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17)
2023(2995)
2022(2803)
2021(2655)
2020(2516)
2019(5616)
2018(6047)
2017(12713)
2016(6991)
2015(8154)
2014(8240)
2013(8358)
2012(8169)
2011(7542)
2010(7725)
2009(7673)
2008(7613)
2007(7094)
2006(6607)
2005(6227)
作者
(21316)
(17795)
(17348)
(16982)
(11156)
(8373)
(8212)
(6846)
(6595)
(6416)
(5888)
(5790)
(5665)
(5609)
(5457)
(5349)
(5329)
(5160)
(5118)
(5110)
(4601)
(4410)
(4195)
(4127)
(4024)
(4005)
(3942)
(3866)
(3594)
(3528)
学科
(27726)
经济(27682)
管理(22506)
(18814)
(14259)
企业(14259)
方法(12539)
数学(11101)
数学方法(11044)
中国(10311)
环境(9918)
(8849)
(8844)
(8488)
(6945)
贸易(6941)
(6825)
(6790)
银行(6785)
(6559)
(6195)
(5507)
(5335)
(5300)
金融(5299)
业经(5228)
(5105)
农业(4995)
(4959)
财务(4953)
机构
大学(107967)
学院(107832)
(45981)
经济(44879)
管理(39646)
研究(36248)
理学(33012)
理学院(32679)
管理学(32298)
管理学院(32107)
中国(30041)
(24923)
(23653)
科学(20713)
(19452)
财经(19064)
研究所(17092)
(17071)
(16718)
(16683)
中心(16394)
北京(15859)
经济学(14066)
业大(13977)
财经大学(13925)
(13634)
(13574)
师范(13526)
农业(13083)
经济学院(12850)
基金
项目(61027)
研究(46858)
科学(46457)
基金(42707)
(36659)
国家(36323)
科学基金(29606)
社会(29067)
社会科(27445)
社会科学(27434)
(23504)
基金项目(22495)
教育(21027)
编号(20093)
(20048)
资助(18239)
自然(17709)
成果(17573)
自然科(17147)
自然科学(17138)
自然科学基金(16824)
(14370)
课题(13934)
(13662)
重点(13519)
(12348)
项目编号(12147)
(12082)
教育部(12022)
(11970)
期刊
(55158)
经济(55158)
研究(35290)
中国(20970)
(18438)
(15252)
学报(14738)
管理(14559)
(13545)
金融(13545)
科学(13337)
大学(11020)
教育(10555)
农业(10426)
学学(10257)
财经(9709)
业经(9585)
经济研究(8779)
技术(8501)
问题(8281)
(8232)
(7584)
理论(6568)
国际(6407)
实践(5941)
(5941)
商业(5804)
图书(5740)
技术经济(5559)
现代(5143)
共检索到171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熊艳  
"十五"时期,环保指标是我国唯一没有完成的国民经济发展指标,反思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没有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依现行诉讼法的规定,大量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被以原告不适格为由止步于起诉阶段,长此以往一些环境侵害行为和环境行政违法行为将无法制止。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扩大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全庆  
关于经济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一直是经济公益诉讼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国外经济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探讨,提出了我国构建经济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条件和范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陶广峰  
公益诉讼旨在维护公共利益,但我国司法实践中,公益诉讼大多以原告不享有诉权即"不具备原告诉讼主体资格"被裁定驳回起诉或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在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势在必行。律师作为社会中的一员,自然也应是公共利益的享有者,应可以充当公益诉讼的原告。律师作为特殊群体,具有专业知识等诉讼能力和独特的价值追求,对完善公益诉讼制度有重大意义。当然,在构建律师参与和提起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制度的同时,也应对律师参与和提起公益诉讼予以适当激励和约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书敏  
通过分析近两年环境公益诉讼的司法实践,从案件数量、地区分布、原告资格以及被告资格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新《民事诉讼法》和新《环境保护法》确立并实行公益诉讼以来,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发展迅速。立案数量不断增加、受案范围不断扩大、被告范围从私主体扩大到公主体,然而在案件受理、原告资格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变落后环境观念,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工作质量,健全环境公益诉讼相关制度,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公共利益,为环境公益诉讼注入新的活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茵  
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问题,是关系到什么样的人能够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并启动对行政行为审查的司法程序的一个关键问题。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很激烈,但并未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谈几点认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慧杰  贺慧春  王育才  
