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48)
2023(3438)
2022(3073)
2021(2954)
2020(2573)
2019(5888)
2018(6023)
2017(12973)
2016(7075)
2015(8063)
2014(8066)
2013(8533)
2012(8058)
2011(7457)
2010(7554)
2009(7602)
2008(7540)
2007(6911)
2006(6423)
2005(6083)
作者
(21090)
(17542)
(16954)
(16847)
(10868)
(8181)
(8010)
(6593)
(6433)
(6412)
(5950)
(5808)
(5691)
(5562)
(5506)
(5469)
(5066)
(5043)
(5038)
(5035)
(4589)
(4268)
(4224)
(4103)
(4067)
(3925)
(3899)
(3843)
(3577)
(3387)
学科
(27054)
经济(27022)
(21611)
税收(20176)
管理(20014)
(20005)
(17477)
方法(12931)
(12838)
企业(12838)
(12460)
数学(12143)
数学方法(12071)
中国(10348)
(8241)
(8033)
贸易(8026)
(7926)
(7919)
(6381)
银行(6378)
(6128)
财政(5668)
(5651)
财务(5645)
财务管理(5633)
企业财务(5327)
(5248)
(4947)
金融(4947)
机构
大学(106693)
学院(106031)
(46569)
经济(45597)
管理(37417)
研究(35444)
理学(31428)
理学院(31102)
(30715)
管理学(30620)
管理学院(30428)
中国(30018)
(23347)
财经(22577)
(20228)
科学(20136)
(18730)
财经大学(16494)
(16334)
研究所(16137)
(15956)
北京(15637)
中心(15431)
经济学(15074)
经济学院(13957)
业大(13886)
(12851)
农业(12841)
(12476)
(11985)
基金
项目(58951)
科学(44964)
研究(44054)
基金(42455)
(36732)
国家(36482)
科学基金(29736)
社会(27845)
社会科(26487)
社会科学(26480)
基金项目(21533)
(21314)
教育(19361)
资助(18836)
编号(18739)
(18520)
自然(17726)
自然科(17174)
自然科学(17166)
自然科学基金(16836)
成果(16749)
(13773)
重点(12992)
(12800)
(12650)
课题(12477)
国家社会(11954)
项目编号(11748)
教育部(11669)
(11557)
期刊
(51875)
经济(51875)
研究(40850)
(22032)
中国(18520)
(15382)
(15122)
学报(15110)
(14034)
税务(13663)
管理(12916)
科学(12372)
(12072)
金融(12072)
大学(11309)
学学(10688)
财经(10456)
农业(9803)
经济研究(9615)
(8820)
业经(8176)
教育(8114)
(8102)
问题(8053)
国际(7833)
技术(7289)
理论(6397)
统计(6239)
实践(5747)
(5747)
共检索到171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亮  陶红军  吴秋萍  
我国猪肉产业规模庞大,但生猪养殖业和猪肉加工业都具有弱质性,需要设计科学的进口关税政策助力猪肉产业发展。采用关税有效保护率模型计算了进口关税对我国生鲜猪肉产品和猪肉加工制品的有效保护水平,发现生鲜猪肉产品和猪肉加工制品进口关税有效保护率高于名义进口关税税率,猪肉进口关税政策有利于国内猪肉产业发展。我国可以适当降低猪肉产业上游产品进口关税税率,稳定生鲜猪肉进口关税税率,保持甚至提高加工猪肉制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在履行自由贸易的国际义务同时又能提高对生鲜猪肉和加工猪肉制品的实际关税有效保护水平。提升国内猪肉产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莉琴  
乌拉圭回合谈判后,关税成为各国保护农业最主要的贸易壁垒形式。本文深入分析了加入WTO前后我国农产品的关税水平及税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准入程度提高很快,具体表现为:农产品关税平均水平下降快;实行关税配额管理的农产品品种减少,配额扩大;农产品关税中不存在关税高峰现象;但不同加工程度的农产品存在明显的关税升级现象,对加工品的有效保护率明显高于名义保护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金雪军  张学勇  周礼  
我国的关税水平自1992年开始逐年大幅度下调。本文在对关税水平与我国宏观经济关系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关税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关税水平的降低伴随着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和资本生产效率的提高,且这种影响的程度从东部到西部是逐渐递减的。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胡援成  
中国可望很快恢复在世界关贸总协定(以下简称GATT)中的缔约国地位。"复关"对加强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推动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市场化,提高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扩大国内产品出口,都将起到显著的作用。当然,复关也会对我国国内市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当关税和非关税保护程度降低以后,进口将会明显扩大,国外产品将会更多涌入国内市场。在国内消费者能享受更多更好国外进口消费品的同时,国内的产品和工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本文试从减低关税入手,着重分析关税税率降低所产生的关税及价格效应,并对我国某些具体产品所受影响作些实证性分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范超  
