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65)
- 2023(7020)
- 2022(5731)
- 2021(5399)
- 2020(4682)
- 2019(10366)
- 2018(10820)
- 2017(21104)
- 2016(11843)
- 2015(13733)
- 2014(14086)
- 2013(13850)
- 2012(13305)
- 2011(12189)
- 2010(12608)
- 2009(11829)
- 2008(11941)
- 2007(11224)
- 2006(10144)
- 2005(9201)
- 学科
- 济(50007)
- 经济(49947)
- 管理(30630)
- 业(29195)
- 企(22256)
- 企业(22256)
- 方法(18677)
- 中国(16722)
- 农(15777)
- 数学(15655)
- 数学方法(15487)
- 制(13276)
- 业经(12285)
- 学(11859)
- 财(11162)
- 地方(11074)
- 体(10205)
- 银(10081)
- 银行(10050)
- 农业(9807)
- 行(9754)
- 产业(9646)
- 贸(8926)
- 贸易(8922)
- 融(8814)
- 理论(8812)
- 金融(8806)
- 易(8626)
- 和(7958)
- 技术(7756)
- 机构
- 学院(180580)
- 大学(179432)
- 济(72867)
- 经济(71235)
- 研究(65329)
- 管理(63174)
- 理学(53063)
- 理学院(52402)
- 管理学(51444)
- 管理学院(51113)
- 中国(48981)
- 科学(40304)
- 京(39528)
- 财(36484)
- 所(34721)
- 农(32544)
- 研究所(31390)
- 江(29126)
- 财经(28131)
- 中心(27988)
- 业大(26428)
- 农业(25754)
- 北京(25340)
- 经(25174)
- 范(25009)
- 师范(24716)
- 院(23537)
- 州(23130)
- 经济学(22418)
- 技术(20802)
- 基金
- 项目(111108)
- 科学(85704)
- 研究(83622)
- 基金(77025)
- 家(67481)
- 国家(66908)
- 科学基金(54842)
- 社会(51155)
- 社会科(48405)
- 社会科学(48391)
- 省(45158)
- 基金项目(40371)
- 教育(38225)
- 划(37847)
- 编号(35347)
- 自然(33230)
- 自然科(32352)
- 自然科学(32334)
- 自然科学基金(31748)
- 资助(31492)
- 成果(30742)
- 课题(25981)
- 发(25843)
- 重点(25553)
- 部(24260)
- 创(23109)
- 创新(21645)
- 性(21250)
- 项目编号(21162)
- 发展(20900)
共检索到281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彭荣胜
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了现代产业发展的"潮涌现象",但我国现代产业新体系的构建陷入了五大误区。我国现有产业与现代产业体系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层次不高,即构建目标趋同、构建路径本末倒置、不当排斥劳动密集型产业、盲目崇拜高新技术与政府过度干预。因此,促进地区传统优势产业裂变或内涵式发展,加快城市群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合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重视先进适宜技术的应用,建设因势利导型政府,是规避以上误区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耀腾
目前国内部分上市公司治理架构存在缺陷,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本市场中的投资不确定性,继而损害投资者们的利益。文章从多角度构建公司治理指数分析公司治理对股票投资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公司治理水平与股票投资风险呈现负相关。进一步地从管理层权力的角度进行研究,使用残差法构建异常管理层权力指标后将其作为中介变量,结果显示公司治理机制部分通过抑制异常管理层权力来降低股票投资风险。
[期刊] 改革
[作者]
范合君 何思锦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是我国改善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加快产业高端化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通过梳理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要点,从发展环境、支撑体系、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服务业现代化、产业可持续发展6个维度确定了41个指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评价体系。以我国各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数据对各地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整体向好且东部地区领跑优势明显;在评价体系的六个维度中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较快,但不同地区之间悬殊过大;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区域的协调发展优势明显。构建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应当从加大重视程度、强化整体认知、明确发展任务、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现代产业体系 评价体系 产业链现代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旭轩
随着新世纪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技术创新在国家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并成为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本文拟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原理,借鉴西方技术创新理论的有关观点,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现代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和运行机制问题。
关键词:
现代企业 技术中心 技术创新体系 构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伟
