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74)
2023(17880)
2022(15150)
2021(14062)
2020(11902)
2019(27201)
2018(27257)
2017(52490)
2016(28948)
2015(32626)
2014(32917)
2013(32413)
2012(30523)
2011(27755)
2010(28117)
2009(25876)
2008(25452)
2007(22824)
2006(20467)
2005(18610)
作者
(85680)
(70824)
(70615)
(67035)
(45446)
(33832)
(32094)
(27776)
(27169)
(25655)
(24202)
(24037)
(22809)
(22690)
(22119)
(21935)
(20926)
(20904)
(20448)
(20286)
(17998)
(17683)
(17252)
(16235)
(15966)
(15821)
(15798)
(15792)
(14501)
(14313)
学科
(122601)
经济(122460)
管理(79675)
(76603)
(60570)
企业(60570)
方法(50828)
数学(43865)
数学方法(43441)
中国(37301)
(35359)
地方(30627)
(29231)
业经(27804)
(25666)
(25553)
农业(23516)
(21949)
贸易(21928)
(21451)
银行(21396)
(21156)
(20595)
(20339)
金融(20330)
理论(19214)
技术(18724)
(18627)
环境(18523)
(17611)
机构
大学(414181)
学院(412582)
(166630)
经济(162854)
管理(157792)
研究(145368)
理学(134680)
理学院(133087)
管理学(130875)
管理学院(130113)
中国(110426)
(90909)
科学(89157)
(79434)
(74442)
(70669)
研究所(67233)
中心(65814)
(63752)
财经(62161)
业大(61370)
北京(58429)
(56596)
(56354)
师范(56030)
农业(55105)
(52948)
(51528)
经济学(50110)
财经大学(45937)
基金
项目(272574)
科学(212880)
研究(201581)
基金(194506)
(169469)
国家(167983)
科学基金(142767)
社会(125506)
社会科(118782)
社会科学(118752)
(107185)
基金项目(102626)
教育(92766)
自然(91265)
(90412)
自然科(89078)
自然科学(89052)
自然科学基金(87450)
编号(83135)
资助(80703)
成果(69116)
(61430)
重点(61103)
(60290)
课题(58757)
(56182)
创新(52385)
科研(51487)
教育部(51352)
国家社会(50903)
期刊
(191995)
经济(191995)
研究(128629)
中国(87570)
学报(66260)
(65317)
科学(59965)
管理(59692)
(58081)
教育(52535)
大学(49958)
学学(46599)
农业(44883)
(42149)
金融(42149)
技术(36459)
业经(32520)
财经(30423)
经济研究(30227)
(26068)
问题(25932)
(22940)
图书(22585)
理论(20391)
(19984)
技术经济(19931)
科技(19560)
商业(18951)
现代(18880)
(18584)
共检索到635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政  王一钦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是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研究如何构建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对于评估各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状况、加快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及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全国地级市2008~2019年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特定方法计算各地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综合指数,并根据计算指数,描述了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趋势和空间特征。结果显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水平整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研究在将现代产业体系评价指数分解为多个一级指标评价指数后,发现分项指标增长速度存在显著差异。异质性分析结果则发现,不同地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水平有所不同,而且城市之间产业体系发展差距会随时间推移而逐渐缩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荣强  施龙中  陈轩  
在“双循环”背景下,数字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多重机遇叠加,为提升粮食安全提供了历史性机遇。选取2012—2020年地级市层面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门限模型研究数字金融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发展对粮食安全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升创新水平和扩大信贷规模促进粮食安全提升;进一步分析可知创新水平与信贷规模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存在基于数字金融发展的门限效应。因此,当前应促进数字金融发展,并使其努力跨越门限值,以期通过拓展数字金融发展溢出空间多维度来提升粮食安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荣强  施龙中  陈轩  
在“双循环”背景下,数字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多重机遇叠加,为提升粮食安全提供了历史性机遇。选取2012—2020年地级市层面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门限模型研究数字金融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发展对粮食安全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升创新水平和扩大信贷规模促进粮食安全提升;进一步分析可知创新水平与信贷规模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存在基于数字金融发展的门限效应。因此,当前应促进数字金融发展,并使其努力跨越门限值,以期通过拓展数字金融发展溢出空间多维度来提升粮食安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游霭琼  王明珂  
