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66)
2023(11553)
2022(10257)
2021(9732)
2020(8074)
2019(18865)
2018(18900)
2017(37444)
2016(20356)
2015(23035)
2014(23384)
2013(23318)
2012(21373)
2011(19499)
2010(19519)
2009(18075)
2008(17679)
2007(15763)
2006(13892)
2005(12485)
作者
(60540)
(49843)
(49777)
(47188)
(31558)
(23892)
(22627)
(19781)
(18890)
(17748)
(17093)
(16600)
(15750)
(15728)
(15450)
(15092)
(14934)
(14807)
(14275)
(14219)
(12304)
(12227)
(11951)
(11265)
(11198)
(11105)
(11047)
(11021)
(10041)
(9707)
学科
(86354)
经济(86265)
管理(58233)
(54203)
(44239)
企业(44239)
方法(40253)
数学(35413)
数学方法(35099)
中国(23224)
(22512)
(19515)
地方(18657)
业经(17518)
(17234)
(16344)
(16067)
贸易(16058)
(15570)
农业(14021)
(14011)
银行(13975)
(13491)
金融(13489)
(13486)
(13411)
环境(13079)
理论(13005)
技术(12335)
(11818)
机构
大学(299817)
学院(297505)
(120407)
管理(120136)
经济(117740)
理学(104038)
理学院(102877)
管理学(101281)
管理学院(100748)
研究(98849)
中国(74934)
(64167)
科学(60671)
(56184)
(50002)
(45708)
财经(45467)
研究所(45285)
中心(44273)
业大(43483)
(42071)
(41226)
北京(41210)
(38769)
师范(38467)
农业(36071)
经济学(35920)
(35570)
(34724)
财经大学(33968)
基金
项目(199684)
科学(156639)
研究(146902)
基金(144756)
(125781)
国家(124776)
科学基金(106556)
社会(91347)
社会科(86556)
社会科学(86530)
基金项目(77525)
(77115)
自然(69655)
自然科(67955)
自然科学(67939)
自然科学基金(66700)
教育(66688)
(65480)
编号(60935)
资助(59934)
成果(49285)
(44478)
重点(44443)
(42901)
课题(41239)
(41135)
创新(38386)
科研(38020)
教育部(37925)
项目编号(37422)
期刊
(132415)
经济(132415)
研究(90234)
中国(51377)
学报(45129)
管理(43835)
科学(42296)
(40827)
(39308)
大学(33578)
学学(31581)
教育(30527)
农业(28704)
(27902)
金融(27902)
技术(24715)
业经(22027)
财经(22024)
经济研究(21010)
(18628)
理论(18353)
问题(17870)
实践(16952)
(16952)
图书(15602)
技术经济(14808)
商业(14319)
(14094)
科技(13945)
现代(13891)
共检索到433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文春玲  田志宏  
本文使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我国玉米市场价格传导规律。研究表明,我国玉米市场空间整合程度较高,以广东、山东为代表的玉米主销区在价格传导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东北等主产区处于价格接受地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志娟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近三年的中价国际期现货价格指数以及大豆的期现货价格指数作为样本数据,构建了玉米现货价格指数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并最终证实在我国玉米市场上玉米的现货价格指数与玉米的期货价格指数、大豆的现货价格指数与大豆的期货价格指数等指标间存在较长期的均衡关系;同时,也证明在滞后期为4时,我国玉米市场上玉米的期货价格指数、大豆的现货价格指数和大豆的期货价格指数等均是玉米现货价格指数的Granger成因。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富忠  张晓娟  
文章指出,我国区域间玉米主要从吉林、内蒙古、黑龙江、山东、辽宁和河北等六省流向广东、四川、湖南、湖北、河南、广西、江苏、云南、安徽和江西等十个省。其运输方式主要有水路、铁路、公路等三种,北方产区的玉米大都通过水路和铁路运往南方短缺省份,而相邻省份之间则主要通过公路进行运输。本文认为,我国加入WTO以后,受国际规则的制约以及玉米经营主体自主性和利润最大化的驱使,玉米流通和贸易将更加规范,从而会大大促进玉米的流通和贸易;长距离“北粮南运”的格局将被打破,玉米“南进北出”既具有了可能性,也逐步具备了条件,短途运输和玉米“南进北出”将逐步成为我国未来玉米流通和贸易的主导格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丽娜  陆迁  
本文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和VAR模型对国际玉米价格波动和国内玉米价格波动的互动关系及传导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显示:长期内,国际玉米价格的变动对国内玉米价格影响较为显著;短期内,滞后一期的国际玉米价格对国内玉米价格存在较显著的正向影响;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表明,国际玉米期货价格的信息反映机制对国内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更为重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孝忠  吕建兴  
本文对贸易管控下的中国玉米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梳理,以产业支持政策背景下玉米种植时空布局演进为依托,分析了不同时期产业政策、贸易政策对中国玉米生产、消费、贸易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产业政策对价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以及贸易政策的价格隔离效应和抑制效应,并且应用地区层面面板数据加以实证。结果表明:产业政策下的贸易管控与贸易促进,产生了不同的价格隔离效应与抑制效应,贸易促进对非主产区价格效应相对较弱,长期价格弹性为0.467,相反贸易管控下主产区受影响程度更大,长期价格弹性为0.701。而且与自由贸易相比,贸易隔离与贸易促进,主产区都具有更大的价格抑制效应,且贸易管制下的价格隔离与价格抑制效应更为明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婕  
当前我国大宗农产品普遍呈现高位积压态势,玉米库存积压问题尤为严重。本文在分析1990-2016年供需指标的基础上,构建局部均衡模型,探究去库存背景下玉米供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根据模型估计结果认为,农户种植行为具有惯性,玉米产量短期内不会产生太大波动,经济发展带动了玉米消费量的增加,影响库存的主要因素为上期库存累积和国内玉米市场价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琴英  由林青  张燕萍  徐程  
