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17)
2023(4614)
2022(4175)
2021(3967)
2020(3657)
2019(8047)
2018(8419)
2017(17277)
2016(9230)
2015(10730)
2014(11017)
2013(10850)
2012(10394)
2011(9494)
2010(9805)
2009(9818)
2008(9624)
2007(8810)
2006(8113)
2005(7616)
作者
(28254)
(23460)
(23078)
(22175)
(14825)
(11056)
(10799)
(9032)
(8695)
(8386)
(7823)
(7725)
(7423)
(7422)
(7405)
(7044)
(6968)
(6846)
(6778)
(6664)
(5772)
(5750)
(5599)
(5343)
(5311)
(5239)
(5208)
(5152)
(4617)
(4529)
学科
(37983)
经济(37938)
管理(29679)
(27473)
(21981)
企业(21981)
方法(19807)
数学(15912)
数学方法(15767)
中国(13898)
(11696)
环境(11475)
(11028)
(11007)
(11005)
银行(10994)
保险(10936)
(10461)
(9512)
(8863)
金融(8863)
(8453)
贸易(8444)
业经(8380)
(8320)
(7982)
(7937)
(7496)
理论(7219)
(7145)
机构
大学(144535)
学院(141892)
(60353)
经济(59017)
管理(54967)
理学(45899)
研究(45564)
理学院(45458)
管理学(44784)
管理学院(44537)
中国(41207)
(33565)
(31417)
科学(26365)
财经(26050)
(23444)
(23385)
中心(21558)
(21046)
北京(20921)
研究所(20719)
(19591)
财经大学(19414)
经济学(19043)
业大(18266)
(17354)
经济学院(17341)
(16572)
师范(16370)
(16274)
基金
项目(84716)
科学(65976)
基金(62138)
研究(62123)
(53383)
国家(52972)
科学基金(44813)
社会(40032)
社会科(37684)
社会科学(37674)
基金项目(32557)
(31320)
自然(28507)
教育(27877)
自然科(27720)
自然科学(27711)
自然科学基金(27191)
(27151)
资助(27084)
编号(25093)
成果(21226)
(19770)
重点(18657)
(17480)
课题(17000)
教育部(16918)
(16696)
科研(16585)
国家社会(16422)
人文(16311)
期刊
(66408)
经济(66408)
研究(46703)
中国(26139)
(24990)
(21365)
金融(21365)
管理(20205)
学报(19421)
科学(17725)
(16565)
大学(15029)
学学(14095)
财经(12848)
技术(11235)
农业(11113)
(10804)
经济研究(10759)
教育(10421)
业经(10149)
问题(9511)
理论(8858)
(8665)
实践(8087)
(8087)
国际(7591)
统计(7418)
技术经济(7037)
商业(6859)
现代(6691)
共检索到220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郑苏晋  姚丹  
1991年大连推出了中国首份环境污染责任险保单,但由于赔付率低等问题销量逐步萎缩,以至退出市场。近年来环境污染事故频发、污染赔偿问题突出促使环污责任险试点工作于2008年再次启动。试点至今,高费率成为限制环污责任险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缓解这一状况,国内部分保险公司引入了费率奖惩系统,分别基于索赔频率和赔付率。论文选取"稳态相对平均保费水平"、"保费变异系数"、"系统弹性"和"对新投保人的隐性惩罚"四个指标比较实务中存在的两类费率奖惩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赔付率的奖惩系统对风险的区分度更强,建议保险公司在环责险中引入基于赔付率的费率奖惩系统,谨慎设定费率最低折扣,并把环保检查、经验赔付率纳入费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海华  赵云芬  
随着环境污染事故的不断发生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亟待完善。鉴于此,本文拟从在我国建立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着手,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立法经验为基础,对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的范围提出一些探讨性的设想,以期能对我国今后制定环境责任保险法及其相关法律制度有一定的帮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安平  张遥  
虽然环境责任保险作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在我国一直发展缓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好的方法对环境责任保险的费率进行合理厘定。文章在这一背景下,尝试提出一种考虑先验费率和无赔款优待的环境责任保险的费率厘定机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别涛  樊新鸿  
在工业化过程中,环境污染的发生不仅频繁而且后果严重。单个污染企业承担责任的能力有限,致使污染受害者和公共环境损害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赔偿。为分散企业环境污染赔偿责任,最大限度的保护受害者,尽量减少社会损失,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的经验是,在环境保护领域引入保险机制,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印度等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经验,为我国开展类似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颖  何宏飞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领娣  冯家星  
环境责任保险在解决环境污染方面发展空间巨大。本文分析环境责任保险发展的现状和机制,根据环境责任保险自身特点,在Myers-Cohn模型的基础上用模糊数学的方法修正和扩展理论模型,得出环境责任保险费率的厘定结果。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的结果比较符合责任险的费率水平,对保险公司的费率厘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国熠  万里虹  