文章使用2005—2019年中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五大发展理念出发,相对全面地构建综合指标测算经济发展质量,借助实证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及其区域和子系统的异质性,并从科技创新投入的调节门槛效应视角探究了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存在区域和五个子系统之间的异质性,环境规制的正向作用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显著,在创新、协调和开放子系统显著;科技创新投入具有调节和门槛作用,科技创新投入会负向调节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并通过各个子系统使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呈正向作用显著、负向作用不显著的“倒U型”关系,该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区域异质性。为此,建议加快补足环境规制价格手段的缺位,在实施环境规制时,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鼓励加大和优化科技创新投入,提高基础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的投入比重,进一步完善创新制度和市场环境,出台激励性财税金融政策,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环境规制和科技创新对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联动效应,推行区域协同治理环境和协调创新,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环境污染防治的同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家庭  张邓斓  孙哲  
城市居民依赖于私家车的出行方式是城市蔓延的典型特征之一,对汽车消费是否加剧了城市蔓延进行实证检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私人汽车消费影响城市蔓延的理论分析,实证检验了我国2010-2012年247个地级市私人汽车消费对城市蔓延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私人汽车消费显著地加剧了城市蔓延;(2)城市蔓延的交通影响因素在不同等级城市间有不同体现;(3)私人汽车消费对城市蔓延的影响呈现出倒U型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启示:(1)根据城市的增长边界,控制特大城市的私人汽车消费数量;(2)未采取汽车限购政策的城市应谨慎推行,杜绝突袭式限购;(3)适度提高私人汽车的出行成本,大力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毛文峰  陆军  
利用2009—2016年中国28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考察了蔓延的城市空间形态对城市创新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蔓延对城市创新质量存在显著的负向效应;对于中西部地区中小规模城市、人口收缩型城市,城市蔓延对城市创新质量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第二产业比重越高的城市,城市蔓延对城市创新质量的负向影响越明显。推进紧凑化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和秉承精明增长的城市规划理念是未来提升城市创新质量的努力方向。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月涛  胡子煜  王云  
对外开放和制度创新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文章研究了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代表的对外开放和制度创新政策对地区污染排放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表明,自贸试验区建设可显著降低地区污染排放;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的研究得到同样结论,进一步说明研究结果的稳健性;调节效应模型检验表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地方财力增长可有效驱动自贸试验区的减排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自贸区建设对污染排放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总体而言,自贸试验区建设有助于降低地区污染排放和改善生态环境,对于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黄顺武  
由于中国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强大影响力,政府官员变更可能会影响当地部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其中的影响机制有:政策不连续性、官员贪腐行为以及政企关系重新调整等。为此,本文收集了中国1999—2009年2000多任地级市市长和市委书记的数据,并与辖区内的企业匹配来识别地方官员对企业生存的影响。运用Kaplan-Meier乘积限估计方法绘制的生存函数和风险函数图显示,官员变更时企业的生存时间更短、倒闭风险更高。在此基础上运用生存分析模型进行更为精确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官员变更会显著增加企业的倒闭风险,并且这一风险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黄顺武  
由于中国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强大影响力,政府官员变更可能会影响当地部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其中的影响机制有:政策不连续性、官员贪腐行为以及政企关系重新调整等。为此,本文收集了中国1999—2009年2000多任地级市市长和市委书记的数据,并与辖区内的企业匹配来识别地方官员对企业生存的影响。运用Kaplan-Meier乘积限估计方法绘制的生存函数和风险函数图显示,官员变更时企业的生存时间更短、倒闭风险更高。在此基础上运用生存分析模型进行更为精确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官员变更会显著增加企业的倒闭风险,并且这一风险存在多期滞后效应;但官员变更引致的退出风险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有所不同,其中,对国有企业、尤其是非中央国有企业的风险增加尤为明显;任期的稳定有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并且任期对官员变更导致的风险有调节作用。本文还特别关注了官员自身特征对变更引致风险的影响,发现本地晋升的官员、在出生地任职的官员、学历水平较高的官员引致的企业倒闭风险较低。本研究为如何降低官员变更引发的企业经营风险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决策依据,同时为科学制定官员选拔和任用制度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书舟  
