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69)
- 2023(12667)
- 2022(11225)
- 2021(10437)
- 2020(8836)
- 2019(20177)
- 2018(20395)
- 2017(39581)
- 2016(21567)
- 2015(24318)
- 2014(24323)
- 2013(24304)
- 2012(22428)
- 2011(20488)
- 2010(20389)
- 2009(18692)
- 2008(18218)
- 2007(16061)
- 2006(14232)
- 2005(12692)
- 学科
- 济(87257)
- 经济(87166)
- 管理(63179)
- 业(62016)
- 企(50048)
- 企业(50048)
- 方法(42760)
- 数学(37455)
- 数学方法(37081)
- 农(24198)
- 中国(24148)
- 财(20905)
- 业经(19026)
- 学(18965)
- 技术(18313)
- 贸(16575)
- 贸易(16568)
- 易(16132)
- 农业(16122)
- 制(15923)
- 地方(15613)
- 理论(14514)
- 环境(14033)
- 银(13696)
- 银行(13642)
- 和(13626)
- 行(13053)
- 务(12988)
- 财务(12919)
- 财务管理(12897)
- 机构
- 大学(318884)
- 学院(316041)
- 济(126618)
- 管理(126226)
- 经济(123902)
- 理学(109852)
- 理学院(108629)
- 管理学(106871)
- 管理学院(106308)
- 研究(105119)
- 中国(76781)
- 京(68241)
- 科学(66017)
- 财(56873)
- 农(53493)
- 所(53462)
- 业大(50003)
- 研究所(48809)
- 中心(46722)
- 财经(46435)
- 江(44307)
- 北京(43368)
- 农业(42453)
- 经(42209)
- 范(41478)
- 师范(41101)
- 经济学(37881)
- 院(37339)
- 州(36221)
- 财经大学(34623)
- 基金
- 项目(214394)
- 科学(167805)
- 研究(155809)
- 基金(154964)
- 家(135584)
- 国家(134506)
- 科学基金(114635)
- 社会(97064)
- 社会科(92103)
- 社会科学(92077)
- 省(83747)
- 基金项目(82984)
- 自然(75154)
- 自然科(73362)
- 自然科学(73346)
- 自然科学基金(72033)
- 教育(71465)
- 划(70668)
- 编号(63917)
- 资助(63881)
- 成果(51356)
- 重点(47900)
- 部(47552)
- 发(45623)
- 创(44985)
- 课题(43446)
- 创新(42003)
- 科研(40897)
- 教育部(40428)
- 大学(39566)
- 期刊
- 济(135605)
- 经济(135605)
- 研究(94377)
- 中国(56001)
- 学报(51594)
- 农(47808)
- 科学(46940)
- 管理(45989)
- 财(40039)
- 大学(38456)
- 学学(36075)
- 教育(35400)
- 农业(33917)
- 技术(29327)
- 融(24499)
- 金融(24499)
- 业经(22252)
- 财经(22036)
- 经济研究(21852)
- 经(18766)
- 问题(18122)
- 图书(17620)
- 技术经济(17316)
- 业(17265)
- 科技(16902)
- 理论(16560)
- 实践(15132)
- 践(15132)
- 现代(14386)
- 商业(14027)
共检索到452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旻 王康康 张锦梅 田海洋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研究其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进行概述,其次对国内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梳理和评述;最后提出了四点有待注意与研究的地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欢 穆月英 侯玲玲
论文在把玉米生产省(区)按生产能力划分为三类产区的基础上,纳入环境成本,系统分析了2004—2014年各地区玉米生产的环境成本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变化,并明确了三类产区在未来玉米产量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玉米生产环境成本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下降趋势,生产方式整体仍属于粗放型,同时玉米生产正转向劳动节约型和环境可持续型;2)第一主产区具有产量和环境可持续性优势,未来仍将是我国玉米供给主要产区,第二主产区和其他产区在要素管理和技术水平以及环境可持续性方面仍有待提高,能够为未来玉米需求提供更高保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欢 穆月英 侯玲玲
论文在把玉米生产省(区)按生产能力划分为三类产区的基础上,纳入环境成本,系统分析了2004—2014年各地区玉米生产的环境成本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变化,并明确了三类产区在未来玉米产量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玉米生产环境成本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下降趋势,生产方式整体仍属于粗放型,同时玉米生产正转向劳动节约型和环境可持续型;2)第一主产区具有产量和环境可持续性优势,未来仍将是我国玉米供给主要产区,第二主产区和其他产区在要素管理和技术水平以及环境可持续性方面仍有待提高,能够为未来玉米需求提供更高保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杰 杨建龙
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需要假设具体的生产函数形式。文章以上述分类方法为基础,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总结了不同方法在测算中的优势和不足,同时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简要评述。最后,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光岭 卢宁
本文对国内外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做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含义及其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关系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方法作了比较分析及评论。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对全要素生产率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尚未取得一致,对投入指标的一致估算存在困难,对 TFP 测量方法的选择也须慎重考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卫平
运用T orngv ist-T he il指数法和增长账户法测算了1985~2003年期间我国TFP的变动及其对玉米产出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1985~2003年我国玉米TFP的年均增长率为2.23%,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为66.13%。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我国玉米TFP增长还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特征,粮食生产和流通制度的变革,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以及玉米市场价格变动可能是产生玉米TFP生产率波动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产出增长源泉 中国玉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昌安 李强
全要素生产率(TFP)既是经济增长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当前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文章系统地梳理了研究中国制造业企业TFP变动影响因素的国内外文献。从市场因素、结构因素、政府因素、R&D、FDI和国际贸易六个方面,基于地区层面、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三个层次对中国制造业企业TFP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方式和经济后果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制造业TFP的未来研究展望,以便对TFP主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TFP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成 张伟华 高志平
