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22)
2023(4324)
2022(3528)
2021(3380)
2020(3037)
2019(6834)
2018(7240)
2017(15031)
2016(8100)
2015(9483)
2014(9638)
2013(9683)
2012(9182)
2011(8606)
2010(8912)
2009(8765)
2008(8801)
2007(7972)
2006(7481)
2005(6915)
作者
(24856)
(20733)
(20308)
(19495)
(12851)
(9743)
(9492)
(8006)
(7602)
(7453)
(6819)
(6717)
(6704)
(6498)
(6235)
(6153)
(6093)
(6060)
(5896)
(5793)
(5392)
(5071)
(5022)
(4724)
(4611)
(4607)
(4519)
(4449)
(4169)
(3989)
学科
(36788)
经济(36753)
管理(28905)
(23825)
(18676)
企业(18676)
方法(16742)
数学(14607)
数学方法(14530)
中国(13239)
环境(11190)
(10561)
(9313)
(8927)
(7577)
业经(7540)
(7457)
(7397)
贸易(7392)
(7330)
资源(7296)
(7192)
(7029)
银行(7020)
(6783)
农业(6687)
地方(6460)
(6444)
(5859)
(5756)
机构
大学(130231)
学院(129021)
(54976)
经济(53760)
管理(49317)
研究(42924)
理学(41843)
理学院(41389)
管理学(40838)
管理学院(40614)
中国(34234)
(28318)
(28145)
科学(25178)
(22313)
财经(22202)
(19928)
研究所(19926)
(19019)
北京(18733)
中心(18610)
(17678)
师范(17585)
(17425)
经济学(16980)
财经大学(16304)
业大(15835)
(15818)
经济学院(15428)
(15112)
基金
项目(76445)
科学(59825)
研究(57796)
基金(55012)
(47065)
国家(46671)
科学基金(39322)
社会(37378)
社会科(35372)
社会科学(35360)
基金项目(29021)
(28783)
教育(26217)
编号(24360)
(24316)
自然(23852)
自然科(23054)
自然科学(23044)
资助(22917)
自然科学基金(22627)
成果(20451)
(17871)
(17008)
重点(16941)
课题(16387)
国家社会(15318)
教育部(15226)
(15059)
人文(14888)
项目编号(14681)
期刊
(64082)
经济(64082)
研究(40671)
中国(24871)
(19846)
管理(18594)
学报(17658)
科学(17129)
(15396)
教育(13468)
大学(12949)
(12527)
金融(12527)
学学(11753)
财经(11223)
业经(11107)
农业(10685)
技术(10416)
经济研究(10375)
(9626)
问题(9544)
图书(8514)
资源(8032)
(7949)
商业(7379)
理论(7326)
技术经济(6636)
实践(6587)
(6587)
现代(6506)
共检索到198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雷  
在经过了40 多年大规模建设,中国工业化发展面临着来自有限资源环境越来越大的压力。从协调人地关系紧张矛盾的角度出发,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而且也需要提高资源投入的质量。欲达此目的,扩大资源的国际贸易,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的进口就变得十分重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姚晓娜  
泥土造人神话是世界各民族神话的经典母题,是原始社会末期经济形态的真实反映,体现了水乳交融的人地关系,表达了先民对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现代人地关系的构建,尤其是其中情感培育的环节,也可以从泥土造人神话中获取资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雷  
尽管已经跨入现代化发展的门槛,但是作为地球表层的一个物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求依然是最大限度地获取物质消费的满足。实际上,随着社会财富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已经成为各国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目标。这种协调既是可持续理论也是人地关系研究的核心所在。作为世界上人类文明发育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实践再次表明,资源环境的空间格局变化始终是决定国家人口活动基本方向的基础所在。资源环境要素综合评价和人地关系模式的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偏南)地区始终是中国国家人文活动的重心所在,而决定这一空间格局变化的正是国家和区域的资源环境状态。因此,认识资源环境的基础作用,是中国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长春  张恩广  
基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失衡,社会林业公共产品意识淡薄、生产落后状态下的林业公共产品供求矛盾,认为林业具有公共产品功能,揭示了林业公共产品的意义,试述评了林业、产品、林产品三个传统概念,重新探讨了林产品概念的外延,在此基础上,综合林业与公共产品两个概念,通过定义明确了林业公共产品的内涵,描述了林业公共产品的特征,通过划分明确了林业公共产品的外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郭博智  吴治国  任建党  
本文以S研发机构为例,介绍并分析了研究机构建立基于"3P"模式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背景、架构、设计思路及具体举措。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余海斌  王慧琴  
笔者运用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首次从人才测评市场供需状况、市场结构和市场收入等方面分析了人才测评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人才测评产业化发展的具体路径:提高人才测评产业的高技术化和产业竞争力,促进人才测评产业链的形成与整合,优化人才测评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完善人才测评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规制,以切实推进我国人才测评产业化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进良  
科学型人的消费只有靠科学的指导和实践才能实现。作为科学型的现代人的精神消费也必须讲其科学性。科学的人生要求理性服从感性。不论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性生活都要按科学准则作事,决不能感情用事。现代人消费的追求是质量,质量就是信誉。没有质量就没有信誉。经营商品要以消费者的需要为准绳。对于企业,利润高的产品不是最好的产品。只有消费者喜欢的产品才是最好的。人的日常消费无非两大类,一是精神,二是物质。改革开放15年以来,中国的文化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部门间在1991年做过一次统计,当年有国有文艺表演团体2771个,电视制片厂近20家,图书及音像出版社700多家,音像发行单位超过3000家,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少华  
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靠的是企业的核心能力,而人力资源却是这种核心能力的核心。本文从分析我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入手,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将会出现的新的四大趋势,进而从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管理层面、发展层面、创新层面、技术层面的互动,阐明了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竞争力的互动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青山,梅林  
本文从人地关系属于广义的生态学范畴出发 ,参照生态学模式 ,认为人地关系概念的经典解释 (人类社会及其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和非经典解释 (人类社会及其活动与广义的地理环境的关系 )不存在孰是孰非问题 ,其差别在于操作意义的不同。人地关系及其系统的经典构型主要适合于从长时间尺度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 ,非经典构型更适合于从中短时间尺度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以此为基础 ,进一步探讨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特征 ,并将后者定义为开放性、人性、开发性和协调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权生安  
我国民居建筑使用周期过短,资源浪费过大,应进行设计实效性研究。探讨与论证人居环境设计的时代理念是业内当务之急。智能、节能、采能、集能是未来人居环境的发展趋势。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杨伟真  
本文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与信息的关系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的种类 ,并阐明了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进行信息分析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刚  李志祥  
绩效考核体系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核心环节。本文通过对目标管理法、360度、关键业绩指标和平衡计分卡等绩效考核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的对比和分析,指出各种绩效考核体系各自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从而帮助企业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实践中有效地借助四种考核体系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效用最大化。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世光  
人力资源是生产要素中的第一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关键的要素。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是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是组织的第一战略,是组织的生命源泉所在。人力资源管理自本世纪六七十年代首先在西方出现后,传统的人事管理逐渐被人力资源管理代替,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和重视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本文将对人力资源的特点、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以及促进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几个重点环节等方面作一探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邵爱国  朱永新  
中庸之道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它的哲学内涵可概括为:适度、整体、权变与和谐四大原则。其中,整体和谐性是中庸之道最本质的特征。从管理学的角度考虑,中庸式管理即:顺道的管理、和谐的管理、整体的管理、适度的管理和权变的管理。中庸之道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与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