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87)
- 2023(18562)
- 2022(15376)
- 2021(13958)
- 2020(12093)
- 2019(27378)
- 2018(27121)
- 2017(52759)
- 2016(28342)
- 2015(32121)
- 2014(32218)
- 2013(31694)
- 2012(29427)
- 2011(26491)
- 2010(26605)
- 2009(25037)
- 2008(24562)
- 2007(21938)
- 2006(19501)
- 2005(17845)
- 学科
- 济(131686)
- 经济(131552)
- 管理(81533)
- 业(76072)
- 企(61500)
- 企业(61500)
- 方法(54177)
- 数学(47614)
- 数学方法(47049)
- 中国(34963)
- 农(32890)
- 财(30946)
- 地方(28018)
- 学(27712)
- 业经(27034)
- 制(24022)
- 贸(21964)
- 贸易(21952)
- 农业(21559)
- 易(21265)
- 环境(20693)
- 银(19905)
- 银行(19854)
- 融(19135)
- 金融(19132)
- 行(18989)
- 务(18750)
- 财务(18694)
- 财务管理(18645)
- 和(18404)
- 机构
- 大学(417595)
- 学院(416221)
- 济(177567)
- 经济(173905)
- 管理(155647)
- 研究(145103)
- 理学(133801)
- 理学院(132256)
- 管理学(129812)
- 管理学院(129053)
- 中国(109557)
- 科学(89583)
- 京(88484)
- 财(81212)
- 所(74614)
- 农(72031)
- 研究所(67669)
- 中心(65903)
- 财经(64666)
- 江(63106)
- 业大(62599)
- 经(58580)
- 农业(56822)
- 经济学(55743)
- 北京(55436)
- 范(53887)
- 师范(53244)
- 院(52235)
- 经济学院(50010)
- 州(49784)
- 基金
- 项目(275165)
- 科学(216356)
- 基金(200990)
- 研究(195974)
- 家(177095)
- 国家(175709)
- 科学基金(149663)
- 社会(125920)
- 社会科(119394)
- 社会科学(119361)
- 省(107207)
- 基金项目(105832)
- 自然(97564)
- 自然科(95310)
- 自然科学(95277)
- 自然科学基金(93547)
- 划(90917)
- 教育(89904)
- 资助(82826)
- 编号(77867)
- 成果(63397)
- 重点(62818)
- 部(60802)
- 发(60249)
- 创(56599)
- 课题(54173)
- 科研(53446)
- 创新(53125)
- 国家社会(52885)
- 教育部(51824)
- 期刊
- 济(198822)
- 经济(198822)
- 研究(123129)
- 中国(79580)
- 学报(68400)
- 农(65183)
- 财(63210)
- 科学(62038)
- 管理(58373)
- 大学(51487)
- 学学(48824)
- 农业(43753)
- 教育(38596)
- 融(38587)
- 金融(38587)
- 技术(36246)
- 经济研究(33052)
- 财经(32875)
- 业经(31032)
- 经(28379)
- 问题(26763)
- 业(22890)
- 技术经济(21515)
- 统计(21310)
- 贸(21249)
- 版(19973)
- 理论(19236)
- 策(19115)
- 商业(18931)
- 现代(18637)
共检索到621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晗进 刘满凤 江雯
我国环境经济集聚状况维持在"协调"以上,但东中西部呈现梯度分布。通过构建环境经济集聚协调度的空间计量模型,验证了"两化"协调不仅有利于环境经济集聚的协调发展,而且抑制了工业化的不协调效应和逆转了城镇化的不协调效应。从空间异质性GTWR模型分析,内蒙古、辽宁、河南、海南、四川、陕西和青海的"两化"协调产生协调效应;吉林、黑龙江、江苏、江西、广东、重庆、贵州、云南和新疆的工业化呈现协调效应;吉林、黑龙江、上海、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重庆、贵州、云南和新疆的城镇化产生协调效应。因此,提出应通过政策手段提高各地区"两化"协调度、加大资本投入与环境要素投入的协调程度以提高环境经济集聚协调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满凤 谢晗进
本文通过建立工业化与城镇化双门槛效应模型,以及对环境经济集聚的空间效应分析,验证了经济集聚与污染集聚之间表现为"N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且工业化与城镇化存在双门槛效应。当工业化率介于41.76%与44.89%之间或城镇化率高于88.50%,经济集聚产生的负面效应最小,EKC曲线中改善的"拐点"值最小,恶化的"拐点"值最大,即经济发展可以迅速跨过越发展越污染的拐点,进入再发展少污染的轨道,并推迟下一个拐点的到来。在分析"十二五"时期各省市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现状和"拐点"特征基础上,提出"十三五"时期各省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即优先推进江浙沪的协同发展;以北京和天津为引领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大背景下推进广东与福建的协同发展,深化闽粤经济合作;依托环渤海与京津冀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实现山东与辽宁的协调发展,以此重点突破东北困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满凤 谢晗进
本文通过建立工业化与城镇化双门槛效应模型,以及对环境经济集聚的空间效应分析,验证了经济集聚与污染集聚之间表现为"N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且工业化与城镇化存在双门槛效应。当工业化率介于41.76%与44.89%之间或城镇化率高于88.50%,经济集聚产生的负面效应最小,EKC曲线中改善的"拐点"值最小,恶化的"拐点"值最大,即经济发展可以迅速跨过越发展越污染的拐点,进入再发展少污染的轨道,并推迟下一个拐点的到来。在分析"十二五"时期各省市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现状和"拐点"特征基础上,提出"十三五"时期各省市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满凤 谢晗进
为测度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集聚带来的正效应和负效应,提出了环境经济一致性指数。环境经济一致性指数的时空演化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集聚的负效应逐渐增大,正效应逐渐减弱;而空间的演变是东中西部呈梯度状,集聚的正效应减弱,负效应增强。环境经济一致性指数的门槛效应模型检验结果显示,当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小于19.2409时,在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中,市场效应起主导作用;介于19.2409与20.6205之间呈现的是政府与市场并驾齐驱,双轮驱动现象;大于20.6205时是政府起主导作用。因此,中西部地区应该更多地发挥市场的调控作用,而东部地区则更多地应该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刚强 陈强强 马晶
本文基于我国2014-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构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数字经济的指标评价体系,测度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PVAR模型从全国、区域来分析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数字经济的互动协调关系。研究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稳步上升,两者存在高度耦合中度协调水平;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数字经济存在相互正向影响,且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大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从地区分布来看,区域差异明显,各地区耦合协调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数字经济的影响西部最大、中部最小;乡村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中部最大、东部最小;东、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数字经济的影响大于乡村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中部地区乡村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大于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数字经济的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国平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是与工业化紧密联系、互相适应、互相促进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也逐年提高,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基本协调。就不同时期而言,先后经历了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与工业化基本协调、城镇化快于工业化3个阶段。近年来整体上出现了城镇化速度快于工业化进程的倾向,但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化速度与工业发展水平是基本协调的;东北三省有类似过度城镇化的倾向;中西部一些省份的城镇化水平和农业人口向非农转化的速度均过低,显示出低度城镇化的倾向;一些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但较工业化发展速度仍显得过快;而另一些地区城镇化水平不低,但较工业化发展速度却显...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协调关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袁晓玲 贺斌 卢晓璐 陈美伶
