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37)
- 2023(5347)
- 2022(4846)
- 2021(4681)
- 2020(3973)
- 2019(9250)
- 2018(9266)
- 2017(19487)
- 2016(10794)
- 2015(12223)
- 2014(12541)
- 2013(12597)
- 2012(12004)
- 2011(11082)
- 2010(11532)
- 2009(11257)
- 2008(11268)
- 2007(10477)
- 2006(9860)
- 2005(9357)
- 学科
- 济(42774)
- 经济(42717)
- 管理(31800)
- 业(30088)
- 企(22512)
- 企业(22512)
- 方法(17045)
- 农(15948)
- 数学(15510)
- 数学方法(15243)
- 中国(14997)
- 财(14161)
- 制(12601)
- 税(12488)
- 税收(11744)
- 收(11670)
- 贸(10782)
- 贸易(10776)
- 易(10570)
- 银(10383)
- 银行(10378)
- 行(9988)
- 策(9835)
- 农业(9125)
- 业经(8397)
- 融(8242)
- 金融(8242)
- 及其(7542)
- 地方(7241)
- 度(7213)
- 机构
- 学院(158607)
- 大学(157157)
- 济(70729)
- 经济(69057)
- 管理(59102)
- 研究(55057)
- 理学(48898)
- 理学院(48392)
- 管理学(47676)
- 管理学院(47370)
- 中国(46938)
- 财(39590)
- 京(33727)
- 科学(29765)
- 财经(29237)
- 所(28713)
- 经(26270)
- 江(25800)
- 中心(25756)
- 农(24892)
- 研究所(24761)
- 北京(22855)
- 经济学(21373)
- 财经大学(21366)
- 州(20767)
- 范(19803)
- 师范(19689)
- 业大(19633)
- 农业(19366)
- 经济学院(19260)
- 基金
- 项目(86937)
- 研究(67978)
- 科学(67552)
- 基金(61747)
- 家(52077)
- 国家(51623)
- 科学基金(43053)
- 社会(41801)
- 社会科(39636)
- 社会科学(39625)
- 省(33018)
- 教育(31340)
- 基金项目(31054)
- 编号(29566)
- 划(28354)
- 资助(27499)
- 成果(26567)
- 自然(26035)
- 自然科(25347)
- 自然科学(25339)
- 自然科学基金(24860)
- 课题(20808)
- 部(20471)
- 发(19341)
- 重点(19197)
- 性(18916)
- 项目编号(17669)
- 教育部(17634)
- 创(17300)
- 人文(17143)
共检索到265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莹莹
中国自2008年开始实行两批中央储备与国家临时收储政策,主要是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等4省区执行,成为我国玉米价格宏观调控政策的新举措。从政策的成效来看,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有效促进了玉米的种植生产、保护了农民合理收益、稳定了玉米市场价格。从政策存在的问题来看,产生巨大的玉米库存压力和财政负担、市场有效供给与总体供给的矛盾比较突出、玉米消费不旺与玉米价格创新高矛盾比较突出、以玉米为原材料的下游加工企业受冲击较大、玉米市场的国内外价格倒挂现象比较突出、玉米的替代消费现象日趋突出等现象,是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不得不解决的突出问题。应该从完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推进玉米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加大扶持社会化仓...
关键词:
玉米临时收储政策 成效 收储价格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姚志 谢云
2016年中国政府用"市场化收购"与"补贴"相结合的新机制替代玉米临时收储价格政策。通过梳理玉米临时收储价格政策的出台背景、实现方式、实施情况以及经济学机理,从市场、农户、国家等三个主体出发,深入探讨了实施效果与改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玉米 临时收储政策 价格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瑾
2008年我国启动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促进了粮食生产、保护了农民收益,也稳定了玉米的市场价格,但同时也带来玉米价格倒挂,库存压力增大、粮食种植结构失衡、加工企业成本上升、发展停滞等问题。2016年,国家对玉米临时收储价格政策进行改革,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生产者补贴"的新机制。新政策实施二年多,对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进行一下梳理,分析思考政策改革后的影响,有助于对今后粮食政策的制定积累经验,更为今后粮食生产找准方向。
关键词:
玉米 临时收储 改革 影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殷婷婷
期货市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对稳定市场价格、合理配置资金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玉米作为重要的农产品,是国家经济和国民生活的重要支撑,出于国计民生的考虑,国家对玉米价格波动进行政策干预,其中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对玉米价格影响显著。本研究结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视角,以玉米期现货价格数据为基础建立VECM模型,通过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中起到主导作用的是期货市场,并单向引导现货市场价格波动,随着非市场因素干扰的消除,现货市场在价格发现功能发挥中贡献度有所提升,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提出通过推动资产定价市场化、加强期现货市场关联性、提高商品定价国际话语权、鼓励机构投资降低投机性四方面策略促进我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有效发挥。
关键词:
玉米 期货市场 现货市场 价格发现功能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殷婷婷
期货市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对稳定市场价格、合理配置资金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玉米作为重要的农产品,是国家经济和国民生活的重要支撑,出于国计民生的考虑,国家对玉米价格波动进行政策干预,其中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对玉米价格影响显著。本研究结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视角,以玉米期现货价格数据为基础建立VECM模型,通过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中起到主导作用的是期货市场,并单向引导现货市场价格波动,随着非市场因素干扰的消除,现货市场在价格发现功能发挥中贡献度有所提升,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提出通过推动资产定价市场化、加强期现货市场关联性、提高商品定价国际话语权、鼓励机构投资降低投机性四方面策略促进我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有效发挥。
关键词:
玉米 期货市场 现货市场 价格发现功能
[期刊] 改革
[作者]
廖进球 黄青青
基于2007年起中央在东北产区实施玉米临时收储这一自然实验,在测算主产省份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利用双重差分法(DID)对政策实施前后(2004~2015年)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及相关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玉米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政策带来的增产激励,会导致玉米生产中化肥、种子、机械服务等要素过量使用以及农业资源过度消耗,并弱化技术进步效应,从而抑制玉米全要素生产率上升,不利于增强粮食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志刚 习银生 张世煌