本文分析了我国产业体系外部市场绿色化趋势和内部生产要素高端化趋势,并通过外部市场需求和内部生产要素的新变化研究了我国产业体系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的规律,以及我国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特征,提出促进我国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绿色低碳 现代产业 发展新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小波 杨阳 刘爱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戴子钧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巩固和完善,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以及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所具有的新特点、新趋势,都要求税务部门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以优化服务为切入点,努力构建现代化的税收服务体系。本文系统介绍了山东省国税系统在优化税收服务方面的进展情况及经验,并指出要进一步更新服务理念,从组织管理体制、岗责体系、考核机制、监督评估机制、技术支撑体系、智力支持体系等6个方面不断提升税收服务的层次和水平。
关键词:
税收服务 现代化 服务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宏丽
新疆能源资源蕴藏量丰富,在国家能源战略的地位日益凸显。一次能源的生产与消费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煤炭、石油、天然气是能源生产与消费的三大资源。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消费占比更为突出;原油消费占比减少;天然气产量占比增长较快。石油、天然气、煤炭产业发展迅速,能源基地建设加快步伐,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关键词:
能源产业 能源战略 一次能源 生产与消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詹懿
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产业新体系,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体系构建过于注重出口拉动、产业选择过于强调"比较优势"、产业发展过于强调外资的作用、产业发展中片面追求GDP考核、产业体系构建中片面套用西方工业化理论等五大误区,使得现代产业体系难以实现体系化和高端化发展,应该从破解这五大误区入手,多角度、全方位构建中国现代产业体系。
关键词:
中国 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 误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邦英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地方根植性网络组织,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子网络,它能通过各行为主体间的互动,使区域内部形成高效率的协同效应,推动区域系统向高效率的创新网络演进,从而吸引区域外的经济资源在本区域内聚集、发展,形成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的全面发展。作者认为,通过推进产业集群来构建西部区域创新体系,是促进西部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战略选择,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1)加强产业集群主体建设,借助产业网络和社会网络或者遵循共同的技术模范来形成区域创新网络;(2)完善产业集群内部的联系与运行机制,促进主体内部、主体之间以及中介机构之间信息高效流动,合理配置资源;(3)加强集群软硬环境建设。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创新体系 自主创新战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关锡友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机床第一消费大国,第四生产大国。但国产高档数控机床自主原创能力不强,迫切需要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水平的提升。因此,迅速提升数控机床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机床工具企业当务之急。
关键词:
数控机床 自主创新 能力 提升 思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金雁 丁继安
高等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是一种全球性的教育诉求。作为与区域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的科研必须符合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服务于区域产业、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求。然而,处在发展初级阶段的高职院校科研体系构建仍存在种种失灵。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推行的面向区域产业"三层对接"的科研新体系,对从规模扩张到内涵质量提升中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区域产业 高职教育 科研体系 三层对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孔凡萍 贾永飞
本文从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内涵入手,从实现创新转型的重大战略、产业转型升级两方面分析了山东省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需求,研究了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的自主创新、引进创新及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等四种创新模式,从核心主体、支撑体系、关键保障体系、配套服务体系等四个层面构建支撑全产业链的山东省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并提出了关于加快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 创新模式 体系构建 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鹏华
全球产业技术和分工格局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革,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提质增效升级的历史性关键期。成功度过这一时期,需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产业新体系。当前我国产业在劳动力、技术、资本和制度环境4个方面已经为构建产业新体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也面临着产能过剩、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全球产业体系发展呈现出新态势。产业新体系是一个连接现实和未来的动态发展的开放系统,具有创新化、高技术化、市场化、服务化、融合化和国际化的特征。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构建产业新体系要走市场和政府协同式路径。
关键词:
产业新体系 构建 基础 特征 协同式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