我国自2008年开始启动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目前仍在积极推进中。保险公司单独开发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险种,在三大行业先期推出试点,在政策性船舶污染责任保险方面取得突破,基本形成"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模式。为了充分发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功能,本文在分析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理论基础和国外经营实践的基础上,就推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提出几点建议:一是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提高承保能力,提升管理水平;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对外宣传活动;三是联合政府职能部门,积极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立法进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方悦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尚处于发展初期,应通过加强宣传与政策引导,建立完善的风险保障制度;建立三方协作的专业化风险评估制度及应急处理机制;创新保险公司险种;建立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的保险体系;建立防灾防损与理赔相结合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长效机制;构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执行体系等措施,进一步促进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瑞纲  倪兴芸  
本文系统研究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构建问题。首先,阐述了我国现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相关概念,包括其特点、立法过程和发展现状;其次,研究了现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包括企业缺乏环保知识、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和缺乏专业技术等;随后,总结了国外环境责任保险发展的经验,包括应立法先行,在强制与自愿并施的制度下,适当延长施行期限、科学组建承保机构等经验;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国家应在政策扶持下进行商业化运作,保险机构应建立责任挂钩约束机制,投保企业应加强与保险机构的风险管理合作等可行的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易令正  
本文在简要讨论了国内外环境责任保险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实施环境保险的初步构想,主要包括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设立国家环境保险基金、科学组建承保机构和建立科学的环境风险评估体系,建议在我国尽快实施环境责任保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敏鑫  王江寒  
本文基于原环保部发布的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企业名单,选取沪、深A股上市重污染行业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了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考虑投保模式以及产权性质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之间存在的正相关关系在强制投保企业、民营企业中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地方政府环境监管强度较小、市场化水平较高以及社会监督氛围较好的地区企业中,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更能发挥改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状况的积极作用。这表明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治理中,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对地方政府环境监管更多表现为“替代效应”,而对地方市场化水平以及地方社会监督氛围主要发挥了“互补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喜明  
在工业化过程中,环境污染的发生不仅频繁而且后果严重。单个污染企业承担责任的能力有限,致使污染受害者和公共环境损害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赔偿。为分散企业环境污染赔偿责任,最大限度的保护受害者,尽量减少社会损失,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的经验是,在环境保护领域引入保险机制,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美国、法国、德国、印度等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经验,为我国开展类似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文从中国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着手,在考察和分析国外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实践与发展、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毕思勇  张龙军  
当前我国正处于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面对环境事故频发带来的高风险,我国迫切需要通过社会化途径解决环境损害赔偿问题。借鉴西方国家较为成熟的环境保险制度,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已经在重点行业、企业开始试点。本文从政府主导、分步实施、完善法规、组建机构和建立评估定损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建立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建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立琴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可以分散风险,使企业的损害赔偿责任由社会来分担,避免企业因巨额赔偿而破产,同时又能给受害者迅速、有效的救济。主要分析了该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功能和特点,及西方国家环境责任保险的主要模式。针对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现状,提出了制定强制责任保险,扩大责任保险范围,合理确定保险费率,加强环境法制建设等完善对策。参7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向楠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起步较晚,各地区正在探索建设相关机制。文章分析了美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若干特点,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我国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强制为主、自愿为辅"的模式,加强环责险的产品设计,使用相对长的索赔时效,建立环境救济基金和其他风险分散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