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48)
- 2023(6482)
- 2022(5953)
- 2021(5475)
- 2020(5042)
- 2019(11738)
- 2018(11846)
- 2017(24364)
- 2016(13402)
- 2015(15530)
- 2014(15836)
- 2013(16081)
- 2012(15400)
- 2011(14197)
- 2010(14526)
- 2009(13923)
- 2008(14102)
- 2007(13054)
- 2006(11461)
- 2005(10519)
- 学科
- 济(60619)
- 经济(60563)
- 业(36252)
- 管理(35217)
- 方法(30426)
- 数学(27455)
- 数学方法(27267)
- 企(26518)
- 企业(26518)
- 农(17984)
- 中国(17129)
- 财(14832)
- 贸(13681)
- 贸易(13677)
- 易(13325)
- 制(12843)
- 学(11627)
- 农业(11408)
- 业经(11347)
- 银(10925)
- 银行(10895)
- 地方(10435)
- 行(10428)
- 融(9617)
- 金融(9615)
- 和(8953)
- 务(8397)
- 财务(8379)
- 财务管理(8350)
- 环境(8101)
- 机构
- 大学(208465)
- 学院(207149)
- 济(90661)
- 经济(88806)
- 管理(76570)
- 研究(72675)
- 理学(65146)
- 理学院(64404)
- 管理学(63408)
- 管理学院(63024)
- 中国(55958)
- 京(44708)
- 科学(43844)
- 财(42623)
- 农(39618)
- 所(38938)
- 研究所(35106)
- 财经(33845)
- 中心(32981)
- 业大(32136)
- 农业(31774)
- 江(31065)
- 经(30491)
- 经济学(28852)
- 北京(28850)
- 经济学院(26365)
- 范(26008)
- 师范(25756)
- 院(24987)
- 财经大学(24919)
- 基金
- 项目(127435)
- 科学(98181)
- 研究(92202)
- 基金(91313)
- 家(80057)
- 国家(79433)
- 科学基金(65559)
- 社会(57502)
- 社会科(54444)
- 社会科学(54424)
- 省(49328)
- 基金项目(48048)
- 教育(42269)
- 划(42163)
- 自然(41619)
- 自然科(40568)
- 自然科学(40553)
- 自然科学基金(39841)
- 资助(38711)
- 编号(38303)
- 成果(32014)
- 部(29349)
- 重点(29200)
- 发(28359)
- 课题(26121)
- 创(25903)
- 科研(24697)
- 教育部(24613)
- 创新(24390)
- 人文(23723)
共检索到309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印军 王琦琪 向雁
[目的]系统分析我国玉米生产地位、优势和世界人口大国玉米自给率水平,提出未来我国玉米自给率目标及实现路径,为国家粮食安全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1980—2017年我国玉米及小麦和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与进出口系列数据、2010—2017年世界人口大国玉米生产与进出口系列数据、我国玉米主产区及美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成本数据、我国玉米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灌溉用水数据、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示范田最高单位面积产量、未来我国玉米等主要粮食消费需求等数据为样本,应用时间序列比较分析方法,分析我国玉米生产地位、优势和降低玉米生产成本的关键所在。[结果]玉米是我国规模最大、发展最快、自给率水平最高、生产优势最为明显、增产潜力和消费需求增长空间最大的粮食作物;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口大国保持玉米自给。[结论]我国玉米生产具有相对优势,具有很大的降本增产潜力,是决定未来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要素,应将玉米与水稻和小麦予同样重要地位,继续保持目前95%以上的自给率水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芳
本文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选取2004—2008年数据资料分析了我国玉米主产区玉米生产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吉林玉米生产综合比较优势显著,但生产效率优势不明显。通过对主产区玉米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的研究发现:主产区玉米生产成本低于全国平均成本,吉林玉米生产经济效益在四个样本中最低且低于全国平均收益水平。本文最后提出增强比较优势、提高经济效益的对策。
关键词:
比较优势 生产成本 经济效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兴龙 王凯
本文综合运用区位商和国内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对吉林、辽宁、河北、山东等4个玉米主产省玉米加工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998—2005年4省玉米加工业总体的竞争力均呈波动上升趋势;按照本文设定优势地区的选择标准,山东、吉林、河北3省属于玉米加工产业的优势地区,辽宁省优势较弱;就玉米加工业各子行业的竞争力而言,4个省均有自己的优势子行业,各子行业的优势地区各不相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姜洁 安晓宁 王义明 杜彦明
立足于区域优势的发挥,在提高区域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实现农业总体水平的增长,其着力点应放在主要作物、重点地区和关键举措上。本文选择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的玉米,构建模型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玉米,区域优势,实证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姜龙 陈殿元 周岚 于海燕 于晓明 高华洋 徐辉
【目的】研究Iodent种质与我国玉米主要种质类群的杂种优势关系,为改良我国早熟类玉米种质基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份Iodent自交系与4份我国玉米主要种质类群的骨干自交系PH4CV、铁C8605-2、昌7-2和S122采用NCⅡ设计组配80份杂交组合,进行2年田间试验,在成熟期收获中间行中间位置10株果穗进行室内考种,分析Iodent自交系与4份主要种质类群骨干自交系的杂种优势关系。【结果】2017-2018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综合性状一般配合力(GCA)效应表现较大的群体为I112、I125、I126和I128。玉米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SCA)效应表现最大的组合为S122×I132,效应值为14.10;位列第2-5位的组合依次为PH4CV×I120(8.23)、S122×I123(7.38)、铁C8605-2×I127(7.15)和S122×I126(7.06);而组合铁C8605-2×I123的SCA效应值最小,为-12.12。以所配组合单株产量SCA效应值为依据进行分类,选择数值最小的SCA作为划分类群的依据,结果显示I112、I119、I130属于Lancaster类群,I123、I125、I126、I133属于塘四平头类群,I128、I131、I132、I134属于Reid类群,I114、I117、I118、I120、I121、I122、I124、I127、I129属于旅大红骨类群。Iodent种质自交系在我国早熟玉米区主要杂种优势利用途径有旅大红骨群×I132、Lancaster群×I120、Reid群×I118和塘四平头群×I127等。【结论】Iodent种质自交系与Lancaster、国内Reid、塘四平头和旅大红骨四大类群自交系杂交时单株产量杂种优势普遍存在,其中与旅大红骨类群杂种优势最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志超