推进银行业市场化改革,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信贷服务,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手工整理得到2005—2018年264个中国地级市能源消费数据,运用SBM距离函数和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地级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重点考察了银行业竞争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显示:银行业竞争加剧显著促进了当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中介效应分析发现,产业结构高度化是银行业竞争加剧情况下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途径,而研发创新因受制于绿色创新专利数量占比较低的缘故,未能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银行业竞争加剧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效应会随着当地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降低而有所增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虹   秦喜亮  
运用我国29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绿色技术创新对城市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差异性和收敛性。结果表明: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可以降低碳排放水平,且存在空间关联效应。横向来看,不同区域的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东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影响效应更强,中西部、京津冀等地区相对较弱。纵向来看,2015年以来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差异持续收敛,根源在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未来持续推进绿色技术创新、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方红生  李琪  
利用我国省级层面的数据考察了贸易开放对产出波动的影响并对著名的补偿假说进行了再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只有东部地区的数据证实了补偿假说,具体表现为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增加产出波动和政府支出的增加降低产出波动两个方面。本文认为提高贸易伙伴国数量和降低贸易集中度、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和应付不利冲击而扩大政府支出都将有利于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肖挺  
通过系统GMM以及门槛估计等技术方法检验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分省居民消费区域流向以及消费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提升各地区对外地居民的消费吸引力;低收入地区会随着交通设施的完善而加剧本地居民消费的流失,发达地区则由于大量外来消费的涌入而成为受益方;在消费结构层面,交通基础设施大多只对特定地区的少数消费领域支出比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证实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各地居民消费的地区流向的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冠平  扈文秀  郭德兵  
数字经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当前也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为探究数字经济发展是否也能缓解地方隐性债务扩张,本文以我国2011—2018年部分地级市为样本,利用北京大学测度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与地方隐性债务等数据对两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抑制地方隐性债务扩张。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地方隐性债务扩张的负向关系主要表现在东部地区,且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影响更为显著。最后,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本文提出三点建议:明确目标,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协调发展,缩小区域数字发展鸿沟;营造氛围,释放数字经济增长潜能。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穆怀中   赵志超   杜芳雨  
本文将人的发展细分为创造性、自主性和利他性三个维度,并分别与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和家庭养老相对应,详细阐释了人的发展如何影响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完善的问题,研究发现:(1)企业年金与人力资本“增值-贬值”创造性结构存在联动关系,通过增强“干中学”倾向,减少人力资本贬值,促进创造力在生命周期内的均衡发展,可提高企业年金发展效率。(2)个人养老金与“感性-理性”自主性结构存在联动关系,整体呈现出“感性为主,理性不足”的特点。在家庭生命周期早期,个人养老金受到子女婚育等情感支出的限制,在后期又受到“不给子女添乱”的感性储蓄逻辑的影响,缺乏生命周期精算平衡为导向的理性思考过程。通过引入金融市场、增加家庭教育财政补贴、完善金融教育体系可提高个人养老金决策的理性度,优化其发展效率。(3)家庭养老替代率取决于家庭内部“双向奔赴”的代际利他关系,以父母对子女的“体谅度”为上限,以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度”为下限。家庭代际关系越紧密,家庭养老就越稳定。(4)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同层次间存在有条件的“联动”关系。公共养老金对其他养老层次发展还具有“整合”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