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06)
2023(12584)
2022(11190)
2021(10829)
2020(9125)
2019(21370)
2018(21827)
2017(42390)
2016(23272)
2015(26125)
2014(26594)
2013(25974)
2012(23977)
2011(21859)
2010(22111)
2009(20556)
2008(20166)
2007(17805)
2006(16094)
2005(14495)
作者
(67079)
(55458)
(55039)
(52690)
(35095)
(26361)
(25145)
(21766)
(21005)
(20033)
(18672)
(18570)
(17716)
(17681)
(17163)
(17059)
(16623)
(16469)
(16018)
(15748)
(13895)
(13776)
(13377)
(12522)
(12506)
(12468)
(12423)
(12375)
(11239)
(10888)
学科
(88608)
经济(88498)
管理(66533)
(61776)
(50938)
企业(50938)
方法(39555)
数学(34549)
数学方法(34126)
(26361)
中国(25893)
(24664)
(21503)
业经(19912)
(17856)
(17557)
贸易(17550)
地方(17356)
(17104)
农业(16325)
(16258)
银行(16214)
(15548)
理论(14868)
(14761)
(14379)
金融(14378)
(14180)
(14160)
(13728)
机构
大学(327769)
学院(327162)
(131644)
管理(129678)
经济(128541)
研究(111710)
理学(111124)
理学院(109891)
管理学(108170)
管理学院(107563)
中国(84862)
(70645)
科学(67633)
(64882)
(56802)
(53107)
研究所(51157)
财经(50189)
中心(50163)
(48886)
业大(47717)
北京(45798)
(45500)
(43516)
师范(43169)
农业(41553)
(40232)
(39565)
经济学(38242)
财经大学(37110)
基金
项目(213752)
科学(166376)
研究(159891)
基金(152524)
(132249)
国家(131123)
科学基金(111259)
社会(97647)
社会科(92411)
社会科学(92383)
(82941)
基金项目(80761)
教育(73842)
自然(72039)
(70386)
自然科(70241)
自然科学(70218)
自然科学基金(68925)
编号(67385)
资助(63771)
成果(56444)
(47810)
重点(47641)
课题(46598)
(45781)
(44025)
项目编号(41317)
创新(41015)
教育部(40776)
科研(40371)
期刊
(149915)
经济(149915)
研究(104151)
中国(63841)
学报(48912)
(48576)
管理(48470)
(47121)
科学(45140)
教育(41374)
大学(36952)
学学(34413)
农业(33445)
(33160)
金融(33160)
技术(28430)
业经(24882)
财经(23951)
经济研究(23468)
(20355)
问题(19735)
理论(19054)
实践(17614)
(17614)
图书(17257)
(16627)
(15872)
技术经济(15771)
现代(15441)
科技(15065)
共检索到496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圣钧  田佳琦  王路加  
2017年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继续坚持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改革方向,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继续实施和完善玉米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机制,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机制。本文通过大量实地考察与数据分析,对以玉米为代表的农产品生产补贴落实情况进行研究,发现该政策的实施使玉米定价机制得到了完善,促进其价格回归到合理范围之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相关饲料加工企业的压力,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应坚持市场主导机制,完善补贴方式以及提升产品竞争力等相关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光华  陈佳鑫  
在2016年3月,我国取消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并出台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政策。在此政策背景下,玉米的国内外价格趋于紧密。本文基于2010年1月20日-2017年12月29日玉米的五种日价格(国内现货价、国内期货价、进口到岸价、国际现货价和国际期货价)数据,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及VEC模型分析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前后,国内外玉米价格之间传导效应和传导方向变化。结果表明:临储政策取消前,国内外玉米价格联系不紧密;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后,国内外玉米价格间的联动性增强,国际玉米期货价格在国内外玉米价格传递上开始发挥着主导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亢霞  刘丹妮  张庆  董佳萍  
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主要的玉米生产国,玉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强。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国内对玉米实行临时收储政策。近年来,受宏观经济不振影响,国内外玉米呈现阶段性供大于求状况,国际玉米市场价格低迷,国内玉米加工产业需求放缓。受国内外玉米价格差异较大影响,大量玉米集中到国家粮食库存,库存量创历史新高。本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玉米市场状况,提出"去库存"背景下的玉米价格政策改革,需进一步理顺国内外玉米价格与供求关系,理顺玉米与其他粮食品种的关系等方面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宫斌斌  杨宁  刘帅  
肇始于2016年的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是基于玉米临储价格的弊端而进行的修正式改革,旨在回归市场供求决定价格的定价机制。生产者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在提升市场竞争力、改善下游企业经营状况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保障农民收益、推动种植结构调整方面的效果不确定性较高。研究发现,缺乏弹性的生产者补贴完全忽略了收购市场价格的波动,致使生产者引导价格——收购价格+生产补贴——在收购价格上行时严重地被放大,进而对农户生产行为产生严重误导,形成过度的供给;按照玉米面积发放补贴的方式具有较强粗放性,也会抑制政策效果的发挥。鉴于此,本文认为应实施可调节的补贴标准,并将补贴依据由播种面积改为玉米销售量,以完善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振  杨春  