本文在对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国家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背景、逻辑和目标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其对市场、企业、农民和流通行业的影响。研究表明,临时收储政策对稳定国内玉米市场、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造成的负面影响也非常明显。文章还针对完善收储政策、提高政策效率和实施效果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白岩
2008/09年度国家出台了4000万吨东北地区临时储存玉米收购政策,较好地保护了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从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来看,主流方向和实效性值得肯定,但有必要对政策的执行结果进行系统评估,进而不断完善玉米临时储存收购政策。对指导09/10年度粮食收购和进一步落实国家的惠农政策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
东北玉米 收储政策 效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宫斌斌 郭庆海
玉米作为中国最大的谷物品种,建立有效率的收储政策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是玉米收储政策改革的关键节点,国家未选择呼声很高的目标价格政策,而是出台了“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生产者补贴政策。经过几年运行,生产者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终结了临时收储政策带来的困境,但在保护农民利益、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局限性。为此有必要重新评估2016年以前热议并几近共识的目标价格改革方案。玉米目标价格改革方案搁浅,不是政策本身的非可行性,而是受到了粗放的大豆目标价格改革方案失败的牵连。研究显示,目标价格政策具有更强的市场化改革取向,更有利于保护农民收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更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减少政府财政支持。基于现实已具备的可行性条件,本文给出了玉米目标价格改革方案的基本设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庆 何倩 韩静波
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对提高农民收入、稳定玉米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玉米库存高企、价格信号扭曲等问题。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改革以来,玉米价格回归市场,巨量库存快速消化至基本出清。同时,供需矛盾加剧、囤积炒作频发等问题也逐渐突显;乌克兰危机更加剧了玉米市场波动,对玉米保供稳价带来影响。建议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同时,从增加有效供给、提高生产科技水平、强化信息服务、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政策体系、做好产业规划等方面着手,不断提高玉米市场调控的精准性。
关键词:
玉米临时收储政策 玉米市场 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樊琦 祁迪 李霜
自玉米临储制度实施以来,在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促进粮食增产和维护国内市场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政策运行正面临玉米库存销售不畅、陈化和政府财政风险加剧,政策失衡致使全行业发展陷入低迷,国内连续丰产情况下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数量大增等严峻形势,究其原因在于现行政策调控目标的多重性和功能存在严重错位,调整和完善玉米收储制度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随着政府首次下调玉米收储价格这意味着政策调整已正式开启,本文主要在厘清政策背后逻辑与当前困局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玉米收储价格调整的市场风险,并提出了下一步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俊峰 于冷
2008—2015年中国政府在东北地区施行玉米临储政策,该项政策不但影响了上游玉米市场价格,还对政策施行地的下游生猪产业造成显著影响。具体来说,玉米临储政策对东北地区生猪价格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导致该地区生猪价格上涨了6.76%,政策贡献率为27.35%。并且,该项政策显著增加了东北地区生猪价格的波动性21.37%,政策贡献率为49.26%。由于玉米临储政策推高上游玉米价格,东北地区生猪养殖的成本优势减小,造成东北地区生猪价格的过度上涨以及生猪产量的增长不足,形成了玉米临储的"政策成本"。因此,相关农业政策的制定应多从产业链角度出发,不能忽视上游政策对下游产业的影响。同时,农业部门各产业的发展应从全国角度进行规划,促进各地优势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在全国层面的空间分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吉林省物价局粮价课题组 李志隆 屈校民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有力支撑,具有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意义。为促进粮食生产长期稳定发展,《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都提出了探索建立目标价格补贴制度即实行目标价格政策的要求。本文仅就玉米实行目标价格政策的一些问题做初步探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光华 陈佳鑫
在2016年3月,我国取消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并出台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政策。在此政策背景下,玉米的国内外价格趋于紧密。本文基于2010年1月20日-2017年12月29日玉米的五种日价格(国内现货价、国内期货价、进口到岸价、国际现货价和国际期货价)数据,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及VEC模型分析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前后,国内外玉米价格之间传导效应和传导方向变化。结果表明:临储政策取消前,国内外玉米价格联系不紧密;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后,国内外玉米价格间的联动性增强,国际玉米期货价格在国内外玉米价格传递上开始发挥着主导作用。
关键词:
玉米临储政策 价格传导 玉米期货价格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伍伶俐 鞠荣华
临时收储政策退出对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产生了重要影响,期货市场作为农产品定价的重要场所,其价格发现能力也会受到影响。根据信息溢出理论,探讨临时收储政策退出对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能力的影响机制,借助收益率溢出指数模型测度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能力,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比分析临时收储政策退出对农产品期货市场主力合约和近月合约价格发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临时收储政策退出前后,农产品期货市场主力合约和近月合约均具有价格发现能力;临时收储政策退出提高了农产品期货市场主力合约和近月合约的价格发现能力,但对两者的边际影响差距甚小;临时收储政策退出增强了受外盘影响小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主力合约和近月合约的价格发现能力,削弱了受外盘影响大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主力合约的价格发现能力;期货市场信息发现效率是临时收储政策退出影响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能力的主要路径。为提高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能力,建议在保障农产品生产安全自主的基础上,继续以农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为导向,优化农业资源配置;降低我国期货市场境外投资者的准入门槛,提升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国际定价影响力;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提高期货市场信息发现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