本文采用2006—2012年我国29个省份水产养殖业相关投入产出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结合Malmquist指数,对我国水产养殖业综合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我国水产养殖业综合技术效率不高,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相对偏低;全国水产养殖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所下降,其中,由技术创新所决定的技术进步呈现下降趋势,规模效率得到一定改进,由技术推广所决定的纯技术效率有所下降;全国有近2/3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1/3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其中,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主要归因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共同改进,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主要是由...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志刚 郭帅
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是一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条件。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理论研究认为,金融发展通过提供有效的风险分散与流动性供给,以及改善信息不对称及其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技术进步,进而推动TFP增长。以国家、产业与企业层次的时间序列或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经验研究总体上支持了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金融发展可以促进TFP增长的理论预期。本文对上述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在加深人们对金融功能的理解,加快提升中国TFP、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丁永潮 吕开宇
[目的]评估“价补分离”政策对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探究其省际差异与作用机制,对完善“价补分离”政策、促进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20个玉米主产省(区)2008—2021年面板数据,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出玉米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采用合成控制法,从东北三省一区整体和分省两个层面对“价补分离”政策效果进行评估。[结果](1)整体上看,“价补分离”政策对玉米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积极促进作用,尽管第一年影响并不显著,但在随后5年中,政策的促进作用显著。(2)分省看,“价补分离”政策对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对内蒙古和吉林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长期显著,而对黑龙江和辽宁的促进作用呈现波动。(3)影响机制看,“价补分离”政策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效应、财富效应和成本效应发挥对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结论]“价补分离”政策能够提升玉米全要素生产率,但存在省际异质性。未来,政府应稳步推进粮食领域市场化改革,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还应提高机械化水平以降低玉米生产成本,并加强农田水利设施来提升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丁岩 翟印礼 周艳波 范强
玉米作为辽吉两省粮食产业中的重要粮食品种,已经保持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今后的发展只能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此现实背景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莫氏生产率指数对辽吉两省的玉米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比较辽吉两省玉米生产资源配置效率时序变化,才能为今后制定玉米生产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琛 吴敬学
土地、环境等资源制约与农村劳动力日益短缺等问题都使得我国粮食安全更为棘手。突破目前土地生产率提高缓慢,劳动生产率水平普遍较低的局面,是保障我国粮食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必要前提。土地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生物化学型的要素投入,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需要农业机械化率水平的提高,所以两种类型的技术投入是影响粮食增产增收的根本来源。文章采取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超越对数面板模型,对2001~2011年的全国省级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和非技术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并进一步通过面板数据的回归模型分析了技术效率与生物化学型及机械型技术投入之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玉米生产总体技术效率水平较高,其中东南部地区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高建凯
根据2006—2011年中国15个玉米主产省区的玉米生产成本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5个玉米主产省区玉米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约为78.5%;人工成本等要素投入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存在反向影响,而玉米价格、灌溉等因素具有正向影响;各省区之间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差距较大,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区的玉米生产效率最高,辽宁、山东、河南等省次之,而四川、贵州、湖北等省最低,呈现出较强的南北差异性。因此,在玉米产业发展中,要逐渐由要素投入为主向技术效率提升为主转变,通过发展专业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段文斌 尹向飞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并详细说明了应用传统的索洛余值法、索洛扩展模型、SFA模型、DEA分析方法测算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时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在文章的第四部分就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方向进行简单的评述,最后指出不要过分强调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创造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能更准确测度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方法的意义。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SFA DEA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明文 王振华 张广胜
在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促进种植结构调整,提高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势在必行。本文基于2001—2016年东北三省地级市面板数据,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得到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通过空间SAC模型探索玉米种植结构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东北三省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年均上升1.1%,技术效率提高0.5%,技术进步提升0.6%,但其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且属于技术进步"单轨驱动"模式;玉米播种面积和种植比例的提高会导致"效率损失",从而降低了粮食的全要素生产率;玉米种植结构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路径通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共同作用实现,而对于技术效率的影响仅通过规模效率发挥作用。推进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可提高粮食全要素生产率,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