9月1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外宣布,我国决定从1997年10月1日起再次降低进口商品关税税率,平均关税水平降低到17%,降税幅度为26%,涉及4,800多个税号商品,降税涉及面达73%以上。自1992年以来,我国已5次降低进口关税:1992年4月降低225种商品进口关税,取消全部进口调节税;1992年12月降低337个税目税率,关税总水平下降7.3%;1993年12月降低2,898个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统生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的关税价格效应模型,估计了中国前后关联度大的主要进口商品的关税动态保护成本,结果表明:动态成本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关税水平,而且取决于受保护产品的关联度及其下游产品对关税价格效应的敏感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振华  
猪肉既是我国肉类生产的主体,又是居民消费的主体(1993年全国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80%;猪肉消费量占肉类消费量70%以上),那么到2000年我国对猪肉的需求量有多大,猪肉的生产应该达到多少,又该怎样实现有效供给等问题是急需回答的。本文仅就上述问题进...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陶红军  
本文采用Kohli(1991)的GDP最优模型,估算了世界农产品进口前20位国家318种农产品的进口价格弹性、农产品贸易限制性指数以及农产品进口关税导致的净福利损失。研究发现,一国农产品进口价格弹性与GDP大小正相关,与其发达程度则没有显著性相关关系。在多哈回合农产品贸易谈判中,我国可以在自身农产品市场不断开放的基础上,提高对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墨西哥和泰国等主要出口市场的要价。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姜艳凤  
国际上衡量实际税收负担的一般方法为平均有效税率,采用这一国际通行方法,核算了1998-2012年我国各省级劳动、资本收入以及消费支出的平均有效税率,以反映这三种要素的真实负担情况,并将它与世界其它国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劳动收入有效税率则呈上升态势,资本有效税率呈先下降再上升趋势,消费有效税率呈现不规则上升趋势;资本收入有效税率大大高于劳动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有效税率;各省劳动和消费的有效税率还处于世界平均偏下水平,而资本有效税率处于世界平均偏上水平;地区比较来看,东部地区的劳动、资本、消费有效税率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低。表明西部地区的税负水平偏高,应该探索能够降低西部地区税负的有效途...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樊勇   田振宇  
本文利用WITS数据库最惠国商品关税税率数据,计算分析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前后各类进口商品的简单平均关税税率和加权平均关税税率变化情况。研究发现,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后,美国对我国进口商品关税水平由3.71%左右上升到5.47%左右,其中机电类商品上升幅度最大;而我国对美国进口商品关税水平由10.66%左右下降到8.15%左右,其中食品饮料及烟草类商品下降幅度最大。我国对美国采取加征关税反制措施并未影响我国履行世界贸易组织关税总水平的承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航  申格  杨婧  吴文斌  孙晶  
中美贸易争端背景下,评估中国大豆贸易对全球水和耕地资源的影响,对粮食安全和环境可持续意义重大。基于GTAP(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模型,以中国及其主要大豆供应国(美国、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加拿大)为研究区,模拟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前后的情景,评估相应情景下中国大豆进口对全球水和耕地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征关税前后情景下,中国大豆进口总量保持稳定,进口量中供应国之间占比变化较大,特别是加征关税后美国占比明显减少;虚拟耕地进口总量保持稳定,虚拟水进口总量减少;在全球尺度上,从巴西进口大豆水资源利用率最高、从美国进口大豆耕地资源利用率最高。取消除美国外其他四国关税可同时减少全球水和耕地资源的消耗。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苗志娟  
本文根据近年进口猪肉数量和价格变化状况,研究了进口猪肉对我国国内市场的影响,一方面,适量进口猪肉可以形成比较效应,抑制国内肉价的上涨;另一方面,在猪肉价格下跌时,过多进口又会产生叠加的助跌价效应,增加了政策调控的难度。在此分析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建军  刘继萍  
加入WTO对我国大宗农产品的影响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重点。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人们普遍认为农产品关税下调后,我国的一些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如谷物的生产将受到巨大的威胁。但处于劣势的农产品究竟受到多大的威胁,目前国内学者还停留在定性分析上,缺乏对此问题的实证研究。本文通过对大宗谷物产品关税下调幅度与价格下降空间的对比分析,认为中国谷物生产所受的实际影响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大,故不必杞人忧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武长海  
2008年2月13日,世贸组织专家组向欧、美、加、中四个当事方提交了欧、美、加诉我汽车零部件WTO争端案(即"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关税"案DS339、DS340、DS342)的中期报告,公布了关于汽车零部件争端的初步调查结果,认为中国对超过整车60%以上的进口零部件按整车征税的做法违反相关贸易规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