目前,明确界定有权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机关和组织的范围是环境公益诉讼立法和司法解释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结合相关案例分析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的适格性问题,并建议赋予环保行政机关、检察机关、环保组织、公民个人等主体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资格,从而使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侯丽艳  刘峻岩  
我国《环境保护法》重新修订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环境保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和环境保护司法实践中遇到的诸多障碍,需要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进行全面检查。扩大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范围、完善保障程序、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将成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深入推进的必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宗廷  
环境权是公民的法定权益 ,通过诉讼的途径和机制排除环境侵害是最为有效和可取的。本文正是在分析了环境侵权的种类及特点的基础上 ,对环境侵权提起公益诉讼进行了研究 ,并指出建立环境侵权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平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依据民事诉讼法和民事实体法的规定,受害者可以提起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诉讼。由于单个受害者的经济实力以及诉讼能力远不及污染企业,为了弥补受害者个体诉讼能力的不足,我国可以参照西方国家的环境公益民事诉讼制度,赋予环境公益组织有限的诉权,给予他们适格原告的身份,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充分保护广大民众的环境公共利益。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健  付焱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日渐突出,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具有正当性。但检察院法律监督职能与其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身份存在冲突,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并无具体可操作的程序,检察院提起民事环境公益诉讼与行政机关职能出现重叠,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对象与法院规定的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对象之间存在矛盾。完善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需要制定配套的法律,建立专门的环境公益诉讼审判机关,提高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级别,形成行政机关保护为主、检察院保护为辅的环境保护体系。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青斌  张莹莹  
原告资格问题是投诉、举报案件的核心问题,也是最具争议性的话题。对于投诉人和举报人原告资格的判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确立的自身利益标准,还可进一步完善。有必要回归到利害标准的一般判断结构上来,区分履责之诉与撤销之诉,分别确定投诉人和举报人有无原告资格。举报人在撤销之诉和诉请履行查处职责案件中均没有原告资格,在诉请履行奖励、受理和答复职责案件中则一律具有原告资格。投诉人在诉请履行受理和答复职责时恒具有原告资格;在诉请履行查处职责案件和撤销之诉案件中,投诉人的原告资格具有或然性,需要在区分真自益型投诉人与假自益型投诉人基础上进行综合判断。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静  
我国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了消费者协会维护消费者权益以自身名义提起诉讼的权利,但是在具体的实施措施上却没有明文做出规定,因此需进一步完善消费者协会公益诉讼制度以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霞  
公益诉讼中的公益依主体构成不同分为多人公益和集体公益两种。前者是多个人分属的利益。之所以称为公益,是因为它是多个人的利益。后者是一种整体利益,是多数人组成的集体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利益。多人利益意义的环境公益诉讼实际上是侵权诉讼,这种诉讼的理论基础是私人权利。可以把它叫做环境公益诉讼。集体利益环境公益诉讼是为人类环境利益的诉讼,其理论基础是国家利益或人类共同体利益。可以把它叫做环境诉讼。环境公益诉讼和环境诉讼各有自己的理论基础。环境公益诉讼本质上是私益诉讼,其理论依据是公民权利;环境诉讼是真正的公益诉讼,这种诉讼的理论基础是人类利益理论、国家利益理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肖平容  
消费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能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有利于维护消费领域的公共利益。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原告一元化和民事判决拘束力的相对性,容易导致消费公益诉讼案件的审判盲区。我们应从立法上完善传统的民事诉讼制度,建立原告主体资格多元化的机制,健全消费公益诉讼的物质保障,合理分配举证责任,适当扩张消费公益诉讼既判力的范围,为消费公益诉讼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莉敏  邹建华  王燕萍  
和谐社会要求社会自治权与国家公权构成分离与制衡的良性互动。公益诉讼是一种影响社会思维、完善社会治理、影响立法司法、促进社会进步的诉讼,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没有立法的民主性、前瞻性和系统性,一些先进的立法理念就不可能贯穿于整个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过程之中。本文认为民事和行政公益诉讼的立法必须交叉探讨,构建系统完备、整体协调的立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