本文对玉米价格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玉米生产及价格的变动,并进一步运用ARIMA模型对未来玉米价格进行预测。研究结果显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玉米产能已逐步调减,玉米价格开始逐步回升,预计未来,短期内玉米价格会小幅上涨,但仍低于上年同期,长期内玉米价格会有明显的回升趋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丽莎  何玉成  宋长鸣  
针对近几年出现的小麦、玉米价格倒挂现象,本文利用VAR和VECH模型对小麦和玉米的价格关联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价格的波动对小麦市场的影响较为强烈,玉米的抗外部冲击能力比较强,小麦更容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小麦、玉米的价格波动都趋于分散,外部冲击对两者的联合波动影响不显著。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稳定粮食市场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丽娜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国内市场玉米价格的关联度日益紧密。从过去十几年国际、国内市场玉米价格走势来看,国际市场玉米价格波动幅度更大,国内市场玉米价格波动幅度相对较小。通过对国际、国内市场玉米价格的传导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玉米收储政策、加强相关政策支持及引导力度、健全国际市场粮食价格预警机制等对策建议,以确保国内市场玉米价格稳定,促进我国玉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丽娜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国内市场玉米价格的关联度日益紧密。从过去十几年国际、国内市场玉米价格走势来看,国际市场玉米价格波动幅度更大,国内市场玉米价格波动幅度相对较小。通过对国际、国内市场玉米价格的传导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玉米收储政策、加强相关政策支持及引导力度、健全国际市场粮食价格预警机制等对策建议,以确保国内市场玉米价格稳定,促进我国玉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海霞  葛岩  霍学喜  李鹏  
基于2001年1月—2013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利用VEC模型和OLS模型,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和玉米质燃料乙醇价格对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际能源市场与我国玉米市场存在高度的整合关系;国际原油价格每上升1个百分点,国内玉米价格将上升0.433 2个百分点,但玉米质燃料乙醇价格波动对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敏感性检验结果验证了VEC和OLS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金城  陈乐一  
本文运用门限协整检验来研究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前阶段(1994-2006年)和规模化后阶段(2007至今)的生猪价格与玉米价格的动态传导关系,发现生猪价格与玉米价格存在长期均衡(协整)关系。在规模化前阶段,生猪价格与玉米价格的传导关系是非对称的,而在规模化后阶段的传导是对称的。所以,应保持玉米价格的相对稳定,进一步推动生猪规模化养殖,完善农产品价格信息发布平台,加快生猪期货上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燕  李玉梅  
玉米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基础的工业原料,近年来其价格波动较大。本文分析了近几年来我国玉米市场价格波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从供给角度研究玉米价格波动影响因素,运用Nerlove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玉米生产与玉米价格具有密切关系,玉米价格对替代作物小麦价格变化反应较为敏感;玉米价格和上期种植面积对本期玉米种植面积产生正向影响,而小麦价格对本期玉米种植面积产生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政府层面提出稳定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的几点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秀兰  章政  王兴旺  
选取2003年~2013年的月度玉米价格数据,分为2008年以前和2008年以后两个样本区间,采用脉冲效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从产业链的视角研究了我国玉米价格的传导机制,其中重点考察了玉米饲用消费产业链和以玉米淀粉为代表的工业深加工消费产业链。研究表明:与2008年以前相比,2008年以来,我国玉米价格在产业链上的价格传导作用明显增强且具有非对称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吉祥  张千友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农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其实施价格保护,对促进农民增收,保护玉米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玉米市场现状、价格保护制度的分析,指出了我国现行玉米价格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国祥  
玉米出售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产者收益。中国玉米价格如果完全由市场决定,农民销售玉米价格极有可能与国际市场价格趋于一致,中国玉米生产者亩均收益将明显下降。在假定中国玉米生产成本费用不变的情况下,2004-2014年虚拟计算结果表明,若按美国玉米生产者出售均价计算,虽然在不考虑家庭用工费用和承包地自种的机会成本情况下,中国玉米生产者仍然能够盈利,但若考虑全部生产要素成本费用,中国玉米生产者将会严重亏损。中国玉米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必须充分考虑国际市场的影响和冲击,既要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又要完善玉米边境保护措施,更要掌控国产玉米生产者市场价格形成的话语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蒲明  朱信凯  
文章从实证的角度,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深入分析了我国玉米价格与生猪价格的相互关系。发现玉米价格与生猪价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二者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玉米价格的波动对生猪价格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其对生猪价格的影响小于生猪价格受其自身的影响;仅存在玉米价格到生猪价格指数单向的格兰杰原因。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