本文通过引入生产者的三种价格预期类型,建立了价格预期组合效应下的农产品市场价格模型。该模型对我国玉米市场价格估计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估计误差较小。分析表明,由价格预期决定的玉米供给是边际递增的,而玉米的过度供给将对价格下行形成巨大压力;同时,生产者价格预期偏高维持了玉米价格的高位态势。在生产者价格预期更加理性与"合理化"的情形下,应当使玉米价格逐步回归到由供需状况决定均衡价格的市场化轨道上。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桂红  曹先磊  张颖  
本文运用2000-2015年月度价格统计数据,从玉米价格波动视角出发,利用ARCH类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玉米市场的调控效率,并基于市场化收购与价格补贴政策,对未来我国玉米价格可能的变化进行了预测分析。ARCH类模型实证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玉米市场价格表现出明显的波动集簇性,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一定程度上也说明随着国内外玉米市场环境的改变,我国玉米临储政策的调控效果逐渐趋弱。而市场化收购与价格补贴相结合的新机制,对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及降低玉米市场价格波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理论优势。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丽娜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国内市场玉米价格的关联度日益紧密。从过去十几年国际、国内市场玉米价格走势来看,国际市场玉米价格波动幅度更大,国内市场玉米价格波动幅度相对较小。通过对国际、国内市场玉米价格的传导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玉米收储政策、加强相关政策支持及引导力度、健全国际市场粮食价格预警机制等对策建议,以确保国内市场玉米价格稳定,促进我国玉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丽娜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国内市场玉米价格的关联度日益紧密。从过去十几年国际、国内市场玉米价格走势来看,国际市场玉米价格波动幅度更大,国内市场玉米价格波动幅度相对较小。通过对国际、国内市场玉米价格的传导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玉米收储政策、加强相关政策支持及引导力度、健全国际市场粮食价格预警机制等对策建议,以确保国内市场玉米价格稳定,促进我国玉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钢  
本文围绕国际原油、国际燃料乙醇以及国内玉米这三个市场,一方面理论分析了多元市场间的价格溢出机制,另一方面实证检验了国内玉米市场和国际能源市场间的价格溢出效应,以此考察国内玉米市场的外部能源价格波动风险敞口。研究发现:国际能源市场和国内玉米市场间存在显著的价格相关区制转移变化特性;国际原油市场和国内玉米市场之间存在价格波动的双向溢出效应,且前者对后者的影响相对更大;国际燃料乙醇市场对国内玉米市场存在单向性价格溢出效应;滞后1期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对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的影响存在增强趋势。对此,增强国内粮食供给,限定农业生产能源价格,推动非粮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将有助于缓解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对国内粮食市场的价格冲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蒋乃华  辛贤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品种,80年代中后期以来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2%左右,但由于稻米和小麦在直接消费中极端重要,玉米的生产和流通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国是世界上粮食生产最为稳定的国家,1979年-2000年变异系数仅为4.4%,但同期玉米产量的变异系数为8.7%,1995年-2000年变异系数更是高达12.1%。与此相对应,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也呈现出很强的波动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媛媛  王传美  李剑  
为探索能源市场与玉米市场间的价格溢出机制,利用VEC-BEKK-GARCH(1,1)模型,对国际原油与国际玉米、国内玉米3个市场彼此间的价格溢出效应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从均值层面来看,国际原油价格与国际、国内玉米价格彼此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其中国际原油价格与国际玉米价格之间具有很强的双向均值溢出,而后者对国内玉米价格的引导作用略强于前者;从方差层面来看,任意二者间呈现出双向的波动溢出,而效应强弱及类型不尽相同。其中国际原油价格与国际玉米价格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最强,而国内玉米价格受国际原油价格的溢出效应显著弱于源自国际玉米价格的效应。在效应类型方面,除国内、外玉米市场对国际原油市场仅表现出ARCH型,其余两两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兼具ARCH与GARCH型特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燕  杨茂青  
2016年3月,我国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正式取消玉米临储政策,为实施更有效的玉米政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选取2005-2014年东北产区、黄淮海产区、南方丘陵山区三大玉米主产区12个主产省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了玉米产量和玉米种植面积供给反应模型,并以2008年为分界点,实证研究玉米临储政策实施前后的价格变化对不同产区玉米供给的影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玉米临储政策后,东北产区受政策托底作用,玉米供给受玉米价格的影响作用大大增强,东北产区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上涨,其次是黄淮海产区和南方丘陵产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子刚  郭庆海  
随着玉米深加工快速发展,饲料用玉米稳步增长,玉米收购主体多元化造成玉米需求强劲,衡量粮食安全的玉米库存消费比呈下降趋势,玉米市场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世界及中国玉米种植面积及产量的变化;然后探讨了玉米消费格局及需求变化;最后剖析了玉米供求及库存情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