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随着科技进步和物质投入的增加,玉米生产迅速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技术效率损失。首先对生产函数和技术效率的测算原理进行解释,然后运用FRONTIER4.1软件建立超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影响玉米生产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效率损失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03~2007年间,在影响玉米生产的主要因素中,播种面积和化肥的投入产出弹性较大,同时,我国玉米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为91.2%,不存在明显的效率损失。最后提出一些可行的提高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
玉米 生产函数 技术效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雪梅
本研究采用随机边界生产函数对我国1991-1996年玉米生产增长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和化肥是玉米生产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同时,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和挖掘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对我国玉米生产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化春 韩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彦惠 张传贞 彭泽斌 刘新芝 贾建修
以唐四类群和Reid类群中有代表性的自交系为材料,对唐群×R群杂优利用模式中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群内组合产量各性状的特殊配合力(sca)小,杂种优势低;群间组合产量各性状的sca大,杂种优势强;群间杂交种各性状表现出4种杂交反应模式和单株产量高、穗长、粒多、千粒重高的特点,但亦有抗病性等方面的不足。因此育种上一方面应对模式中的自交系进行改良提高,继续加以利用;另一方面,还应拓宽种质,鉴定出新的杂交类群,构建更高级的杂优模式
关键词:
玉米,杂种优势,配合力,杂交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晓阳 卫晓轶 陈浩 刘坤 谢惠玲 郭战勇 付志远 李卫华
【目的】鉴定玉米株高等植株性状的杂种优势位点为优良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一套以综3为供体,许178为受体的单片段代换系群体及其与轮回亲本许178的测交群体,于2014年在河南浚县、新乡、长葛3个试点进行田间鉴定,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散粉后对株高、穗位高、叶片数进行测定。利用Duncan’s多重比较和t测验分别对玉米株高、穗位高和叶片数进行QTL分析和杂种优势位点分析。【结果】单片段代换系的测交群体在主要植株性状上均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其中,株高在浚县、新乡和许昌点的中亲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华雄 杨克诚 任纬 吴元奇
以16个玉米自交系,以及将其按Griffing方法4组配的120个杂交组合为供试材料,进行玉米籽粒铁含量杂种优势、亲子相关以及籽粒铁含量与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种籽粒铁含量以超低亲杂种优势为主,也出现中亲优势和超高亲优势为正值的一些组合。杂交种籽粒铁含量与母本、父本、高值亲本、中亲和高低值亲本之差的相关均达正向极显著水平,与低值亲本的相关达正向显著水平。铁含量与蛋白质、轴重和单株产量的遗传相关达正向极显著水平,与穗重的遗传相关达正向显著水平,与淀粉和油分的遗传相关表现为微弱的负相关和正相关,与穗位高的遗传相关达负向极显著水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俊 闫淑琴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通过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和泰来的两点试验,以玉米自交系Mo17,B73,444,丹340为测验种,对从群体品综1号、中综3号和陕综5号选育的18份自交系进行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以探讨群体选系在我国东北早熟玉米区的利用途径.结果表明,选自同一群体的自交系配合力存在较大差异,陕综5号群体选系HR14,HR17,HR15,中综3号群体选系HR9,HR8,品综1号选系HR4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初步的类群划分结果品综1号选系为瑞德群,中综3号选系为旅大红骨群,陕综5号选系为兰卡斯特群.在供试的72个组合中HR15×丹340,HR17×丹340,HR9×Mo17,HR14×丹340,H...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滕奎秀 杨兴龙
本文综合运用区位商和国内市场占有率指标对吉林省玉米加工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998~2006年吉林省玉米加工业总体的竞争力呈波动上升趋势;按照本文设定优势产业的选择标准,淀粉及其制品业和酒精制造业是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的优势子行业,并且他们的优势都很强,而饲料加工业和白酒制造业在吉林省缺乏优势;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冬梅 刘洋 赵永锋 祝丽英 黄亚群 郭晋杰 陈景堂
【目的】研究不同杂种优势群玉米自交系籽粒灌浆速率的特性,筛选灌浆速率快的自交系,为高产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烘干法测定173份玉米自交系在授粉后10、20、30和40 d籽粒灌浆速率以及6个相关性状。应用SAS软件对灌浆速率在年际、自交系、取样时间、重复、年际×自交系、自交系×取样时间、年际×自交系×取样时间进行联合方差分析。应用SPSS软件对灌浆速率及其相关性状如10、20、30和40d苞叶的含水率、苞叶数、40 d穗轴含水率、穗轴长、穗轴粗及40 d籽粒含水率进行相关分析。利用均匀覆盖玉米全基因组的210对SSR标记对试验材料进行全基因组扫描,通过Structure V2....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杂种优势群 灌浆速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春 刘耀光
玉米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本文使用省级农产品成本收益面板数据,运用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玉米生产率(TFP)增长状况。结果显示,1990~2004年中国玉米TFP的平均增长率为3.7%,呈现U形增长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玉米生产TFP指数的收敛性,以此来衡量中国玉米生产发展水平及其变化状况,考察中国玉米生产发展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