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31)
- 2023(6815)
- 2022(5856)
- 2021(5387)
- 2020(4701)
- 2019(10685)
- 2018(10932)
- 2017(22027)
- 2016(11960)
- 2015(13533)
- 2014(13698)
- 2013(13564)
- 2012(12696)
- 2011(11631)
- 2010(11935)
- 2009(11647)
- 2008(11553)
- 2007(10590)
- 2006(9748)
- 2005(9176)
- 学科
- 济(47402)
- 经济(47309)
- 管理(43107)
- 业(36517)
- 企(30660)
- 企业(30660)
- 方法(19619)
- 财(17173)
- 数学(17034)
- 数学方法(16881)
- 制(16818)
- 中国(15710)
- 农(13435)
- 环境(12158)
- 体(11137)
- 业经(11027)
- 银(10681)
- 银行(10672)
- 行(10243)
- 务(9982)
- 财务(9959)
- 财务管理(9931)
- 贸(9910)
- 贸易(9903)
- 易(9740)
- 企业财务(9438)
- 体制(9426)
- 划(9260)
- 融(8979)
- 金融(8977)
- 机构
- 大学(178087)
- 学院(176608)
- 济(77263)
- 经济(75615)
- 管理(67627)
- 研究(58494)
- 理学(57135)
- 理学院(56559)
- 管理学(55844)
- 管理学院(55517)
- 中国(47692)
- 财(42581)
- 京(37780)
- 财经(32104)
- 科学(31942)
- 所(29194)
- 经(28875)
- 江(27510)
- 中心(26428)
- 研究所(25551)
- 北京(24432)
- 经济学(24320)
- 农(24201)
- 财经大学(23699)
- 业大(21982)
- 经济学院(21935)
- 州(21478)
- 范(21389)
- 院(21366)
- 师范(21212)
- 基金
- 项目(107084)
- 科学(84652)
- 研究(81414)
- 基金(78590)
- 家(67149)
- 国家(66611)
- 科学基金(56889)
- 社会(53547)
- 社会科(50747)
- 社会科学(50733)
- 基金项目(41241)
- 省(40517)
- 教育(37169)
- 自然(34498)
- 划(34193)
- 自然科(33573)
- 自然科学(33563)
- 编号(33087)
- 自然科学基金(32969)
- 资助(32071)
- 成果(28380)
- 制(26399)
- 部(25293)
- 重点(24032)
- 课题(23124)
- 发(22714)
- 国家社会(22354)
- 教育部(22066)
- 创(21976)
- 性(21499)
共检索到279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侯丽艳 刘峻岩
我国《环境保护法》重新修订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环境保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和环境保护司法实践中遇到的诸多障碍,需要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进行全面检查。扩大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范围、完善保障程序、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将成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深入推进的必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平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依据民事诉讼法和民事实体法的规定,受害者可以提起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诉讼。由于单个受害者的经济实力以及诉讼能力远不及污染企业,为了弥补受害者个体诉讼能力的不足,我国可以参照西方国家的环境公益民事诉讼制度,赋予环境公益组织有限的诉权,给予他们适格原告的身份,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充分保护广大民众的环境公共利益。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公益诉讼 适格原告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利根 李新庄 钱德洲 沙亮
研究目的:指出当前违法用地问题突出,分析土地制度还存在的不完善之处,提出立法对策和法律架构。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法理推断法、对比研究法。研究结果:(1)主要依靠行政权力进行监管、保护的模式不利于实现国家土地资源安全;(2)健全社会公益监督机制有助于提升土地资源的监管、保护力度及其效果。研究结论:构建行政与公益诉讼特殊司法救济双轨并行保护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义松 苏胜利
环境公益诉讼是补救环境管理中政府失灵的良方,但当前中国的环境公益诉讼研究存在严重缺陷。环境公益诉讼的研究,应该借鉴"生成性思维"以及"法的生成"理论,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生成研究由此产生。制度生成视角下推进环境公益诉讼应该坚持保守的态度,选择渐进的思路。在司法中,应着重在发挥私益诉讼的公益保护功能,并结合能动司法理念和尝试性司法实践有序推进环境公益诉讼;在立法中,应选择适当的环境公益诉讼立法模式,并以类型化方法确定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邵艳
森林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环境要素,同时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种自然资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森林资源破坏问题越来越突出,一定程度上暴露出现行森林资源保护制度尚有不尽完善之处。文章在分析现有困境的基础上试图寻求新的保护机制,从公益诉讼构建角度来探讨实现国家森林资源安全的战略目标。森林资源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从司法层面来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在分析了该制度确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森林资源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基本框架的设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韶华 刘潇天
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设计重点关注保护众多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免受侵害或侵害危险。众多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易遭受侵害,金融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亟待完善。本文比较了各国消费者公益诉讼的主要模式,对我国发展和完善金融消费者公益诉讼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消费者 公益诉讼 法律制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南丽军 张献一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权力的触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呈现出不断扩张的趋势。而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保障者,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或不当行使职权的行为往往给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伴随着愈演愈烈的公共利益受损的实践状况,对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研究应运而生,并在学界引起了如火如荼的探讨。文章正是基于此背景,研究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状况,分析当前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从增加行政公益诉讼的提起主体、扩大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明确行政公益诉讼举证责任以及健全行政公益诉讼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公共利益 行政公益诉讼 制度完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水林 郜峰