围绕"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使用"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确定指标权重测算2004~2014年中国省级层面的城镇化质量,并在测算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城镇化质量的空间格局分异及演化进行探究。结果显示:中国省级城镇化质量整体综合评价指数呈波动中不断上升的趋势,即自2004年以来新型城镇化质量不断提高;区域间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空间依赖性;中西部地区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城镇化推进和吸纳新增城镇人口的主要空间载体。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袁晓玲 贺斌 卢晓璐 陈美伶
围绕"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使用"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确定指标权重测算20042014年中国省级层面的城镇化质量,并在测算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城镇化质量的空间格局分异及演化进行探究。结果显示:中国省级城镇化质量整体综合评价指数呈波动中不断上升的趋势,即自2004年以来新型城镇化质量不断提高;区域间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空间依赖性;中西部地区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城镇化推进和吸纳新增城镇人口的主要空间载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家义 郑音 唐雪丽 丁丹
文章从经济、人口、社会、环境四个方面运用DEA测度2004—2013年全国30省市城镇化绩效,从空间溢出视角切入,采用基于空间邻接矩阵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产业结构、经济活力、投资强度对城镇化绩效的影响,得到SDM空间面板模型,最后根据模型讨论了中国城镇化绩效的空间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
城镇化绩效 DEA 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家义 郑音 唐雪丽 丁丹
文章从经济、人口、社会、环境四个方面运用DEA测度2004—2013年全国30省市城镇化绩效,从空间溢出视角切入,采用基于空间邻接矩阵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产业结构、经济活力、投资强度对城镇化绩效的影响,得到SDM空间面板模型,最后根据模型讨论了中国城镇化绩效的空间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
城镇化绩效 DEA 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虎 赵炜涛
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01-2014年的面板数据,从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两个角度出发,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对财政支出、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空间效应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空间相关性,省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财政支出与城镇化对本省和邻省的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在以城镇化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中,财政支出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其对经济增长边际贡献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最后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空间计量 面板门槛 经济增长 倒“U”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虎 赵炜涛
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01-2014年的面板数据,从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两个角度出发,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对财政支出、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空间效应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空间相关性,省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财政支出与城镇化对本省和邻省的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在以城镇化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中,财政支出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其对经济增长边际贡献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最后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空间计量 面板门槛 经济增长 倒“U”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唐晓灵 刘越铭
基于我国2005~2017年统计数据,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建筑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水平落后于经济、社会、生态城镇化;建筑工业化与经济、社会城镇化协调度较高,与人口城镇化发展出现一定偏离;建筑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与建筑工业化互动效应显著存在短期的因果关系,而生态城镇化对建筑工业化的影响则相对滞后。据此,从加强并利用二者互动效应、缩短滞后期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曾福生 高鸣
本文运用SBM-HR-Regoprobit模型,依据2000~201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简称"三化")的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协调发展问题,估计了现代农业因素对"三化"协调发展的影响。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中国"三化"存在失衡现象,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之间及各地区内部发展不协调。第二,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没能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坚实的保障,是"三化"中的"短腿"和"三化"协调发展的瓶颈。第三,农业科技和政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持因素,有利于解决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推进"三化"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