定量分析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关系。[方法]文章选取反映农业与旅游发展水平的当地农业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入境旅游人数等指标为研究变量,构建VAR模型。并以2006~2015年徐州市农业与旅游业相关变量数据,对该模型进行JJ检验、英格兰因果检验及变量方差分解,以开展徐州市农业与旅游业之间耦合关系分析。[结果]徐州农业与旅游业初步呈现耦合发展现象,同时耦合程度在不断增强;徐州市农业的发展对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作用较大,但是旅游业对农业的发展促进作用并不明显。[结论]VAR模型检验结果与徐州市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实际情况基本一致,VAR模型可有效应用于分析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的耦合关系。
关键词:
农业 旅游业 耦合VAR模型 徐州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苏飞
[目的]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试图定量分析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关系。[方法]文章选取反映农业与旅游发展水平的当地农业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入境旅游人数等指标为研究变量,构建VAR模型。并以20062015年徐州市农业与旅游业相关变量数据,对该模型进行JJ检验、英格兰因果检验及变量方差分解,以开展徐州市农业与旅游业之间耦合关系分析。[结果]徐州农业与旅游业初步呈现耦合发展现象,同时耦合程度在不断增强;徐州市农业的发展对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作用较大,但是旅游业对农业的发展促
关键词:
农业 旅游业 耦合VAR模型 徐州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