法学界一般把公益诉讼看作是民事公益诉讼,其实,公益诉讼是不同于群体性民事诉讼(如代表人诉讼)的一种新型诉讼形式,其适用于损害众多人利益的违法行为引起的纠纷,其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因而,赋予主体原告资格,并不一定需要其与诉讼所纷争的利益具有直接利益关系。证券纠纷的特点,以及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和法律制度环境,决定了在我国未来拟建构的证券公益诉讼制度中,原告资格应依法得到证券投资者保护组织的许可为宜。具体的诉讼制度可采取团体公益诉讼与示范公益诉讼相结合的二元诉讼机制。
关键词:
公益诉讼 原告资格 诉讼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新仓
"救济先于权利",没有救济,权利就形同虚设。针对层出不穷的土地违法案件,国家的调控政策失灵,行政管理手段捉襟见肘,而土地公益诉讼制度的引入,能有效遏制土地行政违法事件,强化对行政机关的社会监督以及实现土地资源的安全战略目标。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构建土地公益诉讼制度具有必要性,应尝试建立土地公益诉讼主体制度、构建独立的诉讼审判庭、举证责任分配制度以及诉讼费用的承担和奖励制度,推进土地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关键词:
土地公益诉讼 理论根源 构建途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健 付焱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日渐突出,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具有正当性。但检察院法律监督职能与其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身份存在冲突,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并无具体可操作的程序,检察院提起民事环境公益诉讼与行政机关职能出现重叠,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对象与法院规定的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对象之间存在矛盾。完善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需要制定配套的法律,建立专门的环境公益诉讼审判机关,提高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级别,形成行政机关保护为主、检察院保护为辅的环境保护体系。
关键词:
人民检察院 环境 公益诉讼 诉讼制度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栾志红
权利的保障必须以切实有效的诉讼手段为依托。就劳动权而言,由于其本身具有注重实质平等、强调社会正义的特点,仅仅依靠传统的私益诉讼往往难以达到目的。近几十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新型的劳动权保障的公益诉讼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为现代劳动权保障的有效途径。本文从起诉资格、受案范围、举证责任分配以及诉讼费用负担四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我国劳动权保障的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设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静
我国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了消费者协会维护消费者权益以自身名义提起诉讼的权利,但是在具体的实施措施上却没有明文做出规定,因此需进一步完善消费者协会公益诉讼制度以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关键词:
消费者协会 公益诉讼 消费者权益 制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书敏
通过分析近两年环境公益诉讼的司法实践,从案件数量、地区分布、原告资格以及被告资格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新《民事诉讼法》和新《环境保护法》确立并实行公益诉讼以来,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发展迅速。立案数量不断增加、受案范围不断扩大、被告范围从私主体扩大到公主体,然而在案件受理、原告资格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变落后环境观念,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工作质量,健全环境公益诉讼相关制度,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公共利益,为环境公益诉讼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
新《环境保护法》 环境公益诉讼 制度完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肖平容
消费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能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有利于维护消费领域的公共利益。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原告一元化和民事判决拘束力的相对性,容易导致消费公益诉讼案件的审判盲区。我们应从立法上完善传统的民事诉讼制度,建立原告主体资格多元化的机制,健全消费公益诉讼的物质保障,合理分配举证责任,适当扩张消费公益诉讼既判力的范围,为消费公益诉讼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关键词:
公益诉讼 消费 原告多元化 既判力扩张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郭翔 赵佳辰
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已经出现通过环境公益诉讼保护文物的情况,由于文物所承载的社会公共利益具有特殊性,其在类型、性质与内容上均不同于环境社会公共利益,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受到侵害的文物仍然难以获得全面救济。建议修改《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对破坏文物致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行为可以提起公益诉讼,并且将行政机关、社会组织规定为第一顺位的原告,将检察机关规定为第二顺位的起诉人。
关键词:
文物 公益诉讼 环境 原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